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

接到懷慶總兵金玉和戰死消息的清河南巡撫羅繡錦嚇了一跳,其後更多情報傳來,說是山西垣曲方面有大順軍馬、步二萬餘人已經向東推進。

並且在南陽府出現大量順軍精銳,探子報稱說“賊有大量旗幟,馬匹欲渡未渡,有進攻黃河南岸銅瓦廂的跡象。”

其後進一步消息傳來,在南陽的那支順軍精銳不是之前順軍河南節度使呂弼周、順定南侯董學禮節制的兵馬,而是來自賊“襄京”的兵馬,領軍的是賊將王體中。

襄京的賊兵是去年李自成北上殲滅孫傳庭後,爲了扼制明軍左良玉部趁虛尾隨留在襄陽的,大概有五六萬人,統帥是李自成麾下大將白旺,賊將王體中是白旺的部下。

於濟源縣大敗懷慶總兵金玉和、副將常鼎、參將陳國才的則是王體中麾下的將領王得仁,賊號“王雜毛”。

此時的羅繡錦根本無兵可用,河南的另一位總兵祖可法被開封方向的土賊圍於陽武縣城,在無兵無將可用於“御賊”的情形下,羅繡錦趕緊向北京發出求援奏疏,次日又在“爲緊急塘報事”啓本中稱:“馬賊一萬有餘,步賊二萬有餘,後未到者還有五六萬,要克取懷慶、衛輝等府,見今離懷慶三十里外紮營。”

羅繡錦判斷順賊此次大舉攻來並非單取懷慶一地,而是有意佔據黃河各處渡口,然後與山西方向的順賊合流,入寇京畿。

“……賊之狡謀,其意不止在懷屬,而意欲佔據河口。況大河以南,尚有賊氛,萬一通聯,勢所難圖。……伏乞亟敕兵部,速催真滿洲大兵星夜兼程前來,以濟救援。”

消息傳到北京時,大清的攝政王多爾袞正忙於迎接從盛京趕來的皇帝、太后一行。

九月初四,已經籌備數月的遷都之事正式開始,在留守盛京的鄭親王濟爾哈朗的主持下,大清的小皇帝福臨遷都北京。

因爲差不多是舉國搬遷的緣故,盛京大小衙門和入關八旗將士家眷都要到北京,諸事繁瑣,把鄭親王濟爾哈朗累的不輕。

濟爾哈朗一向對自己支持,多爾袞便提議晉封濟爾哈朗爲信義輔政叔王,賞賜給他黃金千兩,白銀萬兩,綢緞千匹。

十月初一,在多爾袞率領的諸王以及滿、漢大臣的勸進下,福臨在北京南郊天壇祭天,然後再次即皇帝位於皇極門,宣佈“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年號順治。

至此,清廷不再宣稱入關是爲明崇禎皇帝復仇,而是宣稱承繼明之法統,除大清以外,中國的任何政權都是非法。

儀式結束後,多爾袞親自送小皇帝同兩位太后入紫禁城。在他從前理政的武英殿,十歲的福臨忽的問他道:“叔王,爲何不見我兄長豪格?”

“豪格正爲大清率軍南征。”多爾袞不動聲色道。

福臨卻道:“朕怎麼聽說叔王先前奪了我兄長的和碩親王爵位,將他貶爲庶人了?“

多爾袞一怔。

旁邊的福臨生母布木布泰忙道:“皇帝,豪格犯了錯,奪去他的爵位是議政王公大臣會議的決定,但是你叔王又給了豪格領軍出征戴罪立功的機會。”

Www .T Tκan .¢ ○

“噢。”

小福臨點了點頭,他知道自己的皇位是眼前的叔叔多爾袞極力擁戴得來的,但不知爲何,他總是對這位叔叔有些畏懼之心。

”叔王,那你要多給我兄長一些兵,讓他在前方多立戰功,等他回來後,朕要見他,爲他慶功。“

小福臨倒是真心親近自己的長兄,先前在路上聽說兄長被奪爵時可是悶悶不樂了好幾天。

“皇帝放心,肅王戰事順利,很快就能回京了。”

多爾袞說完看向布木布泰,二人目光交匯那刻,同他年齡一樣的布木布泰臉泛微紅,心頭更是情動,看着多爾袞當真是春意流露。

一邊的太宗皇后、也是布木布泰姑母的哲哲輕咳一聲,這位太宗嫡皇后對於侄女同小叔子之間的事很清楚,不過並沒什麼意見。

滿洲人的習俗若兄長去世,弟弟可以續娶嫂子,不過因爲大清現在多用漢制的原因,叔嬸之間最好不要弄得人盡皆知纔好。

“我先帶皇帝歇了,累的很。”

45歲的哲哲身段不比侄女差,拉着小福臨的手就在宮人的帶領下去往自己的宮中。

小福臨還想同額娘在一起,卻被姑奶奶直接拉走了。

哲哲在離開的時候還朝多爾袞帶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這一眼讓多爾袞心中突了一下,等哲哲走後,再看布木布泰的眼神越發熾熱。

“你們先下去吧,我同攝政王有事要說。”

布木布泰向身邊的宮女蘇麻喇姑使了個眼色,後者忙領着殿中其他的宮女太監退了出去。

多爾袞再是忍受不住,箭步上前抱住布木布泰將她直接按倒在鋪有毯子的地上。

“不要,不要,”

布木布泰一邊任由多爾袞搓揉於她,一邊卻連聲說着不要。

“怎麼了?”

多爾袞粗氣直喘。

“我身子不方便。”

布木布泰也想要,可她的月事還沒走。

多爾袞眉頭頓時微皺,繼而卻猛的將嘴親在了布木布泰脣上。

“不可以,”布木布泰吃了一驚,拼命扭動,不讓多爾袞得逞。

“我輕些。”

多爾袞有力的大手“鎮”住了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便沒再說話。

也不知過了多久,平靜下來的布木布泰抱怨。

“這裡從前可是明國人的重地,今日卻成了我和玉兒的歡樂之地。”多爾袞一臉滿足的躺在地上,看着朝思夢想的玉兒,這半年可把他想的很。

“以後不能這樣,你是大清的攝政王,我是大清的太后,咱們現在又坐了漢人的江山,漢人的風俗禮節可須注意些。”布木布泰嗔道。

多爾袞根本不在乎道:“我是攝政王,你是太后,我們想幹什麼,漢人管得了?”

“史官會亂寫。”

“有我在,他們誰敢亂寫?”

多爾袞笑了起來,忽的面色一凝,問道:“是誰將豪格的事告訴福臨的?”

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將淮賊碎屍萬段(謝盟主樊霸)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拿酒給我!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龍降世 萬歲加冕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
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將淮賊碎屍萬段(謝盟主樊霸)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拿酒給我!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龍降世 萬歲加冕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