第213章 新帝登基,漢王鄭均

秦王已經是衆矢之的了,這是毋庸置疑。

帶着妖魔屠戮神京,殺害侄子。

這樣的人,就算是周圍的趙王、晉王,怕是都不會給予秦王馳援。

秦王以妖魔爲將這件事,對全天下的負面影響太大了。

特別是神京,這可是帝都所在,舉世唯一正統,三朝五國之都!

歷朝歷代,屠戮京師的隊伍,都是不入流的貨色,也會引起其他各地百姓的恐慌。

畢竟,連他媽的神京都被屠戮了,他們這些普通地方的普通百姓,該怎麼辦?

因爲此等事,以至於趙王對他的這個兄長都頗有微詞,面對秦王的一些請求都充耳不聞了起來。

畢竟肅州受過‘狄災’,對於比‘狄災’更恐怖的妖魔,百姓們自是更加牴觸,麾下文臣武將也是對秦王頗有牴觸,故秦王現在也能說是孤立無援。

“秦王與那妖魔勾結,已是大逆不道之舉。”

武黎揚深吸一口氣,擡起冷眸,張口道:“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先前只有通竅妖魔,其實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歷代爭霸天下,總有一些在鬱郁不得志的妖魔,想要靠着投奔人類,搖身一變,成爲鎮國神獸。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秦王現在勾結的,可是貨真價實的妖王!

要知道,除卻北海、東海二地的化外妖魔,其餘每一尊的妖王,都是有名有姓的,若是化外大妖,也是有來往途徑,譬如那北海的蛟龍一家,就是通過西狄大祭司的路子來到了肅州,來路明確。

而跟在秦王身邊的這位黑袍妖王,藏頭藏尾,顯然是來自中土的某一尊妖王。

這就很嚴重了。

秦王此舉,無異於自絕於天下了。

而蔡抗和盧正林兩人彼此之間對視一眼,盧正林不由乾咳一聲,張口道:“稍挫秦王,倒是無妨……只不過我等不能久留於此,畢竟宣州、博州也是茲事體大。”

歸根結底,其實就只有一個意思。

可以幫你打一仗,但不能天天留在這裡。

畢竟嵐州是鄭均的,宣州和博州是他們自己的。

他們也有各自面臨的壓力,不能棄之不顧。

武黎揚在一旁思忖片刻後,同樣張口道:“若是對付那妖王,武某可以出手。”

意思就是對付秦王就不會出手了。

鄭均聞言,微微頷首。

無所謂,他這次的目標也其實就是那黑袍妖王。

畢竟對於鄭均而言,人類武者和妖魔是完全不同的。

人類武者殺了只能增加償還進度。

而妖魔殺了,除了能夠增加償還進度之外,還能用他的妖丹修行突破!

一尊元丹境現殺現宰的妖王內丹,鄭均都不敢想這其中蘊藏着多大的能量。

就算無法讓自己的虛丹凝聚成實質,也足以讓這個進度推進一大部分了。

鄭均雖然有些胸有成竹,覺得他們正義的四打二,應該能夠將那頭黑袍妖王斬殺了。

但其他三人,卻並不是這麼想。

畢竟……

元丹武聖有點過於難殺了。

擊敗容易,擊殺難。

先前在今州城,七尊元丹武聖一起出手,其中有一個還是偷襲的,七個打三個,這才勉強逼退二人,又七打一,纔將永昌皇帝鎮殺。

當然,他們自然不知道永昌皇帝甚至都沒有死,而是去了伏龍島投奔其世伯上洞伏龍真君。

由此可見,元丹武聖的韌性了。

想要斬殺一尊元丹武聖,代價是巨大的。

而他們三尊元丹外加一尊半步元丹,對決敵軍兩名元丹武聖,在盧正林看來,擊敗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想要擊殺,是十分困難的。

畢竟盧正林壽元將近、蔡抗有傷在身、鄭均半步元丹。

只有武黎揚算是正常元丹武聖,他們這四人嚴格來說,單打獨鬥沒有比對面更強的。

對面的兩尊,可都是全盛姿態。

不過鄭均,則是微微露出了一抹微笑,接着便道:“諸位在城外也是諸多不便,還請入城詳談。”

