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

衆人皆是明白,只要有和記的一句話,定然會有大量的商人跟進,這是不用多想的事情!

史家的衆人心裡都是一團火熱,恨不得早點回家,早點和妻子商議,看看掘地三尺也好,一定要多弄一些銀子出來,到時候和公中的銀子投在一起,交給史從斌來運作操持,自己只要投一些本金,回報可能是翻倍乃至三倍,五倍!

投兩萬銀子進去,三個月後回來十萬,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在這個一兩銀子能請十來人到酒樓吃頓不錯酒席的時代,五兩銀子一牛頭,十兩銀子一畝地,四十兩銀子鄉下一幢宅子,一百二十兩銀子開封城裡一幢小院,半年內能賺幾千兩上萬兩,這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史從斌微微搖頭,他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但是史從斌知道,類似的場面,怕是在大江南北,四處均有,和記撒下的這張大網,已經將大明帝國牢牢的包裹於其中。

想到這裡,史從斌也是心神激盪。

自古以來,從牧野之戰到大明太祖北伐,從來沒聽說過用這樣的手段來擊跨一個完整的大帝國,可以史從斌來看,這事兒偏偏不是沒有可能,甚至是大有可能!

“真奇人,奇術也。”在出門的時候,史從斌也是忍不住讚歎起來。

……

錢文升九月底從京師出來,從通州上船南下,經德州和臨清,在臨清觀察地方情形耽擱了十來天,再下濟南到宿遷,再到清江浦,從揚州的瓜洲渡過江抵鎮江,再從鎮江僱了一艘烏篷船往常熟,等抵達常熟錢府的時候,距離過年已經不到十天了。

此時的常熟常州蘇州等地可不是後世,在後世因爲大興土路,修高速路,修鐵路,擴建城區,蘇州城區的河流減少了七成以上。

在這個時代光是蘇州境內就有近二百條大小河流經過,很多村莊和民居都是直接建築在水道兩側,所以纔有北人騎馬,南人乘船的說法,錢文升乘船順流而行,直接在錢府外自家修築的碼頭下船,碼頭處一直有錢家的人在,遠遠看到錢文升,立刻有七八條漢子跑過來,七手八腳的替錢文升提行李。

“都是些北方的土物。”錢文升捶打着自己腰部,笑道:“和記被查抄之後,老夫帶着這些東西可着實不容易,內中有包裹是放着京師的糕點,你們一人拿一些回去給孩子們吃。”

這些幫着搬擡貨物的也多是錢家的族人,衆人也自是不同錢文升客氣,有人笑嘻嘻的打開包裹,果然是一人分了一份。

“你們怎地都在碼頭這?”錢文升叫人將物品搬到自家院子去交給妻子收管,有人挑着擔子走了,他才問道:“年底下了就這麼閒?”

“這幾日幾位老爺在商議祭祖的事,好賴已經準備好了,其餘的雜事,灑掃庭院,擦拭福貢,準備年貨,這些事也忙的差不多了,所以無事。”

“也不能說全然無事,不過大老爺一起想着文升叔,每天都問你回來了沒有,着我們在碼頭這等着,人一到趕緊飛速報他知道。”

大老爺當然是錢謙益,常熟錢氏現在的主事和當家人。錢謙益十七歲爲府學生員,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也說明這個人是真正的大聰明人。

不要說學八股無用就瞧不起人,同樣的框架,同樣的那幾本書,人家做出來的文章明顯比你高明,這就是聰明。

蘇州這樣的地方,在明末清初時堪稱文教第一,已經將竟爭了幾百年的福建和江西給壓了下去,只有浙江勉強可以相比,錢謙益能在蘇州這樣全大明排第一的地方,十七歲成府學生員,這份聰明是不用多說了。

其後二十七歲時,錢謙益赴京師趕考,一甲第三名進士,前途一片光明。

這一次新皇登基,驅除閹黨,很多東林黨人就要起復,不過對錢謙益來說也不是太好的消息,韓爌將要復位爲首輔,錢謙益當初走的是葉向高的路子,對韓爌這一脈關係並不算太融洽。

錢文升聽着族人的話,笑着道:“看來受之是真的着急了。”

當下也不便再耽擱,從碼頭過一道院牆就是錢府的外院,再穿過幾條夾道就到了內院,錢謙益住在一處精舍之中,聽聞到消息已經在門口迎接。

“見過四哥。”錢謙益急急一拱手,說道:“雖有信函,但有些事信中不好問,等四哥實在等的着急了。”

“這是爲何?”錢文升詫異道:“銀子送給曹老公了,他也答應幫忙,我以爲無別的事纔在臨清各處遊歷,接到你的信就趕緊回來了。”

“唉,起復的事不急了。”錢謙益道:“我們還是進屋裡談。”

錢文升知道事情起了絕大的變化,當下也不多說,與錢謙益一起往精舍堂房裡去。

“江南各家,我近來都有書信往來。”錢謙益叫人倒了茶,然後拂袖將人趕出去,接着便是對錢文升道:“他們都勸我一起做一件事,我還在猶豫,四兄知道是什麼事否?”

錢文升道:“是不是糧食或布匹的事?”

