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

“我這便走……”李慎明起身欲行,到門口時他突然一拍腦袋,說道:“我這腦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這一次來還有一個要緊的消息要告訴你。”

“遵路兄請說。”

“有一股巨寇已經過了內邊牆,翻過太行山脈,現在行蹤尚且不明。他們經過的路線並無衛所,亦無駐軍,各地的沿邊州縣已經戒嚴,現在看來,靈丘,廣昌,蔚州,這幾處地方都有可能遇襲,文巡撫和鄭兵備還有麻總兵俱是關注這一股賊寇,兵部也檄叫地方加痛剿。”

孫敬亭有些吃驚,他道:“現在居然有這般的巨寇流賊嗎?”

“也不止這一股了。”李慎明畢竟消息要靈通的多,他壓低聲音,悄悄說道:“遼東三路大潰之後,各地皆有亂兵裹挾土匪杆子生事,河南撫臣張我續,道臣王景提撫標兵與賊戰於孟津,斬二十餘級,飛捷上聞。河南一封,潰兵皆不敢再入潼關,亦不敢歸伍,只得落草。邊軍戰力遠於普通流賊,霍州,陝縣,漢陰,西鄉,皆有流賊與官兵交戰的奏報,斬或多或少,多則十餘級,少則六七級,這說明官兵拿這些邊軍巨寇並無良好辦法,他們多半在山中落草,或是化整爲零,四散爲患,靈丘這一股是最大一股,要緊的是那個俞士乾部下中有不少遼東邊軍跟着一起跑出來,他的實力一強,野心便是大增,上頭判斷,這股賊很可能會是想着攻破州縣!”

張瀚道:“攻州破府,他們不是找死麼。”

張瀚看過小說李自成,記得李自成在出商洛山後採取了低調展的辦法,利用明朝中樞對地方控制不力的特點,到處破寨積糧,積攢訓練人馬,到實力膨脹到一定程度後才果斷破了洛陽,聲勢一下子大漲起來。

這個俞士乾,可能部下才幾千人,居然就想着要攻打州縣。

“他們既然已經落草,想着的當然就是把聲勢做大,如果能打破州縣,會有不少野心造反的人投奔旗下,勢力便會滾雪球般的壯大,到時候禍亂山西全省亦未可知呢。”

張瀚點點頭,果然古人的思維方式不能拿現代人來推理,想想幾百年後還有野心家想着做皇帝,這年頭恐怕神經的也不在少數,如果俞士乾能攻下某個州縣,可能真的會有不少人想着來做“從龍之臣”吧。

“靈丘……”張瀚面露凝重之色,李大用他們可能還不知道,他們擔心的事情,可能很快就變成現實。

……

“馬蹄金,俱拿來與吾看……”幽深寬廣的大牀之上,一臉黑氣,花白頭散亂着,肥胖的身軀躺臥在牀上的萬曆皇帝,猶自掙扎着要看自己的陪葬物。

重重深宮之中,無數的都人和太監在慌亂着,外朝還不知道消息,一切平靜,打從進入萬曆四十八年之後,老皇爺的身子就是一天不如一天,到了夏天之後,萬曆皇爺的身子便是一日不如一日。

御醫自是要盡心醫治,不過大明供奉的太醫院的御醫真是本事有限,甚至還遠不及民間郎中。所謂光祿寺的茶湯,武庫司的刀槍,太醫院的藥方,這是流傳甚廣的京城笑話之一。

大明列帝的平均壽數也真是不高,除了太祖和太宗之外,仁宗中年薨逝,宣宗就只活到三十來歲,底下英宗孝宗武宗俱是沒有活過四十,嘉靖倒是活到花甲之年,他的兒子又是個短命鬼,到了萬曆能在位四十八年,已經打破了此前所有大明諸帝的在位時長記錄,並且在歷史上也能排的上號了。

金燦燦的馬蹄金被奉到垂死的皇帝面前,萬曆欣慰地看看,他的陪葬品中有大量的金器,馬蹄金只是一小部份。

宮中的值事太監趴跪下在萬曆榻前,小心的稟報着其餘隨葬品的情況。

兩位皇后早就被放在地宮之中,棺槨規制稍小,萬曆皇帝的棺槨被放在正中,也是最大的一個。

很多精緻的金銀器,還有馬蹄金,珠寶,都會被放在槨內隨葬。

兵馬已經沿皇城御道抵地宮的地方駐紮警備,在萬曆龍馭上賓之後,地宮打開,皇帝棺槨送入,然後封閉。

萬曆很仔細的聽着,口角流着口水,他勉強說道:“要小心頂門石不正……”

萬曆的地宮還是在他二十左右時就開始修築,整整修了數十年,歷任的大學士都曾經任過修陵官,地宮是一項重大工程,長期都有幾萬人規模在動工,到萬曆四十八年,這座地宮已經修成多年,規模無比宏大,隨葬品也十分豐厚,萬曆自己心中也明白,自古無不亡之朝,大明只要還在,他的帝陵自是無事,若是大明覆亡,歷代帝陵多半被盜掘,他的地宮修築的無比堅固就是防止被盜,在他離世之前,地宮沉重的石門不會關閉,待他死後,工匠們會放下石門內的頂門石,重達萬斤的石門自內關閉,以外力絕對打不開地宮大門。