說罷,便指引三尊元丹武聖一同入城。

伴隨着鄭均的指引,三尊元丹武聖一同入城。

嵐州城內,街道兩側黑甲士卒肅立如林,鄭均親自引路,將三人帶至節度使府內的議事廳。

而廳內早已備好靈茶靈果,鄭均落座後,率先拱手道:“三位前輩遠道而來,鄭某也是感激不盡,秦逆叛軍估計就在這幾日了。”

“不過在下此番突破半步元丹,雖有所得,但距離真正的元丹境尚有一步之遙,不知三位前輩可否指點一二?”

鄭均的姿態十分謙虛,頗有一副謙謙有禮的姿態。

盧正林聞言,當即輕搖羽扇,沉吟道:“元丹之境,重在‘凝實’二字。你如今五行合一,虛丹已成,接下來可以以以天地靈物爲引,將虛丹淬鍊爲實。老夫當年突破時,曾尋得一枚‘玄冥寒玉’,借其極寒之力穩固丹形。”

蔡抗點頭附和:“不錯,老夫當年爲凝聚元丹,也是去了北海之地,斬殺了數頭通竅妖魔之後,藉助一處地脈凝丹而成,不過鄭小子你如今坐擁嵐州地脈,倒是不需要去偷其他地方的地脈了。”

而武黎揚冷峻道:“我觀你體內五行循環已臻圓滿,但缺一絲‘契機’。元丹乃武道之根,需與自身武道真意相合。你修的是何種武道?”

鄭均坦然道:“我所修乃‘太虛凝玉篇’,講究以虛化實,包容萬象。”

盧正林和武黎揚聞言,皆面露驚訝之色。

“是南楚碎玉門當年的不傳之秘?”

盧正林撫掌笑道:“難怪你能以弱冠之齡至此境界!除卻天賦異稟之外,只怕這‘太虛凝玉’也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此功法傳聞源自上古,威勢極大。”

蔡抗不語,因爲他是知曉此事。

蔡家甚至還收藏了‘碎玉功’秘籍。

只不過對於‘太虛凝玉篇’,蔡抗也渾然不知,但也是有所推測了不少。

而見到三人沒有什麼抗拒之意,鄭均當即拱手道:“既如此,那就麻煩三位前輩,爲晚輩解惑吧。”

“不錯。”

盧正林、蔡抗點頭同意,然後看向了一旁的武黎揚。

他們兩個無所謂的,鄭均是他們的女婿,一個女婿半個兒,未來家族榮辱繫於鄭均之身,他們教導鄭均是很正常的行爲。

而武黎揚不同。

他可是純路人,和鄭均沒什麼關係。

天下自然沒有白來的午餐,誰會隨隨便便就點播傳授心得?

所以,兩人同時看向了武黎揚。

而武黎揚則是沉思了片刻後,張口道:“秦王勢大,若是鄭嵐州能夠精進修爲,也是極好的。”

聽到武黎揚的話語,鄭均正欲拱手告謝,卻忽然聽到武黎揚又道:“不過鄭嵐州,若是來日西狄犯邊,武某希望鄭嵐州可以記得今日之事,來助武某一臂之力,”

聽到了武黎揚的話語,鄭均當即一笑,張口道:“武肅州請放心,若是西狄犯境,鄭某定率軍馳援,所謂‘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我中原內部如何暫且不論,那西狄若是來犯,必然出擊。”

“既如此,那武某願傾囊相助。”

武黎揚當即拱手笑道。

旋即,四人便於迎客廳中,開始論起‘元丹大道’。

不多時,迎客廳中便爆發出數道元丹武聖的威壓,惹得嵐州節度使府的數位武者常來敬畏,不敢多言。

而此刻,聽聞城中足足有三尊元丹武聖的景王十分激動,甚至在房中來回踱步,感覺自己大業已成,好不自在。

甚至已經開始腦補自己登基之後,要怎麼嘉獎這幾位大大的忠臣了!

