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

霍維華輕輕點頭,其實李國賓也來走過他的門路,算是病急亂投醫,想拿銀子開路令霍維華替和記活動。

這事霍維華當然不會同意。不要說此前他就是針對和記的謀主之一,就算此事在之前與他無關,到現在這種局面,霍維華也是斷然不會因爲些許銀錢涉足其中,這是政治人物的最基本的覺悟,敢拿這錢的,要麼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權貴,反正沒有什麼太多可損失的,要麼就是一些不上檯盤的小人物,根本嗅不到風向所在,和記找這些人出頭,可見也真是山窮水盡了。

“京師的事只是小事情。”姚宗文眨着眼,說道:“關鍵之處還是在新平堡。若能擒殺張瀚,則和記必然勢敗,無可挽回。”

姚宗文突然冷笑,說道:“可嘆李老前輩英明一世,怎麼想起來去和記的地頭避難。草原一旦大亂,我看他未必能全身而退啊。”

姚宗文對李國縉撈錢太狠一直很是憤恨,李國縉撈了最少二十萬,分給自己的好處卻是有限,兩人還一起頂着黑鍋,當時就幾近反目成仇,後來李國縉攀上和記,姚宗文當時感覺多條退路也是不錯,拉着許顯純替李國縉送行。一晃兩年多時間過去,和記已經被大明死死盯上,姚宗文感覺和記的機會並不大,此時一想李國縉可能玉石俱焚,心中隱隱一陣暢快。

許顯純笑了笑,沒理會姚宗文的這些雞毛鴨血的事,只是向着霍維華一抱拳,說道:“霍大人,下官的事恐怕未必這麼輕鬆,還會有麻煩。只能做好眼下的這事,以圖取悅皇上,不管怎樣,還望霍大人一定要相助一二。”

霍維華是此前針對和記的謀主之一,許顯純倒也不是由來無因。

“請許大人放心。”霍維華道:“兩件事,一擒殺張瀚,則和記必定勢敗。京師之事,三人之中定要擒王發祥,這人才是最要緊的。李國賓,無所謂,劉吉也無所謂,王發祥纔是最要緊關鍵的人,一定要多派人手,盯死他,不能叫他走了。若王發祥不好盯,拿李國賓或劉吉引他出來,也是妙招。”

“好,許某記得了。”

許顯純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這一次他沒有靠東廠的打事番子,事實上東廠的人手有多半也是錦衣衛選調過去的,以許顯純的能量,調及的人手已經足夠用了。

在許顯純眼裡,這只是小事,一羣商人而已,當初針對東林黨的時候,錦衣衛抓了多少名臣清流,都是在朝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人物,就象楊漣,當初帶着人衝入宮禁,強行趕走李選侍,將大行皇帝擡入乾清宮裡,正位登基。

這樣的人,脾氣臭,膽子大,身處高位,名望極高,哪怕是內廷之中都知道楊大鬍子的厲害。那又如何,錦衣衛說抓就抓了,每天還對楊漣動刑,使得對方慘不堪言,不過許顯純也對楊漣甚是佩服,那骨氣是沒得說,不管遭遇怎樣的慘刑,楊漣始終不改初衷,這樣的人,怕是一羣商人根本無法相比的存在。

楊漣都能抓能殺,抓一羣商人,許顯純並不怎麼放在心上。

霍維華有心再勸說一下,在朝中大員裡他對和記可謂是最瞭解的一個,但他已經將話說的很明白了,許顯純這樣的人,鷹視狼顧,不是那麼好打交道的,言多必失,霍維華面色如常,根本就沒有叫人看出來他還有話想說。

衆人又談了一會兒,姚宗文一臉期待,等着參與大事之後的分紅,許顯純則殺氣騰騰,一心效力好重新站在當今皇帝一邊,繼續執掌錦衣衛,就算保不住權勢,也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只有霍維華一臉淡然,倒是叫人感覺到修養境界的不同,待衆人分開後,霍維華回自家府邸,一邊走一邊搖頭。

