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

隨李成棟一起趕到寧武關的除了胡茂楨外,還有李成棟的部將杜永和、閻可義,李部另一悍將郝尚久數月前陣亡於京畿地區。

北京兵政府正按監國諭旨清查自崇禎三年以後同明軍、清軍作戰陸續陣亡的義軍將領名單,爾後將於北京建武勳祠祭奠陣亡將領。第一代闖王高迎祥便是名單中的第一人。

據說,監國曾對左輔顧君說過一句話,是謂:“這些人不僅是我們的先輩,更是人民的英雄。”

除義軍首領及大順陣亡將領外,監國更有特詔,自前明萬曆四十五年以後於東奴(清軍)作戰陣亡的明朝將領,也將於武勳祠有世代香火供奉,現兵政府正在統計相關人員名單。

郝尚久陣亡之後,其子郝堯同接任其父生前標統一職。據說郝尚久可能會被追贈世襲職務,但具體尚未擬定。

郝堯同如今不過17歲,無論是戰功還是資歷都很淺薄,臨戰經驗也是不足,因此郝尚久生前所統的兵馬暫由李成棟直接提調,並將郝堯同留在身邊親自教導。

除李成棟、胡茂楨兩部騎兵外,李成棟之子李元胤也從代州率所部六千能戰精兵前來寧武關,另外還將山西巡撫吳惟華籌措的兩萬石軍糧押至寧武關,確保他爹不會因爲缺糧被迫放棄這六關之首。

寧武關原先駐軍是清朝綠營的幾百營兵,隨着山西巡撫降順,這些綠營兵自然改頭換面搖身一變成了大順軍。

李成棟見過這些營兵後卻是將他們全部解散,因爲李成棟認爲這些營兵盡皆老弱,根本不堪大用,與其留在軍中徒耗糧草不如遣散歸鄉。

也好在李成棟趕來及時,否則靠這幾百老弱營兵駐守,寧武關早被西軍一舉攻下了。

寧武關曾被李自成的順軍拆毀過不少建築,這幾年也不曾進行大的修建,很多地方破損嚴重,因此李成棟下令各部馬上加固關隘,並增修若干箭垛,以應對接下來的西軍強攻。

此時寧武關的順軍總兵力連同李元胤帶來的六千士兵,共約一萬七千餘人,相比當年周遇吉的三千餘殘兵,守軍兵力高出五倍有餘。

西軍兵馬雖是寧武關方面的三倍有餘,但精銳西軍只有兩萬多人,其餘多是前綠營降兵,因此只要李成棟憑關固守,糧草不絕,完全可以憑藉寧武關拖跨李定國的西軍。更關鍵的是,老淮軍主力第二鎮也正向寧武關趕來。

然而李成棟在出關探察過地形後,卻認爲可以於關前擇一地形有利之地伏擊西軍,這樣可以大量殺傷西軍士卒,折損其士氣,確保寧武關萬無一失。

胡茂楨同杜永和等人商量之後均是認同此議,別看他們現在兵馬不及李定國多,但騎兵卻有一萬一千人,且都是縱橫北地的精銳老卒,若將此騎兵精銳放在寧武關內棄馬上城,無疑是對自家兵力運用的極大浪費。

最後,衆人將伏擊地點選在了義井屯堡至寧武關的必經之地——摩天嶺。

此嶺雖名摩天,但最高不過四百多米(一米三尺,一丈九尺,文中用米方便計量),然而地形卻是複雜,只有一條小徑穿越當中抵達寧武關。故而若於嶺上兩側埋伏,待西軍通過之時突然殺出,西軍定然不備。

說幹就幹,李成棟當下留杜永和同其子元胤駐防寧武關,同胡茂楨、閻可義領八千將士奔赴摩天嶺。爾後李成棟領一半士卒藏於嶺南,胡茂楨領一半士卒藏於嶺北。

爲免戰馬聲音泄露伏兵使西軍有所防備,李成棟命士卒縛馬嘴,以布包馬蹄,不淮於嶺上生煙火。

可謂是萬事俱備,只待東風。

在義井屯堡休整一日後,急於佔領寧武關的李定國便率所部兩萬餘精銳,連同降將唐通、高勳、康鎮邦、白廣恩四人所部近三萬士卒氣勢洶洶向寧武關進發。

早前探馬有往東邊探查,各路皆報並無順軍動靜,加之自保德出發後沿途根本沒有順軍敢予阻攔,堡寨城池也盡皆望風而降,東征以來也是兵貴神速,所以李定國判斷順軍主力趕來山西最快也要在幾日之後,因此不疑前方有大股順軍已經設伏等他。

浩蕩西軍以降軍爲前驅至摩天嶺時,李定國便見此嶺地形兇險,遂命停止前進,在部將賀九儀、趙得勝、祁三升等人簇擁下打馬來到嶺下,揚鞭環視一圈,問探馬除嶺中這條小道外,有無其它道路可過。

探馬報稱最近的一條路要迂至南方盧溝山一帶,倘若大軍改道便要多走八十餘里地。

“府爺可是擔心這嶺上有伏兵?”

說話的祁三升原是撫南將軍劉文秀的部將,此次卻是隨李定國東征。又因大西皇帝詔令孫可望開東府,李定國開西府,所以將領多稱李定國爲府爺。

27歲的李定國微微點頭,道:“此嶺看着的確兇險,雖入晉以來我軍進展順利,但小心駛得萬年船,也須防順軍一二。”

言罷,與諸將打馬至嶺下細察,一路看來都無問題,但於嶺東南某處山腳卻發現地上有許多足跡。

細細察看,這些足跡明顯除了人的腳印外,還有戰馬的蹄印。並且人馬足跡還被人刻意清理過。

“嶺上有人!”

李定國目中精光一閃,擡頭向嶺上看去,四下裡卻是寂靜無聲,嶺上及半腰也無鳥雀驚起跡象。

“府爺,末將帶人上山看看!”

部將賀九儀擡手招呼一聲,一隊全身甲衣的西軍精銳立時從馬上翻身而下,執刀在手往山上一字排開小心搜索起來。

搜到半山腰時,仍無發現。

祁三升猜測道:“許是本地賊寇土匪聞知我大西軍至,不敢爲敵,又怕我軍剿滅他們這才躲到山上。”

“或許吧,”

李定國點了點頭,小心駛得萬年船不假,但要是因爲疑神疑鬼耽誤奪取寧武關,卻是得不償失了。

當下便欲讓高勳部先行通過嶺下,若高勳部無事其餘諸部再行通過,這樣即便高勳部中伏,損失的也不過是幫降軍,於西軍並無損失。

正要下令時,中軍前來稟報說是有兩個寧武關守軍前來投奔,並說有重大軍情要向大西軍主帥稟報。

“噢,快把人帶來!”

李定國正愁不知寧武關虛實,一聽這節骨眼有人來降,自是心中一喜,命人立即將那二人帶來。

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九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滿蒙集團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一千零一章 明室優待法案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順隆武帝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四百二十三章 強悍的男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
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九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滿蒙集團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一千零一章 明室優待法案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順隆武帝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四百二十三章 強悍的男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