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

淮軍第一鎮的第二、第三兩個旅在皮球滾動戰術的推動下成爲了皮球的前側,正在雲龍山腳下行軍,前後長達數裡地。

一處高丘,陸四正負手眺望蜿蜒如龍的雲龍山,陳不平說當年漢高祖劉邦抗秦起義後曾在此山藏匿。

“此山總有一片祥雲,形狀如龍,據聞此雲常圍繞劉邦頭頂,故劉邦立國大漢之後,當地百姓將此山稱爲雲龍山。”

世家子弟的陳不平十分博學,連徐州這座不起眼的小山來歷都一清二楚,並說南朝劉宋皇帝劉裕未稱帝前在彭城數年,幾次登雲龍山,曾見雲中有龍環繞,數年後劉裕便做了南朝宋的皇帝,謂人中之龍。

“那這地方可是個寶地啊!”

孫武進聽了陳不平的話後就一直死盯着都督腦袋看,不時擡頭望天,但半個時辰過去也沒見都督頭上有什麼雲氣,更休說龍環了。

許是在山邊尚未在山中緣故,又許是真龍之氣非常人能見,孫武進如此想道。

陸四視線中山上隱約有座大佛,不知是哪朝所修。

中國人歷來有個傳統,就是凡山川之地,不管是名山還是不名山,總會有若干景點名人古蹟在。而名人墨寶越多,這山就越發有名。

陸四這世也是第一次登山,雖說不過百米小山,但居高處視野突然開闊的感覺卻是十分的怡然,就好像一直被關在小黑屋中,突然整個房子被扒開。

山腳下正在沿雲龍山穿行的兩萬淮軍將士讓陸四覺得自己不比劉邦、劉裕差,所以,他覺得自己應該留下一首墨寶。

“記!”

陸四大袖一揮,充爲記室的陳不平忙取出筆墨開始認真記錄。

“龍潛海角恐驚天,暫且偷閒躍在淵。

等待風雲齊聚會,飛騰六合定乾坤。”

陸四讓陳不平記的是一首七言絕句。

“好詩!”

孫武進不識字,但聽得出好壞,又是龍又是天,又是聚會又是乾坤,好的不能再好的詩。

陳不平則是重新看了遍自己記下的詩句,目光微動,面無表情,心中卻如大江翻騰。

因爲,這是首反詩。

山腳下,旗牌隊、鐵甲衛連同炮隊也開始出發,前方探路的騎兵並無警訊過來,所以各部必須按計劃繼續前進。

“柏永馥可能是想趁我軍過一半時再出擊。”陳不平認爲柏永馥遲遲不動手是想達到“半渡而擊”的效果。

陸四也認爲柏永馥多半是打這個主意,這是個聰明的打法,不然就算他柏永馥騎兵厲害,淮軍也有兩萬餘衆,結成一團能把柏永馥牙給啃掉。

細細想來,只存在了一年多的弘光朝給歷史作出最大的貢獻恐怕就是給滿清輸送了一大批精兵強將。

就陸四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有高傑麾下的李成棟、李本深、胡茂禎,李元胤;左良玉麾下的金聲桓、馬進忠、李國英、張勇;黃得功麾下的田雄、馬得功;劉良佐麾下的沈豹、曹虎、胡守金等。

劉澤清部在這一方面相較其他幾鎮又表現突出,可謂是人材濟濟,如王遵坦爲四川巡撫、馬化豹爲貴州提督、柏永馥爲平涼提督、張國柱爲雲南提督。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 衆 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可以說,弘光朝的幾十萬明軍基本是一槍未放就集體做了僞軍,而順軍卻從一片石、懷慶、潼關、陝北、武昌不斷和清軍大戰,雖然不斷的戰敗,但卻不斷的反抗,一直反抗到僞康熙元年,整整18年。

順軍嫡系有降清的,卻是屈指可數,所以僅從反抗侵略這一點來看,將大順政權及其軍隊視爲正統,才更合乎歷史。

而他陸文宗,現在就是大順軍的一員,他幫不了已經在一片石戰敗的李自成,卻能幫弘光朝肅清那幫敗類漢奸。

遠處山中有銃聲響起。

“來了!”

陸四嘴角微翹,雙臂平伸,齊寶立時將一付鐵甲拿來小心翼翼爲都督穿上。

“傳令,許進不許退,未得軍令擅退者,後陣殺前陣,鎮帥以下皆斬!”

下達完這道軍令,陸四又看了眼諸將,拔出自己的長刀,沉聲道:“陸文宗若退,任何一人皆可斬,赦無罪!”

...........

隨着銃聲響起,明淮雙方騎兵的小規模交戰很快打響。

明軍雖只有幾十人,但精銳悍勇的他們絲毫不將人數遠超於他們的淮軍放在眼裡,幾十匹馬同時排開就衝了上去。

銃聲中,有幾個明軍中銃墜馬,身子或翻下斜度不高的山坡,或被身後同伴的座騎一踏而過。

硝煙還沒散去時,縱馬互衝的雙方已經衝撞到一起,交匯那刻,十幾條生命瞬間消逝。

一名淮軍騎兵被衝來的明軍長矛擊中,鑽心巨痛中長矛從他的肋骨穿出,這名淮軍騎兵痛得一邊叫一邊想揮刀朝對手砍去,長刀卻根本不着持矛的那名明軍。

疼痛終於讓這名士兵再也揮動不了拿刀的手臂,身子不斷搖擺,最終痛吼一聲從馬上摔了下來,“撲通”一聲重重落地。

大刀,長矛的揮擊聲伴隨人仰馬翻聲響徹在半山腰。

馮漢用力揮格長刀,一邊格去一個明軍砍來的馬刀,一邊向着對面一個拿矛的明軍劈砍而去,手中的長刀狠狠的砍在對方的肩臂之上,將對方的右臂連着手中握着的長矛一起削飛而去。

失去右臂的明軍先是目瞪口呆,爾後是撕心裂肺的慘叫,最後是瘋狂的向馮漢撲過去,用他那還在的左手試圖一把拽住馮漢,下意識的想用他的右手去扼對方的脖子,臂膀間卻只在如泉涌般噴血,無一物可供他伸出。

馮漢輕而易舉的將這個沒了手臂還要逞兇的明軍踢倒在地,長刀斜舉,一下切斷了對方的脖子。

定了口氣,四周滿是正在廝殺的敵我雙方,雖然明軍只有數十騎,但卻精悍異常。雙方軍士不斷有人落馬,但淮軍的傷亡明顯更大。

四處的山坡丘陵後,一隊隊明軍騎兵身影出現,馮漢知道不能戀戰,否則會被明軍合圍。

“撤!”

隨着馮漢一聲令下,淮軍騎兵將士奮勇將當面明軍逼退,返身向着山腳縱馬衝去。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四百八十六章 闖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怕死的跟我殺過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五百四十四章 破滄州,不封刀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冒三丈八大王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四百八十六章 闖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怕死的跟我殺過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五百四十四章 破滄州,不封刀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冒三丈八大王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