這幫子人,脫了閹黨的皮還是一羣閹黨,在閹黨裡霍維華就瞧不上他們,一羣沒有什麼能力又心黑手辣生性貪婪的小人輩,哪怕是換了皇帝,再換一幫朝臣,仍然是換湯不換藥,看來自己還是能在新的權力格局之中,獲得一個相當不錯的位置。

至於想更進一步,還得好好運作一番才行。

這時霍府的門子才迎上來,行了一禮,將魏忠賢派人送信的事回報了。

“你這廝,”霍維華笑罵道:“廠公的信和人你也敢這麼怠慢了。”

“等了一個時辰而已。”門子無所謂的一笑,說道:“以前半夜魏公公召見,老爺也得從榻上爬起來去魏府伺候,現在叫魏公公等一兩時辰又如何了,時勢不同了嘛。”

霍維華呵呵一笑,到底是自家門子,懂自己的心思。

想自己堂堂進士,十餘年苦讀,步步艱辛,才能中得進士,還得從縣官做起,步步算計,攀附那些大人物,慢慢的從地方官入京師,再慢慢的攀附權貴,成爲清流官,然後入得閹黨,侍奉那個沒卵子的太監,屈膝事人,心中豈能沒有委屈?

門子這點小小怠慢,連利息都算不上!

霍維華展信一看,也是搖頭失笑。

這個時候,魏忠賢還在猶豫?

猶豫什麼?皇帝的心意已經是那麼明顯了,他又不是大臣,大臣還能拿大道理撐着,有真正的同黨同道的人支持,太監的權勢就是風中之沙,手一揚,屁都不剩下。

有此猶豫,霍維華可以確定,魏忠賢必死無疑!

就算此時魏忠賢拋掉一切,孤身一人去孝陵守陵,怕是皇帝也不一定能容忍,何況他首鼠兩端,還幻想着能保住自己的權勢富貴。

“真是不知死的貨。”霍維華輕輕一笑,打算不回信了,他叫來送信的魏府中人,說道:“替我回復廠公,祝他一路順風吧。”

魏府中人又羞又惱,不過此時也知道大勢已去,連發火也是不敢,躬身一禮,轉身就走。

“不知道魏閹會死於何處。”霍維華看着來人離開,心中算計了一會,他估計魏忠賢活不久了,但死在何處,得看皇帝的心意,反正藉口很容易找。

這事霍維華不打算插手了,雖然親自送魏忠賢於死地也是一功,但反水舊主也就算了,反正信王一脈的人都認爲自己只是閹黨的外圍。

而不管怎樣,背棄舊主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如果反手一刀,會被認爲是小人行徑,反而會在今上的心裡失分,得不償失。

就由得魏忠賢自己折騰去吧,有人會幫着皇帝下刀的。

現在霍維華更感興趣的是對和記的部署,他私下裡感覺不安,甚至覺得太過倉促,信王也就是今上,還有今上身邊的這羣人,能力不夠,但行事孟浪,身邊人做事的態度也代表着皇帝一慣行事的風格。相比於帝心穩固,行事手法溫和而高效的天啓皇帝,現在新上來的這幫子人,行事風格實在是叫霍維華感覺格格不入。

但這也沒有辦法,一切都是改變了,不能適應的人,只能早早離開。

霍維華不願離開,他只能在星空夜色之下,默然無語。

……

魏府中人帶着滿腔屈辱與憤怒,回到魏府中將霍維華的表現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通。

崔呈秀面白如紙,再看魏忠賢時,短短几個時辰似是老了十歲。

燈影之下,很明顯的魏忠賢兩鬢角斑白,似乎就幾個時辰之間,白髮都增加數倍。

“廠公……”崔呈秀有心勸慰,卻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算了,咱家請辭。”魏忠賢兩眼緊閉,似有淚水流出。在這一刻,這個皇家的老狗終於感受到了皇權的如山之威,在凜洌的皇權和天子的意志之下,曾經的上公,提督東廠太監,真真是連狗都不如。

