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

午時張春牛走出帳篷,外邊一陣寒風吹過來,軍袍被吹的啪啪直響。

這就是草原,突然一夜間就入冬,然後就是一場接一場的大雪。

現在張春牛的眼前是大片的枯黃的枯草,草杆下方則是一片潔白。

一眼看去根本看不到邊,沒有樹木也沒有村落,也沒有河流,只有大片平整的土地,間或有一些丘陵地形,但多半是如大海一般寬廣的平原。

這裡幾乎找不到任何標識物,如果從分郡的結果來說這裡就是薊北郡,郡治就是受降城,東西四百多裡,南北也是四百多時的地方屬於一郡,並沒有設縣,因爲一郡之地雖然廣大,居民卻只有數萬人,還是連同漢人在內。

現在屯堡也少,只有一座城池和相應的墩臺城堡,待明年開始農林司纔會開始往這一片地方移民,估計移民在十萬人左右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那時候這裡會有大片的開墾出來的土地,若干個城堡和集鎮,當然還有一個個千人左右規模的屯堡。

每個屯堡會開墾數萬畝土地,放牧一些牛羊戰馬,如果在有河流或大型海子的地方還會養雞和放養鴨羣和鵝羣。

數年之後,這裡將會遍佈熟田與大量的牧羣,不僅是戰馬和牛羊,還會有雞鴨鵝羣和豬欄,集寧堡到小黑河堡和青城一帶早就是如此,用文人的話說就是塞上江南。

張春牛沒有想太多以後的事,他關注的是附近的土地。

這一次打贏之後,張春牛升到團級輜兵指揮,對應的是戰兵營級,按軍司的規定等同營級,營級指揮能分三裡地的封地,大約能開墾出七千畝到九千畝的土地,剩下的邊角料地現在也有用,可以放牧和搞養殖業,按老規矩軍司可以代爲經營,將土地收入折算成花紅髮放,收益着實不少。

軍中的人幾乎人人都有份,師級指揮可以擁有三萬畝土地的分紅,其實去掉早期的開墾費和建設道路橋樑,興修屯堡和房舍,還有耕牛和種子,農具等費用後。軍司要在第二年或第三年纔會有盈利,從分封開始的第一年年尾每個軍官都能領取土地的收入分紅,其實就是和記給這些軍官的福利。

張瀚希望的是沒有哪個軍官自己去經營農莊,後來乾脆就決定封地一律由軍司代營,這會杜絕軍官們形成新的將門,同時在和記公司裡給一定級別的軍官股息分紅。

這也是與英國和荷蘭等新興的殖民國家學習後的結果,連英女王都會入股東印度公司,這些公司到處去殖民和搶掠,不管是私掠船搶西班牙人的運金船,或是在殖民地奴役和壓榨各國的奴工們,又或是用各種手段在世界各地用貿易和搶掠弄來的財富,哪怕每個金幣都充滿着鮮血,這些殖民者身後的貴族們也是能心安理得的享受。

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在本土有大量的股東,幾乎都是有身份的貴族或商業領袖,他們當然不會親自出頭到東南亞這邊來打拼,不會叫自己的兩手沾滿鮮血,只是東印度公司的鉅額利潤,這些股東和他們身後的人可不會少分一個金幣。

中國要想走出去,持續的掠奪和殖民也是必不可少,不光是東亞,東南亞,中亞,西亞,這些地方都要染指。

或是直接殖民,或是貿易掠奪,不可避免的要和西方竟爭。

用國家層面來說,很難在萬里之外指揮如意,根本辦不到。

而用公司的形式就好辦許多,更加靈活,也不必顧忌形象,公司層面等於是國家分權出去,公司再分權容易許多,也相當的靈活。

wωω. T Tκan. ℃o

把和記商團軍的軍官們的利益綁定在和記公司之上,公司打的地盤越大,獲利越多,他們就分的越多。

已經有相當多的軍官把眼光投放在南方,恨不得臺灣那邊立刻拿下呂宋和巴達維亞等處,搶到錫蘭的香料生意,一年賺過千萬,他們一個個都能分到大筆錢財。

相比土地來說,分封土地更象是安撫人心,未來二十年後,能叫這些軍官成爲貴族,並且不與國內的百姓爭利,杜絕每個王朝開國之後的腐化墮落,並且保持相當強的進取心,保留公司,並且使大量的軍功階層在公司獲益,這纔是張瀚在開國之後的最佳方案。

分封田畝是原始股,公司的股份花紅就是乾股,也就是頂身股。一般這個時代的大商號都會給效力多年的老掌櫃這種乾股,不過不幹到快死了是拿不到的,張瀚當然不會這麼小氣,想要馬兒大力快跑,當然得給馬兒吃飽草。

