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

祖家是寧遠世家,軍戶過萬,現在家兵也有兩千人以上,實力相當的強勁。而且,祖家子弟中出色的不少,祖寬,祖澤潤,祖可法,都是一時猛將。

趙率教在天啓二年纔到遼東,當時錦州破損,他才帶着三十多個家丁,實力弱的一塌糊塗。不過這人真是個猛人,帶着幾十人就跑到殘破的錦州和女真人對抗,後來魯之甲送了六千多難民到前屯衛城,趙率教正好率部駐守,這六千多人歸了他,趙率教帶着這六千多人屯田墾荒,然後編練部曲,同時修繕城牆,當時的錦州前屯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到處是荒蕪的田地和廢棄的村落,女真哨騎時有出沒,趙率教就是帶着幾十個部下加六千難民,修好了衛城防禦,和女真人打打哨騎戰,後來孫承宗派了千總陳練率一些南兵來助陣,城牆也修好了,漸漸在前屯彙集了五六萬難民,趙率教在其中選壯丁入伍,餘下的分給種子和耕牛……這些物資當然是老孫頭爭取來的,大明舉國之力的幫助,不過也要有有膽識的人去善加利用,孫承宗是屯田流的主帥,當老孫頭到前屯來視察時,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像,趙率教儼然是老農,手上和腳上都滿是繭子,老孫頭大爲高興,把自己乘坐的馬車都送給了小趙。

趙率教由此一飛沖天,從中下層的軍官直接到了加銜總兵的位子上,現在也是袁崇煥倚重的重將了。

這人面色白皙,瓜子臉,看着象白麪儒生,但屯田練兵都有一手,而且性格剛烈忠直,但脾氣還好的很,擅長和上司打交道,袁崇煥知道這人不是自己能一手控制的,對趙率教重用之餘又有提防。

然後是滿桂,黑紅色的圓臉上長滿了虯髯,兩眼細長,散發着凜洌的殺氣,滿桂的暴脾氣越來越容易擺在臉上了,和他剛到寧遠時的謙虛判若兩人,這人也是在寧遠屯田發起來的,控制了幾萬屯民,更關鍵的是宣府不少老兵被他弄過來,還有很多流散的蒙古韃官和牧民投效,論實際的戰力,滿桂和祖大壽麾下精兵人數差不多,但戰鬥力還要強悍一些。

袁崇煥情不自禁的縮了縮身子,但很快用強悍的精神強迫自己又坐真了。

他孃的,這三個貨哪個是省油的燈?

想擺弄這三個孽障,就算孫閣部也是費盡心血吧?

聽到袁崇煥的疑問,祖大壽淡淡的道:“千總馬吉和周守楨都是忠枕不二,平素練兵也很勤謹,其部已經算精銳了。”

滿桂壓根沒有回答的打算,這次派兵是祖大壽的決策,他壓根不想理會這事。

趙率教則是欲言又止,不過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麼話出來。

袁崇煥目光銳利,用看透了一切的眼光掃視了三個總兵一眼,三人也是各有反應,滿桂滿不在乎的昂着臉,祖大壽呵呵乾笑,趙率教似有慚愧之意,把頭轉過去了。

“也罷。”

袁崇煥輕輕拍了拍桌子,說道:“諸位將軍請回吧,近來須得小心戒備,一則馬將軍奉閣部令要收復耀州,很可能引發大戰。二來近來爲節省軍餉開銷,閣部大人奏請調回了諸多客兵,諸位要將客兵所留的防線空缺給補上,不要給虜騎可乘之機。”

這倒是正經的軍令,不可怠慢,三個總兵神態各異的站起身來,一起躬身答應着,然後見袁崇煥無話,便依次退了下去。

待靴聲和甲衣的嘩嘩響聲平息之後,幾個嶺南人長相特徵相當明顯的幕僚從屏風後走了出來。

三人都是嶺南人長相,不過兩個身材較嶺南人來說相當高大,而且一個孔武有力,一個氣息彪悍,這兩人都是精通拳腳兵器,自身武力值較高,然後又熟讀兵書通曉兵事,是袁崇煥用來掌握軍隊的高級幕僚之一,一個叫鄧楨,一個叫傅於亮。

還有一人叫樑稷,詩詞歌賦樣樣來得,是袁崇煥身邊代寫奏摺和給文人墨客寫書信維持清流名氣和關係的重要幕客。

樑稷不僅自己頗有詩名,重要的是和江南復社的一些名士相與的很好,袁崇煥自己只是三甲進士,任職以來多半是佐雜或是軍職,和清流根本沾不上邊。要想在大明獲得更好的官場前途,涮聲望也是官員必經之途。

袁崇煥本人當然沒有辦法涮,他撐死了也只能從軍功兩字着手了,想要更進一步,最好的辦法就是立下更大的軍功。至於平時的聲望就只能靠樑稷這樣的幕友來操作,所謂大人物身邊只有幾個出主意的狗頭軍師,那只是後人的妄想,袁崇煥現在身邊幕友有二十餘人,其中有傅於亮和鄧楨這樣幫他打理軍中事務的,也有樑稷這樣涮聲望的,有專門幫着寫客套信和請客送禮的,也有幫着他打理私人事情的,各有專精,最受重視的肯定是涉及軍務和清要職位的幕友,就如眼前這三位,還有一個程本直,也是文名頗盛,而且爲人磊落仗義,最近到京師去了,並沒有留在寧遠。

傅於亮一出來就嚷道:“素翁應該把這三個的話挑明!”