而就在鄭均與三人論道第四日,一隊斥候風塵僕僕衝入府中,單膝跪地急報:“啓稟大都督!秦軍十萬已攻破宣陵郡,正朝新驛郡進發!秦王遣使送來書信!”

這道急促的稟報聲打斷了鄭均等四人的論道。

鄭均從這種論道的狀態中退了出來,已然收穫頗豐。

畢竟三個名師給自己一個人指導,而且指導的是他們自己的自身經歷,這自然是讓鄭均受益匪淺,對凝聚元丹的理解加深了不少。

唯一的問題是自己現在理論知識十足,但沒有實踐經驗。

所以,鄭均現在更想要實踐一些。

“呼~”

鄭均呼出一口氣,站起身來,望向那斥候的秦王書信,展開一看,略顯古怪。

上面的內容讓鄭均一度懷疑秦王是不是傻了。

“孤聞君坐擁嵐州八郡,統御山河,雄才大略,實乃當世豪傑……”

“今特遣使致書,願與君共謀大業。若君能舉嵐州八郡歸順,孤必以國士待之,冊封君爲嵐州四郡都督,仍領舊部……”

“然若君執迷不悟,負隅頑抗,待孤大軍壓境,恐悔之晚矣!”

望着秦王發來的書信,鄭均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我現在坐擁八郡,你說我投降,然後可以坐擁四郡?

這是人類能寫出來的書信嗎?

鄭均覺得秦王或許和妖魔混跡在一起,把腦子混傻了。

鄭均隨手將這書信一丟,深吸一口氣,當即下令道:“滄刀、驍果二軍,整軍,三日後出征!”

“至於這三日間……”

鄭均回頭看了一眼三尊元丹武聖,當即道:“三位前輩,不如我們來商議一番,立新帝之事?”

“可也。”

盧正林微微一笑,當即點頭。

他來這裡,就是爲了這個目的的。

至於要不要選個黃道吉日之類的,完全不重要。

左右一個傀儡皇帝罷了,能有什麼作用?

鄭均張口道:“前番日子,我令戶部尚書劉大人去尋禮部幸難之人商議先帝諡號、廟號,現已定好,禮部的意思是給先帝定諡號爲慜皇帝,廟號哀宗。”

“諸位以爲如何?”

在國遭憂曰愍,恭仁短折曰哀。

周哀宗慜皇帝。

倒是頗爲符合永昌皇帝的處境和總結。

只不過……

還不等三尊元丹武聖答覆,鄭均便繼續道:“我覺得這個廟號、諡號不好,先帝御駕平叛,被小人所害,當尊爲昭皇帝,上廟號烈宗!”

明德有功曰昭,業成無兢曰烈。

三人聞言,彼此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讀出了深意。

蔡抗捋須沉吟,意味深長地看了鄭均一眼:“如今我們擁立新君,更要讓天下人明白,這‘周德雖衰,天命未改’。”

他們都明白,只有給永昌皇帝一個積極正面的廟號,才更符合他們這個小朝廷的正統性,先前的哀、慜,太不積極了。

這禮部裡面有壞人吶!

要好好查查。

三人議定後,鄭均目光一凝,也是繼續沉聲道:“既已定策,何須拖延?今日便讓景王正位!”

也不拖了,趕緊草草登基,宣佈正統吧!

對此,蔡抗、盧正林自然無二話,而武黎揚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但想着大敵當前,也沒有出聲。

鄭均當即下令親衛傳令,召集嵐州城內所有外罡境以上的文武大臣即刻至節度使府集結,同時命魏權率黑甲鐵騎封鎖景王府周邊街道,以防有人要趁機作亂。

景王暫居之所內,李鉞正坐立不安,反覆踱步。

自被鄭均救回嵐州後,他雖知自己可能被擁立,卻始終未得準信。“亞父該不會反悔了,好叫我那兩個侄兒當皇帝吧?”

李鉞在居所小院之中來回踱步,內心忐忑不安至極。額頭冷汗涔涔。

雖然李鉞覺得自己的機會很大,但太孫李璟和春生侯李豐的存在始終如芒在背。

尤其是聽聞鄭均近日頻繁召見戶部尚書劉虎、禮部侍郎周勉等人密議,在會議廳內同三尊元丹武聖密探,更讓他如坐鍼氈。

“莫非……亞父改了主意?”

