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

王發祥冷笑道:“我們大人可是不折不扣的漢人。”

“這當然,”劉吉點頭道:“不過人心變化之時可不會想這麼多。這一層,我們必須考慮到。我感覺青城那邊的文宣司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了。”

李國賓嘆口氣,說道:“近來大人的形象是有點叫人抹黑了,暫時還沒有好的辦法。”

“我來繼續說下去吧。”劉吉接着道:“二者,便是我們以後會直面東虜了。從科爾沁的沙地到沿嫩江的從林地方,再到十三山和廣寧廢城和義州衛城,戰線超過千里。雖然相比於草原的闊大,我們在遼西其實只要守好義州衛和廣寧就行。但要想到,我們不光是面對東虜,在身後還有虎視眈眈的大明,這就叫人相當頭痛了。以前我們和東虜是做買賣,兩家還算是盟友。從去年開始我們和東虜有多次軍事摩擦,同時斷絕了貿易,現在更是我們佔據了草原,斷了東虜往草原發展的道路。東虜的大戰略是要奪取黃河北方的漢家土地,恢復他們的大金。這個從他們的國號就看的出來,這是一種野心。他們退而求其次也是不行的,遼東那點地方和人口沒有辦法自立,他們只要不蠢到家就會在兵力強盛的時期努力進取,否則漢家一旦恢復實力,派一上將領十萬精兵他們就全完蛋。這種矛盾不可調和,我們在未來定然會和東虜爆發大戰,只是我現在也不能確定,這個時間點會是在什麼時候。”

“精闢。”李國賓擊節讚歎道:“劉兄一席言,勝在下讀十年書。”

“少來了。”劉吉呆着臉道:“這種低劣的奉承令人開心不起來啊。”

三人相視大笑,有一種默契於心的感覺。

李國賓接着道:“三者就是人心的變化了吧?”

“正是……就是我剛剛說的,此後的局面朝廷會有一變,東虜又有一變,民間,特別是士紳,生員會有相當大的變化,輿論之變,文宣司不知道會怎麼打好這一仗。”

“說起事,事情就來了。”王發祥聽到外間有動靜,起身一看,苦笑着道:“有人來鬧事來了。”

……

來鬧事的是一個寄居京師考試的生員,上一次天啓五年會試不中,原本心情鬱郁,近來讀不下來書,對時事就相當的關注。

留在京師備考的舉人很多,雖然京師物價騰貴,這些人也不租房,多半寄住在會所或是寺廟,這樣可以節省相當多的費用。

平時則是彼此往來,在京師試圖攀附一些關係,爲下一科的考試做準備。

今天過來鬧事的都是同年舉人,去年會試沒有成功,他們得等天啓八年再考,還有兩年時間,由得他們慢慢在京師遊學,每天其實看書研習的時間相當有限。

在京師這樣的地方,除了少數舉人之外,多半的人都做不到考中舉人前那樣的苦讀了,而且從實際來說,現在苦讀也沒有什麼鳥用了,舉人考進士此前打下的基本功就足夠了,底蘊足夠就一定能中,很少有精英人物考進士需要考兩回的,可能考舉人這一關會涮下來不少有真材實學的,考進士這一關則相對要輕鬆許多。

這些舉人每日相聚,近來也無心追歡買笑,而是將時間和精力用來打探和記與朝廷之事,對北邊的動向十分關注,今早的事情一出,整個京師的氣氛都相當的緊張,皇帝急召閣臣,明擺着是和記對察哈爾的戰事已經有了明確的結果。

這個時候,就是機會來了。

幾個舉人都是滿臉的興奮之意,四周聚集的人越多,這幾人就越是亢奮。

他們當然也不會懼怕和記的人,論身份對方是商人,論口才學識他們是舉人,就算是巡城御史過來,最多長揖謝罪離開就是,若是五城兵馬司的人過來,直接罵走便是!

河南睢州舉子李夢辰身形瘦高,站在和記店鋪的最正中,他一臉的高傲,完全無視那些和記的夥計,因爲他的氣質太討嫌,不僅和記的夥計們一臉的嫌惡,就是四周圍觀的人對他也沒有什麼好的觀感。

不過李夢辰自己的感覺挺好,他近來和信王府的一個太監相識,爲了結識對方他送了三百兩白銀的禮,是在燈市口的一家古董店費心挑的好東西……也正因爲這一層的關係,李夢辰知道了信王確實相當厭惡和記。

這還不是李夢辰今日前來的理由,那個太監還特別告訴李夢辰:京城之中,要動和記手的人大有人在,且都是身處高位的人。

若不是有魏忠賢和田爾耕等人壓着,怕是早就有人來尋和記的麻煩了。

和記一年在京師要送幾萬兩銀子的禮,只能買來表面的平安,那些權貴圈的高層對和記一年百萬以上的利潤早就紅了眼,哪怕是和記有獨霸草原的實力,只要這種實力到不了大明京師,那就阻止不了這些人還是在打和記的主意,並且已經開始試探的過程。

李夢辰不介意自己被利用,他一個河南舉子根本沒有象樣的關係網,如果能被那些大人物看中,就等於提前步入了權力的圈子,中進士的希望都大了很多。

一旦中了進士,大好的前程就在等着他,比自己苦熬資格要強的多了。

“李兄,對方龜縮不出,如之奈何?”