鄧楨也道:“確實,閣部大人下令出征,三個總兵各懷心思,出動馬吉和周守楨豈不是天大笑話,他們雖然率的是正經鐵騎營,裝備具甲都很精良,然而兩人加起來也沒有三十個家丁,普通營兵都爲新兵,從未上過戰場,三個總兵將這些新兵派出,自己精銳的部將和家丁一個也沒有派出去,這豈是和衷共濟共圖大事的模樣?”

這兩個幕客都是常年替袁崇煥打理軍務的親信,從嶺南專程跟過來的,對三個總兵的異樣心思簡直洞若觀火。

相當明顯的事情,滿桂是不滿這麼大的戰事完全由馬世龍等人一手操作,所以乾脆採取不合作的態度。

祖大壽則是純粹從利益出發,事不關已又爭不到軍功,他傻了纔會派自己的精銳出戰。

而趙率教的原因主要出在孫承宗身上,趙率教的基本盤在前屯,現在錦州到大淩河一帶的客軍撤了個七七八八,大量的薊鎮兵宣大兵榆林兵寧夏兵都撤走了,留下大片的防禦空虛地帶,這些地盤需要趙率教的兵力去填補,現在他自己手頭的精兵都嫌不夠,哪有兵力派給別人去爭軍功?

趙率教的苦衷完全能理解,兩個幕客的怒氣當然是衝着祖大壽和滿桂去的。

樑稷沉吟道:“兩位雖然言之有理,但我想元素兄還是有苦衷的,悍將桀驁不馴,平時已多事非,強迫他們出動精銳雖未嘗不可,但如果弄到將帥失和,恐怕得不償失啊。”

鄧楨聞言不語,傅於亮有些不悅的道:“馭下之道在於恩威並施,一味恩結而不施威,其實也不算是真正的馭下。”

袁崇煥一聽也是有理,他自己就是剛強甚至是剛愎的性格,最討厭部下不聽自己的命令和不按自己的心意來做事,所以如果是按傅於亮的說法,自己應該按自己的想法來提調寧前兵馬,而不用考慮麾下總兵們是什麼想法。

這個時代,朝廷兵餉供應充足,而且遼西各處充斥着各種勢力的將領勢力,祖家還遠遠談不上一家獨大,要到崇禎二年時,滿桂和趙率教要麼調走要麼戰死,客兵客將已經不復存在,關寧一帶只有吳家和祖家的勢力時,祖大壽才完成了半獨立軍閥的事業,在這個時候孫承宗早就離職,袁崇煥死在京城,祖家開始了在遼西一家獨大的歷程,最終被終結於皇太極歷時一年的圍困錦州之舉。

在此時此刻,祖家和祖大壽都還沒有數年之後崇禎年間的實力和地位,還要夾着尾巴做人,要是袁崇煥嚴令其必須出動家丁精銳出戰,估計祖大壽也抗衡不了,也只能捏着鼻子從令了事。

“諸位先請回。”袁崇煥沉吟着道:“此事我還沒有決斷,容我想想再說。”

憑心而論,此時的袁崇煥做事認真負責,並且頗有膽略,廣寧之敗時所有人都在往關內跑,只有袁崇煥隻身孤劍出關,然後力挺孫承宗獲得了現在的權力和地位,這一次偷襲耀州之戰,如果弄好了就會是一次大捷,孫承宗不可能因爲這種戰事再升官了,他已經是閣老經略,文官最頂級的官位,最多皇帝會在數年後按資歷給孫閣部加少師少傅,一步步給老師加榮銜,反正天啓和孫承宗只要再活十年,孫承宗最少能加到太子太傅,沒準還能加到太傅或太保,太師是不太可能了,張居正之後也不會有文官想加太師了。

再一個是馬世龍得益,但總兵同樣是武官之極,也沒有辦法再升官,最多是朝廷給他再蔭一子,這就是了不起的酬功之舉了。

所以不管是老孫頭還是馬世龍,他們渴盼戰功並不是爲了升官,只是穩固地位,這就是給了袁崇煥操作的空間,要是他督促諸將出力奮戰,大勝之後,不知道能在這場戰功裡獲得多少回報?

可以肯定馬世龍和孫承宗不會爲難他,但小小一個耀州,斬首估計不會超過二百級,能使多少人獲得朝廷的獎勵?

要是白忙一場,還把自己的心腹將領給得罪了,未免得不償失。

第八百一十二章 掠奪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營區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看法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四百五十一章 族兄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絕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百一十九章 鼓動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一行四百三十七章 義士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一千三十一 關卡第七十六章 入鐵場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對陣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新司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一百三二十章 衝擊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七百三十章 說服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汗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八百九十章 騎陣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
第八百一十二章 掠奪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營區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看法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四百五十一章 族兄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絕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百一十九章 鼓動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一行四百三十七章 義士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一千三十一 關卡第七十六章 入鐵場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對陣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新司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一百三二十章 衝擊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七百三十章 說服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汗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八百九十章 騎陣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