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

陸四這人重鄉情,也重親情。

所以不管是爲了老的面子還是爲了鄉梓之情,陸四都要給親戚們官做。

至於這個官在哪做,就再議好了。

大順,肯定是要統一中國的;

大順,也肯定是要對外開拓的。

因此,莫看許出的官職很多是所謂的番邦蠻夷之地,但實際卻都是將來大順朝對外交流的重要節點,有些更是陸四將來要重點發展的地區,以便形成一個大一統、遠超漢唐的新華夏圈。

說白了,他陸四得給子孫打下大大的地盤,這樣將來就算陸家出了敗家玩意,崽賣爺田不心疼,總有幅員遼闊的疆域供這個敗家玩意折騰才行。

如此,家底子要是太薄,可經不起敗家玩意折騰。

雖說陸四一慣理念兒孫自有兒孫福,天要下雨孃要嫁人隨他去吧,我死之後隨你們折騰,可畢竟將來的大順天子是他血脈的延續,縱是知道那崽子是個敗家玩意,他這做老老太爺的也不能不管不問啊。

可他這老老太爺自個都死的翹翹了,怎麼管,怎麼問?

只能留下豐厚遺產了。

一統世界,陸四不做這個念頭,因爲瘋狂且過於愚蠢。

但把中國的疆域面積擴到兩千萬平方公里,甚至更多,帝國的太陽從東邊到西邊一直不落,他陸四自信還是能做到的。

至少,給他幾十年時間經營,南北美洲肯定要到處插遍大順的紅旗,販運大量白奴去種棉花是完全具備操作條件的,讓歐洲的白皮再喊一次黃禍來了也不是不可能。

所謂萊茵河畔飲馬,阿爾卑斯山上打鳥。

宏觀政策早已制定,機遇也早已擺在世人面前。

現在就看陸家這幫親戚中有幾個“傻大膽”了。

真要冒出幾個哥倫布、麥哲倫來,陸四肯定是樂於看到的。

而這些傻大膽也一定會是風口上的豬,想不上天都難。

退一萬步講,親戚們對他小四子的安排不滿意也沒關係,從政不行咱還可以商量一下經商嘛。

東印度、大西洋、太平洋等陸氏集團子公司肯定要陸續成立,而且時間不會太遠,因爲陸四和大順都需要對外貿易來發展千瘡百孔的經濟和恢復民生。

將來,這些子公司的經理未必就比總督巡撫差了,甚至給個王爺都未必能換到。

只是,這些陸四就沒必要同衆陸親好說歹說了,他讓馮銓去搞這個陸親培訓班的主要目的是先將這幫親戚哄在通州,免得他們在京裡瞎胡鬧。另外就是通過馮銓來看看陸親中都有哪些人可用。

具體一點就是哪些人可以給個小官,按步就班老實生活那種。

哪些人卻是有雄心壯志,給個機遇就能大展手腳的。

哪些人是爛泥扶不上牆的。

馮銓能辦出成績來最好,辦不出來抽個空陸四親自過去一趟,總要讓陸家親朋好友對他小四子滿意才行。

人面、情面、場面。

三教九流要講,當皇帝的更要講。

哪就能把臉一板,桌子一拍,連喝帶罵將大老遠來的親戚們給趕回家呢。

他陸四不要脊樑骨了?

.........

馮侍郎領了重要差事走後,尚宮局的高尚宮就帶了一幫宮人在武英殿外求見,卻是要給監國裁試皇袍的。

尚宮局是宮內廳下屬機構,專門管理宮人以及負責各宮嬪妃諸事。而負責尚宮局的女官叫高英,此女就是當年陸四在徐州從劉澤清帳中解救出的婦人,有一段時間也是陸四的私人技師。

而在外人眼裡,這個高英同樣也是監國的女人,雖然他們不知道監國其實沒有碰過高英。

宮內廳提督太監高歧鳳認了高英做義妹,在推薦尚宮局女官人選時,高公公肯定提了義妹一嘴。

陸四這邊也記得高英,對這個女人的身世命運頗多同情,便命高英擔任尚宮局女官一職,職正五品,是宮內廳官職最高的女官。

原先陸四他老丈人在北京倒是給陸四找過一個丈母孃,姓竇,是前明宮中的一個普通宮女,按禮法的話現在得叫竇太妃。

可惜,竇太妃死於非命,屍首幾天前被高進他們在一口水井中發現,泡了兩年多什麼都壞了,還是通過貼身的一塊玉佩以及參與謀害竇太妃的幾個太監供認這才確認身份的。

陸四得知此事震怒萬分,命將謀殺竇太妃的幾個太監裝麻袋杖斃。

又將此事告訴了正同妻子李翠微一起進京的高太后,同時命人將竇太妃的屍首裝斂,暫時安奉在西山。

李自成的首級卻是一直找不到,這成了陸四的一塊心病。

高進審問了很多滿洲官員及宗室,這些人都說當時多爾袞下令將李自成的首級示衆數日後找荒地隨意埋了,掩埋地點也找到了,可就是沒能挖出李自成首級。

現在只能懷疑當時是不是有同情李自成,或潛藏在京中的原順軍人員偷偷挖走了李自成首級。

此事,仍在追查。

計劃中,陸四準備找到李自成首級同身體時便將這位聖武天王以皇帝禮安葬,墓地都選好了,就是京東的遵化地區。

將來陸四估計也要葬在那裡,而那片地區就是前世的清東陵。

.........

“陛下,請將雙手伸長。”

高英帶着幾個宮人用尺子給陸四量體,陸四這邊自是配合。同外朝呼陸四爲監國不同,宮中都是稱呼陸四爲陛下,這就是內外區別了。

那邊廣遠也被宮人要求伸手量衣,卻是要替這位少都督裁製親王禮服。

登基之日,陸四將大封文武,政務院那邊擬就的封賞名單伯爵以上的就多達68人。

而獲封親王的只有兩人。

第一位就是坐鎮西安的興國公、徵西將軍李過。

因爲李過的“讓”才使得陸四能夠光明正大繼承李自成的遺產,成爲大順軍的共主,從而完成了對滿清的致命一擊,奠定今日大順基業,因此李過獲封親王便是天經地義之事。

陸四擬封李過爲大順晉親王,李過若能有子最好,若將來還是無子,則陸四便履行同高太后的協議,將同妻子李翠微所生的兒子除嫡子以外過繼一個給李過,一來延續李自成香火,二來承繼晉親王府。

第二位獲封親王的就是殿中這個侄子陸廣遠。

一直以來,陸廣遠都是以陸四繼承人的身份替領軍在外的叔叔打理後方,並且在大順北伐時擔任東路軍總指揮,因此不管是親近還是資歷,陸廣遠獲封親王都沒有疑議。

陸四擬封廣遠爲楚親王,等中央政府成立後廣遠將前往淮揚統領諸軍,爲南下徵明做準備。

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九百三十章 弘光朝的忠臣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江南大奴變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
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九百三十章 弘光朝的忠臣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江南大奴變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