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

“咱給你一個五鼎烹的機會!”

侄子推薦的人才,還是明朝官宦世家的子弟,不管這陳不平真名叫什麼,是哪個陳家的子弟,陸四都放手用之,反正他也需要用人。

以陸四現在的身份,明朝的官僚集團還不至於給他派一個高級間諜來。可能這個化名陳不平的年輕人真有大丈夫當五鼎烹的雄心,不過拋開年輕人的抱負和逆反心理來看,陸四更認爲這是中國士大夫階層一慣的兩面下注手段。

同一個家族出身的,卻在不同的陣營效力,太司空見慣了。

“且在咱手下做個書辦,若真有本事,咱會給你機會的。”陸四輕笑一聲,轉過身去繼續看城下正在列陣的兵馬。

城下各部,除第一鎮、鐵甲衛、旗牌隊、騎兵旅外,還有第二鎮剛剛抵達的兩個旅,另外一個旅要明天才能到。

按陸四所定的淮軍兵制,一鎮有7290名兵,此外,一隊配旗牌兵2人;一營配旗牌兵10人;一標配旗牌兵30人;一旅配旗牌兵100人;一鎮獨設旗標840人,鎮再轄騎兵一營,鐵甲一標,這樣算下來,一鎮連同軍官在內大致有10500餘人。

不過第二鎮並沒有騎兵和鐵甲,因此兵力較第一鎮少了一千多人,滿打滿算只有9500人左右。

第二鎮帥左潘安前天就到了,李延宗便是跟他一同過來的。

左潘安提前過來的原因除了向陸四彙報第二鎮組建情況,也是過來接手鄭家交付火器的。

爲了彌補第二鎮沒有騎兵和鐵甲兵導致的戰鬥力不足,參考小袁營海州之戰,陸四將第二鎮的第五旅升級成了純火器旅。

除了鄭鴻魁交付的1000杆火銃外,淮軍陸續繳獲的火銃也有2000多杆,除了旗牌隊有一支500人的火銃兵外,其餘火器盡數配發第五旅。

左潘安當初在揚州也練有火字營,雖說當時火字營完全是一次消耗品(藥子只能打三五輪),但經過梅花山的實訓和瓜州之戰的實戰,多少也算培養了幾百名合格銃手。

這些原先被調入不同部隊的銃手們也都被集中到了第五旅,原補在第五旅的通泰兵則抽出同樣人數回調出去,沒有影響各部的兵員編制。

鄭家交付的藥子有兩萬斤,所以第五旅分到藥子九千斤,攤到每名士兵頭上,一人能有三斤多藥可用,完全可以應付一場戰役級別的大規模戰鬥所需。

火器的訓練其實也簡單,就是多打銃,鍛鍊裝填火藥速度和打銃的平穩度,不需要銃手同神箭手一樣銃銃命中,因爲真打起來的時候,火銃是以密集的排銃方式克敵,而不是瞄準哪個目標之後再放銃。

戰術更是簡單,明朝開國那會沐英搞出的“三段擊”原封不動拿來就是,核心思想就是保持持續不斷的射擊,以此形成陣地前沿的火力屏障。

訓練,戰術,問題不大,不需要識字也都能明白的道理。

真正需要解決的是火銃質量問題。

鄭家給的這一千杆火銃質量相對要比淮軍繳獲的要好一些,這可能和鄭家經常同國門之外的西夷打交道,所以對火器認知比國內更深刻。當然,也是他們富可敵國,有錢用好的。

火銃的維護也是個大問題,如果維護跟不上,那火銃用久了就難免會發生意外,進而導致士兵不敢用銃。

打起仗來端着火銃卻忐忑不安,害怕炸膛,這銃又如何能打得好。演變到最後,就變成敵人衝上來閉着眼睛放一銃,打完就扔,扭頭就跑的局面了。

陸四已經讓揚州的鄭元勳想辦法從南都高薪聘請火器匠人了,隻眼下還沒法建立淮軍的火銃生產維護體系,這不是銀子不銀子的事,而是涉及到系統工程,尤其是人才問題。

有錢,沒人才,也沒用。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 衆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還可領現金!

淮軍的藥子也不多,鄭家給的兩萬斤藥子幾乎佔了淮軍自身火藥的八成,而火藥消耗很大,因此陸四也必須要建立淮軍的軍工生產體系,至少保證有藥子可以用,火銃壞了有地方修。

和鐵甲製造、大刀、弓弩之類武器的生產維護一樣,都屬於軍工系統範疇,饒是他陸四有一萬個想法,想要都實現起來也難。

畢竟,他現在是一無所有。

想要從無到有把淮軍的軍工體系弄出來,相當於讓一個不會畫畫的人在白紙上畫個關二爺千里走單騎,難度很大,三五年之內能把關二爺的自行車畫出來就相當不錯了。

眼下軍工人才最多的其實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北京城,另一個則是盛京。

規模上,盛京不如北京。

質量上,北京不如盛京。

無法自立更生,也沒有時間發育,陸四就只有兩個辦法。

一是搶,一是買。

搶,當然是從敵人手中搶,即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買,則是從國門之外買,如葡萄牙、荷蘭、甚至是日本。

買這一塊,陸四已經在考慮,否則也不會對沈廷揚的那一百多條海船如此上心,更不會向鄭家這個海上霸主釋放“善意”。

甚至,陸四想一個多月後派沈廷揚的海舟去一趟盛京,看看能不能趁清軍主力入關,把他們後方的軍工生產體系給“打包”回來。

單純“打包”那幫替清軍造炮、造銃,造各種武器的漢人工匠,理論上執行難度要比去端掉盛京要輕鬆的多。

就是諾大的遼東,沒有熟人帶路,誰知道滿清的“軍工廠”究竟在哪裡。

第五旅的旅帥是喜歡使斧頭的西溪郭嘯天,這人對火器使用屬於門外漢,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

