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

張瀚對這樣的調配感覺十分滿意,可能很多人在驚異和裕升在宣大地方的實力,但張瀚知道,真正掌握的就是大同一鎮,太原鎮也只是北方的一些地方,往南在太原截止,山西南邊的幾個府,和裕升只是普通的大商家,擁有一定武力,真正的勢力版圖並沒有建立起來。

在宣府,也只是商業上的影響力,在中下層的文武官員中擁有較多的同盟者,在最上層的宣府巡撫和巡按,還有楊國柱這個總兵官的層面,更多的就是金銀交易,而不是如和麻承恩這樣的真正的同盟。

杜文煥到大同來,必定會受到鄭國昌的轄制,不會改變大同現有的格局,而麻承恩到延綏,和裕升就可以一路經營過去,在那邊,原本是陝商的天下,當年的朝廷之上,陝黨和晉黨有聯合也有爭鬥,幾十年吧,下來,晉黨衰微但晉商還在,陝商卻是和陝黨一樣都衰落的不成樣子,和裕升進入陝西,幾乎不會遇到象樣的對手。

這算是一個利好消息,在張瀚正高興的時候,店門前衆人鬨然一聲,所有在看貨的商人和店裡的夥計一下子都讓開了道路。

一個騎黃膘馬的宦官在前,幾個小宦官在後,他們頭頂的三山帽和腳上的皮靴很明顯的鄣顯了身份,所有人看到這些宦官都是臉上變色,趕緊讓開。

“皇爺口諭,”騎馬的宦官在店堂門前,見張瀚匆忙趕出迎接,便是直接道:“着天成,鎮虜兩衛指揮張瀚即刻到會極門來見,欽此。”

“臣遵旨。”張瀚立刻下拜,叩首行禮。

傳旨的宦官說完後,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他道:“張大人,換公服,趕緊準備隨我入宮。”

“是。”張瀚應一聲,李國賓已經在一旁給所有的宦官遞上一個封好的紅包,內裡五兩到十兩銀子不等,出來傳個口諭就有銀子入袋,這些宦官們臉上都露出歡喜之色。

其餘的人等都手忙腳亂的替張瀚換衣服,公服就是在京官員早晚奏事,或是隨班侍見所着,在外文武官員則是在京陛見時穿着,大朝會穿朝服,祭祀有祭服,日常辦公穿常服,不是後人想象的那樣官員一直就是穿一套常服。

Wωω⊕тт κan⊕¢ o

公服帽子是帕頭,長長的展腳與烏紗帽的短翅不同,再換緋袍,着金荔枝圖案的腰帶,穿官靴,官袍上無枝大花,一身穿戴之後,原本是便服的張瀚,立刻便是有了所謂的漢官之威儀。

原本就是高大身材,儀表和氣質過人,這一身官袍在身,更是增添了幾分氣質。

“就國賓和希平兩人跟着我,旁人不必跟隨。”

從前門大街進入皇城不遠,一路直行就可,還有宦官跟隨,不會有不開眼的人在這時候謀刺,而且溫忠發等人明面上不跟着,王發祥也會安排一直在京師活動的行動組的人在暗中保護。

一個三品武官帶兩個長隨,這倒也很正常,領頭的宦官是個六品奉御,拿了二十兩銀子,內心很滿意,笑眯眯的在頭前引路。

各人從正陽門進城,再直奔長安左門,在路過大明門時,巍峨的皇城正門自是如平常那般緊閉着,這座城門只有在極爲重要的禮儀場合纔會打開,從宮城的中軸線出發,過午門端門天、安、門,再到大明門正陽門,一直到南郊,十幾里長的道路筆直正中,沒有絲毫歪斜,這時當年永年年間徵發數十萬民工修築了二十年的宏偉建築,儘管知道自己有些濫情,張瀚還是情不自禁的往大明門的方向看過去,那裡在後世是紀念堂,這座城門上的牌匾先後被改爲大順門,大清門,中華門,張瀚覺得如果一定要換個匾額的話,“中華”這兩個字應該是取代大明最好的結果了。

衆人往長安左門方向而去,然後再往會極門,進入長安左門後人流就稀少的多,這裡是俗稱的天街,街道兩側全部都是官衙,來往的都是官吏,只有少數平民,在距離午門東側不遠的地方就是吏部和工部禮部等六部所在的地方,西側則是五軍都督府等衙門,街道寬敞,人流稀少,人們的視線也是放的很開,四周全是黃色和綠色的高大建築物,進入到這裡後彷彿就來到另一個世界,在大明高樓很少,建築的色調用黃色的當然也極少,在這裡放眼看去幾乎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黃色,在後世看着很普通的建築羣落,在此時卻是有一種叫人格外懾服的威嚴之感。

