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強悍的男人

倭國借兵助中國驅逐韃虜?

賈漢復把海州方面的急報看了又看,很是有些發笑,當年被明朝在朝鮮揍得要死要活的小小倭國竟然要借兵幫中國驅逐韃子,這不是荒唐麼。

“自援朝之役後聽說倭國主政的是什麼德川幕府,此幕府與明朝並無通商,也無朝貢,怎麼突然會想到借兵的?再說就算那德川幕府真有意助中國抗擊滿洲韃子,也當同南都聯絡沒道理跑咱們這邊來啊?”

原明朝甘肅總兵、逃跑將軍李棲鳳現在混得也是風生水起,剛剛被任命爲督府總兵銜參議,很是榮焉。

他卻不知總兵參議是都督陸四爲了解決官多職少特意設置的,計劃中要批發上百個參議出去。

李棲鳳的潛臺詞是咱們這大順也好,大淮也好,在法理上都是“賊”,那日本國畢竟是個正規國家,沒理由不同繼承明朝衣鉢的南都談借兵的事,反過來同賊談的。

“不荒唐。說不定南京那邊有人已經開始同倭國聯絡了。”

陸四一點也不覺荒唐,雖然前世倭國對中國犯下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但在1645年,倭國日本卻是中國讀書人眼中的小中華,一個文化圈的,很是親近。

而日本人也稱漢族政權的中國爲華夏嫡子,他們是庶子,並以此爲榮。滿清入關之後,日本國內思想界有嫡宗有難,庶宗當救,絕不能讓韃虜滅亡中國本支的呼聲。

沒有陸四的歷史中,南明政權在危急關頭,也將求援的目光投向了東邊的日本。

第一次是清軍佔領杭州,當時南明的水軍都督周鶴芝派使者到日本薩摩藩求援。

此後兩年,南明政權先後三次派正規使團向日本求援,可惜沒有得到日本方面的迴應。

由於國內抗清形勢急轉直下,南明政權在日本數次沒有迴應的前提下,又派出三批使團赴日求援。

這已經不是請兵,而是求兵了。

其中一次,有名的大思想家黃宗羲也在使團之中,並且還是以左都副御史的身份出使。

最後一次向日本求援的使臣是大儒朱舜水,然而依舊沒有成功。此後朱舜水眼見覆國無望,便留居日本成爲水戶藩主德川光國的座上賓。

日本爲何沒有響應明朝的求援,陸四瞭解的也不多,可能與德川幕府鎖國有關,但知道國姓鄭成功父子也多次向日本求援。其中一次不知道是幕府還是哪個藩主真的派兵渡海來助,半道遇上風暴被迫撤回了。

而到了明朝最後時刻,永曆帝朱由榔甚至派太監龐天壽等人聯絡天主教會,希望教皇能夠組織十字軍東征幫助中國抗擊韃靼。

永曆的親筆信中道:“今祈尊師神父並尊會之友,在天主前,祈保我國中興,天下太平”。

只可惜路途遙遠,兩年多的時間永曆朝廷的使者纔到達羅馬,卻沒有直接見到教皇。

又經兩年多的等待,使者終是見到了教皇英諾森十世的繼承者亞歷山大七世。

新教皇對中國被野蠻的韃靼人入侵十分同情,然而教廷今非夕比,已經組織不了十字軍幫助中國。

在給中國的皇帝寫了一封回信後,亞歷山大七世送走了中國的使臣。等這些使臣回到中國時,他們的皇帝早已被弓弦勒死。

中國,也亡了。

溯其根源,明朝之所以向日本求援,也是因了日本的一切都源於中國。

說大哥有難,二弟來助也罷;說師父有難,徒弟來幫也罷;

滿清之前的中國與日本同根同枝,同源同文。

之後,不提也罷。

提了,就是日本看不起滿清這個外來戶。

“既然倭國主動同咱們接觸,那咱們就看看他倭國是真心要助咱們,還是另有企圖。”

