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離開
楊小樂回到軍區這邊,按部就班的繼續工作。
星期天,他就請假回來待一天,晚上九點半熄燈之前回來。
一連半個月過去,關於他的任命通知這纔到達。
也給了他一個表彰大會以及任命儀式,而3組則是被楊小樂交給了劉鵬暫代組長,等時間差不多了就能轉正。
前提是不犯大的錯誤。
“衛宏同志,你是科室的老同志了,到時候你帶着楊小二同志熟悉一下工作。”
馮明傑看着坐在那裡的兩人笑着說了一句。
衛宏則笑了笑:“好!有他在,我也能輕鬆一些了。”
楊小樂聞言笑了笑:“衛同志是老革掵了,我也會多跟衛同志學習,不過,過段時間我可能還要出去一趟。”
其實正兒八經的正科級科室,裡面的副科長至少有五六個。
還有許多其他的相關的股級科室。
但是他們的工作性質特殊,沒那麼多的人,就是爲了能好好工作。
馮明傑簡單的開了一個會,兩人這才離去。
而楊小樂此時也換了一個獨立的小辦公室。
地方不是很大,只有十來個平方左右,除了一套辦公桌椅就剩下一些檔案櫃。
接下來半個月,楊小樂則是在那裡熟悉着科室裡的工作。
本來他以爲副科長的工作可能沒那麼多。
但是上手以後,發現事情真的很多。
當然了,很多事情他都可以下派到底下的工作人員,但是還是需要經過他的手。
其實他感覺之前的規定,晉級需要一定時間的沉澱是有必要的。
就好像學習一樣,小學上完,再上初中。
搖搖頭,沒有去多想。
一連半個月他都在學習着處理科室裡的事情。
接近十月份的時候,鬼子那邊來的人訪問也馬上就要結束了。
這天,楊小樂安排好工作的事情,跟着鬼子的飛機直接回到了東京。
……
再次踏上東京,直接坐上了飛往大阪的飛機。
沒辦法,自己走了有兩個多月,說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個去看的,自然是張雪松這傢伙。
此時對方正在一間房間裡處理工作上的事情。
看的楊小樂有些想笑。
堂堂的黑社會老大,居然在這裡處理各種文件,看的他有些想笑。
不過他也能理解。
真正做大做強的社團,其實和企業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有很多生意上的事情要處理。
確定張雪松沒什麼問題,他這才悄悄的離開,去了一趟養殖場。
此時養殖場隔壁,一處廠房已經在建設中,裡面的施工隊正在忙碌着。
щшш ◆тt kán ◆C〇
這是單層的水泥廠房,佔地面積很大。
走之前現代化養殖場的事情就已經在着手。
許進步不會沒有關係,鬼子這邊有不少的專業的水產養殖場,學習一些經驗還是沒什麼太大問題的。
以後有什麼問題再進行修改。
此時許進步正在那裡看着一盤魚肉。
楊小樂見狀,悄悄在附近出現,直接將車子開進了養殖場裡。
“先生,你找誰?”
大門口的門衛應該是新來的,不認識他。
“北川建一!我找加藤君!”
對方見狀,趕忙去旁邊拿起電話打了出去。
沒一會,對方彎腰示意了一下:“北川君,請進!”
隨後將大門給打開。
楊小樂開着車子直接進去了。
車子停在房子門口,許進步已經在那裡待着。
兩人沒有什麼溝通。
進了房間裡,許進步這才問道:“什麼時候回來的?怎麼回去這麼久?沒出事情吧!”
楊小樂給他遞了一根菸,笑了笑:“今天剛到!我能出什麼事情,最近還好吧!”
許進步接過煙,笑着嗯了一聲。
“我這邊還好,你走了以後,吉川涼子帶我去了農業大學,找那邊的人幫我們設計了養殖場規劃,他們知道我們能全生態養殖活鰻魚,想要讓我上雜誌,還有日本這邊的水產學會也邀請我們加入。我沒敢答應。”
楊小樂聞言在那裡琢磨着。
鰻魚在日本還做不到全生態養殖,但是他們卻做到了。
這對於日本的水產界是一個大的事情。
正常情況下都會登上雜誌,至於日本水學會,是開展與水產科學有關的學術交流以促進水產科學研究發展的地方。
還是挺重要的。
想了想,說道:“可以,但是你不要露面,以公司的名義發,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宣傳。至於飼養辦法,自然是以保密配方拒絕回答!”
許進步聞言想了想,答應了下來:“那好,到時候我回應一下他們。”
楊小樂嗯了一聲,看着桌子上的東西笑道:“怎麼了?現在喜歡三文魚了?”