到處也有禁軍在巡邏,各衙門也有駐守的兵馬,時不時的有一隊明槍亮甲的禁軍經過,樣子魁梧威嚴,領隊的都是上二十六衛的武官,這些武官都是穿着甲葉明亮的鐵甲,外套披風,不過張瀚知道上二十六衛都是樣子貨了,整個皇城和宮城是八千多人的禁軍在保護,全部來自於旗手衛和錦衣衛,還有府軍前衛,這三個衛不會出徵,專責保護皇城,指揮的都是都督到指揮使一級的武官,真正負責的只能是與國同休的侯伯勳貴。

“樣子貨”張瀚人很厚道,但還是情不自禁的評價眼前的這些軍人,他們是大明最高武力的代表,但從走路的儀表姿態,拿兵器的狀態,還有左顧右盼,低語說笑的軍紀,恐怕這些禁軍連和裕升的新兵也差遠了。

除開這八千多皇城禁軍,還有御馬監的四衛營勇士,應該是京營裡唯一有戰鬥力的軍隊,不過訓練也很差,軍紀很爛,崇禎年間京營有出征的記錄,地方的文武官員唯一的要求就是皇帝千萬別再派京營兵出來了,地方上承受不起。

三大營的禁軍名義上還有十幾萬人,其實最多湊出兩三萬人,更多的名額被公侯伯和太監們佔去了,文武武官也能佔役,而且是朝廷允許的佔役,公侯之家每家最少佔幾百人,甚至更多,京營兵等於是這些權貴家族的奴才僕人,拿着朝廷俸祿替私門服勞役,再加上將領們吃吃空額,京營兵十不存一也不奇怪。

張瀚還是第一次進入這種大明的中樞地帶,他情不自禁的拿眼前的一切和自己經營的東西相比較,越比之下,信心就是越充足。

“前頭好象有事。”夏希平策馬騎行在張瀚的右手側後,這時突然大聲說了一句。

他的神情有些緊張,夏希平也經過一個月的短期軍訓,在和裕升體系內的這些青年多半都經歷過,到了天街之後,王發祥安排的人手進不來,李國賓又不是軍人,夏希平是唯一能充任護衛的人,他有些緊張,右手情不自禁的按在了腰間,在那裡藏着一柄短刀。

“好象是有事。”李國賓道:“象是錦衣衛在拿人啊。”

前頭確實是不少錦衣衛,有十來個穿着飛魚服的錦衣衛武官,幾十個錦衣衛兵丁,還有一些東廠番役打扮的人也在,總數有一百來人,這些人聚集在工部大堂之外,四周圍觀的人也是越聚越多,有一些穿官袍戴烏紗帽的官員也聚攏在一堆觀看着。

爲首的宦官沒有停,張瀚等人也一路跟上,到了工部衙門前頭,看到一個胖大宦官站在人羣正中,中氣十足的道:“這是旨意,旨意懂不懂?”

一個工部官員,看服色象是一個侍郎,他皺着眉向太監道:“公公總得把旨意拿出來纔是,不然的話不明不白的”

“說是旨意就是旨意!”高胖太監就是高起潛,他臉一板,大聲道:“萬景誹謗皇上和魏公公,皇上覽其奏摺後大爲震怒,當即就有口諭令咱家帶人出來杖責這姓萬的,你們若是不信,現在就能進宮去求見皇上,要不然你們見魏公公也行。”

高起潛盛怒之氣,連說話的聲調都變粗獷了很多,儼然是一箇中氣十足的漢子。

四周的工部官員都被他震住了,六部之中工部的地位最低,平素的朝會都很少發聲,他們哪有資格說去求見皇帝就去見?況且現在魏忠賢權勢滔天,又有哪個官員真的跑到魏忠賢跟前作死?

有人小聲道:“萬景到底寫了什麼?”

旁邊有人道:“奏摺抄本我看過了,萬景折中有幾句話特別警醒,也是其致禍之因,我背給你聽:忠賢盡竊大權,生殺予奪,在其掌握。致內廷外朝,止知有忠賢,不知有陛下。豈可一日尚留左右!”

“唉,”先問的那人嘆道:“這真是取死之由了。”

儘管圍攏了不少人,甚至很多人面露憤色,但也有很多舊日三黨的官員感覺心中暢快,這幾年來就是東林黨一手遮天,內閣是東林,吏部是東林,察院也是東林,御史和給事中還是東林!

魏忠賢因爲王心一之事開始有與東林決裂的跡象,在此之前,閹黨只是一個三黨投靠強勢太監,抱團取暖的小組織,而到了此時,如果魏忠賢真能頂住東林壓力,閹黨就算是正式成爲一個能與東林抗衡的政治勢力了。

...

第十四章 跑?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四百四十章 不甘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推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二百零九章 方陣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紅雲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將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五百一十六章 司禮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細雨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三十章 招徠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抽刀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傷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三百七十八章 放賑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四章 漲月錢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部門第六百章 營地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
第十四章 跑?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四百四十章 不甘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推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二百零九章 方陣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紅雲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將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五百一十六章 司禮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細雨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三十章 招徠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抽刀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傷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三百七十八章 放賑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四章 漲月錢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部門第六百章 營地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