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

王發祥適才的話算是把舉人們鼓動起來的不利的輿論拉回來不少,以實績來說,張瀚並沒有什麼可挑剔的地方。

或許在事後經過人的一鼓動,又會有不少人想法轉變,但就此時此刻來說,人心自然還是站在和記一邊。

有一些商行的小夥計和看熱鬧的喇虎們已經開始起鬨了,大熱的天,幾個舉人已經汗透重衣,一半是因爲天熱,一半也是因爲情緒相當的緊張。

“還不快滾?”王發祥一瞪眼,怒喝道:“還嫌不夠丟人是不是?”

李夢辰狠狠盯了這人一眼,恨聲道:“今日之辱,必有所報。”

王發祥無所謂的道:“可以算在我王某人身上,我是誰,一打聽就都知道。”

“走!”

李夢辰一發聲,其餘的人如蒙大赦,各人趕緊要轉身離開。

“等會兒,”王發祥指着兩塊匾道:“拿回去,掛你們自己家很合適。”

衆人爆笑聲中幾個舉人和伴當們狼狽而去,周奎嘖嘖連聲,有些疑惑的道:“這就完了?我還以爲那幾個舉人死也不會走呢。”

“他們也是聰明人啊。”牛金星笑道:“揚名而已,不必弄的你死我活的。你沒注意嗎,那個高個子罵人的時候,身後十來個護衛已經排成半圓形把舉人們圍起來了。他們敢還嘴或是再說什麼難聽的話,和記絕對會趁着氣勢起來狠狠打他們一頓。這個時候,朝廷面臨着十分微妙的局面,幾個舉人,只要不被當場打死,誰會替他們出頭,又有誰會真正放在心上?還有蠢貨想出聲,好在那姓王的舉人聰明,使了幾個眼色安撫下來,不然就有熱鬧瞧了。國朝這二百多年來,還沒有多名舉人在京師被人痛打的事發生吧?”

牛金星言下確實有些遺憾,剛剛若是動手就更痛快了。

他絲毫不懷疑和記的人真敢動手,如果不是害怕影響和記的整體形象,牛金星相信剛剛的第一時間和記的人就會直接動手。

“此行不虛。”牛金星向周奎一拱手,說道:“向周兄告辭,我要回河南了。”

“今早召集閣老的事還沒有下文,牛相公如何就走了?”

“哪還要等什麼下文啊?”牛金星含笑道:“如今朝廷國用不足,大量的錢財糧賦要用在遼西那邊,惟恐和記這時候出來生事。皇上已經定下宗旨,以安撫爲主。如果說商量出什麼結果,無非還是選調人才實邊,充實薊鎮和宣府大同各軍鎮。這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想把這事做好,幾無任何可能。”

牛金星壓低嗓門,又道:“薊鎮空虛這話,從王在晉時期就開始提了。薊鎮之重,自東虜興起之後實爲各鎮之首,其實俺答汗時期重大同,薊鎮是達延汗時期威脅更大,戚少保重修薊鎮,又選編訓練大量兵馬,到萬曆十年前後,九邊八鎮實在兵額五十二萬一千七百零五人,薊鎮則獨有十二萬四千二百零六人,計薊州有三萬一千餘人,昌平有一萬九千餘人,永平有三萬九千餘人,密雲有三萬三千餘人,在額軍丁十二萬,遠超遼鎮和宣大各鎮,在額軍馬有四萬零二百二十二匹,也爲諸鎮之冠。何也薊鎮爲最重,此前爲虛?因爲成化之前,我大明還是以開拓爲主,所以遼鎮,宣大爲重,特別是大同,數次出塞伐北,都是從紫荊關一帶出塞,大同之後,小王子等奴酋興起,薊鎮才成爲諸鎮之冠。”

牛金星接着小聲道:“薊鎮沿長城一帶我去看過,四處破敗不堪。營兵全無訓練,缺額相當嚴重。據弟打聽所知,在額官兵不足五萬人,距離十二萬在額已經相差一半還多。近年來多有高官顯要提起重修薊鎮和宣府長城,還有敵臺,火路墩之事,但朝廷哪有錢糧可撥付?這還在其次,兵丁缺額太重,將領只重內丁,一旦有事則無兵馬可用。這是痼疾,目下已經無藥可醫。現在只能徐徐調治,我看皇上還是想振作的,實兵選將並非難事,五年功夫就能做好,但做這樣的事首在得人,薊遼總督和宣大總督,還有各處的巡撫要用人才,其次得選良將,再其次得有錢糧,有錢糧方能募集壯士。九邊若真的還有百萬雄兵,和記又有何懼,東虜又有何懼?然而現在各處災害不停,朝廷用度開銷不足,捉襟見肘,想振作,難,難,難!”

牛金星一連說了好幾個難,顯然是對朝廷的振作並不具有信心。

周奎面色蒼白,說道:“這樣說來,皇上召閣老和兵部尚書會議,不會有什麼結果?”

