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

錢謙益和馬士英也是機緣湊巧才湊在一起,兩人的交情並沒有表現的這麼深,但錢謙益苦於鄉居之後用銀的地方太多,所以要找點門路多賺銀子。

錢家其實是無錫鉅富大家,數年後錢謙益起復,進京時帶了兩萬銀子,遍賄百官,後來會推果然成功入閣,結果被人告發,崇禎大怒將錢謙益貶回老家,又一次回家冠帶閒住,這一住就徹底住傷了,一個政治新星兩次閒居,第二次還是和賄賂醜聞有關,等閒人都翻不了身,就算是錢謙益後來成爲東林領袖和核心,成爲萬千士子心中的偶像,也只能老老實實的在家閒住,寫詩賦詩,與文林中的名士們往來,甚至狎遊秦淮河上,娶名妓柳如是爲妾,這些事,一個有志於仕途,一心想做大事情的官員是做不出來的。

名士風流,但大丈夫想要的是權力,想要的是宰制天下,光是有詩有酒有女人是滿足不了錢謙益這等人的。

考慮到鄉居無聊,而且手中有銀本,此時江南各種辦工場興實業的風氣很濃,除此之外就是投銀子出海,買船僱傭船長,從進貨到出海不必船主股東操太多的心,只要不沉海或是被海盜所搶,在家安心等着分銀子就可以了,錢謙益原本還要考察相當長的時間纔會下定決心……辦工場他是絕不會幹的,他對政治還有野心,還要“養望”,成爲一個工場主,那絕不是明智之舉。

“我打算拿兩萬五千出來。”馬士英道:“還有三人。”

錢謙益道:“寒舍近來用度頗多,不過還是能拿兩萬五。”

“很好。”馬士英舒展眉頭,說道:“我二人便是五萬,那三人家資並不在我二人之下,湊起十萬是很輕鬆的事情。”

“十五萬兩,買大海船,僱傭船長水手,辦貨,十萬不到便夠了,還剩下五萬,便是撫卹銀子和下一趟的使費。”

馬士英臉上露出狠色,顯然也是下定了決心。

錢謙益也是一樣,兩人都是露出狠辣之色,一點兒也不象溫文儒雅的士林領袖的形象了。

錢謙益道:“若不是和裕升有海事險,咱們是沒有辦法下定這個決心。縱然是說有這個海事險,仍然是要小心翼翼,多備股本資金,一趟不行便再來一趟,只要成了一趟,本金就全回來了!”

海事險,就是和記商業險之下的一個特殊的險種,針對的當然就是江南的大海商。

閩浙商人,原本就知道海貿是怎麼回事,加上和記的船隊就在海上收平安狀,推出海事險之後不會遇到大的波折,相信會從者如雲。

而江南也是對外貿易的重鎮,核心區當然是南直隸地方,然後外延至浙江,湖廣,江西等地,都是有相當多的貨源對外貿易。

最吃香的幾種貨物,無非就是茶葉瓷器生絲這幾樣,只要貨備齊了上了船,到了南洋各處都是到地頭就能出手,而且是好幾倍的利潤,西班牙人,荷蘭人,葡萄牙人,也會把這些貨物源源不斷的送到歐洲,一直到二百年後,中國的對外貿易始終是出超,茶葉和瓷器這兩樣拳頭產品就是貿易的暴利來源。

海事險,究其實裡就是和記保險業務的一種,也是通過對臺灣和平戶一帶航線的研究,軍司感覺有賺不賠,所以才毅然推出。

只要投保,船隻遇險,不管是被搶還是海難,和記都會賠付。

有賠三成的,也有賠五成的,也有包賠全部,包括船隻和貨物估價之後的全部貨值。

只要投保便能理賠,當然,賠的越多,保值就是越高。

比如一艘船加貨物值六萬,投保全賠,便是和記照賠六萬,然而保費就得五六千兩銀子,加上買平安狀的錢,船隻出海時,就得先開銷一萬兩出去。

按貨物值三萬兩算,到地頭出脫了最少能拿回六萬,去掉一萬,還是穩賺不賠。

可以說,和記在北方推出保險,賺的只是小錢,一個月能多賺三四萬兩銀子,一年數十萬兩入手。

海外的海事險,纔是和記推出保險業務的利潤大頭。

這個時代,每年涌入中國的白銀都是按千萬兩來算的,根據後世學者的推算,明末到清中期,由日本到中國的貿易線路涌入的白銀就是六千萬兩。

由葡萄牙人轉手或是直接交易帶進來的南美或南洋和日本的白銀,加起來是五千萬兩。

由荷蘭人轉手或直接帶來的白銀是一千三百萬兩。

通過日本人和第三國迂迴進入中國的日本白銀是三千萬兩。

加上西班牙人和東南亞等貿易線路進入的白銀,估算從明朝隆萬時期到清朝中期,進入中國的白銀總數是三億萬兩左右。

其中相當大的比重就是隆萬到崇禎和南明時期。

清季由於早期殘酷的禁海和貿易的收縮和保守政策,其貿易量是跳崖式的下降,可以說,大量的白銀涌入就是在隆萬到南明時期這幾十年的時間內。

而其中大半的白銀涌入是在江南之地爲主,可想而知,這幾十年間,江南一地積聚了多少財富?

