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騎陣

巴林部是一個小部落,達延汗在時是喀爾喀萬戶的十二鄂托克之一,萬曆四十八年時,因爲後金的咄咄逼人,內喀爾喀五部二十八個諾顏一起刑白馬與後金會盟,巴林部就是其中之一。

到天命十一年時,巴林部背盟反叛,被後金徹底征服,後將巴林分爲左右兩翼,其佔牧場東西二百五十一里,南北二百三十三裡,範圍大小也就是和內地一府差不多,丁口數量則就遠遠不如,連漢地一縣也不如,連大一些的鎮子怕是也有所不如。

這一次的征伐是巴林部的分支部落的首領反叛,並不曾涉及整個巴林,但後金仍然是派出大軍,總數四千餘人,這支軍隊其實完全可以把整個巴林部掃除,這個小部落整個男丁數字也未必有四千人,出動大軍,也是因爲蒙古左翼近來的異動,科爾沁多個部落稟報通傳消息,林丹汗近來在大肆調度兵馬,各部都已經是草木皆兵,科爾沁諸部已經完全倒向了後金一方,林丹汗要是發了瘋對各部大加征伐,後金兵沒有及時來援,那樂子可就大了。

天空一片陰沉,風很大,將所有人的衣袍袍角都吹的老高。

很快天空一陣電閃雷鳴,夏天的雨,說來便來了。

所有的騎兵都用布把弓箭包好,小心翼翼的放在插袋裡頭。

人們的衣袍很快就溼透了,草原上風很大,不少人很快感覺全身冰冷。

石廷柱和馬光遠,鮑承先等人聚集在一起,各人的眼中滿是無奈之色。

領軍的貝子不說休息紮營,沒有人敢於提議休整,女真人都不敢,總兵穆哈連等人都是靜靜等着,女真人都在候命,漢軍們更是不敢有所不滿。

在這個時候,嶽託猛然將手一豎。

令旗招展,所有的候命將士都是整齊的跨上馬去。

嶽託用深沉的眼光掃視了四周的將士一眼。

女真人的陣列在前,漢軍在後,女真人的衣甲更鮮明閃亮,特別是整排的白甲護兵,身上銀甲閃爍,兵器也在細雨中閃爍着微光。

“有此強兵,何愁大業不成!”

嶽託在和皇太極閒聊時,皇太極總會提及對未來的展望,在皇太極心中,現在最多算是偏安一隅,不趁着上下一心武力強盛時更進一步,幾十年後能打的精銳也就差不多消磨乾淨了……小國家和小民族的悲哀就在於此,漢人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廣袤的國土,能人志士永遠都不會缺乏,而小民族只有在興起之初時才擁有最強的力量,一旦沒有抓住機會,很容易被漢人把所有的一切都拿走,一切都是白費功夫。

這就是後起者的悲哀,後金贏九十九次還是困守遼東,而漢人只要贏一次,後金就會亡國滅族。

“雨水下來,固然我們不能用弓箭,蒙古人也沒有辦法使用騎弓,以中軍披甲直入,兩翼抄掠,硬碰硬拿下這一仗!”在嶽託眼前是白雲般一個個蒙古包,但並沒有見太多的牧人蹤影,只有少數的牧人隱藏在對面的山包之後,幾里長的一大片木柵欄就算是這個小部落的城寨,大量的牧人沒有呆在自己的蒙古包裡,而是手持弓箭和鐵槍長矛,躲在木柵之後固守,戰馬和牛羊等牧人的財富也是收攏在一起,看來這個囊努克貝勒也是個知情識趣的,知道出來打是死路一條,但就這麼拱手把自己部落的財富和丁口叫女真人搶了去,那當然也是絕不會心甘,囊努克擺出固守的姿態,而且是明顯在等候援兵,也是希望女真人顧忌察哈爾部的援兵,並不會冒險攻堅,來硬吃自己的部落。

可惜嶽託看着沉穩冷靜,動起兵來居然也是個蠻不講理的主,一聲號令之後,千騎萬馬開始排陣,女真人的陣戰之法已經嫺熟到無可再熟,這一次衝陣是要騎兵踏陣,所以披甲人都在前列,拔什庫策馬在小隊之側,其上是分得拔什庫和牛錄章京,牛錄額真,女真陣列與大明遼東鎮兵騎戰之法相差不多,旗幟於前,一個個小型的圓陣組成了較大的橫陣,軍官和精銳將士披甲在前或側,督促將士奮勇爭先,陣列之中旗幟掃展,甲冑鮮亮,刀槍耀眼,在橫陣之後是中軍陣列,也是以大旗指揮形成了一個個圓陣,在其後則是以旗丁和漢軍組成的相同的陣列,四千餘人排開,每騎相隔一步左右,旗丁和弓手的陣列要鬆散一些,等前軍破陣之後,旗丁和漢軍接上衝鋒,衝亂敵陣之後,再反覆兜轉衝擊,擴大戰果。

