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

“皇爺,皇爺。”魏忠賢急着腳走進乾清宮,一見天啓便是一迭聲的叫喊起來。

天啓正在看着幾份宣大過來的奏摺,說的都是錢糧與練兵之事,年輕的帝王緊鎖眉頭,正在思忖着從哪裡能擠出幾十萬銀子送到宣大。

天啓的眉毛都要擠落了,也沒有盤算出哪裡的銀錢能騰挪出來……他嘆口氣,決定把這煩心事還是交給魏忠賢去辦,着魏忠賢去想辦法。

近來朝廷已經頗有人在議論,再加徵一年五六百萬的餉銀,用剿或練的名義來徵,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朝廷財用不足的窘迫情形。

原本已經一年收到千萬,工商業和百姓都承受着相當沉重的負擔,這個收入在崇禎即位之初減少了百萬左右,也是放鬆脖套,給民間休養生息的意思,和所謂的衆正盈朝沒有關係。到崇禎二年天下大亂之後,國用不足又成了現實的難題,所以不僅照樣把收入提上來,還又額外加了練餉和剿餉,就算這樣,國用仍然是一個不足。

天啓內心明白,加徵的餉銀朝廷到手幾百萬,其間最少還有相當的數字被地方的胥吏和士紳大戶們給瓜分了,相當的勳貴太監們也都各有好處,而負擔則是由這些人轉嫁給普通的農民,朝廷一畝地加徵二分銀,這些人就能多再多加一倍上去。

原本他對加徵之事是堅決反對,可是近來戶部和工部一直在叫苦連天,各軍鎮都要重修邊牆,這都是實打實的銀子往上砸才能見效的事……一個火路墩三百兩,一個敵臺六百兩,大型城堡修葺要兩三千兩,修一段二百里來長的頹敗邊牆,最少也得十幾二十萬兩……沒銀子,鑄炮的事也就難乎爲繼,沒錢就沒有辦法買銅,沒有充足的銅料就算事前做好了模式也沒有辦法澆鑄,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皇帝也不能差餓兵去打仗,工匠們沒有銅料和精鐵就不能鑄炮和打造兵器……皇家有時候會“和買”,其實就是明搶,宮中需用的一些物事輪流交給大商家備辦,就是皇家去大街上搶劫,當然這種事做過分了,引起民間輿論反彈,皇家也會裝模作樣的罰幾個人,事後該怎樣還是怎樣。

神宗皇帝的稅監和礦監派的滿天下都是,不都是替皇帝去弄錢麼?

沒有銀錢就辦不了事,天啓在內心已經向加徵傾斜,但他也是相當的清楚,這是一杯毒酒!現在好比一個人渴的要死,可是好歹還有希望,再堅持堅持,挺直腰板繼續跋涉,可能在前方就有綠洲出現,到時候可以飽飲個痛快。

如果貪圖路途中間的毒酒,看起來冰涼解渴,一杯到嘴清洌可口,可是隻要下了肚,毒性就會發作,很可能再也到不了終點。

可是這種堅持,真的是在被現實一點點的消磨着……

見是魏忠賢進來,天啓皺眉道:“是什麼事?”

天氣有些熱,天啓的神色也有點懶洋洋的。宮殿的間架很高,但只有南面開窗,所以不怎麼通透,雖不悶氣,也沒有路過宮門時吹一吹穿堂風的那種爽快。

“皇爺,大喜,大喜啊。”魏忠賢將手中奏疏高高舉起,自己趁勢跪了下去,等天啓接了疏本,魏忠賢在平滑的金磚地面上砰砰碰頭,嘴裡說道:“皇爺大喜,我大明再挫虜騎,遲早有一天,派上將軍蕩平遼東!”

天啓知道魏忠賢只是討個好口彩,平遼當然是大明君臣的夙願,這十年來,從神宗皇帝到光宗皇帝,再到天啓自己,爲東事憂急過多少次?當天啓二年時局面大壞,只剩下一道關門的時候,天啓皇帝不知道在夜裡驚醒過多少回!

多少次,皇帝都夢到如狼似虎般的鐵騎蜂擁而至,破了京城,將自己堵在皇宮裡頭。熟悉的太監和大臣們都消失的無影無蹤,皇帝自己一個人想躲,卻是怎麼也找不到合適的地方。

每當皇帝在宮中找地方躲避,最終卻發覺避無可避,最後在惡夢中醒來的時候,他對東虜的的惶恐和害怕都表現在了臉上,身爲天子,億萬臣民的君上,卻被一羣反叛的蠻夷驚嚇成這樣,皇帝自己都是瞧不起自己。

“又是大捷?”天啓漫不經心的接過奏疏,展開觀閱起來。

奏疏是用遼東巡撫袁崇煥的名義傳遞到京師的,用的是加急快馬,兩天就從寧遠送到京城,兵部的提塘官知道是最緊急的遼東軍報根本不敢怠慢,立刻從會極門送到內廷。司禮的人接了之後第一時間給魏忠賢,一見是捷報,魏忠賢也是忙不迭的趕過來湊趣……看到皇帝神色淡淡的,好象不怎麼歡喜的樣子,魏忠賢趕緊說道:“這一次確實是大捷,寧遠無事,錦州無事,虜騎未過寧遠,也未曾大肆劫掠,在寧遠和錦州城下分別受挫,虜騎就退去了。”

