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

代善、濟爾哈朗、寧完我、剛林四賊被誅後,參與此案的原滿蒙八旗官兵及滿洲宗室七百餘人伏法。

爲了深挖,保證大順政權的穩定,不致謀逆分子潛藏,刑政府尚書陳不平指示相關人員繼續徹查,務求將藏在滿洲降人中的謀反分子全部捕獲,結果此案持續近一年,最終查實事涉謀反的滿洲、蒙古、漢軍降人七千餘。

除一千餘發往軍中爲奴外,餘者皆伏法。

因此案持續整個隆武元年,故稱隆武第一大案,後世史學家又將此案同隆武三年的江南錢糧舞弊案、隆武九年的兩廣海貿案合稱“隆武三大案”。

聽說伯父代善同濟爾哈朗被大順凌遲處死後,被安置在北京西山碧雲寺隨大師玉林通修習佛法的原滿洲順治帝、大順安樂公福臨極度恐懼,唯恐大順將他拖到城中活剮,竟是當場嚇暈,之後生出一場大病,接連數日不食。

每日都做惡夢,夢醒只一語:“莫剮我,莫剮我。”

玉林通深愛福臨這個有慧根的弟子,不以其出身爲嫌,便命弟子茆溪森進京請託,希望宮中的福臨生母布木布泰能夠爲兒子求來一線生機。

茆溪森輾轉找到京中西洋教士湯若望。

這個湯若望於甲申年也就是順治元年,曾將修訂的《崇禎曆書》改爲《西洋新法曆書》103卷,進獻滿洲攝政王多爾袞。

清廷大喜,改此曆書爲《時憲曆》,頒行天下。湯若望也憑藉此功被清廷任爲欽天監正,乃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西洋教士監正。

滿清滅亡後,湯若望降順。

當年李自成入北京時曾命修訂永昌曆法,但未及實施,而曆法又關係國計民生,在實際看過湯若望進獻給清廷的《時憲曆》後,陸四認爲此歷修訂極爲嚴謹,與其前世所看到的農曆幾乎一模一樣,又考慮此歷原是崇禎曆書,便命政務院以此曆書頒行天下,更名爲《大順歷》。

湯若望這個洋監正也沒有被裁撤,而是繼續擔任大順的欽天監正,任上除本職工作外,也參與軍器局相關軍械製造事項。

茆溪森找到湯若望將滿洲那位小國主事情說出後,湯若望念在自己這個欽天監正原是滿洲所任,故而便找到軍器局提督蔡士英想辦法。

蔡士英本是滿清漢軍八旗出身,對於舊主自有一線情誼,便重賄提督宮內廳太監高歧鳳,從而居於永壽宮的布木布泰這才知道兒子將死的消息,後半生在佛像面前爲大順天子乞求平安。

急於救子的布木布泰立時寫信給自己的“新夫”,信中以極其卑憐語氣請求大順監國能夠饒她兒子一命,甚至說她可以剃度出家爲尼。

“瞧把那孩子嚇的。”

念布木布泰身段不錯,又考慮南征之後還需福臨這個吉祥物招降阿濟格麾下的滿蒙八旗兵,陸四便命人快馬往西山給福臨送了一本《法華嚴相經》,要其抄臨十遍。

果然,經書一到,福臨的病立時就去了,當日就喝了一碗粥,隨後在燈火下開始抄臨經書。

.........

行營至涿州。

在昔日圍殲多爾袞集團的戰場上,陸四特意來到一地,仔細看了看腳下,發現殘留不少南瓜枯萎的藤蔓。劃去枯葉黃草,地表之上赫然有嫩芽正在生長。

“去年當是結了不少南瓜。”

陸四右腳隨意輕踩地面,很是結實。

腳下的這片土地同視線中的荒野,也都很肥沃。

不遠處,劉體純正在同孫可望、李定國等西營出身的文武說當初的戰事。

“以奇兵北上,擊滿洲留守兵力不足軟肋,用兵機動,使北京以外州縣殘破,再以重兵壓境,迫多爾袞不得不親征,隨後斷其糧道,耗其耐心...”

在聽了劉體純所說順軍當初在山東、北直隸如何與八旗軍決戰的過程,李定國心中對不遠處那位年輕的大順監國更加佩服。

“哎,對了,多爾袞的屍首埋在哪了?”

從自己親手撒下種子的南瓜地走出後,陸四隨口問一邊的羽林將樊霸。

“啊?”

樊霸也不知道這件事,因爲當初他把多爾袞的腦袋交給陳威力了。

很快,陳威力就趕了過來,然後告訴監國他把多爾袞的腦袋埋在了一棵槐樹下。多爾袞的屍首則不知道埋哪了。

“噢。”

陸四點了點頭,要陳威力去找那棵槐樹。

雖是敵人,但多爾袞也算是個梟雄,既然路過此地,陸四覺得還是可以憑弔一下的。

卻是忘記自己早年在山東有次夜裡做惡夢醒來,將擺在營帳中的豪格同孔有德腦袋斬得稀巴爛的事。

事隔一年,戰場如此大,且因爲大量屍體埋於這片土地之下的原因,使得雜草長得都比人高。

陳威力一時半會哪裡能找到那棵槐樹,看看這棵覺得像,望望那棵也覺得就是,費了好一番功夫方纔確認埋有多爾袞首級的槐樹是哪棵。

“取酒來。”

在槐樹前站了一刻後,陸四命取酒,先是往樹下灑了一碗,這是於對手的尊重。

爾後直接痛飲第二碗。

因爲,實是痛快!

大丈夫人生一世,豈有比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更爲痛快之事!

禮政府尚書鞏焴突然失聲哭了起來。

這位老尚書心中萬般感觸,永昌元年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後,他原是以爲這漢家江山要淪於滿虜腥羶,從此亡國亡天下,未想漢家英雄不絕,軍民齊心盡誅滿虜,使天下不亡,使大仇得報,如此,怎能不大哭一場。

兵政府尚書陸之祺也不禁落淚,有道是自古書生無用,文章經綸不能救國,滿腹錦繡也不能驅虜!

想從前,他雖是進士出身,可面對那滿洲八旗的刀箭,硬是無法與之相抗,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那滿洲鐵騎一次次破關劫掠屠殺。

如今,禍害了中國三十年的噩夢,終於得解!

如何不令人欣慰。

陸尚書是爲自己而哭,也是爲這三十年死於滿虜刀下的千萬同胞在哭。

不少順營出身的將領想到山海關兵敗後的一幕幕往事,想到老闖王被韃子逼到荊襄無路可走,想到他們險些就此死絕,一個個亦是哽咽。

孫可望、李定國等西營出身文武沒有順營這邊感慨,畢竟他們出川后並沒有同清軍主力交過手,但想這三十年來滿虜對中華之禍害,個個也是胸中萬千思緒。

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五百零二章 闖王千歲!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二十四章 寧殺一萬,不亂數萬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
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五百零二章 闖王千歲!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二十四章 寧殺一萬,不亂數萬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