在即將接觸敵陣橫陣正中是以精銳披甲與白甲爲主的重騎兵,女真人以步陣步戰爲主,但亦並非不會騎戰,也並非沒有重騎兵,此時陣列中間的就是以重騎兵爲主,不僅將士披多重鐵甲,持銳利長兵,戰馬身上也覆有鐵甲或綿甲保護,重騎衝前時,地動山搖,如霹靂雷霆,所向無敵。

整個隊伍都十分冷漠,女真八旗的銳士都是目光冷漠,神色淡漠從容,他們已經經歷了太多戰陣,這些披甲騎兵都是三十左右的年齡,參戰最少在十年以上,大大小小的戰事最少數十次,戰場經驗十分豐富,他們冷漠從容,並沒有即將開戰而顯得神情激動。

經過多年的奮戰,這支騎兵已經站在了這個時代的巔峰。

正如明朝人筆記中記錄的那樣,女真八旗每臨戰則:若地廣,則八固山並列,隊伍整齊,中有節次。若地狹,則八固山合一路而行,節次不亂。軍士禁喧譁,行伍禁紛雜,當兵刃相接之際,披重鎧執利刃者,令爲前鋒,披短甲善射者,自後衝擊。巴牙喇立於別地觀望,勿令下馬,勢有不及處,即令接應。一聞攻戰,無不欣然,攻則爭先,戰則奮勇,威若雷霆,勢如風發,凡遇戰陣,一鼓而勝!

女真陣列爲草原上一處起伏不定的高坡和平地間雜之處,野草在夏季長到馬腿小腿高處,在激昂的鼓聲中,緩步向前,披重鎧的銳士在前,兩截綿甲或不披甲的旗丁和漢軍於其後,過百面大小不一的旗幟掃展,軍容盛壯,士伍從容,戰馬歡騰,將士在軍官和八旗貴胄們的引領下開始操控戰馬緩步向前。

蒙古人的柵欄就在裡許之外,這數千騎衝過去,瞬間便是成爲齏粉!

就在即將提速的最後一刻,嶽託突然眼神一凝,幾十匹遊騎架樑也是急速返回,吹響號角,提醒即將發動的大陣,在女真騎陣前左側前方,也是突然出現了一股三千多人的騎兵隊伍!

碩託和薩哈廉等人原本在各自的部曲陣前,此時也是迅速率自己的巴牙喇飛馳而來。

碩託以馬鞭向左側方一指,肅容道:“軍容嚴整,甲冑鮮明,強兵!”

薩哈廉看了一陣,說道:“陣線以方線線型擺開,隊列較爲鬆散,其甲鐵質厚重,不是薊鎮或遼鎮兵,亦不是宣大兵,這支明軍,前所未見。”

眼前的騎兵,果然是一條斜線形的線形陣列,陣列拉的很開很直,橫陣三疊,軍旗倒是和明軍一樣的赤幟,但並沒有明顯的總兵大旗,當然更沒有巡撫軍門旗或是明顯的文武官員的旗幟,一面面旗幟放置的位置明顯是十分講究的便於指揮的地方,從嶽託到薩哈廉都是老於戰陣的女真貴族,年紀不大,戰場經驗少說也近十年了,他們眼睛很毒,粗粗一瞄,就看的出來這支騎兵鎧甲厚實精良,陣列十分整齊,最少從表面看來,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勁旅。

“和裕升,爲什麼我會想起和裕升的兵來!”薩哈廉突然失態,放聲大呼起來。

“不要瞎說。”嶽託轉頭看了薩哈廉一眼,說道:“和裕升不過一個商行,幾百人的隊伍可能是有,怎會會有這般強大的騎兵,明國皇帝也不會允許。”

“這倒是。”薩哈廉迅速改口,也是承認了自己的失言。

碩託道:“有可能是老孫頭折騰出來的關寧騎兵,聽說花了很多銀子,人人備甲,武器也很精良。”

在場的後金貴族和將領們面無表情,只當沒有聽到這幾個貝子的話。

事情很簡單,十三山的事大的黑鍋是李永芳背了,薩哈廉等人也沒有太過份,突出了遼西明軍騎兵不俗的戰鬥力……遼西明軍騎兵,也就是後來俗稱的關寧鐵騎確實有不錯的表現,而且從整體戰鬥力來說,關寧鐵騎也確實變得越來越強,特別是在崇禎年間幾乎是包打天下的第一等的強軍。

高迎祥等人鬧的厲害時,是關寧軍的曹文詔屢次以數千騎兵擊敗十餘萬流賊,吳橋兵變時,孔有德等東江兵幾乎禍亂大半個山東,山東和河北明軍屁用不頂,最後還是祖寬帶來了關寧騎兵,三下兩下就把東江軍給攆下了海。

此後的寧錦之役雖然是守城,但從滿桂到祖大壽和趙率教祖寬等諸將也都是敢出城交戰,這和廣寧之役以後明軍的孱弱還是有所不同的。

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八十章 常寧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命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升遷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七百一十五章 密談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糧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營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六百二十四章 吹號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引子第八十章 常寧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肅穆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忌憚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
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八十章 常寧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命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升遷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七百一十五章 密談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糧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營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六百二十四章 吹號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引子第八十章 常寧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肅穆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忌憚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