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

衆人紛紛告辭,銀錠在離去之時有些猶豫,他把孫敬亭拉住,兩人一路低聲說着話離開了。

張瀚並不介意,他的部下中肯定有親疏好惡,也可以成爲朋友。

銀錠手頭有一個蒙古人爲主的獨立騎兵營,兵種上來說算是獵騎兵,軍司沒有歧視,給了他們一樣相當強悍的武器配給,同時軍訓司開始給這些蒙古騎兵訓練,營中還有幾個信的過的臺臺,不過日常管理和率領做戰的還是銀錠。

這兩人要談什麼,張瀚並不關注,反正事後孫敬亭或銀錠會向自己彙報,如果是私事,那自己也沒有必要知道或是去打聽。

雖然有內情司的存在,不過張瀚並不打算和明太祖學,底下的人打個牌也得向皇帝彙報,太戰戰兢兢,氣氛也太壓抑了。

在人走的差不多的時候,田季堂走到張瀚身邊,猶豫了片刻。

“有什麼就說吧。”張瀚有些好笑的道:“今天怎麼都怪模怪樣的。”

“是這樣的。”田季堂道:“近來盤算了一下,今年到年底可能會有百萬以上的節餘,具體多少現在還沒有辦法計算出來,但肯定會有。因爲今年並不擴軍,戰爭經費也沒有想象中的多。而且打下察哈爾之後會有相當大的一筆收益,當然目前來說我們還沒有把這個收益計算在內。”

打下察哈爾肯定會有收益,並且不小,這一點人人都知道。

察哈爾畢竟是正根的蒙古核心部落,從達延汗時期開始這個萬戶就是蒙古各部的中心,是黃金家族正根後裔統治的部落,俺答汗後來分裂了出來,並且迫切察哈爾人東遷,這樣反而是使察哈爾人保持着兇悍與搶掠的傳統。

和積聚了大量財富,同時又在互市中揮霍了不少的西部大汗和臺吉們不同,東部的大汗和臺吉們基本上是隻入不出。

大明那邊的奢侈品和沒用的東西他們不會去買,想買也找不到地方,所以大量的財富還是保留在手裡,甚至有一些蒙元時代的積累也留着,比如林丹汗手中就有當初元帝的傳國玉璽,這個玉璽在歷史上是被林丹汗的孤兒寡母們送給了皇太極,對女真人來說是一樁意外的收穫。

除此之外,這兩年林丹汗從大明手裡敲去的銀子和物資超過百萬,可想而知察哈爾部落的臺吉們有多有錢了。

戰爭期間,繳獲是合理的收入,戰後可以給他們生存的空間,還能叫這些臺吉過富足的生活,打仗的時候,特別是林丹汗的財富,肯定是要計入戰爭收益裡頭,用來彌補戰爭的花銷。

只是現在還沒有辦法把這個收入計算進來,畢竟還沒有到手的銀子不能算數。

“我和李遵路等幾個大人商量過。”田季堂道:“如果可能,我們想在春季時就做一些物資儲備的工作,等入夏之後到入冬前,開始修復舊中都的準備工作。將來,舊中都也可以當上用場,修起來不算浪費。”

田季堂沒有明說,不過張瀚也明白他的意思。

田季堂吶吶道:“我們考慮如果打下東部蒙古,青城相對來說就有些偏了。這是俺答汗所立,主要是土默特部落的核心,如果把漠北和東邊都算上,最好是把中心遷到舊中都。當然這樣對大同和李莊就有點遠,所以我們在考慮,除了留下屯墾人員之外,所有的技術人員並其家屬,還有所有的學校,工廠,全部遷到草原上,在各軍堡和青城之間安置。工廠區遷到小黑河一帶,在水流湍急之處興建廠房。”

張瀚聞言道:“你們這樣遷移,要考慮到精鐵的運輸費用,還有搬遷後的生活費用的增加,搬遷費用還不在內。”

“代價是不小,不過以財稅司的估算,我們能夠承擔這些費用。當然,也包括重修舊中都在內,按我們的預算,要恢復其舊觀和發揮其所有的功能作用,最少要五十萬兩左右。”

張瀚冷哼一聲,說道:“宣府修一個火路墩花費三百兩銀,就算和記的成本高出幾倍,你這筆銀子夠修多少個的了。”

田季堂並沒有退縮,目光堅定的道:“我們知道大人不欲奢靡,我本人什麼脾性大人也是知道的,但有的時候,該花的錢還是要花。”

張瀚氣的笑起來,對田季堂道:“估計就不是你老田一個人,後頭李遵路肯定算一個。你們這是要鬧陳橋兵變?”