這玩意少吃的情況下味道其實很好。
在日本,三文魚、金槍魚、日本鰻魚,這幾種是非常暢銷價格最高的幾種。
其中三文魚的價格最貴。
主要原因自然是因爲稀少。
日本也產三文魚,主要集中在北海道以北方海域。
但是因爲海水水溫過高,這裡的三文魚的寄生蟲很多,大部分都不適合生吃。
只有那種去遠海白令海峽勉強可以生吃。
但是距離太遠,風險大,遠洋作業成本非常高。
生的魚差不多就要一斤十美元左右。
這可是相當於這裡一天的工資。
思緒間,就聽到許進步笑道:“小樂,你說我們能不能養這個玩意,其實你走了以後,我自己做了試驗,我發現你給的營養液,不管是什麼魚都能養活!要是能養活這東西,那就好了。”
聽到這話,楊小樂眉毛一挑。
“不錯啊!學會舉一反三了啊!這個事情不着急,等養殖場完善以後再去考慮!”
他記得以前搞自媒體,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喜歡看。
他記得三文魚人工養殖最早是七十年代的挪威開始人工養殖。
八十年代開始出口日本。
憑藉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無寄生蟲的優勢,迅速佔據日本市場,挪威三文魚佔日本進口量的主導地位。
隨後問道:“養殖場估計什麼時候能建設好第一期!”
“估計要到年底了。”
楊小樂聞言輕輕點了點頭。
這次建設的養殖場,可不是修一個水泥池子就解決了。
如果單純是一層的廠房,再修幾個淺水的水泥池子,兩三個月就能全部搞定。
這個養殖場投資還是很大的。
裡面的每一個養殖池都是由高接近十米的圓形水池組成。
裡面涉及到了水循環系統,還有水冷系統。
這還是第一期,面積比現在的佔地要小很多,但是預計能養超過百萬條鰻魚。
這也是他的打算。
畢竟以後井水不可能一直便宜了鬼子,還是要真正的實現全生態人工養殖。
到時候就可以模擬水溫,養殖其他的水產品,例如三文魚這種貴的東西。
而且以後,水產品加工也要提上日程。
許進步還是比較關心內地的情況,畢竟她姐姐還在東北呢!
楊小樂聞言則是將大概的情況給說了一下:“北邊那邊還算不錯,小的摩擦有不少,但是大規模的衝突幾乎沒有,人員傷亡也很少。”
自從老尼訪問過後,毛熊那邊可是消停太多了。
沒辦法,肯定忌憚。 哪怕現在毛熊實力已經強大的讓大漂浪十分忌憚,甚至不敢硬剛。
沒有絕對的把握,是不會動手的。
許進步聽到那邊太平,心裡也鬆了口氣。
楊小樂又詢問了一下大概的情況。
確定暫時沒問題,他這才說道:“行,那你就暫時先按照這樣來發展,以後我也會經常過來,以後公司的發展,不止是侷限養殖,還有很多的副業,例如生產海產品罐頭,預製菜,預製菜就是飯菜做好以後,稍微加熱一下就好了。……”
這些罐頭以及預製菜,他將來大有用處。
毛熊解體之前,吃、穿、日用品,全都非常稀缺。
到時候他需要一個公司給他生產這些東西,而不是到時間了到處去採購。
還能給公司創收。
聽到他的話,許進步在那裡思索着。
隨後輕輕點頭:“好,我之前去別的水產品公司打聽了一下他們的業務,到時候我照搬照抄不就行了嘛!”
楊小樂聞言噎住了。
隨後點點頭:“對,你可以這麼理解。要是有什麼遺漏的,我會跟你說。到時候我寫一份規劃書給你!”
“規劃書?”
“對啊,做企業沒規劃怎麼行!我也只是大概的規劃,實施的時候可能還會根據情況更改。”
“行,我也不懂,你到時候教我就行了。”
“別光我教你!你自己也要去思考。”
楊小樂沒好氣的看着他,大頭其實不笨。
主要是從來沒接觸過生意這方面的事情,再加上這裡又是人生地不熟的,纔會不懂。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依賴性已經養成了。
習慣都是他給的。
許進步撓撓頭:“那行吧!我回頭琢磨一下。”
楊小樂輕輕點頭:“行,你這裡暫時沒什麼事情,暫時不要輕易的去執行任務,到時候我會帶着你出去。現在把公司經營好纔是你的任務。”
看了看四周,說道:“行了,你先去忙吧,我暫時沒什麼事情,我先走了。”
最危險的是張雪松,那邊沒什麼問題,那他就可以離開了。
許進步聞言答應下來,將他送了出去。
楊小樂開着車離開了這裡,隨後去日料店。
不過沒在日料店找到對方,在租的寫字樓裡找到了吉川涼子。
此時對方正在辦公室裡看着資料。
聽到有個叫“北川建一”的人找她,涼子直接站了起來,向着外面走去。
來到公司大廳,趕忙鞠躬彎腰:“北川君!實在是抱歉,前臺不認識您。”
楊小樂不在意的點點頭:“沒事!先進去吧!”