景王喃喃自語,手指無意識地掐進掌心:“太孫是正統皇嗣,春生侯背後又有楚王支持,而我……不過是個灌頂而成的廢物外罡……”

正胡思亂想間,院外突然傳來密集的腳步聲。

聽到這個聲音,李鉞渾身一顫,雙腿瞬間脫力,‘撲通’一聲癱坐在地。

“完了……定是來殺我滅口的!”

瞬間,李鉞面如土色,腦中閃過歷代宮廷政變中‘暴斃’的親王,喉嚨裡擠出半聲嗚咽:“大都督終究選了太孫……我、我命休矣!”

房門被猛地推開,魏權大步踏入,見景王癱軟在地,先是一愣,隨即抱拳道:“陛下!大都督已率文武百官至府外,請陛下即刻更衣受璽,登基大典就在今日!”

雖然這種貨色有些垃圾,但魏權還是給予了李鉞足夠的尊重,抱拳。

至於行禮就差不多得了。

“登……登基?”

李鉞茫然擡頭,半晌才反應過來,狂喜與驚懼交織下竟‘哇’地哭出聲來,“我……不,朕莫不是在做夢?”

魏權面無表情地命令麾下親兵遞上繡龍冕服:“請陛下速速更衣,莫誤吉時。”

“好好好,朕這就穿!”

李鉞欣喜若狂,當即取來冕服,甚至還不等人來侍奉他,他便胡亂的穿戴了起來。

魏權在一旁看着,沉默不語。

……

大都督府,臨時敕造的高臺之上。

鄭均立於高階,與盧正林、蔡抗、武黎揚三人並立。

而臺下,則是嵐州尚在的軍中諸將及逃難至嵐州的神京舊臣。

見魏權帶着穿戴好冕服的李鉞出現,鄭均上前三步,聲震全城:“國不可一日無君!今太孫年幼,春生侯孱弱,唯景王殿下乃烈宗血脈,仁厚賢明,當承大統!”

“萬歲!”

文武百官齊聲山呼,聲浪如潮。

李鉞被推上龍輦時仍在發抖,直到鄭均親手將一枚臨時仿製的傳國玉璽塞入他懷中,才如夢初醒般抓住鄭均衣袖:“亞父!朕……朕必不負你!”

鄭均微微一笑,接着道:“儲貳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貞萬邦,今以爲先帝上尊號烈宗趙皇帝,景王殿下,還是請爲先帝靈柩前扶柩了。”

先帝當然沒有屍體存留下來了。

這只是衣冠冢,按照禮部的模式進行一比一復刻而已。

李鉞聞言,顫抖着心,當即上前去,跟隨着禮部的禮儀進行步驟去走。

按照皇朝規矩來說,新帝應該在先帝的靈柩前大哭特哭,以表孝道。

但奈何李鉞現在是半點兒眼淚都沒有,甚至差點笑出聲來。

畢竟,雖然永昌皇帝乃是景王李鉞生父,但對於這種級別的兒子,永昌皇帝向來是不在意的,父子倆根本沒什麼感情。

李鉞,根本哭不出來。

所以,羣臣只能看着李鉞如同小丑一般在靈柩上乾嚎,半天也見下雨。

這種模樣,當即讓底下的嵐州羣臣有些忍俊不禁。

獨孤願、於慎等臣更是憤懣不平,不知道爲什麼大都督不自己當皇帝,反而擁立這麼個貨色。

然而,這副怯懦模樣落在某些人眼中,卻顯得格外刺眼。

太孫李璟站在羣臣前列,雙手緊握成拳,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死死盯着高臺上的景王,眼中幾乎要噴出火來。

“皇叔這般輕佻怯懦,如何能擔得起大周江山?!”

李璟心中怒吼,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他自幼被立爲太孫,受的是儲君教育,自認比景王更有資格繼承大統。

可如今,鄭均卻選了這樣一個廢物登基,而自己竟只能站在臺下,眼睜睜看着皇位旁落!