田季堂趕緊擺手,說道:“我等哪有這般大膽,再說宋太祖是篡,大人就算將來要得天下也是興堂堂正正之師,擊北虜,擊東虜,再擊無道之明,挽天傾,救萬民,得國之正,無過於此了。現在要做的,只是一些準備,大人若是允准,我們現在就可以着手進行。”

張瀚頗覺無奈。

這算是趕鴨子上架了。

修復舊中都的意義哪有那麼簡單,幾乎是詔告天下張瀚有不臣之心。

在青城住着和在舊中都住絕對是兩碼子事,幾乎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青城的政治意義是不能和舊中都相比的,一旦張瀚開始修復舊中都,他的部下就會在第一時間明白其中的含意,算是一個無聲的聲明。

加上把李莊的工廠都搬到草原上來,所費不菲,最少得十幾二十萬兩的搬遷和安置費,爲了不影響生產,時間跨度肯定超過半年。

在兩年前和記開始把中心移到草原,軍司的高層和吏員並其家屬幾乎全部搬到草原上來了,另外就是一些軍工機構也搬過來了,還有一些學校和相關的機構也搬了過來,這種搬遷是斷斷續續在進行,家屬的遷入也是不停,現在小黑河和大黑河,還有尚義集寧各城附近都有大片的聚居區,形成了大型的集鎮,另外在很多屯堡裡不停的招收大同府與宣府,榆林各鎮的百姓,特別是復套之後,對晉北和陝北加大了移民的力度,各地的官府與守將都與和記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移走的也是最貧苦的百姓,除了士紳有些不滿之外,並沒有受到任何的阻礙。

張瀚思忖着道:“把工廠遷過來並不難,重修就是,機器拆遷移動也不難。告訴你老田,困難的是把人遷過來。人家在大同世代紮根,在和記是賺的多,回家過的日子也很舒服。你突然一下叫他北遷千里,就算咱們把家屬都安置好,過的日子比在大同還強,仍然會面臨很多困難。會有不少工人寧願辭工也不走,但他們會面臨相當多的困難,最終他們可能會屈服,不過心中會有相當多的不滿,你要和孫孝徵和李遵路他們商量,最好還有厚生司的人出面,文宣部門也要出力,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如果必須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是,大人請放心,屬下等一定把這事做好。”

田季堂告辭出來,得到允准後並不感覺特別的高興,但他的心理感覺相當的欣慰。

不管在何時或因爲何等樣的事情,和記的最高首領從未忘形,也不會忘掉百姓的疾苦。一個普通人的悲歡離合對上位者來說原本可以忽略不計,歷朝歷代的天子都是這樣,漢武帝因爲自己的臉面和幾匹天馬,就可以隨意犧牲幾十萬人,哪怕在這些人身後是無數個家庭,這些人也有自己的悲喜和人生,然而這些和天子的喜怒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張瀚現在還不是天子,也不是漢武那樣強勢的帝王,還好,這很令人欣慰。

“文瀾答應了?”李宅的小花廳裡,李慎明滿面紅光,持壺倒了一杯酒給田季堂,笑道:“老田這一次立功不小,當飲此杯。”

李府之中,李慎明和孔敏行還有孫敬亭等人俱在,衆人眉宇間都有興奮之意。

孫敬亭倒還掌的住,他放下手中瓷杯,說道:“文瀾到底比我們有靜氣,現在考慮的還是遷廠的麻煩,而不是想着舊中都的事。僅從這一點來說,他比我們強過太多。”

“這何消孝徵你說。”李慎明斜眼笑道:“文瀾就是我們的主心骨,凡事有他拿定主意,我們跟着照做。但眼下這事,文瀾似乎不是有太強的信心,或是不是有太強的慾望,人要有慾望纔會前行,文瀾慾望不足,只得我們推動一把。”

孔敏行道:“現在不要在名號上刺激大明,老實說,文瀾的聲望還略顯不足。”

“其實文瀾的聲望夠了。”李慎明反駁道:“是大明自己還沒有徹底叫人失望。”

孔敏行沉吟道:“此言有理,便是我,雖然樂於見文瀾大業有成,吾輩也跟着富貴,但要說現在揮刀向大明,我想到大明天子並無失德,天下綱紀還並沒有失衡,心中就有猶豫之意。”

“然也。”孫敬亭表示贊同,他道:“所以我們不必着急,雖然文瀾同意了,還是要慢慢來,等待時機。”

李慎明稍感不耐煩,在他看來這些人都有些婆婆媽媽了。張瀚可能是考慮到後世名聲,他們這些人不推一把,難道真的坐等痛失好局?

當今天子還年輕,眼看帝王心術越來越純熟,過幾年可能把閹黨再推下去,然後換名聲好的黨派上來,重振朝綱的話,以大明億萬百姓的國力,幾年時間就會再強大起來。

九邊恢復到百萬大軍,枕戈以待,到時候誰和你講什麼名聲大義,兵馬強壯才能爲天子。

這一點來說李慎明是個異類,雖然他也有舉人身份,但什麼仁義道德天人感應,他統統不信。他反而象五代時的藩鎮中人,只信一句話:天子,兵馬強壯者爲之。

張瀚現在掌握的實力可能到了一個頂點,李慎明沒去過臺灣,對孫敬亭的話還是半信半疑,李慎明擔心的就是和記到達頂點,但大明一旦恢復,和記可能沒有辦法保持現在的軍事優勢。

不抓住機會,可能一輩子只能在草原上廝混了。

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難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如火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抽打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過河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五十章 綁人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三百一十四章 櫻桃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了斷第十章 小市內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
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難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如火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抽打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過河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五十章 綁人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三百一十四章 櫻桃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了斷第十章 小市內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