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

和記自己的人卻是明白,軍情人員不適合戰陣之事,還好順利平定了兩個守備所帶的馬步兵,安住了內部,接下來放賴同心回去,順道也繳了賴部的刀槍,也是一樣令其所有人都赤手空拳的留在營內,不準擅出一步。

至此算是把新平堡內部給徹底穩定了下來,當然這還不夠,預計三天之內會有過萬大明邊軍趕到新平堡外,陽和那邊的盧象升行事果決幹練,做事相當的有章法,估計盧象升會攜帶大量的攻城器械一起趕過來。

新平堡是新平路的六堡之首,但畢竟只是一個軍堡,周長三裡有奇,設東南門迎恩門,北門鎮虜門,城堡是典型的長城城堡的形制,和四周不遠的保平堡,樺門堡等諸堡相差不多,但由於是一路參將所駐之所,所以規格要高出不少,居民百姓很多,開馬市之後,商行數量激增,商業也發達很多。

堡內東街和北街爲商業區域,主道爲十字,將整個三裡多方圓的城池劃分四大區域,沿着十字大街分割爲十六條輔街,每條輔街又有若干條小巷相連,東部和北部的商業區域商行很多,居民的數量也是城堡中最密集的地方。

西邊和南邊就以守備衙門,也就是參將府邸爲主的地方了,除了參將府邸,還有玉皇閣,文昌閣,真武廟,城隍廟,火神廟,白衣庵,北嶽廟,財神廟,鎮邊寺,金佛寺……當然,也免不了在大明幾乎處處都有的嶽王廟和關帝廟。

小小城堡,寺廟就有好幾十座,還有官府官定的學宮,高上帝廟等等,可以看的出來,這座邊境城池的繁榮和富裕。

一般的內地城池,有幾座廟宇就算不錯了,一個軍堡之內能養活這麼多寺廟,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廟有廟祝,寺有和尚,庵裡得有尼姑,供奉佛像,建雕像,貼金箔,沒錢可是寸步難行。

這座城池,開始只是軍事堡壘,後來才逐漸有了大量居民,有了官紳和商行,開馬市之後,商業發達,也使得城中的各種建築越來越多,光是象樣的府邸就有好幾十座。憑心而論,這座晉北的軍堡城池,比很多江南的縣城還要發達許多。

當然,新平堡這樣的城池在北方也只是特例,不能當成常態,它的發達來自於馬市,這是特殊歷史條件之下的特殊產物,不能當成北方商業比南方發達的例證。

當賴同心離開時,軍營被控制,軍情司的人上了鎮虜門和迎恩門時,新平堡內居民的情緒也並未得到緩解,人們仍然十分焦慮和着急,因爲所有人都明白,大明朝廷一旦翻臉動手,張瀚要面對的絕不可能只是賴同心和堡內的馬步駐軍,朝廷的後手還在其後。

當和記的夥計和掌櫃們被楊秋下令集結在一起時,人們纔有一些醒悟,看來和記是藏兵於民,這些看着普通的夥計們,應該也是接受過軍事訓練,可能戰鬥力不在普通的邊軍之下?

老掌櫃周逢吉,李遇春,還有樑宏三人,就是走在人羣的最前頭。

最老的周逢吉已經年過花甲了,老人家的背都有些佝僂了,但此時此刻,還是儘可能的擡起頭,昂着臉,兩眼之中滿是掩不住的憤怒與悲傷。

李遇春五十出頭了,瘦瘦高高的身體似乎風吹就倒,但也是昂首走在人羣正中。

樑宏前一陣一直在青城駐守,張瀚回來之後他不放心,也是在不久之後回到新平堡,他也過子四十歲的年齡,但身體壯實,走在人羣之中,身後跟着的是車行的腳伕和車伕們,都是膀大腰圓的赳赳武夫的氣息。

“文瀾,朝廷不公,竟然暗害你這樣的臣子。如此皇帝,不配君臨天下。”老掌櫃等人帶着夥計們趕過來,張瀚當然也是第一時間迎了出來,老掌櫃周逢吉聲淚俱下,神色相當痛苦,但也並不妨礙他說出大逆不道的話來。

“天子無德,一樣能廢掉。”張學曾在一旁幽幽道:“昔有伊尹放太甲,霍光廢昌邑王,後來倒是沒有人敢行廢立之事了,皇帝也有賢愚不肖,看南北朝史,不少皇帝跟禽獸也沒分別。這樣的皇帝,要忠於他,就是自己愚忠!一個忠字,有忠於華夏,有忠於大明這個國家,也有忠於朝廷,忠於大明這二百多年的江山,不是忠於皇帝個人。”

樑宏接話道:“大明二百多年天下,遇着好皇帝,咱就忠下去,遇着不好的,咱就反他孃的。看陝北甘肅一帶亂成啥樣了,聽人說百里之內到處都是餓死的人,到處都有造反的流民,這皇帝一上臺,不興說安撫地方,賑濟百姓,反而將刀架在我們和記的脖子上,這樣的皇帝,只能反他孃的了。”

四周的人羣時不時的爆發出喝彩和叫好聲,張瀚自回新平堡之後,很多商民百姓的心就是一直懸着,還好,大行皇帝是有理智的人,雖然擺了不少文武大員帶着兵馬環伺四周,但始終未對和記和張瀚下手,不料大行皇帝剛逝世沒幾個月,當今皇帝就急着向張瀚還有和記揮動了屠刀。

這樣的皇帝,這樣的舉措,怎能叫人不心生不滿?

