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

大雨早就轉爲細雨,人們很小心的用油布將糖包蓋好,然後用車馬迅速送入庫房。

有幾個北方的商人也買了船進行海上貿易,他們在和記面前算是小本買賣,這時用極爲羨慕的眼光看向何斌等人。

什麼時候,自己等人也能成爲這樣成功的商人羣體中的一份子?

諾大的港口在細雨中也一樣顯得繁忙,大同左衛上的貨物被卸下來之後,大量的人手開始搬擡和記的貨物上船,大同左衛號是縱帆船,以快速航行見長,船員已經補充了食水,對船身稍做修繕,裝好貨物就能迅速起航,沿途多次補充食水,直接將貨物接到日本給出售掉,省時省力,這樣的做法最節省時間,能將利潤最大化。

航海的利潤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着的,誰能在一年之內多次運送貨物,誰就是最大的贏家。

現在和記基本上完全控制了對日本的貿易,從大明的北方到南方,海上的其它勢力也早就被一掃而空,和記的船隻通行無阻,當然不會無謂的在港口耽擱時間。

只有跑上好幾趟之後,船隻會在船場裡停靠,進行大規模的修理和維護,荷蘭人在巴達維亞的船場主要也就是幹這個,造船基本上還是在本土,這一點來說,和記在臺灣的船場算是整個亞洲規模最大的,大約也不是吹牛。

“大人已經到新平堡了?”何斌從臺灣出發的時候,塘報從陸地系統一路直送臺灣,包括常威和張續文等人在內都知道了張瀚從草原回新平堡的消息。

和北方的和記中人一樣,臺灣那邊也是有短期的迷茫和震驚,當然更多的是憤怒。

這種情緒不分南北都是一樣,甚至南方的和記中人更加的對大明朝廷不屑和憤恨。

要是以鄭芝龍等人的想法,乾脆就直接撕破臉,朝廷未必有那本事殺到草原上去?至於貿易,最多就是和記在內地的商行受到影響,出口貿易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南方那邊,還是海禁最森嚴的時候也沒有斷了海外貿易,所謂的倭寇就是福建和浙江的海商轉爲海盜,官府不怎麼逼迫,大家就老老實實的做生意,官府逼迫的厲害了,這些海商就會轉爲海盜,反正大家要活下去,朝廷不給就不吃飯了?

在成化到嘉靖年間,不知道有多少海商被當成海盜給殺了,明史之中,一次有幾十個福建海商被斬首的記錄。

當時的海禁不是說笑的,寸板不準下海,只要有敢於私自下海的,抓到了基本上就全部被斬首,沒有例外。

可以說南方的海商就是拿命在拼,就算這樣也沒有禁絕了對外的走私貿易。

原因也是簡單,靠海的人,不吃海吃什麼?

這樣的民風彪悍的地方,對王朝和皇權的敬畏一直是相當的淡漠,從汪直到李旦,再到顏思齊鄭芝龍,福建和廣東的海商們就是海商和海盜的集合體,他們怎麼會畏懼皇權?

要是皇帝忌憚和記,乾脆就撕破臉皮,反正有海外貿易走私,對內也能用走私的辦法賺錢,和記擁有整個草原和俄羅斯人貿易,還有臺灣控制海上,就算翻臉之後一時攻不下大明,大明又能將和記如何?

在第二次塘報抵達後,人心稍定,因爲臺灣的情況特殊,政事堂乾脆明文說明,張瀚雖在新平堡,和記大權仍在掌握之中,絕沒有大權旁移的可能。至於張瀚本人的安危也是重中之重,會有相當多的措施來保障張瀚的安全。

何斌就是看了第二份通報之後出發,此時向韓通提起來是因爲在海上日久,還不知道最新的情況。

“大人在新平堡。”韓通道:“已經住了有一陣子,在堡中並不見外客,現在天天在堡外的白洋河上釣魚,京城和天津這邊已經傳開了。”

“輿論怎樣?”

“包括官員士紳在內都是風向一變。”韓通笑了笑,說道:“原本和記的形象就好,與各方都有利益牽扯,張大人在草原不回,大家都不好說話。現在張大人回了新平堡,又天天釣魚自娛,支持我們的人都好說話了,現在風向轉變,和記在天津反而得到更大的支持。”

“皮島那邊怎麼樣?”何斌也是笑道:“這邊的牆頭草其實不必在意,我們要在意的就是兩種人,敵人和盟友。”

“這話有點大人說話的韻味。”韓通道:“毛文龍上了道奏摺,言明我們在皮島和寬甸的事。不過朝廷也沒有辦法,只叫他切實防備,他拿個鳥來防備?有一個事很有趣,毛文龍原本把毛承祿派了出去,最近又調任回來,以副將官職仍然任中軍官,爲什麼?殺老奴的事,毛文龍自己吹牛皮說是東江干的,其實誰幹的他心裡沒數?調毛承祿回皮島,充實島上防禦,特別是對毛文龍本人的防禦纔是最要緊之事。爲什麼,他怕我們再來一次搗巢斬首啊。”

