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

不算陸四自己這個文宗,淮軍中高級將領中識字的就三個人。

其中兩個是福建人黃昭和楊祥,這兩位不僅識字,還通曉外語,一口地道的日本島津薩摩腔。

黃昭是鐵甲衛統帥,楊祥是第二旅的標統,同小袁營出身的程思華、金聲桓部出身的孫武進一樣,屬於淮軍高級將領中的“外來戶”。

另外一位是曹元,他和趙忠義一起指揮騎兵旅,因陸四對騎兵的高度重視,所以給這二位淮軍僅有的“騎將”苗子授的是旅帥軍銜,算是高級將領。

其餘如夏大軍、左潘安、徐和尚、謝金生等都是大字不識,但基本上能把自己名字寫出來,而那鎮守通泰的賣油郎和沈瞎子直接連名字都不會寫,以致通泰方面送過來的文報都是那個投降的前明通州知州袁大仁寫的,落款是五個圓圈。

兩個圈代表程霖,三個圈代表沈大富(沈瞎子全名)。

兩人之間又爲了加以區分,程霖的圈飽滿一些,沈瞎子的苗條一些。

高級將領文盲率百分之九十,下面的可想而知是個什麼情況了。

陸四都沒心情做個“普查”,因爲他知道肯定慘不忍睹。

倒是收編的明朝降將識字率挺高,如那史德威的中軍蔡一清,四川遊擊劉興等人都識字。

李棲鳳和胡尚友這兩個沒有帶兵的降將也識字,並且前者據說還是個秀才出身。

除此外,扒不出來了。

不識字,怎麼看軍令,怎麼讀旗號,怎麼知進退。

除了旗牌兵人工口語傳令外,陸四想到的就是這好看的煙花了。

也沒搞那麼複雜,目前就定了“穩住別動”和“一起上”這兩個煙花令。

事實證明這套簡單的戰場訊號體系是站得住腳的,比派人傳令還要快捷有效。

要知道戰場人數一旦上萬,那就不是集中在一塊,炸喝一嗓子個個曉得了,而是最少都要拉出幾裡地的。並且因爲距離遠近原因,命令的及時性也無法做到,好比陸四下令全軍攻擊,但等到命令傳達完畢後,肯定會出現有的已經行動,有的則剛剛纔曉得的狀況。

如此一來,有什麼比在半空中炸響的煙花更一目瞭然,並且第一時間就能做到全軍動作的一致。

“一起上”的命令很快就被各部接收並迅速被執行。

“弟兄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願意學習文化但不肯識字的徐和尚喊完陳不平給他總結的那句口號後,將自個大刀朝前一指,兩腿一夾催動麾下的騾子帶頭向着被己方炮火打得東倒西歪的明軍衝了上去。

徐和尚的部下們也是士氣高昂,吃都督喝都督,關鍵時候不賣命怎麼對得起都督!

發現徐和尚的第二旅比自家第一旅快了一步後,夏大軍不佩服了,提刀就朝前衝去。

他不敢騎騾子,因爲覺得雙腳不着地是個危險的事,萬一騾子發起瘋把他顛下來就得不償失了。

謝金生那邊肯定也不會落後,先是活動下十個手指頭,“叭叭”的響指不斷,這是他以前彈棉花時養成的習慣。

準備工作過後,進攻的手勢便落下了。

“出戰,記功!”

已經升爲第三旅營官的原明南都內守備標兵把總曹彥虎看到旅帥手勢,大刀一揮帶頭衝鋒,不是硬着頭皮,而是心甘情願要賣命。

這年頭,在哪當兵能比得上在淮軍呢!

“殺!”

第一鎮上萬將士從東西長達三四里的戰場上如潮水一般嚮明軍涌去,光聲勢就嚇得那些被淮軍炮火收割一片的明軍生了懼意。

“舅舅,讓我去殺幾個賊兵吧!”

十六歲的李延宗叫大軍衝鋒的架勢弄得很是激動,提着手中的紅櫻槍躍躍欲試。

“小心些!”

陸四就喜歡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當下讓齊寶領一隊旗牌兵隨外甥上陣。

其餘旗牌隊和鐵甲衛根本沒動,因爲這兩支兵馬是陸四的拳頭力量,也是淮軍的總預備隊,非到決生死分勝負的關鍵時候他是絕不會輕易出動的。

不管打什麼仗,手頭一定要有預備隊,這是陸四前世某位常打神仙仗的將領給陸四的教誨。

勝負,其實已經分出。

被淮軍炮火打得丟盔棄甲、伏屍一片的明軍根本不可能在淮軍的總攻勢前做到拼死一擊,絕地求生。

遍地身上都在流血的屍體嚇的明軍中一些不久前還是農民的夫子膽都破了,再看前方黑壓壓衝過來的淮軍,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呼號快跑就直接轉身往後方潰逃了。

爭先恐後的潰逃中,不少明軍被自己人撞倒在地,不等他們爬起就被無數自己人踐踏而過。

衝鋒而來的淮軍手持長矛,後面是邊跑邊射的弓箭手,不時有明軍或被長矛捅穿,或被箭枝射中。

姚文昌拼死彈壓潰兵不果,已然決定先跑,勒轉座騎轉身時,視線內看到一支約千人左右的“淮賊”喊着整齊的號子,踏着整齊的步伐以一個“人陣”嚮明軍推來,而這些“淮賊”手中端着的不是長矛,是一根根粗長的竹篙。

這個“人陣”是第一鎮第三旅的竹槍兵,也是第三旅的主力標。

竹篙,這個在淮軍起事創立之初立下過赫赫功勞的簡陋武器沒有因爲淮軍的壯大,武器的“正規”化而被拋棄,反而被陸四正式定爲淮軍的標準裝備,並在第一鎮第三旅大量裝備。

“紅黑紅,紅黑紅!”

一千名竹槍兵隨着自己的號子聲,邁出左腳再邁右腳,始終保持一個整齊的方陣。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 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 領現金紅包!

紅就是左,黑就是右。

鑑於不少士兵分不清左和右,所以操練時常常鬧出笑話,陸四使用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左腳穿紅鞋,右腳穿黑鞋。

向左轉就是紅鞋轉,向右轉就是黑鞋轉。

等到士兵們完全熟悉紅與黑並形成本能反應後,再代以左右,如此就能解決這個時代很多人不分左右的毛病。

手拿千里鏡的陸四一直關注着第三旅,他想看看已經制度化的竹筒隊是不是能表現出更強的戰鬥力,進而可以判斷他們在面對騎兵衝擊時的表現。

可惜,沒有。

不是竹篙這個土武器沒有用,而是當面明軍跑得太快。

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二章 造反三要素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
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二章 造反三要素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