在這一刻,魏忠賢不知道是否有後悔,又是否感受到了那些被他迫害的東林黨人的痛苦,這就不得爲外人所知了。

九月二十六日,魏忠賢下定決心,上疏請辭司禮監和東廠提督一職。

這也是他諸多差事裡最有份量的兩個,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虛職,算不得什麼。

奏疏一上,皇帝立刻允准,並同意魏忠賢前往鳳陽守陵的請求,令其即可上路,不得拖延耽擱。

至於龐大的閹然轟然一聲粉碎,從天啓元年魏忠賢嶄露頭角,到天啓二年開始爭奪權力,天啓四年大獲全勝,其執掌大明權柄達三年多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內,閹黨成爲大明朝廷唯一的政治團體,魏忠賢則是這個團體的當家人。

這個團體內,有內閣幾乎全部成員,也有司禮監的全部成員。

六部之中只有少數人不依附閹黨,但也沒有明確的黨派色彩。

地方督撫則全部由閹黨爲主構成,各處構築的魏忠賢的生祠就是明證。

哪怕是袁崇煥,其不管怎麼辯解,在遼東巡撫任上時曾經替魏忠賢修過生祠,這件事是無可抵賴的,其實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當時的魏忠賢是天子最信任的頭號心腹,如果不是太監就是當之無愧宰相,大權在握,朝堂爲其掌握,不管是什麼黨派身份,只要想做事就得和閹黨打交道。

就算是那些東林黨人,不也是躲在南京繼續當官麼?如果真的不願同流合污,完全可以辭官不做,但願辭官的人又有幾個?

還是那句話,讀書十幾年,好不容易走上青雲路,哪個願意輕易脫掉那一身官袍?

就算不是了私利,想做一些實事,比如盧象升之輩,和東林黨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還不是在閹黨控制之下步步高昇?

魏忠賢也不光是憑黨派來用人,有實際才幹的人才,不管是什麼出身他都會使用,有很多崇禎朝的名臣,發跡是在魏閹時期,這也是無法切割的事實。

接到旨意後,魏忠賢立刻奉旨離京前往鳳陽。

九月初,皇帝將魏忠賢發往鳳陽安置,魏忠賢在去鳳陽的途中,仍豢養一批亡命之徒,據廠衛回報,幾達千人之多,隨行車馬,過八十餘輛。

皇帝聞悉後大怒,命錦衣衛前去逮捕,押回北京審判。

李永貞得知消息,連忙派人密報魏忠賢。

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行到阜城時,聽到後一項命令,便與同夥李朝欽在阜城南關客氏旅店痛飲至四更,最後一起上吊自殺。

朱由檢詔令將魏忠賢肢解,懸頭於河間府。將客氏鞭死於浣衣局。

魏良卿、侯國興、客光先等都被處死,並暴屍街頭,並且將此輩抄家。

同時,下令廠衛逮捕崔呈秀和田爾耕等人,閹黨中堅被橫掃一空,京師之中,到處是鞭炮響聲。

很多百姓都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但士紳之家放炮慶賀,也是有不少百姓跟着一起湊熱鬧,大家都是在歡呼高叫,閹黨倒臺,魏忠賢自殺,閹黨全部覆滅。

而在朝堂之上,皇帝當然是志得意滿,十七歲的皇帝還沒有年號,到明年纔會改元,年號已經由內閣和翰林們商議之後定了下來,是爲崇禎。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三十六章 沉重的思索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四百九十二章 痛恨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苦惱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四十章 馬車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器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一千七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門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發段感言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佈局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舊日第一千七十六章 主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如石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深宮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二百七十三章 理由第六百二十四章 吹號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三十六章 沉重的思索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四百九十二章 痛恨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苦惱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四十章 馬車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器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一千七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門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發段感言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佈局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舊日第一千七十六章 主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如石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深宮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二百七十三章 理由第六百二十四章 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