“是的,是的。”錢謙益點頭道:“我有幾位一起做買賣的夥伴,既然四兄這麼明白,我就請他們一起來商議。”

錢謙益做了一個手式,將錢文升帶出來,引入隔壁的房間。

室中有幾人已經坐着喝茶等待,見錢謙益進來,各人都站起身來。

“這位是南京戶部郎中馬老先生。”錢謙益介紹道:“除馬老先生外,其餘各位都是熟識的。”

“自然。”錢文升先向馬士英拱手致意,稱道:“瑤草先生。”接着又對其餘諸人點頭示意,他內心有些吃驚,在場雖只寥寥數人,但在江南一帶的能量卻是相當的驚人。

“文升辛苦了。”號稱一代詩宗,一生有一千多首詩留世的程嘉燧卻是江南一帶徽商的代表人物,此人考過一次就不再應考,一生交往的全部是名流士紳,在士林中以詩畫聞名,其替錢謙益畫過一副畫像,極爲傳神,其畫功純熟老練,爲時人所傳頌。

但程嘉燧不爲人所知的就是其徽商的背景,其父、祖都是徽商中的大商人,其家族成員和聯姻的對象也多半是有名的大徽商,其本人在士林中享有盛譽可不是憑白來的,而是辛苦經營得來,這種經營是要砸銀子,而不是想賺銀子,如果想賺銀子,那就只能到高門大戶去當清客,走的就是另外一條路子了。

名士,可不是那麼容易當的。

程嘉燧表達善意,錢文升趕緊拱手道:“孟陽兄客氣了,在下也是走南闖北慣了,走在路途之中,賞家鄉未有之景,其實也是人生樂趣。”

“哈哈,此話在理,我還見過徐霞客,若他聽到了文升兄的話,定然會引爲知已。”

錢文升含笑不語,他只有秀才身份,在家族中不替錢謙益跑腿效力的話就邊緣化了,就算這樣身份也比眼前這些人差了一截,徐霞客可是正經的士紳,看不上自己的。

馬士英微咳一聲,說道:“咱們晚間替文升兄接風洗塵時再說閒話吧,現在還是聊一聊正經題目。”

“也好。”錢謙益接口道:“此次見曹化淳,此人如何應對我已經知道,其後他被皇帝斥責,我們這裡也聽說了,其情形到底是如何?”

錢文升知道這些人都不可能閒着來聽自己講京師見聞,他也是聰明人,沉吟片刻,便是直接道:“曹老公雖然受了斥責,但還是很受皇帝信重,皆因宮中是魏閹經營多年,皇帝入宮還不到半年,心裡還是隻相信藩邸的舊人。現在曹老公還是司禮太監提督東廠,職份未變。”

“四兄離京時,和記的人可被拿捕到過?”

“這,真沒有。”錢文升思索片刻,斷然道:“朝廷屢次拿捕,然而和記的人藏的極好,一個人也沒有拿到。”

幾人在座的人面面相覷,馬士英搖頭苦笑,說道:“上回還說是和記的人吹牛,數千廠衛,他們和記的人在京師也沒走光,就真的一個也沒有被捕?現在看來,我大明的廠衛還真是廢物中的廢物。”

錢謙益面色也不是很好看,他從十幾歲考中府學生員,到一甲進士成爲翰林,大明是他生而就知之的國度,朝廷,皇帝,廠衛,文官,武官,地方官府和宗族,生員和名士,這一切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大明。

而現在大明被人當傻子一樣的耍弄,幾千廠衛連在人家眼裡連狗都不如,就算文人天生不喜廠衛,此時也不禁有失落之感。

“都中情形如何?”

馬士英這話問的較爲寬泛,但錢文升還是知道對方在問什麼,當下想了一想,答道:“除閹黨之初,京中不管是官員還是士紳,均感振奮,都是誇皇上是難得的明君,大明有中興之象。到後來攻打新平堡失敗,損兵折將巡撫都死在戰場上,坊間雖不敢明言,但都是憂心忡忡,人們都知道和記不是好相與的,自是極爲擔心!其後糧價開始大漲,然後布價大漲,各種貨物價格都是漲了起來,京師中人都是怨聲載道,在下離京時,皇上的形象已經頗爲受損了。”

在場的人沒有出聲,不過都是輕輕點頭,表示贊同。

皇帝剷除閹黨,最不高興的當然是魏閹本人和他的核心黨羽,然後是那些被牽連的官員。比如上個月河南巡撫某人剛被免職,原因就是其在巡撫任上替魏閹修過生祠。

這其實就是有人惦記上了巡撫的位子,慾加之罪何患無詞。

魏閹盛時,天啓皇帝賜號爲上公,大權在握,天下督撫有幾個沒有立生祠的?朝中官員,又如何能和閹黨毫無關係?

皇帝雖不欲興大獄,但似乎有心理上的潔癖,總想着把閹黨一網打盡,這就有些過份了。

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八百九十四章 趕回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觀星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韜晦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戶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三十三章 兼併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三十章 招徠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悲鳴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三百二十五章 披甲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十八章 殺人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荒卷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看法第八百三十九章 圖紙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六百九十六 套索
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八百九十四章 趕回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觀星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韜晦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戶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三十三章 兼併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三十章 招徠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悲鳴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三百二十五章 披甲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十八章 殺人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荒卷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看法第八百三十九章 圖紙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六百九十六 套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