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

常威這時道:“還有青城的分號也被人上門敲詐,這在九月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事。現在看來,還是殺素囊的事引起的反彈,那些貴族感覺被削了臉面,以前是有利益糾葛,他們坐視我們在草原發展,現在一是同仇敵愾,二來是感受到了威脅。”

張瀚看看田季堂,說道:“老田說一下這幾個月對北貿易的數字。”

田季堂面無表情的道:“咱們在草原上現在是一千三百輛車,每個月由新平堡出口的車輛也是過千,就是說有兩千輛以上的大車是專門送貨。每月我們都會運送糧食十萬石和布匹兩萬匹以上,其餘的雜貨也很多,入冬之後,糧食需求增加了,布匹的需求更大,呢絨的需要量也增加,綢緞,各種布,都要的多,青城商會已經打了報告過來,要求軍政司繼續向草原傾斜政策,直到常駐大車達到三千輛以上,物資供給應該纔會緩和下來。”

張瀚微微點頭,也就是說從年初到現在,最少運送了近九十萬石糧,十幾萬匹布到草原上,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雜貨,這就是和裕升與各地商會聚集起來並運送出去的物資。

九十萬石糧,收糧的成本平均在四錢左右,近來糧價上漲可能會漲到五錢多些,算上運送的成本,抵達草原北境時是七錢到八錢之間,和裕升的售價一律是二兩一石,利潤是一倍多些。

也有些蒙古人不服,他們當初在馬市一樣能買到四五錢一石的糧,曾經多多少少有不少臺吉替牧民抗議,但和裕升方面的態度就是絕不讓步,沒有一倍以上的利潤,辛辛苦苦的弄這些走私的事做什麼?

常威在草原上也是向那些臺吉指出,牧民自己買糧也要有損耗,要千里迢迢的到馬市貿易,折算起來糧價也並不便宜,現在和裕升送貨上門,馬市又關閉,這個糧價已經是很合理。

蒙古人手中當然沒有多少現銀,除了買奢侈品的臺吉們,牧民們多半是用毛皮和馬、牛、羊等草原上的特產來折銀貿易。

“咱們直至九月底,共買各種毛皮六十五萬張,馬七萬匹,牛三萬頭,羊十五萬,其餘各種貨物折銀十五萬。”田季堂緊接着道:“毛皮和牛羊最好賣,幾乎出光,馬賣的少,現在已經出脫了六成,還有四成在手裡,年前一定出脫乾淨。”

李國助在一邊聽着,只覺得心砰砰直跳。

這個時候,他才知道張瀚叫他過來旁聽的用意,這是很明白無語的告訴自己和裕升的底牌到底有多雄厚!

老實說,如果不是各人在說話時還不斷的拿出詳細的數字來比對,李國助幾乎認爲這是張瀚故意安排的會議,然後將事實的數字誇大十倍……皮貨這東西在南洋是極硬極硬的硬通貨,有多少出多少,是絲毫不帶含糊的好貨,幾乎就是等價於黃金白銀。

顏思齊在臺灣的部下,除了種地的之外就是捕魚打獵,打獵也主要是打鹿皮,這東西制好了彙集一批就出手,西班牙人,荷蘭人,葡萄牙人,搶着要。

倭國人也要,而且數量極大。

在崇禎年間,荷蘭人因爲在臺灣的殖民獲得了大量的鹿皮,一年的貿易量達到了破天荒的十五萬張鹿皮!

就算是一年一百五十萬張,這鹿皮肯定也是賣的掉!

皮貨,牛羊,馬,在內地也都是好貨,在海外更是有龐大的利潤空間,光是聽到這裡,李國助就已經覺得值得來這麼一次了!

“隨着第一次往遼東商道的開通,明年,也就是天啓二年,糧食和布匹的出貨量最少要準備翻一倍。”田季堂最後道:“財務局的預估是這樣,具體情形還要看下面幾個月的數字。”

李遇春皺眉道:“糧食翻一倍,就是說一年最少二百萬石,真要這麼多?”

“應該是要。”常威道:“北邊的漠北蒙古,糧食和布匹的需求量就沒有漠南蒙古大,往東去的各部,又比西邊的需求大。北虜的各部,東邊的部落人明顯大過西邊,而且加一個要打仗的東虜,他們對糧食的需求更大。東虜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二十萬人的小部族,他們還得負責遼東遼中遼南三百萬漢民的需求。”

張瀚微微搖頭,常威等人的判斷還是在把東虜當成人類的基礎上……事實上天啓二年大災,努兒哈赤就開始一反初衷,開始搶掠漢人,不過還不算太嚴重,只是強迫漢人供養女真,到了天啓五年,六年兩年連續的大災,災害不止遼東,還蔓延到蒙古,大明的九邊,大批的人餓死,到那時努兒哈赤乾脆就是明搶漢人的糧食,沒有存糧的漢人全被斬殺,有糧的也編丁入莊,全部遼東漢人成了女真人的包衣奴才,供養他們的女真主人。

就算這樣,遼東的糧價也節節攀升,達到了八兩一石的高峰。

楊秋這時插嘴道:“遼鎮那邊的糧價,也達到了一石一兩二錢。”

孫敬亭道:“朝廷一直往遼鎮轉運糧食,怎麼糧價還這麼高?”