“鄭均……你今日選他,來日必會後悔!”

李璟心中恨意翻涌,但面上卻不敢表露分毫,只能低下頭,掩飾自己赤紅的雙目。

而除了鄭均以外,盧正林、蔡抗以及武黎揚都成了李璟記恨的目標。

若是有朝一日,他重新掌權,成就曾祖父那樣的偉業,定要將這四人抽筋剝皮!

另一邊,春生侯李豐站在角落裡,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眼角甚至滲出一點淚花。

他年紀尚小,對朝堂爭鬥毫無興趣,只覺得這冗長的儀式無聊至極。

而高臺之上,鄭均目光掃過臺下衆人,將李璟的憤恨和李豐的漠然盡收眼底,嘴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心中已有計較。

“太孫不甘,日後必生事端,需得派人盯緊。”

“春生侯無知無覺,倒是省心,正好送去楚州,賣楚王一個人情。”

他收回目光,轉身向景王躬身行禮,高聲道:“臣鄭均,恭賀陛下登基!願陛下承天受命,中興大周!”

“至此,年號‘景隆’,是爲我大周景隆皇帝!”

文武百官齊聲附和,山呼萬歲。

一旁的三尊元丹武聖也和鄭均一樣,象徵性的拱手見禮,並沒有把這位‘皇帝’當回事兒。

景隆皇帝李鉞身着臨時趕製的龍袍,站在高臺上正欲發表登基後的第一道詔令,忽見戶部尚書劉虎快步上前,躬身遞上一份奏摺。

李鉞展開一看,眼中閃過一絲錯愕,但很快被諂媚的笑容取代。

奏摺所列封賞之重,遠超他預料,卻也在情理之中。

劉虎高聲道:“陛下初登大寶,當以厚賞定人心!鄭大都督誅逆賊、護社稷,武、盧、蔡三位元丹武聖匡扶正統,皆應加殊榮以彰其功!”

臺下文武百官屏息,目光聚焦於鄭均。

只見鄭均神色淡然,似早已知曉此事。

而武黎揚撫須冷笑,盧正林與蔡抗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出一絲玩味。

而看了這個奏疏之後,景隆皇帝也毫不猶豫,當即揚聲道:“朕膺昊天之眷命,承祖宗之洪業,統御萬方,撫綏兆庶。今海內初定,社稷攸寧,賴諸卿戮力同心,共襄大業。茲特頒恩詔,以彰殊勳,以酬忠勇,以固邦本!”

“嵐州節度使鄭均,秉性剛毅,謀略深遠,戰功赫赫,威震華夷。今封爲漢王,加九錫,授中樞右丞相,假節,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嵐州、關中、直隸諸軍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以彰其功,以顯其榮。”

“肅州節度使武黎揚,勇冠三軍,忠貞不貳,掃蕩邊陲,安定疆宇。今封爲肅王,加九錫,授驃騎將軍,假節,開府儀同三司,都督肅州、漠北諸軍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以酬其勞,以勵其志。”

“宣州節度使盧正林,智略超羣,德才兼備,撫民安境,功在社稷。今封爲安王,加九錫,授中樞左丞相,假節,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宣州諸軍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以表其能,以固其位。”

“博州節度使蔡抗,忠勤體國,謀猷深遠,鎮守要衝,功業昭著。今封爲寧王,加九錫,授車騎將軍,假節,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博州、今州諸軍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以彰其績,以慰其心!”

一瞬間,在場四人盡數封王!

只不過……

盧正林看了一眼鄭均,並不明白鄭均爲自己謀求的漢王是什麼意思。

這嵐州之地,從來沒有漢國啊。

武黎揚的肅王、蔡抗的寧王和自己的安王,都是有歷史依據的,所在各州皆有此等王爵曾經割據。

但鄭均這個漢王,有點沒想明白。

不過無所謂了,名號而已。

並不在意。

“臣謝陛下皇恩。”

鄭均當即淺笑吟吟的開口,接着便站在了景隆帝身旁,張口笑道:“既如此,今日合該全軍……”

話音未落,那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驥突然衝出,厲喝:“此乃僭越!四王並立,國將不國!”

