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

所謂不祭祖宗,不知輩份多高。

要不是表侄吳大德的一一介紹,陸四還真不知道他身兼“大爺”、“表大爺”、“姨大爺”、“四叔公”等一系列尊崇長輩身份。

造成陸四輩份奇高的原因是他的爺爺乃是最小一房,他父親成婚也晚,這也是爲何陸四會有一個比他還大一歲侄兒的原因。

這是家內,放在族內,陸四那也是不少人的老太爺。

真是愛之深,責之深。

現在看來,馮銓是瞞報了,或者說這位馮侍郎壓根就沒將集訓班的實情上報。又有可能是光報好的,不報差的。

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

不管怎麼說,宗親們都能算皇親國戚嘛。

學習不成,那就實際鍛鍊。

在去見爹、大伯、二伯之前,陸四直接拍板,首先將馮銓奏報“才學皆優”的十七個晚輩發往西北甘肅、青海二省任職,官職最高爲知縣,最低爲縣教諭。

這是給了前途和官身的,只要任上沒有大的差錯,將來混個五品官退休是沒有問題的。要是政績好,成爲高官的巡撫、佈政、按察,甚至進入中央政府也不是沒有可能。

餘下考績尚可的數十人則發往各地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河道、漕運等衙門,充任書辦行走,類似吏員。

雖沒有給官身,卻是給了“編制”,今後這幫人能否進步,就全看他們個人能力及造化了。

餘下數十人,包括雷老五、吳大德這幫屢教不改的,陸四也沒有將他們趕回老家務農,而是大筆一批,各封總兵、參將、巡閱、招撫等職,撥往海軍,要求海軍提督沈廷揚保證在半年內,這些未來“洋外大員”能做到在船上如履平地。

如此,才能擔負四大爺對他們的厚望。

吃飯不能光盯着碗裡的,得放眼天下。

雷老五、吳大德這幫人學習不成,品性不佳,但有個優點卻是陸四看重的。

那就是這幫人無一例外膽肥。

膽肥是大順殖民海外的前提條件,無膽之人如何在茫茫異域打拼天下呢。

南征滅明,統一中國之後,大順必然要按照陸四給出的方針向海外進軍,同歐羅巴的白人爭搶世界財富。

這個財富盤子大的很。

陸四爲中國爭取,也要爲陸家人爭取。

讓宗親們先出海,也是陸四給整個大順文武百官的信號。

同時也是向世人表明他這個隆武帝志在開拓!

否則何以會先遣皇親國戚們出海。

至於雷老五這幫宗親們願不願意,那就由不得他們了。

陸四離開孔廟時,幾十輛馬車已經侯在了城門處。

老老實實聽話,替大爺出海開拓,將來好處大大的。

不聽話,半道想溜,出工不出力的,將來好處自是小小滴。

......

老爹有文可是有兩三年沒見兒子了,按道理得歡喜的老淚縱橫,沒想卻在兒子面前跟個犯錯的小孩似的,把陸四也搞得頭稀暈,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待挺着個肚子的哲哲出現,陸四方曉得老爹這付樣子的由來。

“咳咳...”

陸四也不知道說啥好,爲人子的不好評說做爹的那種事。

“末將可以替監國分憂。”

隨同前來通州的羽林將樊霸覺得這個原滿洲太后肚子裡的孩子,對監國大大的不利,於是自告奮勇,悄悄表明可以替監國解除一切憂患的忠心。

“豈有長兄殺幼弟的道理?”

陸四當然不會給哲哲來個強行掉胎,畢竟是他老爹的種。

“如此,也是漢蒙一家最好的證據嘛。”

陸四笑咪咪的承認了哲哲正式晉升爲他繼母的事實,並且默認哲哲肚子裡的孩子是他的弟(妹),這把老爹有文始終懸着的一顆心徹底給落了下來。

離京時,陸四曾問禮政府尚書鞏焴對太上皇安置問題。

回覆有兩,一是於宮中擇一宮殿專供太上皇居住;二是由監國選擇一地供太上皇居住。

陸四思來想去,覺得老爹是地道淮揚人,怕是不服北方水土,讓他留在京中時間一長定會想念家鄉,於是便命工政府於揚州營造太上皇居處。

禮政府認爲太上皇可仿前明親王供養例,年給糧一萬石(或等值錢財),並可在江北省劃取一定土地供太上皇享祿。

一石依明制約一百二十斤,一萬石就是差不多一百二十萬斤糧食。前明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大約可以購買兩石米,現在因爲戰亂天災,一兩銀子買不到一石,因此折算開來一萬石糧食約合計白銀也就是不到萬兩。

陸四孝順,爲了讓老爹在揚州生活得更好,手頭不緊(時不時要接濟“宗親”),便讓禮政府定太上皇供奉爲年兩萬石糧食,此外自己再從內庫撥付,直到老爹駕鶴西遊。

哲哲既已成太上皇妻,肚中又有孕,那肯定也要給予正式名份。

陸四封哲哲爲一品奉國夫人,享前明郡主供養待遇。

哲哲到時生下的男孩還是女孩,則另有相應處置。

法禮上,不須陸四勞心,因爲太上皇是沒有繼承兒子帝位資格的,太上皇的兒子同樣也沒有資格。

哲哲真生下兒子,將來最多也就是個郡王。

在見過大伯有才、二伯有富後,陸四便恭請三老同他一起進京。途中命將哲哲有喜之事傳諭在遵化的侄兒廣遠,再由遵化將此喜事傳到漠南蒙古諸部,尤其是實力最強的科爾沁部。

相信科爾沁人在知道這件喜事後,一定會徹底倒向大順,從而成爲大順暫時遏制漠北蒙古諸部的強有力幫手,依如其助滿清討平蒙古般。

回京之後,二勸便上演了。

“今燕京光復,北方一統,大寶虛懸,海內無主,監國一日不正大位,人心何安?還請監國以江山社稷,以天下蒼生爲念,棄私節而從大義,速登大寶,君臨天下,一統我國!”

這次領頭勸進的是以禮政府尚書鞏焴爲首的六政府高官。

陸四這邊又是一番假推辭。

“燕京雖復,滿虜雖滅,然殘明尚未討平,且聞殘明羣臣糾集醜類,窺視大順,一日未平殘明,我又有何心敢窺大寶...”

表現,陸四是絕對合格的。

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恥之徒!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
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恥之徒!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