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

馮大學士肯定不是無的放矢,宦海一生的起伏告訴他,能不能不用像崇禎年間在老家窩居十幾年,甚至被城外的大順軍砍了腦袋,全看他醞釀的方案能不能讓范文程動心了。

而對於自己深思熟慮出的那個方案,馮大學士是信心十足的,因爲這個方案不僅能讓大順滿意,也能保全滿洲,所謂化干戈爲玉帛。

炮聲隆隆之中,馮銓帶着僕人穿了便服往那漢官之首的范文程府上而去。爲了避免路上有什麼麻煩,馮銓和僕人不走大街,只走小巷,且一不坐轎二不騎馬,就是步行。

途經一處小巷時,突然兩聲炮響,隨後主僕二人就看到有顆炮彈落在他們前方不遠處的民房中,轟的一下把那民房給炸了個洞。炮彈顯然是城外打進來的,多半是打偏了才炸到這裡來的。

僕人驚慌趴在牆角不敢動彈,馮銓也是驚愕,但很快恢復鎮定,並且越發堅定說服范文程解此危難局面的念頭。

一路過來,有驚無險,倒是見到不少滿洲人組織的披甲阿哈從街上一隊隊的奔過。

范文程的府邸是前明駙馬都尉冉興讓的宅子,此宅頗大,範家從關外帶來的家奴壯丁一百七十餘人住在其中都顯寬餘。

自被太宗皇帝信重以後,範家每年都有封賞,爾今在關外有地28185畝,分佈在盛京、遼陽、牛莊、海城等處。除土地外,範家在盛京還有鋪面85間,各處莊田旗丁240餘名,役使漢奴多達千名。

這還是一個得到器重的漢官奴才,八旗那邊的王公貝勒大臣是什麼情況,勿需多言。

漢官不少人私下議論,大清厚養八旗將來於國家的禍患比之朱明宗室更甚。

馮銓的到訪讓正同次子範承謨說着家裡事的范文程有些奇怪,稍作思慮命前廳奉茶,換了衣服同承謨一起來到前廳。

範承謨是范文程的次子,今年只有19歲,兩年前被選爲宮中三等侍衛。范文程對承謨功課督促嚴厲,準備過幾年讓他參加科舉,以求正途出身。

“範章京,如今京師各城門全被順軍圍困,且有衆多順騎於四郊巡邏,京師與外界聯絡不通,永定門、廣渠門都被圍了,太后給攝政王的手詔都送不出去...下官來時還聽說有衆多順軍從山海關來,京師怕是難以抵擋了。”

馮銓和范文程同屬大學士,怎麼也謙虛不得“下官”一稱,可他這個大學士同范文程這個大學士的含金量不能比,雖排班在范文程之上,但機要之事卻沒有奏對建言權力,因此不管是平日閣務還是雙方碰面,馮銓都是知趣以下官自居。

而“章京”是關外來的漢官特有的稱呼,此稱呼能顯示出關外漢官的優越性和高人一等。

“永定門和廣渠門都被圍了?”

範承謨剛從宮中侍衛下值回來,對城外諸事不甚清楚,聽馮銓說京師已叫順軍圍得水泄不通,心中不免驚駭。

“順賊東路兵馬自天津而來,奪了通州,昨日到的京師。”范文程對此事還是清楚的。

“天津駱養性有堅城可依,又有數千兵馬,何以眼睜睜放賊直入京師?”範承謨一臉不解,之前他與當值的幾位侍衛還議論過軍情,都說天津那邊只要能擋住順賊的東路軍,攝政王這邊及時回返,局面不致於謠傳說的那般危險。

馮銓未答,范文程也沒答,東路順軍能直抵北京城下,天津那邊還用多說麼?

要麼就是被順軍攻克,要麼就是駱養性降了順軍。

不過二人都不曾想到,那駱養性是拿150萬兩白銀換來順軍對天津的不攻擊,或者說是拿150萬兩白銀買順軍去北京。

“崇禎二年,我大清兵進犯關內,我隨太宗皇帝來到北京近郊,當時明朝何等危急?可是袁崇煥一接到勤王詔書,只留少部兵馬駐守寧遠,其餘關寧精兵由滿桂、祖大壽等統領與他火速入關,日夜行軍搶在我大軍攻城之前抵達京師,紮營於廣渠門外,方使北京城轉危爲安。”

范文程以當年袁崇煥爲例,認爲攝政王多爾袞知道京師危急,肯定會率領大軍星夜趕回。從保定兩日可到京師,屆時北京之圍或許可解。

前兩天京中謠傳攝政王大軍覆沒,人心惶惶,但這兩日城外順軍並不曾將擒獲的八旗官兵押到城下示威,又或向城中展示八旗首級、軍械以動搖士氣軍心,此舉表明謠傳不可信。

馮銓先是點了點頭,繼而卻道:“下官以爲攝政王怕是回不來了。”

“噢?”

范文程不動聲色的端起茶碗,心知馮銓這是要進入正題了。

果然,馮銓說那順定的順軍西路軍不可能放多爾袞回北京,且耿仲明部造反之後又佔據了回京通道良鄉,缺乏攻城器械的多爾袞大軍短時間內不可能拿下良鄉,這樣一來,多爾袞大軍多半被困在良鄉以南、保定以北區域,無力回救北京。

“....豫親王親自主持城防,可城中只有真滿洲將士八千人,外城有九門,每門只能攤得幾百滿洲大兵,其餘協守皆各家王公貝勒府上阿哈披甲人,能頂什麼用?三個城垛才攤一人,京中又根本無糧運進,現在尚能一天發幾個燒餅,時日一久,又哪有糧食可發?中秋之後,天氣便漸冷,屆時官兵飢餓交加,怕是無心守城,勢必重蹈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入京那幕。”

何謂李自成入京那幕,乃是各門皆響應開門,無一兵一卒抗拒。

馮銓又道這兩天城外順軍沒有大舉攻城是因爲其各路兵馬陸續趕到,順軍統帥想來正在聯絡調度各部,重新部署兵力,這才只以炮轟而不攻城。但等順軍將可用力量調度完畢,北京城迎來的必是順軍兇猛攻擊。

“城中一無兵馬,二無糧草,三來滿洲人心思走,如此局面,章京以爲這北京能撐得幾天?”

馮銓輕嘆一聲。

范文程也心知指望不了多爾袞的大軍,但此時局面也是無解,計無可出。見馮銓目光閃爍,心中一動,道:“馮大人到我這來,不是隻爲告訴範某京師將陷,大清將亡國吧?”

“下官有一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馮銓故作遲疑,范文程自是讓他直言。

當下,這位馮大學士竟稱北京是絕對守不住的,一旦大順軍破城,以他們前番曉諭城中所言,到時京中的八旗將士連同家眷必遭滔天大禍,所以爲免八旗生靈塗炭,他想請范文程能夠入宮勸說兩宮太后降旨同城外順軍和談。

“和談?”

范文程愣了下,其子範承謨也是怔住,繼而失聲道:“局面對大清如此不利,那順軍如何肯與我和談?”

“只要我大清去皇帝號,降稱國主,舉族出關,還京師於大順,順軍那邊未必不同意。”

馮銓微挼鬍鬚,此事若能成功,他馮大學士可就是大順光復北京的第一功臣。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