聽到這話,不管是何斌等臺灣來的人,或是皮島過來的,又或是從草原上過來的人,都是舒心暢意的笑了起來。

和記行動隊員殺努爾哈赤,儘管只是將其擊傷,老奴並不是當場斃命,可也算是死在和記軍情人員的手中。

老奴死後,女真人在遼陽瀋陽等大片地方大索十日,稍有嫌疑的或關或殺,連很多蒙古人和女真人都沒有放過。

整個遼東可謂是雞飛狗跳,民不聊生。

女真親貴對東江與和記突襲到湯池一帶大爲震怒,其後命阿巴泰等人越過太子河,再度前往寬甸六堡一帶與東江軍交戰。

毛文龍由於把牛皮吹了出去,對這事也只能忍了,陳繼盛和毛有俊等人在密林裡與後金兵周旋,損失也是不小。

努爾哈赤死後帶來的震盪委實不小,現在大明這邊也知道皇太極等人逼死大妃,分化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在其後的貝勒會議上,由於逼死大妃這一個意外的手段,使得別有用心的人無處發力,誰都知道,沒有大妃在,多爾袞三兄弟就不能被視爲一個整體,而多鐸年紀太小,沒有強大的力量支持根本沒有機會登上汗位。

歷史又回到了原本的軌跡上,皇太極登上汗位,號爲天聰汗,並且宣佈持續四大貝勒制度,他這個大汗也就是比其餘的三個大貝勒地位稍高一點,在議軍國大事的時候,皇太極坐在正中,三大貝勒坐在其兩側,四大貝勒共治國政,而非大汗一人獨斷。

韓通當然不會去替皇太極操心,事實上皮島方面希望十二團能往上頂一頂,溫忠發等人都斷然拒絕。

和記已經成了衆矢之的,如果知道和記在皮島和寬甸還有這樣的主力兵團,同時刺殺之事也是和記爲之,恐怕對和記的提防和限制會更加嚴厲,步伐也會更加快很多。

特別是現在張瀚已經在新平堡,各處的和記勢力都處於隱忍期,生怕在這時弄出什麼大動靜來給在新平堡的張瀚帶來麻煩,儘管軍司高層一再表示張瀚的安全可以無慮,但不管怎樣,也是一件相當叫人懸心的事情。

“你們過薊鎮時怕有些麻煩,前一陣黑雲龍親自帶着他的鎮標營在各邊口來回巡視,所以李平之他們都還在薊鎮沒有過邊牆。”韓通道:“你到了之後,也得看看再說。”

“如果一直擋着不給過,我們乾脆繞道。”

“不好繞。”韓通道:“從薊鎮到宣府,再到大同,都是換了大量的官吏和邊將。現在薊遼到宣大是一條線,防東虜已經是次要的,防我們纔是真的。”

何斌聞言有些焦慮,畢竟交流北上是有時間的,如果時間短了起不到彼此交流和建立信任的作用,這一趟就算不是白跑,功效也是不大。

臺灣行軍司的高層,除了是從北方派過來的之後,相當多的高層都是當年隨李國助到李莊,後又北上到俄羅斯,再從草原回李莊的隨員之一,鄭家兄弟,何斌,施大宣,甘輝等人均在其中,張續文也是其中一員,衆人一起在北方一年多時間,同甘共苦,對和記的歸屬感已經相當強烈,但此次南北交流是爲了中低層之間的融合,如果時間短了,確實難見成效。

“薊鎮通道一定要打通的。”韓通道:“現在受降城就在薊鎮直北,從大安口出發北向不過三百多裡就到了,車隊走快些不過三天到四天時間,我們從天津到大安口也不超過五天,軍司高層必定會有考慮,何兄稍安勿燥。”

何斌點頭道:“好,我們稍候一段時間就是……”

說話間從遠處走過來一羣人,細雨之中多半撐着雨傘,多半的人穿着布靴,少數的人穿黑皮靴,多半穿着青色布袍,也有人穿藍袍或綠袍,中間一人則是大紅官袍,並不是公服,而是帶着補子的補服,在雨傘下的烏紗帽清楚可見。

“紅袍大員?”何斌疑道:“這是什麼人?”

韓通也搖了搖頭,不過並未有什麼緊張的表現,在大同左衛號和另外一艘船上都有陸戰人員,雖然人數不過二百餘人,可是有鐵甲戰兵和大量火銃,並且有艦炮幫助。

不是韓通狂妄,他久在皮島和寬甸,見識多了打仗的事,就這眼前這二百多人配合艦隊,不要說明軍,就算來一兩千女真人都叫他們討不得好處去。

當下衆人停了說話,目光專注看向那一行人,再近些,韓通笑道:“是巡撫軍門武大人過來了,不知道是何事。”

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送別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一千三十六 多謝第六百二十二 錢至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二百零二章 新槍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臥榻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九百六十五 保險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談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恩人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醫館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三百九十八章 暴疾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恩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苦惱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賞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將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二百二十三章 議定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
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送別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一千三十六 多謝第六百二十二 錢至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二百零二章 新槍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臥榻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九百六十五 保險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談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恩人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醫館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三百九十八章 暴疾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恩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苦惱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賞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將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二百二十三章 議定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