張春牛的新分田就在薊北郡,很多參加滅察戰事的將士在升遷過後都各有分田。

雖然田畝是軍司代管,但畢竟屬於個人名下,同時軍司會尊重各封田主人的權力,允許他們保留一定的自留田畝,構建莊園在草原紮根最好。

儘管願意留在草原的高層和中層將校的人數不算太多,但還是有相當多的人願意留下來。

朵兒和任敬就在自己的封田大建莊園,儘管不能干預屯田事務,也不直接管理屯堡,有點類似現代化之後的歐洲貴族,沒有權力,在封田區域內還是相當滋潤。

張春牛現在也拿不準自己將來會在哪裡生活,他的父母已經在小黑河堡城裡開了相當大的酒樓,從靈丘的小飯館飛躍成大酒樓的東主,張春牛的父母已經相當滿足,二老現在還不到五十,生活過的滋潤,醫療也有保障,不出意外再幹二十年也沒問題。加上張春牛在和記公司和封田的收益,將來已經不缺銀錢。

軍司高層很多人都還沒有在各自的土地裡興修莊園,一個是人力物力不足,軍司優先保障的是道路和軍臺墩堡的修築,然後是各種民生工程,個人要修莊園只能自己想辦法,現在草原上還是人手相當緊張,每個移民到草原上就被安置到各個屯堡和城堡之中,根本就沒有多餘的人丁被私人吸納,所以就算想留在草原安家,暫時也只能在各個軍堡裡住分配的房舍。

很多人希望將來有財力和足夠的人力物力時再說,也有一些人看到將來和大明必有一戰,很可能要一路打到南方,到時候就地鎮守也不是不可能,如果將來有封爵,很有可能都住在新朝的京師,就象歷朝歷代的勳貴一樣,現在求田問舍一則是太早,條件也不允許,二來就是人們不確定自己將來會停留在哪裡安家,想安定下來爲時尚早。

和記軍司的官吏和商團軍的將士,平均年齡就是二十來歲,這是一個新興的,朝氣蓬勃的團體,每個人都對未來有更高的希望和期許,甚至有人感覺自己可能會到南洋安家,未來還充滿着不確定性。

每個軍官的地理知識已經和幾年前有飛躍一般的變化,也並不害怕離開故鄉。

張春牛眯眼看了看四周,他也不確定自己的封田位置,只知道大約就在附近不遠處,方圓數裡的地方全部歸他所有。

軍政司分田還是很講究的,除了地塊很好外,會兼顧考慮河流水源利用,除了耕地之外還要有水利之便,還有可供放牧的地方。

當然其實每個受封者都不必太操心,最多在封地裡找一個風光秀麗的地方給自己修莊園就行了。

張春牛皺眉看着四周,這一片地方從風景上來說相當的平常。其實在春夏秋三季應該還不錯,茂密的草原上開滿鮮花,如果剛從漢人地界過來,會震驚於這樣的美景。不過他已經在草原上好幾年,對這些景色實在是看太多了。

每個軍官都能分辯出真正的好景色,稀疏而碧綠的林地,配合蔚藍的海子,再加上碧綠的草原,還有若干山丘,這樣的地方纔是真正的美景之地。

春天時繁花盛開,夏天則一片碧綠,獵物充足,秋天則滿山野果,黃葉滿天,令人心曠神怡。

在營門處進來一羣輜兵,都是在肩膀後斜揹着火銃,身上掛滿了獵物。

各人隨意說笑着,也並不怎麼興奮。

在這裡打獵太容易了,枯草和雪地之上很容易發現獵物,兔子經過一秋養的相當肥碩,剛剛入冬還沒有疲瘦,到了初春時人們就不愛打獵了,野物普遍在發情,肉不好吃,還瘦。

在遠方傳來一陣嘹亮的軍號聲,這是哨騎發現有異常的提示聲,不等張春牛下令,團部的值班軍令官立刻發佈命令,軍號聲此起彼伏,那些不輪值的輜兵也紛紛解下火銃,分別列隊,報數聲也是此起彼伏。

張春牛不以爲意,蒙古人都被徹底打服了,根本沒有成建制敵人的存在,當然也不可能有敵襲。

大明方面也是一樣,現在大軍壓境,薊鎮但求商團軍不進攻就算燒高香,明軍出邊牆來偷襲的可能性極小,比蒙古人來突襲的可能性還要小的多。

就算敵襲的可能性小,該做的還是一樣也不能少,這是規矩。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三百章 農家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三百章 農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義師第六百七十六章 雪中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回事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新司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六百六十八章 疑問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線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官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任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三百章 農家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三百章 農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義師第六百七十六章 雪中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回事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新司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六百六十八章 疑問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線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官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