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

馮銓所言對於被困的滿清中央而言,未必不是一條出路。

如今京師被圍,攝政王大軍音訊不通,英親王大軍又遠在千里之外,若是北京竭力抵抗,一旦順軍破城必傾盡報復,屆時不僅滿清朝廷不在,京中的二十幾萬八旗家眷也一定會被窮兇報復的順軍屠戮一空。

如此一來,即便攝政王大軍同英親王大軍還在,也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沒有了朝廷,沒有了地盤的兩支大軍恐怕不是被順軍剿滅,就是成爲中國的流寇,亦或樹倒猢猻散各尋出路了。

所以,要是能同順軍談判,大清就此出關,於八旗之元氣便能大大保存,他日仍可再圖中國。

范文程頗是心動。

他雖是清軍入關欲征服中國成爲漢人之主的重要推手,但此一時彼一時,眼下不僅無法征服中國,更要面臨亡國危險,那當然就要改換思路,爲大清謀取最好的結局。

誠如漢人有句話說的那般——退一步海闊天空。

歷史上,八旗可是四進關,四出關的。

“父親,這倒不失是個法子。”

年紀輕輕的範承謨對馮大學士的建議很是贊同,北京也好,北直也好,甚至是中國的北方也好,如今都是殘破不堪,沒有江南錢糧輸入維持,大清縱是佔據北方也難以爲繼,不如出關讓漢人們自個去爭,等他們打得頭破血流之時,大清再伺機而動再次入關便是。

這順賊,不也是二進北京麼!

同順軍和談,范文程認爲是可行的,但如馮銓所說要讓皇帝去帝號,降稱滿洲國主,這個條件他怕滿洲那邊不會答應。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滿洲從建州變成後金,又從後金變成大清,實現了地方政權向中央政權的大轉變,這一轉變是三十年來無數滿洲勇士用鮮血取得的,或者說大清皇帝這一稱號是所有八旗將士共同的努力,這個皇帝稱號不僅僅是愛新覺羅一家的榮耀,更是所有八旗將士的榮耀。

突然間要放棄這一榮耀,不僅是對大清國勢的嚴重打擊,也是對八旗將士心理的重創。

就好像一個人努力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攢下萬貫家財,可一夜之間卻被一場大火燒得精光,於這人而言,那便是徹底失去了一切,也是被徹底抽走了所有精力。

入關容易,出關難啊。

當年爲了抵消建州將士對明朝的恐懼,太祖皇帝費了多大的功夫,打了多少硬仗才讓建州將士對明軍建立必勝的信心。

太宗皇帝更是帶着八旗同明朝打了十幾年,才建立起清明分庭抗禮的局面。

如今,卻要放棄,有多少人會不甘心。

范文程眉頭微皺,沉默不語。

他知道馮銓讓大清去皇帝尊號是爲了給城外的順軍一個“臺階”,也是外交談判不利一方的示弱法,從而通過示弱換取東山再起的機會,可內心裡這位替大清出謀劃策二十年的大學士總覺不甘。

馮銓卻進一步言,此辦法不但能保存大清的元氣,更能起到坐山觀虎鬥的效果。

大意是關內不是他大順一家,還有朱明和張獻忠的大西。

而大清當初能夠入山海關,不是因爲八旗將士有多悍勇攻破了那天下第一雄關,完全是李自成和吳三桂內鬥導致的結果。

眼下局勢對大清不利,便當果斷抽身出關,將北方的爛攤子丟給大順,而清軍一旦出關,那大順接下來必然是要統一中國,那不可避免的就要和朱明以及張獻忠的大西發生衝突。

這樣一來,便等於關內的漢人又自亂起來,短時間內大順根本不可能抽出手對付關外的大清,大清便可借這時間休養生息,等待如同吳三桂開關的再一次機會出現。

形勢甚至有點像崇禎朝,順賊成了朱明,朱明成了李闖,張獻忠還是那個張獻忠。

不變的還是紛爭的關內,還是殘破的北方。

大清佔不住,你大順就能佔住了?

馮大學士滔滔不絕,所講有理有據,且切合時事,莫說范文程聽得在理,就是馮大學士自個也覺得他這方法舉世無雙。

看上去,也是這位馮大學士一心爲大清謀算,然而私心裡,這位當年的東林黨、後來的閹黨卻是在給大清喂毒藥。

只要清廷上層就和談進行討論,北京城就徹底完了。

因爲,所謂和談就是分裂——人心的分裂。

一旦范文程動心將此提議上奏,馮銓斷定滿洲王公大臣們肯定會有人支持這一方案,相應的也會有人反對這一方案。

值此北京危難之際,城中不是同仇敵愾共同對付外敵,反而是就戰還是和發生爭執,這本身就是亡國之象。而上層的風向不可避免會影響到下層,都不知道是走還是留的滿洲八旗兵們又有多少人願意死戰到底,更不用說那些漢人披甲阿哈們了。

要是順軍進逼得厲害,說不定這北京城中還會發生真滿洲的內訌。

無論結果是什麼,於城外的順軍都是有利,於他馮銓更是有利。

可謂是隻憑一張嘴就瓦解分裂了北京守軍,大順陸皇帝豈能不對他刮目相看。

當然,馮銓還是希望清廷能夠識趣一點,主動出關,這樣他馮大學士的功績就更加璀璨。

不費大順一兵一卒,就說動滿清讓出北京主動出關,這功績,大順不給他馮大學士封個伯爵,恐怕自個都不好意思。

“章京,此事當及早定奪,遲則恐連遣使機會都沒有啊!”馮銓言辭懇切。

范文程一陣沉思,北京城中是有談判條件的,因爲城中尚有八千真滿洲連同兩萬餘披甲阿哈,北京城又是天下最爲堅固高大的城池,若順軍不願和談一心強攻要覆沒大清,於城中滿洲而言便是亡國滅種之戰,屆時不須動員抵抗也必激烈。

那順軍再是兵強馬壯,想要奪下抵抗激烈的北京城,肯定要傷筋動骨,這恐怕是南方明朝樂於看到的。

現在若通過和談不必折損過多兵馬入主北京,順軍方面沒有理由非要讓士卒無謂傷亡,在北京損兵折將。

范文程決定和談,他一人上書份量略微不足,便找到了另一位漢官重臣寧完我。

聽了范文程所說和談之事,寧完我久久未語,半響深嘆一口氣道:“便是和談成功,恐怕我大清再無入關之日。”

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怕死的跟我殺過去!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
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怕死的跟我殺過去!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