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

周耀眯着眼,看向青城北門的方向,若有所思的道:“不怕他出來,就怕他不出來。”

傍晚的草原不似中午時陽光那麼熾熱,象是把人放在烤架上烤那般炎熱,太陽已經快成了一個大火球的形態,從周耀等人所在的地方看向城池,只能看到城牆上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人,似乎在城堞之間還有一些架設好炮臺的火器,對這些火器衆人沒怎麼放在心上,這些老火器估計是俺答汗當年弄到手的,年紀怕是比在場所有人都要大的多,最少都有幾十年的歷史了,這些老掉牙的玩意,也虧蒙古人擦了又擦,堂而皇之的鄭重其事的搬到城頭上頭,當寶貝一樣供奉起來。

周耀的話沒有人立刻回答,軍官們都是各有各的位置,軍政官聶磊在戰事上不發聲,軍法官也不過問打仗的事兒,只有團參謀官和幾個年輕的參謀一直跟在中軍裡頭,隨時好拾遺補缺,可眼前的事情再簡單不過,不是一就是二,蒙古人出來不出來,隨機性很強。

參謀官王薔想了想,半響過後給了一個模糊的回答:“這得看習令色的心氣高不高,是躺下挨捶呢,還是垂死掙扎一番。”

周耀輕輕點頭,說道:“和朵兒指揮那邊知會一聲,兩團隨時準備配合,也準備支應南邊的中央戰場。”

“銃騎兵也就是嚇唬人還行。”一個軍官大大咧咧的道:“叫他們幫咱們照看着左右兩翼,防着被北虜突襲也就是了。突騎衝刺,摧鋒破陣,還得看咱們槍騎兵的。”

這話說的叫所有軍官都是贊同,連軍政官聶磊也只是眼瞟了這個軍官一眼,並沒有勸阻或是斥責。

軍種之間別苗頭爭高低由來也非一日,槍騎兵們自視甚高,難道銃騎兵們就是善男信女?只要不影響彼此的配合,私底下說一兩句滿帶傲氣的話,並不爲過。

周耀沒有理會,繼續用望遠鏡觀察着城上的情形。

蒙古人如果真的有心氣,很應該在這個時候出城來打一場了。騎兵是破除敵人包圍的最佳利器,但需得有收有放,不能把本錢一古腦的賠上來。

就象當年的瀋陽之戰,明軍坐擁堅城,但爲了不使敵軍順利合圍,總兵賀世賢還是帶着精銳騎兵出城邀戰,但賀總兵勇則勇矣,親手殺死了二十多個建虜騎兵,其中不乏最精銳的白甲,可想而知賀總兵的個人武力有多高。可身爲守城的主將,把精銳全帶出來浪戰,最終自己被包了餃子,死在城外,這導致守城兵馬大敗,諸將無主,自己一團混亂下又被潛藏的奸細打開城門,一座無比堅固,耗費巨資修成的堅城,就這麼被女真人輕鬆拿了下來。

守城的蒙古貴族如果有經驗,應該在此時率精騎出戰,驅離距離過近的商團軍哨騎,兩軍前鋒交一交手,給商團軍一些壓力,不使其過份迫近城防,無法距離過近的佈下營防,對城池形成真正的合圍態勢。

古來爭戰,不管是攻城還是守城都有一定之規

,大家都有相當的經驗,可惜從城頭的動靜來看,北虜是不會出來送死了。

“準備紮營吧。”眼看太陽從一團光果真變成了大火球,周耀神色不動,並沒有明顯的失望之色,反正攻城之戰,不太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

張瀚是天黑前趕到的,簇擁他前來的中軍將士已經準備點燃火把照亮,還好大營在望,營中燈火通明,人們鬆了口氣,等對了口令,營門大開,諸將迎着張瀚進入大營。

大營中還有相當數量的民夫,輜兵們要準備很多事情,安營時的苦力活是不少臨時徵調來的民夫們在做。

張瀚進營時,全營將士歡聲如雷動,民夫們也多半見過他,但人們還是很好奇,不少人盯着張瀚看。

馬是一匹大青馬,張瀚本人身高也很高壯,但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種身高九尺的昂然如天神般的神態,表面一看,也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代北青年的模樣。

張瀚身邊的人很容易忽視他的年齡,然而第一次見到他的人,毫無例外的被張瀚的年齡所驚,不管怎樣,看起來就是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人的模樣,高壯,相貌中人之上,並沒有太出奇的地方。

只有張瀚左顧右盼時,兩眼凜然若有神光,人們纔會稍有敬服,不少人情不自禁的把身子躬了下去。

人們對張瀚的崇拜和敬畏是發自內心,甚至是烙在了骨子裡頭。

除了他,沒有誰敢相信眼前的奇蹟是別人能做到的,大明九邊八十九萬邊軍,哪個邊帥敢拍着胸脯說能夠深入草原,徹底打敗北虜,並且拿下青城?