“爲今之計,不必要說的太長遠。”張瀚朗聲道:“是非公道,自在人心。雖然君上要我的命,我可也不能引頸就戮,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我這個大活人?開武庫,授兵,守備軍堡,等和記兵馬趕至了,我們一起北退回草原。”

張瀚又看向衆人,說道:“如果有父老鄉親願意隨我們一起北上的,安家,幫着重新做起買賣來,這都是我和記的事。如果不願走,趁着現在大軍還沒有趕過來,趁早帶些金銀細軟離開,一年半年的,不要回來。”

衆人聞言騷動起來,適才一直在瞧熱鬧,卻是把眼下這一茬事給忘了,大軍一至,玉石俱焚,官兵剿匪什麼動靜大夥可都是看過的,攻入山寨之後不分良莠一律斬殺,首級就是功勞,任何一個官兵都不會放棄立功受賞的機會,不要說攻入山寨什麼的,大軍一動,沿途的村落被當成土匪剿了的也大有所在,所謂賊來如梳,兵來如篦,這可不是虛言。

一旦新平堡被攻克,過萬官兵攻入堡內,除了少數有官職在身的人之外,怕是大半的百姓都會玉石俱焚,要毀在這一次的戰事裡頭了。

新平堡裡又多是商家,相當富裕,可想而知那些邊軍攻入堡內會發生什麼事情。

一個商人思忖片刻,終是覺得眼前和記的這點人手擋住官兵,當下一抱拳,說道:“張大人,對不住了,理應在此支持大人,但舍下有老有小,實在冒不起這個險……”

“那就早些離開。”張瀚拱手還禮,說道:“不要往樺門堡一帶去,那裡定然有不少官兵涌過來了,往南邊走吧,繞道赴太原,到太原一帶就安全了。”

聽到張瀚還在替自己的安危做着打算,中年商人一臉的慚愧,但他也只能再次抱拳行禮,然後就匆忙離開。

不少商人都是一樣的選擇,官兵即將齊集,張瀚等人要在堡中抵抗,這裡就要爆發大戰,明智的做法當然就是迅速離開。

新平堡的東門爲此打開了,堡門大開,任由人逃難出去。

城中僅有的騾馬和車輛都被動員了起來,大量的商行東主和掌櫃夥計們一起逃離這個經營了多年的商業城市。

城門口有軍情司的人維持秩序,保障進出,當然在這個時候只出不進,已經不會有普通人進入城堡之中了。

周圍三裡多長的城堡裡住了過萬人,選擇離去的有六千餘人左右,扶老攜幼,一個下午的時間已經走的差不多,剩下的多半是無有家口的青壯,也有一些是寧願帶着家人老小跟隨張瀚的鐵桿信徒,他們感覺與其推着小車一路南下,很可能遭遇土匪或官兵,冒着各種風險,忍飢挨餓的去冒險,還不如追隨在張瀚身邊的好,張瀚和他的家小,幾位夫人和公子們,還有孃親常氏,舅舅常進全,叔公張學曾,這些人不也都在堡裡?張瀚都不怕,他們還怕個鳥?

傍晚時分,風塵僕僕的王長富帶着二百多官校學員趕至,正好與軍情司的人一起給和記商行的人授兵束伍。

每個和記商行的人都接受過一定水平的軍事訓練,王長富一至,所有人都象是有了主心骨一般,排列越發整齊。

王長富不動聲色,好生勉勵了各人幾句,挑出千餘人持着各色兵器,主要是以火銃爲主,然後令官校生帶隊,分爲十幾個連隊,組成若干營,由幾個教官任指揮,分批上城頭去駐守。

大股人馬持着火銃和長槍腰刀上了堡城,這一下城中剩下的人心稍安,看和記兵強馬壯的樣子,守備幾天應該問題不大,關鍵在於,北方的和記兵馬何時南下,能打破邊牆,擊退來犯的官兵,然後將大夥全部接到草原上去。

張瀚一身圓領青袍,手按腰刀,在城頭各處巡看了一圈,各人見他前來,士氣都是大受鼓舞,城頭上傳來一陣陣的歡呼聲。

王長富迎上前來,將前後事情略略說了,接着道:“大人,是不是急檄槍騎兵第二團趕過來?”

“他們駐在三四百里之外,連動員時間,加上趕路再快也得六七天,”張瀚低頭算了算,笑道:“六七天後我們應該已經解決了宣大兵,可以自己破口出去了。”

王長富面色凝重的道:“若是我本人在這裡,一定和大人你一般選擇。不過,若是叫李慎明和孫敬亭他們知道了,怕是要罵的我狗血淋頭。”

新平堡軍事上的最高指揮肯定就是王長富了,若是叫草原上的人知道居然不急調槍騎兵入衛,恐怕王長富真的要亂蜂蜇頭了。

“無妨的。”張瀚哈哈一笑,說道:“眼下這局面看似混亂,其實早就如一池清水,底下游魚清楚可見,那麼幾隻小魚還想吃人,罷了吧。”

王長富默然不語,張瀚可以無所謂,他還是要小心一些的,不管怎樣都要叫楊秋派出信使,急趨草原,令槍騎兵第二團戒備,一旦新平堡有變,數日之內幾千鐵騎衝過來,明軍就算有三五萬人也擋不住。

張瀚也是無所謂的樣子,他不會阻止部下們的小心謹慎,狂放大膽是主君的事,要是部下們一個比一個把他的性命也不當回事,那事情就相當的不對勁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船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十三章 犒賞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五十章 綁人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鐵山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家常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輜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醫館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瘋狂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八百零六章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船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十三章 犒賞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五十章 綁人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鐵山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家常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輜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醫館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瘋狂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八百零六章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