此言一出,全場震驚。

就連太孫李璟都震驚的看向了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驥,心中嘆息不已。

你爲什麼要出來送人頭?

王驥話音未落,整個高臺驟然陷入死寂。

這位三朝老臣鬚髮皆張,手中象牙笏板直指鄭均,官袍補子上的獬豸獸紋在風中劇烈抖動,彷彿下一刻就要撲出撕咬。

“王御史!”

景隆帝李鉞嚇得從龍椅上滑落半截,慌忙抓住扶手纔沒癱軟在地,聲音帶着哭腔:“今日是朕登基大典,你這是作甚?”

你!要!幹!什!麼!

之前你天天來找朕密謀,現在你搞這一手,亞父不會懷疑是我要陷害他吧?!

“陛下!”

王驥重重叩首,額頭在青石板上撞出血痕:“老臣受太祖皇帝知遇之恩,今日寧可血濺丹墀,也要誅此欺君罔上之賊!”

看着這御史,鄭均也不想在今日斬了他,耽誤了好日子,便道:如今天子年幼,天下之事只不過是我等羣賢暫未攝政,王御史誤會我們了。”

景隆帝雖然已經三十五歲,但鄭均說他年幼就年幼!

“天下之事在天子,在諸位大臣!而你,只不過是……”

鄭均聽到這裡,眼中寒芒驟現,周身青金真元如狂濤翻涌,未待王驥再吐半字,右掌凌空一壓,真元凝作萬千鋒刃,裹挾着撕裂虛空之勢傾瀉而下!

去你媽的。

你以爲你是袁紹,我是董卓?

鬧麻了!

“轟!”

鄭均真元如山,浩瀚而來!

王驥駭然暴退,卻見那青金光華竟如影隨形,瞬息穿透其護體罡氣。

一聲悶響過後,王驥身軀僵直,眉心浮現一道血線,繼而周身經脈寸寸崩裂!

堂堂通竅二境的武者,竟被鄭均隔空一擊震碎元神,當場道消身殞!

甚至,只是死了神魂元神,肉身竟只有眉心的一條血線。

看到鄭均出手之後,那三尊元丹武聖同時眼神一眯。

雖然鄭均並沒有全力出手,但窺一斑而知全豹,這等手段足以證明鄭均的實力了。

畢竟鎮殺通竅並不算難事,但在讓對方肉身不潰的情況下鎮殺,還是比較困難。

看來這位鄭嵐州,頗有手段。

武黎揚在心中想着。

而鄭均現在的心情自然是不太好,他懶得看那些神京舊臣,大手一揮,接着道:“秦逆來襲,已達新驛城下,三日之後全軍出征,陛下當爲將士祈福,御駕親征!”

“陛下,接下來還有一些受封名單,譬如封平州劉氏老祖劉諳爲荊王、隴州趙氏老祖趙煒爲慶王、膠東秦存海爲萊王、蜀中張本功爲巴王、雲州遼東總兵王成棟爲遼王!”

鄭均深吸一口氣。

除了他們三個之外,其他的各地元丹老祖也要封王。

鄭均甚至要把秦存海和張本功都封王。

有棗沒棗,打兩杆。

李氏宗王很多?

那大家都別玩了,人人都是王!