“運費啊。”李慎明道:“上月看邸抄,內地往遼鎮運糧,往返一二千里,每石糧至遼東運輸亦需加一兩,比咱們的運費高多了。因爲害怕軍鎮缺糧,朝廷催逼甚嚴,地方官並主事官員又催逼民夫,斃於路途之中的民夫頗多,人們視往遼東爲畏途,這糧價不僅是高,還帶着血。”

田季堂這時又道:“去年京運遼鎮山海各處銀超過三百萬,大量駐軍所需加上民夫耗費,再加上逃難難民所需,銀多糧少,物價當然急速上揚。”

這一下所有人都點頭,這是最簡單的經濟問題!

朝廷在遼東投了大量的銀兩來養活鎮軍,白銀涌入,而因爲戰亂和災害,當地的糧食收成卻是減產,這隻能造成物價節節攀升,甚至遠遠超過正常值。

現在大同和陝西等處也是有災害,但糧價最多五錢,並沒有抵達峰值,遼鎮卻是已經一兩二錢,並且還在攀升之中。

馬超人一直在旁聽,他的眉頭皺的很緊,一時有些沒跟上這些人的思路,馬超人看看左右的孫安樂和馬化先,發現他們也有些懵懂。

“利潤只會越來越大,打!”常威終於一拳頭打在桌上,人顯得有些肆意狂放。

有人欣賞,也有人皺眉,常威已經成了張瀚手中的一柄利刃,放手給他做的事都做的很好。

“要加大騎兵投入。”王長福和樑興對視了一眼,也道:“步兵全員列裝燧發槍的事再拖拖,把資源向騎兵傾斜。”

“具體還是要有一個方略。”張瀚道:“還是要分清主次,打和拉要分清。軍情先上,侍從,參謀,軍政各司協助,各部根據具體的情報,擬一個計劃來。”

“還有件事。”李東學道:“近來晉王府過來加設了三個稅卡,一條飛狐徑,一條井徑,還有幾家藩王也各設了一個卡子,代王府原本沒有在官道設卡,近來也加了兩個稅卡,若非有鄭軍門在,恐怕各地的官員,大戶,也會有想設卡的。”

“這事沒轍。”張瀚揉揉眉心,說道:“暫時還只能忍耐。”

孫敬亭冷笑道:“這些吃不飽的狗,給根骨頭只會想第二根。”

馬超人等人這時才隱隱明白過來,適才報給他們的數字,其中蘊含着巨量的利潤,而且這利潤只會越來越高,走私出去,所得都轉化爲看的見拿的着的利潤,在內地做生意,因爲和裕升已經樹大招風,惹不起的還是不敢惹,惹的起的就是這些親藩,看樣子和裕升是要把資源越發向口外傾斜了。

想到此節馬超人有些不安和隱隱的擔心,但這一點念頭很快被壓下去了。

聽話風,今年光是口外的利潤就最少有百萬兩,明年可能更多。

按天成商會的和馬超人所佔的股本比例,最少也是好幾萬兩銀子的分紅!

馬超人家族以前的幾千畝地和一個糧食商行,一年的純收入不會超過兩千,這在地主兼舉人中已經算是高收入,可是和眼前的這個分紅比例相比,實在是相差不可以道理計。

這麼高的利潤在眼前,馬超人也不多想,直接道:“我們天成商會,自然是尾隨大人,不管做何決斷均是追隨到底。”

馬化先開口遲了些,心中一陣後悔,趕緊也道:“靈丘商會也是追隨大人。”

孫安樂沒有說話,以他的身份來列席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張瀚站起身來,笑着道:“今日會議就先到此,等有了具體的方案,再知會到各部門和各地的商會。大家利害相關,榮辱與共吧。”

“是,大人。”

所有人都站起身來,一起躬身答應着。

人們陸續出去,張瀚身邊只留下李慎明和常威兩人。

張瀚向李國助道:“這位李遵路李兄是我的至交好友,是我大明的舉人,另一位叫常威,是我的表弟,現在也很能幫我的手。”

其實孫敬亭也該留下,不過軍令司要出去忙碌,加上孫安樂一行人也要招待,張瀚叫孫敬亭去負責這些事去了。手機用戶請訪問mpiaotian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情報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七百一十二章 所見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島上第四百章 異景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二百九十七章 整合第四百一十五章 緊張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二百六十二章 水力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二百零四章 進度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百九十六章 家常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江邊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五百章 議論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縮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六百三十四章 激烈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九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韜晦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傷員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急報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情報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七百一十二章 所見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島上第四百章 異景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二百九十七章 整合第四百一十五章 緊張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二百六十二章 水力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二百零四章 進度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百九十六章 家常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江邊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五百章 議論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縮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六百三十四章 激烈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九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韜晦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傷員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急報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