隨後帶頭向着辦公室裡趕去。
來到辦公室裡,楊小樂坐在了老闆椅上,轉了一圈。
這纔看着面前恭敬站立的吉川涼子。
“最近公司什麼情況?”
第一家店鋪開張一個月,剩下的五家店鋪就着急營業了。
距離這五家店鋪選址營業過去五個月。
吉川涼子聞言便直接說道:“之前的六家店鋪現在營業已經穩定,而且隨着我們的招牌鰻魚生意很受歡迎口味也很好,現在每家扣除所有成本,淨利潤可以保持在三千美元左右,第一家店鋪甚至達到了4500美元。
除此之外,按照你之前說的,營業額的一半留下來備用,其他的都用來購買店鋪的房產。
現在我們在東京和名古屋這兩個中心商圈,一共租了10家店鋪。大部分都會在月底營業。
總公司這邊也開始健全一些,不管是廚師和服務員培訓都是由總公司來負責。
……”
楊小樂聽着對方的訴說,時不時輕輕點頭。
心裡在那裡估算着。
說實話,這生意是真的賺錢。
這都是有原因的。
料汁是他尋找了幾大城市找的招牌料汁,都是久經考驗的。
還有一個就是鰻魚,鰻魚畢竟碰過井水,再次放入水箱裡暫養的時候,其他水產品都會碰到井水。
哪怕含量非常少。
不說其他的,至少鰻魚飯上來說,只要是吃過的都是讚不絕口。
鰻魚在日本幾乎每個人都會去吃。
對於老吃貨來說,味道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不然第一家店也不會有這麼高的營業額。
全都是開掛了,這要是還能虧錢,那真的是沒天理了。
楊小樂聞言在那裡琢磨着:“那運輸怎麼說?”
名古屋和東京是另外兩大商圈。
最近的名古屋距離這裡170公里,東京更是距離這裡500公里。
原材料是個問題。
如果不運輸,單純靠着特色的醬汁以及好的醬油之類的,不一定能活的長久。
好在鬼子這邊的鐵路很發達。
貨運價格應該也不貴。
吉川涼子聞言說道:“之前你讓我去做試驗,我們拿新開的一家店鋪來裝箱運輸,通過火車運輸,都存活了下來。
已經和那邊簽訂了合同。
價格是每噸每公里5日元,名古屋,每天的成本折算下來是36美元。而102美元。”
楊小樂聞言嗯了一聲。
不算貴!
但是也不算便宜了。
畢竟3000美元,就能在這裡買一輛日系的轎車。
此時他是搞不明白。
爲什麼當年的合資車能賣到十幾萬,按照九十年代的4點幾匯率,那也是好幾萬美元。
要知道,這是在內地生產的。
他好像看過一個文章,說當時定價的時候外資定的低,反而被自己人給否決了。
真假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搖搖頭沒有去想這個事情。
隨後說道:“那行,就按照暫時的來弄,後面的店鋪等穩定下來以後,暫時不要擴張了,具體的等我通知!”
這麼多的店鋪,每天消耗的鰻魚都是巨大的數量。
如果再多,養殖場暫時供應不了那麼多了。
而且鐵路運輸的成本實在是太高。
以後肯定也要在別的地方開辦新的養殖場。
見這邊沒事情,他便離開了寫字樓。
出來以後,心裡在那裡琢磨着一個事情。
有些事情,他需要提前安排。
毛熊解體的時候,會有大量的人才流失。
不說多的,光是索羅斯當年從毛熊那邊就已經撬走了幾百名科學家,以及14萬的高級工程師。
能被稱爲高級工程師的人,那都不是普通人,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至於科學家更不用說了。
這麼多的人安置是個問題。
資料他還能自己運輸,但是人才的話怎麼運輸是個很大的問題。
他要的不是在那次事情裡喝口湯,而是想要吃肉,而且還是大份的那種。
當年索羅斯背後可是某宮支持,人才接收很順利。
他就不行了。
哪怕是內地也只會是秘密的接收,而不會公然接收這麼多的人。
科技城也放不下那麼多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