說話的是北直河間的舉子王正志,一臉嘻嘻哈哈沒正形的樣子,他這次過來就是湊個人數,沒有李夢辰那麼強烈的功利心,所以神態相當的輕鬆。

“那隻能使殺手鐗了。”李夢辰微微一笑,和記商行不理不睬的態度也早就在意料之中……此前也不是沒有人來此鬧過事,學屠龍術的酸秀才,妄想一搏成名,外地剛過來的混混,想在這肥得流油的大商行門前弄些好處,還有那些外地來的自以爲是的大人物,想在和記這邊打秋風,這些人毫無例外的失敗了,只能成爲笑談。

“來呀,把我送給和記的兩塊匾打開來,叫他們好好瞧瞧。”

四周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了,連趕過來打探消息的周奎也在其中,相信人羣裡肯定有類似的人物,京營將門的世家出身的將領,微服過來看看風色,某個侯爵或伯爵家族裡出身,掛着指揮使官職的紈絝子弟,或是宮中派出來的宦官,東廠的打事番子,錦衣衛的校尉微服混在人羣之中。

甚至會有一些文官府邸裡的長隨伴當,被家主人派出來,看看和記這邊的動靜。

在平常時也不會有這麼多人鬧出這麼大的動靜,早晨皇帝急召閣老入宮的事早就傳揚開來了,坊間的氣氛相當微妙,固然還沒到和記大軍臨城的危急局面,可是也有很多人堅稱,張瀚野心勃勃,必定會向大明揮刀。

已經有不少人說張瀚的仁德愛民就是打扮自己的形象,和王莽曹操相似,是一個無視君父,狼子野心的梟雄。

和記此前的文宣工作陷入了相當困難和尷尬的境地,好象一夜之間人們的心思和輿論就全都變了。

在和記沒有一統草原之前,張瀚是一個白手打拼起家的傑出的商行領袖,是一個名臣之後,又因爲蒙古人的騷擾奮起反擊,一個孤膽英雄的形象。

加上和記一直公平買賣,和記的醫館在普通百姓間得了很多分。

現在輿論一變,此前受過和記好處的人都不知道說什麼是好,彷彿一夜之間,張瀚就成了現世的活曹操!

而大明天子也並非漢獻帝,如果雙方必有一戰的話,無非就是張瀚不應有的野心,大明天子的帝位傳承二百多年,自古得國之正無過大明,天子並無失德,張瀚如果爲了自己的一已之利悍然入侵,只能坐實了這是一個爲了達成目地而不擇手段的人。此前的所爲無非就是拉攏和收買人心,將來如果這樣的人得了天下,誰知道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來?就算是董卓,在其未進京之前不也是漢家的忠臣良將?

這種指斥確實是相當的嚴重,和記還有張瀚其實已經有了相當多的擁護者,但在這樣擲地有聲的質疑之下,很多人都不敢反駁,或是不知道怎麼反駁。

甚至也有相當部份對和記有好感的人也產生了懷疑,這就是所謂的積望不足。

如果大明內亂,民不聊生,而張瀚積攢的威望已經足夠,那麼就是所有人,所有階層都渴盼着他能出來拔亂反正。

在沒有亂搞之前的王莽就是一個天下人都能接受的新皇帝,任何角度來看這人都毫無瑕疵可言,貴族們接受他,將軍們向他效忠,士人和百姓都認爲他能創立一個輝煌的新朝。連劉漢的宗室們也半信半疑,但最少沒有人反抗。

一直到王莽把所有的事都搞砸了,才弄的天下人都反對。

李淵也是養望,從河東起兵到入關中,一路順暢無比,因爲除了唐公之外,關中到河東的關攏貴族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領頭人,一個叫大家都能接受的建立新朝的家族。

得國之正,也就是得國相當的艱難,趙大得國容易,根子就歪了,朱元璋是憑自己的血汗幹出來的,得天下名至實歸。

而張瀚,要想叫所有人認可,需要做的事情還真是很多。

第二百六十四章 肅穆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四百四十一章 襲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看法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八十章 常寧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三十五章 人質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二百章 各司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八百九十七章 暴怒第五百一十六章 司禮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看法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六百九十七 路途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野狗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九百七十五章 北所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
第二百六十四章 肅穆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四百四十一章 襲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看法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八十章 常寧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三十五章 人質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二百章 各司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八百九十七章 暴怒第五百一十六章 司禮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看法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六百九十七 路途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野狗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九百七十五章 北所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