由於前世歷史上是南方主動向日本借兵,現在卻是日本主動跑來同淮軍接觸,陸四肯定好奇心大盛,想知道是他的蝴蝶翅膀把德川給扇了,還是說歷史還有他不知道的真相。

如果德川幕府真的肯借兵,陸四覺得可以讓他們去打朝鮮,斷掉滿清糧草來源之一。

海州方面接到督府將倭國使臣送至徐州的命令後,立即安排人將那自稱幕府使臣的雜賀黨大名一行快馬送往徐州。

只是,這個雜賀黨大名卻是個騙子。

嚴格來說雜賀是中日混血兒,爺爺是中國福建人,奶奶是原日本雜賀大名的獨生女。

雜賀的漢名姓魏,名耀祖。

雜賀藩早在幾十年前就被德川幕府所滅,所以魏耀祖壓根就不是什麼幕府使臣,他就是個海上破落戶,因爲通曉日語和葡萄牙語還曾在鄭家當過一段時間的翻譯。

聽說中國大亂,關外的韃子破關佔了北京後,魏耀祖倒是心繫故國,想着自己是不是能爲祖國抗韃做點事。

可他一無兵馬二無錢糧,能做什麼?

世上事,不怕有心人。

魏耀祖思來想去,決定“空手套白狼”,他先是跑到日本招了幾十個沒飯吃的浪人,然後僱了條船到了崇明島。

原是準備以幕府使臣身份同南京的官員商談,騙取南京明朝政府向日本借兵的國書或相關憑據,再以此去幕府。

這樣在兩邊都不知他底細的情況下,弄不好真能促成雙方聯兵,且自家也能從中謀取利益。

不想崇明的明軍卻把他們當成倭寇開炮轟擊,嚇得魏耀祖升帆逃竄,心有不甘,又聽人說江北有什麼投效李自成的淮賊,計上心頭,想着這幫淮賊都是泥腿子,沒見過世面,哪曉得什麼幕府不幕府的,於是駕船來到海州亮出幕府使臣的銜頭,稱日本國願意借兵中國討韃。

果然江北的泥腿子沒見識,一聽日本國肯借兵,就立時隆重的將他們迎了過去,甚至在徐州城門還組織了軍民熱烈歡迎他們,這讓魏耀祖慶幸自己來對了。

出示了仿造的幕府官印後,魏耀祖一行被帶到城中一處大宅,這宅子從外面看起來很大,門禁森嚴,裡外皆是手執大刀的精銳士卒,不用說,那淮賊的首領就住在這宅子中。

一層又一層,也不知進了多少門,魏耀祖同手下幾個浪人被帶到了一座大屋前,隨着一扇大門被推開,一股熱氣洶涌朝雜賀臉上撲來,等到霧氣消散,眼前視線爲之一清時,眼前一幕讓魏耀祖眼皮沒來由的一跳。

卻是幾十個光着身子且光頭的中國彪形大漢看着他,這幫人身上不是青龍就是白虎,着實嚇人。

而在這羣大漢後面赫然是一個大水池子,池子中一個背後繡有幾條龍的大漢正背對着魏耀祖他們。

“將軍!”

魏耀祖強迫自己鎮靜下來,上前幾步,不卑不亢,將幕府使臣的姿態拿捏得十分到位。

背對着他的大漢緩緩轉過身來看了一眼魏耀祖,右手上裹着一塊溼毛巾,滿臉橫肉,看着有些可怖。

果然,敢造反的都是最強男人啊!

魏耀祖正要開口說話時,旁邊有聲音傳出:“樊霸,你吊很大麼?站那幹嘛?還不過來給我擦背。”

“哎,來了!”

樊霸朝魏耀祖咧嘴一笑,從水池中走到角落。

魏耀祖這才注意到角落的臺階上竟還趴着一人。

看身形,不是很強。

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四百四十一章 怕爲後起之秀所代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四百九十三章 殺咧,殺咧,殺咧!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鷂子北進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經考驗的逃跑將軍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
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四百四十一章 怕爲後起之秀所代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四百九十三章 殺咧,殺咧,殺咧!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鷂子北進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經考驗的逃跑將軍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