賺北虜的錢是馬市,晉商因此而肥,可是北虜和東虜加起來有多少?

未必有江南的一個零頭多!

這也是張瀚在幾年前,咬緊牙關,寧願熬着也不願放棄臺灣佈局的重要原因!

臺灣那邊,現在收平安狀只是稍有回饋罷了,要是擊敗了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把南洋和日本貿易線路壟斷下來,一年是多少萬兩的利潤?

鄭芝龍都能賺千萬身家,張瀚的和記,十年之後,不能一年賺千萬嗎?

這還只是個設想,不過江南的財富,似乎就不必等十年之後了。

說是去江南搜刮,連萬曆皇帝以天子的身份都做不到,和記就更別惦記了。

在商言商,還是以商業上的手段,把江南人的財富,取出來這麼一點,這樣的手段,最爲高妙。

所以,和記商行挺進南京,設立分號,把北方一路到南方的商業保險的事,大肆宣揚,借商人之口的宣傳,比和記自己給自己吹噓,可是要高明百倍。

先聲奪人之後,再推出海事險,事情就算是事半功倍了。

“求田問舍,似乎應該慚愧。”錢謙益又是開始喝起茶來,他慢騰騰的說道:“不過現在的這局面,我輩也只能如此了。”

“牧齋兄的機會應該在將來。”馬士英談妥了一樁大買賣,未來幾年內可能把自己的身家翻番,他的心情極爲愉快,不過看着一臉苦悶的錢謙益,還是實話實說道:“今上春秋正盛,對東林一脈又深惡痛絕,我看老兄還是做好等十幾二十年的準備吧。”

馬士英輕笑一聲,又道:“好在老兄起復之時,年不過知天命,爲閣臣者,正是好年紀啊。”

大明皇帝一般都是短壽,天啓的年齡雖然才二十左右,不過身體完全談不上有多健康,宮中時有皇帝感染風寒的記錄,太醫院的丹方脈案是允許臣子傳閱觀看的,這一點來說大明還算相當的先進,皇帝的身體時刻有記錄,太醫院怎麼用方子配藥也是有標準流程,出不得一點差錯,皇帝的身子怎麼樣,臣子通過看這些東西就能大體明白,這一點來說,和幾百年後的情形差不多……政要的身體隨時要向國民公開宣示,以免造成恐慌。

天啓皇帝身體不算健康,加上大明皇帝有短壽的傳統……所謂十幾年後就可能起復,也不算馬士英信口胡說。

聽了這樣的話,錢謙益也就稍覺安慰,確實是這樣,新君即位不管對東林黨是什麼樣的態度,最少是肯定不會容忍閹黨再一家獨大下去了,清除閹黨,東林黨肯定能重新奮起,到時候自己以前任實錄副總裁和東林清流領袖的身份,就算不能一步入閣,最少也可以任少宗伯或是大宗伯,而在此之前,所需要的不過就是忍耐下去而已。

“國朝這樣周而復返的政爭,今次不是第一次,想來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馬士英又很象樣子的安慰錢謙益道:“所謂黨爭,你罵我,我罵你,無非是權勢之爭,既然上臺打擂,打輸了認帳,牧老以爲然否?”

錢謙益深以爲然!

什麼大義之爭,搞的那麼正氣凜然,其實還不是爭權奪利?錢謙益對東林黨核心的那些人太過好鬥真心不以爲然,黨爭由來已久,但從未如東林黨那樣不留餘地。當然這裡頭水也很深,比如東林黨最擔心的就是福王一脈翻案,當初東林起家就是拼了命的反對萬曆皇帝廢長立幼,逼福王就藩,三大案一樁接一樁,東林黨從弱小到壯大,最終在天啓年間成爲獨掌朝廷大權的第一黨,主要還是在吃廢立爭儲之事的老本,由於這是極爲強烈的心結,導致從上而下都有相當強烈的警惕心理,可以說大明的黨爭越演越烈,萬曆態度模糊,試圖廢長立幼導致文官內部分裂,也是有推卸不掉的重大責任。

“吾輩要且待將來。”錢謙益悠然將手中茶一飲而盡,不過還是對馬士英道:“適才瑤草所說的話,法不傳六耳的好。”

“哦?”馬士英臉上露出狷狂之色,顯然是不怎麼在乎錢謙益的警告,不過他還是拱手道:“牧齋公好意,吾記得了!”

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悲鳴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四百一十三 入宮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酷烈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追兵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八百九十章 騎陣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組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六百零五章 糧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百章 女刺客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一千三十一 關卡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車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三百八十九章 細雨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車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二章 說賠累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百九十六章 家常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門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一千五十三 路線第八百章 爭位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
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悲鳴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四百一十三 入宮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酷烈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追兵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八百九十章 騎陣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組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六百零五章 糧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百章 女刺客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一千三十一 關卡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車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三百八十九章 細雨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車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二章 說賠累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百九十六章 家常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門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一千五十三 路線第八百章 爭位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