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怕爲後起之秀所代

“那李闖算什麼真龍天子,不過一流賊!末將堂堂男兒,豈能向一流賊之女屈膝!”

面對陸四的質問,黃中色這個降將竟然鐵骨錚錚起來。

陸四一陣恍惚,麾下盡是這等好漢,何愁韃虜不滅,又何愁不能入主紫禁城,成就太祖偉業!

好漢子,陸四肯定不會爲難,故意斥責幾句讓他退下自己閉門思過。

“這個黃中色當初跟着劉澤清可是壞事幹絕,張國柱起事時這傢伙見勢不妙就裹了紅布投降,都督讓他跟着張國柱入河南,每戰都不肯用命,後來便守在這歸德城,爲人很是膽小怕事...”

賈漢復這麼一說,陸四纔想起當初在徐州撞蛋,好像就是這個黃中色第一個蛋碎,然後他陸都督的鵝蛋就打遍軍中無敵手了。

“如此說來,這黃中色是想偷我的雞了。”

陸四十分沒好氣,不知道孫武進勸人從龍的名單裡是不是有黃中色,要是有就能合理解釋他的鐵骨之舉了。

這傢伙定是知道他要來歸德,故意來這麼一出,以加強其在陸四心目中的印象,將來陸四真要自立,肯定會想到那個誰誰誰在河南不向李順公主屈膝,只向他陸四稱臣,如此一來,自是不能虧待了人家。

“袁宗第,李自成封的右營制將軍,授綿侯。前明崇禎十五年郟縣之戰後開始獨領一軍,與劉宗敏、劉芳亮、田虎、田見秀、李過等人都是李自成的御營大將...”

有關闖營大將的具體情報,陸四多少知道一些,不過部下們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有劉若達這個投過來的大順文諭院學士在,倒是省得他不少口舌,也能知道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劉若達又告訴諸將,那個李來亨是毫侯李過的義子,也就是名義上李自成的侄孫。

李自成另外還有一個義子李雙喜,改元永昌後李自成讓這個義子恢復本姓,即義侯張鼐,乃是老營孩兒兵出身。

“李自成前後幾任夫人都沒有爲其誕下一子,只第一任夫人韓金兒生了翠微公主,故李自成之下首推是他的三弟李自敬,其次爲侄子李過。”

說到這,劉若達看了眼陸四,又道:“若都督娶了翠微公主,名義上便是大順駙馬,當可與李自敬、李過分庭抗禮。”

“這話說的,就算我娶了這位公主,世上哪有女婿分丈人家產的,總要給侄子的嘛。”

陸四笑着搖了搖頭,據他所知,李過也就是李錦這個侄子並無名利之心,而李自成的三弟李自敬才能平庸,李自成死後這個李自敬被李過推舉爲大順第二任皇帝,可在位幾個月後人就下落不明瞭。

有說戰死,有說是捲了金銀逃到鄉野,真相如何,成迷。

也因此,陸四對李自成的“遺產”才動了心思,只現在李自成沒跑到襄陽,反而在南陽打了雞血破斧沉舟要與阿濟格大打一場,這就讓陸四有些奇怪並對接下來李自成的命運一無所知了。

李自成要是沒有像原本歷史那樣死在湖北民團手裡,陸四娶了李翠微就不是妙棋,而是毒藥了。

“不管這些了,先去會會那位綿侯吧,再怎麼說,我這個淮侯都得替手下向公主殿下賠個不是吧。”

陸四說着起身與衆將前往大順公主暫住的歸德府衙。

.........

“殿下,打聽清楚了,這個黃中色原先是劉澤清的部將,淮侯在徐州擊敗劉澤清後這人便降了淮侯。”

歸德府衙後院原知府的書房,大順公主李翠微同侄子李來亨正在下棋,邊上站着一中年文士,說話的是順軍御營右營左果毅將軍白鳴鶴,其與右果毅將軍劉體純都是袁宗第這個制將軍的副將。

那中年文士聽了白鳴鶴所言,微微一笑道:“劉澤清的人,難怪。”

“前年在河南,劉澤清可是叫父皇打的很慘。”一身戎裝,絲毫沒有小女子姿態的李翠微放下棋子。

李來亨這個侄子本就不喜歡下棋,見狀,如釋重負,歡脫的站起,對那中年文士道:“還是先生來吧。”

這中年文士便是大順政權的吏政府侍郎、齊侯顧君恩,不過早年顧君恩還有一個名字叫顧炎。

李翠微同李來亨這姑侄倆的學業便是由顧君恩教授。

身爲李自成的重要謀士,又是大順政權爲數不多的政府高官,顧君恩按理是不應該出現在這支送婚隊伍中的,但他又必須來,因爲淮軍方面的配合與否關係到大順能不能力挽狂瀾。

其實顧君恩並不贊成李自成將荊襄白旺部全部調來,集結河南兵馬全力北上的戰略,他同宋獻策的意見一致,認爲這樣做太冒險。因爲大順主力若盡數北上,一旦阿濟格部出鄧州直入南陽,順軍的後路就會被清軍截斷,徹底成爲孤軍。

但李自成執意要行此險招,說順軍主力只要攻進懷慶,阿濟格部斷然不敢東進南陽府,反而會立即撤兵退入北直,如此順軍可以偏師牽制清軍,主力再出潼關收復西安,將局面扳回到永昌元年的情形。

顧君恩思來想去也不認爲李自成的這個策略會成功,如果說北上的目的是誘使清軍撤回北直京畿,順軍重新奪回西安,那當初就不應該放棄西安。

宋獻策也認爲這個策略是下策,但李自成執意如此,身爲謀士的宋獻策只能和顧君恩盡全力輔佐,想盡辦法使這個策略成功。

畢竟,他們已經與李自成,與大順榮辱與共。

二人不約而同都將北上策略能否成功的關鍵放在了山東淮軍是否能全力出擊上,故而顧君恩自請同公主一起前往淮軍轄境,以便能說服那位駙馬爺全力幫助岳父北進。

臨行前,宋獻策設宴爲顧君恩踐行,席間曾說過那麼一句話,謂:“陛下大起大落,心境難免波動,棄守西安之後便一心放棄北方東下奪取江南,不料山東卻有奏捷,陣斬清軍近萬,陛下受此捷報觸動,自是不甘輕棄北方基業,爲後起之秀所代。”

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七百三十二章 長安當爲大西新京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麼是反賊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二百五十章 我這破落戶能穿皇袍?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斬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經考驗的逃跑將軍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
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七百三十二章 長安當爲大西新京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麼是反賊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二百五十章 我這破落戶能穿皇袍?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斬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經考驗的逃跑將軍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