至於王號爲什麼都有些抽象……沒辦法,好王號都被神武皇帝封完了。

總不能封大夥當郡王吧?太寒磣了。

第188章 拓印獨孤願神通,神通合一,諸法無相!第153章 通竅之威,五刀碎城!第22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09章 斬通竅巔峰大妖,焚天大聖血裔?不第126章 連斬四將,殺得張補僅以身免!第189章 神器蒙塵,請大都督爲天下計,稱帝以安天下!第276章 玄黃界武道老祖,百里平!第197章 刀斬孽龍!第269章 太平道的覆滅第254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125章 賊將來投,百騎劫營!第118章 國家昏亂,有忠臣!第241章 西狄請降第263章 互相算計第125章 賊將來投,百騎劫營!第279章 御敕妖庭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5章 蓄氣武者!第197章 刀斬孽龍!第23章 事機一失應難再,時乎時乎不我待第127章 千里追殺,廢張補!第184章 法寶,玄陰聚煞旗!第243章 江州龍族,不過爾爾第103章 壓服三縣兵馬(萬字大章)第79章 熠日流光伏龍刀兵術(5k)第174章 雙靈性,獨孤願第48章 一拳第244章 九淵鎖龍陣,江州龍王出!第283章 引鯤入界,‘盜天機’法相償還結束第201章 破陣嵐州軍,千軍萬馬避滄刀!第128章 皇帝駕崩,山雨欲來!第210章 神京陷落!第168章 太虛凝玉篇!第5章 衍生特性,刀功夯實!第87章 忍得一時之辱,容得一時之痛!(5k)第111章 定要抽得龍筋作弓弦!第109章 長刀在手,合該斬誅妖魔!第162章 黑山妖宮,斬殺通竅大妖,直面三翼騰蛇!第87章 忍得一時之辱,容得一時之痛!(5k)第250章 法相,天下主!第59章 滄海派首徒第22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90章 天人出世,吾當爲‘真武蕩魔大帝’第184章 法寶,玄陰聚煞旗!第48章 一拳第42章 滄海門人第40章 硬氣功第290章 天人出世,吾當爲‘真武蕩魔大帝’第196章 梳理武書,西狄孽龍第278章 天下法相盡入吾彀!第134章 遇刺第221章 入主神京,‘大道武書’恐怖如斯,第137章 鳳凰燒尾方能登天,諸君豈能效燕雀戀舊檐?第186章 拆卸玄陰聚煞旗,元丹境妖王內丹!第215章 重創鹿妖王,圍堵神京!第241章 西狄請降第297章 神山聖峰,神話故事第147章 突破外罡巔峰,亂世至!第191章 龍淵出鞘,鄭均之怒,以一敵五!第90章 南楚監國第286章 上蒼感召,傳道人族!第283章 引鯤入界,‘盜天機’法相償還結束第155章 生擒廬陵王,意外之喜,偶得神通‘天目破障’!第104章 力戰妖魔,預支‘熠日流光伏龍刀兵術’!(萬字大章)第167章 這三人,我保了!第305章 古之聖王,莫過於此第63章 蔡家小姐第13章 妖魔作祟?第139章 熠日流光伏龍刀兵術 淥水斬蛟刀兵術,沒錯,我就是龍族剋星!第276章 玄黃界武道老祖,百里平!第14章 鷹隼兇狠,披掛逞威!第306章 獻祭青銅碎片,晉升半步道主!第188章 拓印獨孤願神通,神通合一,諸法無相!第185章 斬將奪旗,法寶到手第201章 破陣嵐州軍,千軍萬馬避滄刀!第167章 這三人,我保了!第209章 斬通竅巔峰大妖,焚天大聖血裔?不第280章 鳳棲龍潛,龍鳳呈祥第43章 前途第108章 此子有魏高祖 虞太祖之風!第243章 江州龍族,不過爾爾第261章 滅樑,天下歸一第229章 陣斬李弼,摧枯拉朽!第41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24章 元丹大戰,儒道至聖!第196章 梳理武書,西狄孽龍第221章 入主神京,‘大道武書’恐怖如斯,第135章 謀求後路,雨中斬劉炎!第286章 上蒼感召,傳道人族!第129章 壓服馮賀,內憂外患第156章 盧氏獻女,各方籌謀第86章 地煞之氣,侍女青黛(5k)第51章 周浦習武第284章 預支‘德教衆’,建立北海都護府第66章 同舟會(5k)第44章 四次煉血,踏入蓄氣!第260章 鎮國法寶第295章 太虛痕,天外天第243章 江州龍族,不過爾爾第153章 通竅之威,五刀碎城!第116章 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