“那是當然不會。”牛金星道:“閣臣俱閹黨,辦事則可,於國事哪有什麼擔當。要他們想出辦法來,皇上還不如靠自己的好。本兵也是剛上任不久,於諸事未熟,況且也未必能做多久,弟已經聽到傳言,過不久就會再換人,崔呈秀將會任本兵。”

“這人也能當兵部尚書?”周奎跌足嘆道:“大明真的無人可用了?”

“有是有。”牛金星爽朗一笑,說道:“前登萊巡撫袁公,王在晉,就是孫閣部都可以。本兵未必要有多少急智,但做事要按部就班,孫高陽做這樣的事是可以的。”

“說到這裡,”周奎笑道:“方知閣下是狂人。”

“豈敢。”牛金星拱手笑道:“身處局外,敢天馬行空隨意想象。真的叫我自己來做,未必別旁人強上什麼。”

話雖如此,牛金星在說話的時候仍然是傲氣盡顯,顯然這話只是謙詞而已。

幾個舉人狼狽離開,四周隱隱傳來喝采聲,並不強烈。

都是與和記關係相當親近的人在捧場。

很多人面帶憂慮之色,顯然舉人們被罵走了,但他們帶來的問題已經在影響很多人了。

“我有預感。”李國賓沉着臉對王發祥道:“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麻煩。”

“這不是預感。”王發祥平靜的道:“京師的安穩日子已經快過去了。”

……

果然是如牛金星所料,天啓召見內閣羣臣和本兵朝會並無明確結果。

只確實了一點,大學士馮銓奏,所謂傳國玉璽一說相當滑稽,根本無此可能。應是元帝舊璽,不足爲奇。

皇帝在御座上認可此說,除此之外,君臣奏對時都是毫無辦法,還是牛金星判斷的對,選人,選將,實兵,買馬,練兵,足額足餉,厚甲利兵,多鑄火炮,這些正常人都能想的到。可是怎麼做,如何措手,這就相當爲難了。

老實說,大明朝廷在遼西之事上已經是捉襟見肘,東江開鎮之後纔給錢糧軍餉,一個在建虜身後相當重要的軍鎮,具有相當戰略意義的軍鎮,不要說額兵兩萬八千人定額定餉,就算是普通的幾十萬落難遼民,朝廷也是有義務救助他們。

可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從大明建立起開始財政體系就根本沒有辦法負擔募兵制,因爲老朱定下來的就是衛所制,改爲募兵必定會帶來嚴重的財政問題,但不改募兵,衛所兵又早就毫無戰力。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要麼對財務體系進行大改,要麼就重振衛所制。

兩者都辦不到,只能修修補補,把破船繼續向前開。

等到風浪太大的時候,四處漏水的窘狀就顯現出來了。

一個億萬生民的龐大帝國,財政收入現在還比不上歐洲的小國,簡直是不可思議。

到了午時過後,奉召的大臣們紛紛出宮,同時消息也在京城大肆傳播開來。

在此前還是很多人的猜測,等消息坐實之後,確實是驚掉了很多人的下巴。

人們議論紛紛,每個坊市幾乎都有猜測和議論的人羣。

相比於收復套部時大明這邊普遍的驚喜,到了這一次和記征服林丹汗之後,氣氛反而和此前有很大的不同。

曹化淳青衣小帽,騎着一匹矮小的棗紅馬在燈市口一帶經過,看到大片大片聚集在一起的人羣。

不是年節也沒有廟會,很多人聚在一起議論時政,這在京城也是相當罕見的事情。

等他到十王府附近時,人煙就減少很多。同時曹化淳看到東廠派出了番子和錦衣衛的校尉,沿着重要的街道驅散人羣。

很多人害怕出事,不等番子們強力驅趕就自己主動散去了。

空氣中瀰漫着一種莫名的緊張氣息,曹化淳受到了感染,不停的快馬加鞭,雖然在這樣的時刻,京師的街道相當擁擠,不怎麼適合放馬快跑。

到十王府附近時街道就變寬闊了,很多建築羣落都是和皇宮一樣的紅牆黃瓦,只是規模較小,殿閣的規制比皇宮要低一等。

曹化淳抵達信王府時,發覺王府外停着的車馬轎子比平時要多一些,親王不能擅自結交外臣,但天啓皇帝也知道自己的弟弟當年和自己一樣在學識上有所欠缺,近年來選任多人任職王府,教授給信王應有的知識,這些算是信王能公開往來的固定人羣。

還有信王大婚之後,一些勳貴家族的婚喪嫁娶,信王妃會替信王出面進行禮數往來的禮節上的事情,一些貴婦命婦也會到王府拜見王妃。

信王的婚姻帶給這位親王的東西極多,更多的自由就是最顯著的成果。

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五十章 綁人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十七章 打第九章 開小市第二百章 各司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稅賦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八百九十二章 佈防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壓制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矚目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九百四十二章 機會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抽刀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瘋狂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犧牲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抽打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紅雲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銃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縮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七百六十九章 烈日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
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五十章 綁人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十七章 打第九章 開小市第二百章 各司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稅賦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八百九十二章 佈防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壓制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矚目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九百四十二章 機會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抽刀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瘋狂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犧牲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抽打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紅雲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銃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縮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七百六十九章 烈日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