“皇爺放心,”內監小意道:“奴婢對此事十分着緊,絕不會有任何意外。”

“嗯……”萬曆瞟了內監一眼,見對方滿臉忠枕之色,這才稍覺放心。

內監只覺後背流汗,萬曆曾經有過垂死又痊癒的事,如果在這個時候他稍顯懈怠,皇爺又痊癒了,自己的下場可就萬分悽慘。

這時另一個內監悄悄走過來,低頭道:“皇爺,奉命將小爺傳叫過來了。”

所謂小爺便是當朝太子,是宮中特有的稱呼,其實太子年紀已經很大,是不折不扣的中年人了。

“孩兒叩見父皇。”

穿着元青色常服的太子走近前來,跪下叩頭。

太子朱常洛是一個臉色臘黃的中年人,鬍子很稀疏,面色很緊張,也叫人感覺很委頓,跪下行禮都感覺有些吃力。

因爲長期的精神緊張和壓抑,太子的身體一向不是很好。

還是在萬曆早年,因爲寵愛鄭貴妃,萬曆推愛福王,一心要廢掉太子,改立福王。

這樣的事,在前元是很容易做成,在唐時也不乏先例,但漢人王朝自宋以後,儲位更迭就很困難,萬曆雖然是皇帝,亦不得不受制於祖宗成法,與文官集團再三過招後,“廢太子”這三個字都沒有敢堂而皇之的說出口,只是不停的搞小動作。

比如剋扣太子待遇,不使出閣讀書,還搞什麼“三王並封”,就是有意把太子常洛與福王等諸皇子擺在相等的地位上,不使太子的地位有所拔高。

後來是幾代輔臣和無數文官前仆後繼,拿這嫡儲之位來做文章與皇帝爭權,萬曆最終落敗,導致他心灰意冷,曾經想要勵精圖治的皇帝從此龜縮在後宮,二十年不曾出過皇宮一步。

這是一段衆所周知的歷史,朱常洛不僅在精神上壓抑,在著名的“梃擊案”中,百姓張差莫名其妙的走進深宮,距離朱常洛不過幾十步遠,他襲擊了幾個守門的太監,直到被衆人拿下爲止。

在審問時,張差招供是叫他打一個穿黃袍有鬍鬚的,審問他的諸官面面相覷,引軒然大波,東林黨在內的諸多文官跳着腳不讓,要求徹查,搞的萬曆狼狽無比,後來是萬曆帶着朱常洛,還有皇孫朱由校,祖孫三代上演一出其樂融融的好戲,由皇太子出面把這事壓下去,纔算真正了結。

二十年的風風雨雨,朱常洛這個太子可謂是真正的如履薄冰。

此時父子相對,萬曆氣若游絲,朱常洛亦是精神萎靡,兩人彼此對視,一時間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萬曆只覺千言萬語涌在心頭,頗有一些叮囑太子的話要說,這時也顧不得尷尬,向太子說道:“吾知道東林黨向來與吾兒親近,汝繼位後,卻不可獨信其黨,不可使一黨獨大。此輩書生好爲大言,不可信。”

朱常洛跪在地上,感覺身上一陣陣乏力,近來萬曆命在頃刻,朱常洛感覺懸在自己頭上的利劍移走,心情放鬆之後,他每天晚上都是無女不歡,甚至一晚上要換好幾個人,以前他的東宮也沒有什麼漂亮女子,近來很多內監爲了討好太子,故意送一些漂亮的都人到東宮去,連鄭貴妃也向太子示好,給太子送了八個美人,都是一等一的絕色。

朱常洛是在這上頭壓抑太久,八個美人,他一天之內全部破、瓜,心情十分愉悅,只是心情雖好,身體卻是十分不好,這時恨不得趕緊上牀休息,哪有功夫聽垂死的父皇絮絮叨叨的說話。

再者說,朱常洛心裡明白,自己的儲位能保住,要緊的就是東林黨爲的文官一直挺他,若不然,大位就是福王的,哪還有自己父子的份!

當下只是口不應心的答說道:“父皇說的是,兒臣一定聽從。”

萬曆嘆息一聲,接着道:“用人要觀其行,不要聽其言,彼輩文官,說起軍政大事似乎無有不通,頭頭是道,然而做事就是一團糟糕。所以用人,要看他的履歷,在地方上做事是否出色,然後方可付以大事。中樞之職,用錯人還不是很要緊,地方封疆,一定要用經驗豐富的才行……”

說到此,萬曆彷彿迴光返照,坐直身子,提着聲調道:“吾此前用錯了楊鎬,也是因方從哲等人之誤,楊鎬久歷封疆,豈料全無用處,此人定要重處!”

...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決心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四百七十四章 缺口第九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甘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十三章 犒賞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八百二十六章 寶島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七百六十二章 歡呼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驚奇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五百零三章 關門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九十九章 重賞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決心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四百七十四章 缺口第九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甘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十三章 犒賞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八百二十六章 寶島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七百六十二章 歡呼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驚奇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五百零三章 關門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九十九章 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