“百姓無事纔是最好!”天啓皇帝對遼東的難民還是比較關注的,曾經因爲十三山的事晝夜難安,十幾萬難民躲在山上,衣食不繼,隨時可能被東虜破了山上的防線殺上去。一想到不分老幼,無論男女,不管是耄耋老人還是襁褓幼兒都可能喪命在刀劍之下,天啓皇帝就相當的難過,後來爲此減膳撤樂……當和記橫空出現,成功救下山中難民的時候,天啓雖然對和記展現出來的潛力大爲吃驚,開始限制和記到關門和江南的活動,但總體來說,在天子心裡和記立有大功,在張瀚沒有在北方展現真正的力量之前,朝廷對和記也就只是限制而已。

“百姓皆無事。”魏忠賢正色道:“事前就有端倪,況且大小淩河,前屯等諸城,守兵不過百人,百姓早就撤入錦州和寧遠等處,虜騎來回倉促,怕是連房舍農田也沒有破壞多少。”

天啓臉上這才露出高興的神色,他輕輕點了點頭,不再說話,而是專心看袁崇煥的奏疏。

一個司禮太監悄悄站在皇帝身後,以備顧問。

天啓皇帝手中是袁崇煥的《錦州報捷疏》:“仰仗天威,退敵解圍,恭紓聖慮事:準總兵官趙率教飛報前事,切照五月十一日,錦州四面被圍,大戰三次三捷;小戰二十五日,無日不戰,且克。初四日,敵復益兵攻城,內用西洋巨石炮、火炮、火彈與矢石,損傷城外士卒無算。隨至是夜五鼓,撤兵東行。尚在小淩河紮營,留精兵收後。太府紀與職等,發精兵防哨外。是役也,若非仗皇上天威,司禮監廟謨,令內鎮紀與職,率同前鋒總兵左輔、副總兵金國奇等,扼守錦州要地,安可以出奇制勝!今果解圍挫鋒,實內鎮紀苦心鏖戰,閣部秘籌,督、撫、部、道數年鼓舞將士,安能保守六年棄遺之瑕城,一月烏合之兵衆,獲此奇捷也。爲此理合飛報等因到臣。臣看得敵來此一番,乘東江方勝之威,已機上視我寧與錦。孰知皇上中興之偉烈,師出以律,廠臣帷幄嘉謨,諸臣人人敢死。大小數十戰,解圍而去。誠數十年未有之武功也!”

看完之後,天啓心時大致有了數,底下還附有具體的斬首數,由於這是一次相當紮實的勝利,所以袁崇煥這一次沒有故弄玄虛,什麼一炮糜爛十里,傷敵無數,衆奴在大黃帳之下哭嚎而去……這一次是不必要了。

除了大小凌堡和前屯等原本就打算放棄的城堡再次被攻克外,明軍沒有任何可值得一提的損失。

沒有損失大量人員和器械,當然也沒有損失大量的糧食,堅壁清野加上寧遠和錦州無失,並且明軍敢於出城野戰,連續經過幾十場小規模的前哨戰和較大規模的戰事,後金兵沒有佔着便宜也是事實,這樣的話,女真人就沒有辦法四散搶掠,就算是沒有及時逃走的百姓,在這一次的戰事裡也不會遭遇太多不幸。

至於斬首近三百級,也令天啓皇帝相當的振奮!

“確乎是前所未有的大勝。”殿閣中內外站着幾十人,有司禮監的人,也有乾清宮伺候的人,也有御馬監和都知監的人,皇帝身邊隨時都有過百人伺候,所有人都在窺探着皇帝的表情,聽着皇帝的一言一行,從中判斷出有什麼變化端倪,稍有一丁點的異樣,這些宮廷裡的人精也會把每一句話每個字都掰開了揉碎了去分析,聖心難測,這話是沒錯,但對天啓皇帝來說,人們已經摸準了他的脈門。

既憂心國事,也不是太過勤勞。比如前一陣皇帝有點宵衣旰食的感覺,不停的在調兵遣將,充實宣大一帶,後來人調的差不多了,皇帝只管督促魏忠賢負責把錢糧備好,有閒沒閒的問過幾回,接着也就撂開手了。

再比如重開經筳的事,有給事上上奏過,皇帝也同意了,但這事皇帝再也沒提起來,又是沒了下文,閹黨把持之下的朝堂也沒有人敢出聲,更沒有人敢勸諫皇帝,這事就又這麼算了。

還有朝會,皇帝和他的祖父一樣不喜歡見大臣,更不會召開朝會,正常來說,流程都是各地方將奏疏送上來,然後由內閣和司禮過一遍,魏忠賢親自當面稟報一回。

如果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皇帝一般都是叫魏忠賢自己去處理,他不會多加過問。

皇帝有長處和優點,但不能把心思用在國事上,這是最大的缺陷。

就拿前一陣的王二起義來說,初起時皇帝萬分警惕和戒備,因爲農民起義不是件小事情,而在連番督促三邊總督儘快進剿之後,皇帝又是把這事給拋在腦後了。

天啓皇帝每天最大的本份就是看一看奏疏,多半也是看了之後委託給魏忠賢去辦理。

“廠臣當爲第一大功。”天啓笑着放下奏疏,說道:“遼東巡撫也說廠臣運籌帷幄,乃是致勝關鍵。”

袁崇煥的奏疏中原話是“廠臣帷幄嘉謨,諸臣人人敢死。”,也是明擺着把魏忠賢放在大功第一人的位置上,天啓感覺滿意:魏忠賢是他選用的人,而今封疆大吏們都認可魏忠賢的才幹,也是間接在誇讚皇帝選用得人。

“奴婢不敢居功。”魏忠賢垂首道:“一切均是聖心裁決。”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鐵山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二百八十九章 信心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茫然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高舉第一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十章 小市內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三百八十六章 十八芝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一千七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糧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八百三十一章 痛罵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驚奇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鐵山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二百八十九章 信心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茫然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高舉第一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十章 小市內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三百八十六章 十八芝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一千七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糧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八百三十一章 痛罵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