第188章 拓印獨孤願神通,神通合一,諸法無相!第153章 通竅之威,五刀碎城!第22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09章 斬通竅巔峰大妖,焚天大聖血裔?不第126章 連斬四將,殺得張補僅以身免!第189章 神器蒙塵,請大都督爲天下計,稱帝以安天下!第276章 玄黃界武道老祖,百里平!第197章 刀斬孽龍!第269章 太平道的覆滅第254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125章 賊將來投,百騎劫營!第118章 國家昏亂,有忠臣!第241章 西狄請降第263章 互相算計第125章 賊將來投,百騎劫營!第279章 御敕妖庭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5章 蓄氣武者!第197章 刀斬孽龍!第23章 事機一失應難再,時乎時乎不我待第127章 千里追殺,廢張補!第184章 法寶,玄陰聚煞旗!第243章 江州龍族,不過爾爾第103章 壓服三縣兵馬(萬字大章)第79章 熠日流光伏龍刀兵術(5k)第174章 雙靈性,獨孤願第48章 一拳第244章 九淵鎖龍陣,江州龍王出!第283章 引鯤入界,‘盜天機’法相償還結束第201章 破陣嵐州軍,千軍萬馬避滄刀!第128章 皇帝駕崩,山雨欲來!第210章 神京陷落!第168章 太虛凝玉篇!第5章 衍生特性,刀功夯實!第87章 忍得一時之辱,容得一時之痛!(5k)第111章 定要抽得龍筋作弓弦!第109章 長刀在手,合該斬誅妖魔!第162章 黑山妖宮,斬殺通竅大妖,直面三翼騰蛇!第87章 忍得一時之辱,容得一時之痛!(5k)第250章 法相,天下主!第59章 滄海派首徒第22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90章 天人出世,吾當爲‘真武蕩魔大帝’第184章 法寶,玄陰聚煞旗!第48章 一拳第42章 滄海門人第40章 硬氣功第290章 天人出世,吾當爲‘真武蕩魔大帝’第196章 梳理武書,西狄孽龍第278章 天下法相盡入吾彀!第134章 遇刺第221章 入主神京,‘大道武書’恐怖如斯,第137章 鳳凰燒尾方能登天,諸君豈能效燕雀戀舊檐?第186章 拆卸玄陰聚煞旗,元丹境妖王內丹!第215章 重創鹿妖王,圍堵神京!第241章 西狄請降第297章 神山聖峰,神話故事第147章 突破外罡巔峰,亂世至!第191章 龍淵出鞘,鄭均之怒,以一敵五!第90章 南楚監國第286章 上蒼感召,傳道人族!第283章 引鯤入界,‘盜天機’法相償還結束第155章 生擒廬陵王,意外之喜,偶得神通‘天目破障’!第104章 力戰妖魔,預支‘熠日流光伏龍刀兵術’!(萬字大章)第167章 這三人,我保了!第305章 古之聖王,莫過於此第63章 蔡家小姐第13章 妖魔作祟?第139章 熠日流光伏龍刀兵術 淥水斬蛟刀兵術,沒錯,我就是龍族剋星!第276章 玄黃界武道老祖,百里平!第14章 鷹隼兇狠,披掛逞威!第306章 獻祭青銅碎片,晉升半步道主!第188章 拓印獨孤願神通,神通合一,諸法無相!第185章 斬將奪旗,法寶到手第201章 破陣嵐州軍,千軍萬馬避滄刀!第167章 這三人,我保了!第209章 斬通竅巔峰大妖,焚天大聖血裔?不第280章 鳳棲龍潛,龍鳳呈祥第43章 前途第108章 此子有魏高祖 虞太祖之風!第243章 江州龍族,不過爾爾第261章 滅樑,天下歸一第229章 陣斬李弼,摧枯拉朽!第41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24章 元丹大戰,儒道至聖!第196章 梳理武書,西狄孽龍第221章 入主神京,‘大道武書’恐怖如斯,第135章 謀求後路,雨中斬劉炎!第286章 上蒼感召,傳道人族!第129章 壓服馮賀,內憂外患第156章 盧氏獻女,各方籌謀第86章 地煞之氣,侍女青黛(5k)第51章 周浦習武第284章 預支‘德教衆’,建立北海都護府第66章 同舟會(5k)第44章 四次煉血,踏入蓄氣!第260章 鎮國法寶第295章 太虛痕,天外天第243章 江州龍族,不過爾爾第153章 通竅之威,五刀碎城!第116章 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