陸四當初用左潘安這傢伙練火字營,這個大柱子不也是一竅不通,因此陸四相信郭嘯天一定能勝任淮軍的火器總教頭。

郭嘯天臨戰的勇氣也是第五旅的一大財富,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原先孫武進與鄭芝豹談的火炮只有8門,在鄭標拿捏住鄭家需要路振飛的情形下,火炮由8門變成了16門。

鄭氏交付的這16門炮叫紅夷炮還是叫佛郎機,陸四搞不清楚,只知道這種炮由炮管、炮腹、子炮三個部分組成,炮母專門由炮車裝載,一炮配三門子炮。

雖是門外漢,但陸四至少得知道這炮怎麼打。所以昨天炮一從通州運來,他就讓鄭家“借”給淮軍的那些炮手演示。

射擊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先將火藥彈丸填入子炮中,然後把子炮裝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門進行射擊,完了再取出子炮,重新裝入另一個子炮,依次爲之。

射速很快,根據實際操演,前三炮射擊總共費時不到20個呼吸,相當的了不起。散熱也快,並且因爲一次子炮的裝填量是固定的,所以不會輕易發生因裝填藥子過多導致炸膛的問題。

而且還有一個陸四沒有想到的好處,就是這種炮竟然不是裝的實心彈,而是裝的霰彈,也就是同虎蹲炮一樣用的散子。

據鄭家那些炮手說,他們水師船上大口的炮裝的是實心彈,炸船和炸城牆威力很大。但因爲海上作戰更多是雙方船隻貼在一塊,所以這種霰彈炮用的多,畢竟一炮朝對手船上開過去,能打死一大片。

唯一的缺點是這種炮射程不遠,大概只有一里多地。並且這些炮雖然是用炮車裝載,然而太重,身長難移,機動性很差。想要轉移時,甚至得十幾二十人一同出力扛動炮管置於大車之上,再趕牲畜拉運,速度相當的慢。

不過不管這炮有多少缺點,只要是炮,比火銃和弓箭打的遠,都是陸四的寶貝疙瘩。

他將這16門炮連同繳獲自淮安城的那4門更爲笨重的大炮一起編成了直屬的炮隊。

炮隊中還有12門虎蹲炮,7門是繳獲自張鵬冀部,5門是高郵商人駱永貴絞盡腦汁從江南吳淞口水師那裡重金買來的。

爲了表彰駱永貴“捐炮”壯舉,陸四特意下令釋放駱永貴的女兒,並將這個事蹟在“長子長孫營”中廣爲宣傳,從而能夠號召更多的士紳商人爲淮軍捐獻軍火。

也就是沒時間,不然怎麼的陸四都要開幾次巡迴表彰大會,給駱永貴發一張獎狀或者牌牌什麼的。

人民戰爭的動員和鼓動辦法,陸四會的很多,雖然在前世的他看來,那些手段太土太好笑,但必須承認這種手段卻是非常有成效的。

炮隊的指揮官就是當初被逼加入淮軍的福建人洪寶,陸四任命他爲標統,整個炮隊的炮手連同鄭鴻魁“借”的那20名炮手,一共是175人。此外輔兵還有500人,專門用來擡炮拉炮。

不過別看大小炮才32門,但用於拉炮的騾馬大牲畜卻有300多頭,劃下來一門炮配10頭大牲畜,以致別的部隊都眼紅,說什麼人不如炮。

城下第一鎮已經列陣完畢,第二鎮的兩個旅正在入場,陸四便隨口和外甥李延宗閒說起來,問這個外甥是想當馬上的好漢,還是當馬下的英雄。

李延宗說自己想當騎將,那樣威風。

“是麼?”

陸四笑了起來,這外甥還小,他想留在身邊培養一段時間然後再放出去。至於是往騎兵將領培養還是往步兵發展,屆時再說。

“不管是馬上的好漢還是馬下的英雄,都得識字,我讓你大哥廣遠識字,你也同樣要識字。不識字的話,就算是英雄,也是個草莽英雄,成不了大氣候...”

陸四尋思找誰給外甥當老師,視線內那個陳不平正津津有味的看着城下淮軍列陣,不由笑了起來,心道這現成的讀書人不給外甥當老師,提燈籠去哪找呢。

擡步走去,卻聽那陳不平在哼什麼小曲,曲調很熟悉。

“都督!”

陳不平沒注意陸都督到了他身邊,等到發現時心中還嚇了一跳,趕緊行禮。

“不必多禮。”

陸四笑問陳不平在唱什麼小曲。

陳不平忙道:“回都督,在下唱的是我們鳳陽的花鼓戲。”

“噢,唱來我聽聽。”

陸四心道難怪調子那麼熟悉。

“好!”

這陳不平竟也不怯場,當下又哼唱了起來:“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鳳陽真是好地方,赤龍昇天金鳳翔,數數天上多少星,點點鳳陽多少將。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鳳陽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蕩,不服徭役不納糧,淮河兩岸喜洋洋。”

唱完,卻發現對面的都督眉頭緊皺同時臉上很是迷茫。

這歌,是這麼唱的麼?

陸四覺得,不對,肯定不對,這他孃的壓根就不是他所熟悉的那首歌。

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龍降世 萬歲加冕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七百六十章 窮途末日東西二府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四百二十章 人家說的對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帝豪邁歌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
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龍降世 萬歲加冕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七百六十章 窮途末日東西二府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四百二十章 人家說的對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帝豪邁歌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