就在去年,套虜還深入延綏鎮,擊敗了當時的延綏總兵杜文煥,拿下了三座邊城,杜文煥因此灰頭土臉,要不是朝廷在遼東敗的更慘,不想在西邊節外生枝,恐怕杜總兵也沒有辦法成功移鎮到大同,早就被朝廷派來的錦衣衛給捉到京師下詔獄去了。

就是眼前這個高大普通的青年做成了這麼大的功業,而此時穿着一身普通的灰袍,連個標識也沒有,但全軍上下這般穿戴的也就是張瀚一人,這種普通反而成了最大的不普通,等張瀚正式進了營門,將領們簇擁過來時,民夫們才漸漸散去,而他們的眼中還是不乏崇敬之色,很多人雖然粗魯不文,可是他們也明白,自己置身在一個浩大的歷史場面之中,以後編出戲文來,自己回到村裡,在莊上和一羣閒上也很可以吹噓幾句,張大人下青城時,俺可就在他身邊看着哩!

“明日還有三個團二十一個輜兵大隊趕過來。”孫耀見了張瀚立刻就彙報道:“這樣全軍超過六萬人,連民夫八萬人,相比守城的北虜,估計應該有一倍以上的人數優勢了。”

張瀚一時沒有說話,藉着一點點的落日餘輝,他在打量着這座城池。

青城,歸化城,大板升城,不管這城池叫啥名,最終都是要落到和裕升的手中了。辛苦數年,這是最早的

一顆果實,現在終於熟透了。

往下去還有更多的挑戰,更頭疼難辦的事,敵人會一個比一個強大,但眼前這座城池代表了俺答汗和他的四十萬部下的最高成就,也是全體蒙古人的驕傲,現在這座城池就在張瀚眼前,似乎他伸手一摘,便可以落入手中。

“城體以青磚全包,果然怪不得叫青城。”

儘管在此前已經多次到過這個城池,張瀚似乎還是頭一回見到一樣,仔仔細細的打量起這座城池來。

方圓不大,也就是內地一個小州或縣城的大小,但在四野皆是草地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這座城池毫無疑問是一個奇蹟,也是當時土默特部落實力的象徵,因爲整座城池都以青磚修築,而城後不遠就是綿延數百里的大青山,當天氣晴好時,青色的城池掩映在青色的羣山之下,四周全部是青色的草原,所以當城池修築完成後,這座城的名字也就被蒙古人稱爲庫庫和屯,也就是“青城”之意。

“那尖頂就是銀佛寺吧?”

孔敏行是頭一回看到青城,他的眼中滿是好奇之色,指着一處露出金頂的建築向衆人發問。

“正是銀佛寺的金頂。”孫敬亭在草原上受過傷,在青城住了近兩個月,城中的建築他最爲熟悉,當下先答道:“這座寺最爲高大氣派,供奉的佛像也多。寺中經常住着活佛講經,城中的貴人們排着隊去聽。”

“北虜多信黃教或紅教。”孔敏行嘆氣道:“俺答汗修此城時,尚且多次威脅到我大明京師的安危,現在卻是被我大軍圍困,我看,當初修城時,俺答汗是萬萬想不到有今天吧。”

“當時也只是落日餘輝而已。”張瀚微笑道:“就算故元時自順帝北竄,蒙古就完了,這是大勢。此後的也先,達延汗,俺答汗,不過是一種慣性,若不是嘉靖年間武備不修,朝綱敗壞,俺答汗哪有猖狂的機會。”

張瀚面露沉思之色,所謂歷史的慣性不止是兩個國家或民族之間的關係,很多事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在歷史的大勢之下,有不少螳臂當車的人物,比如自己,現在做的這一切好象都挺成功,可是在大勢之下是漢人武力的衰落,精神的傾頹,還有中央集權制王朝的沒落……這就是大勢,集權王朝的弊病在明清兩代十分明顯,到了清朝更是集各種弊端爲大成,自己現在做的一切,究竟只是歷史大勢下的小插曲,還是能隻手擎天,真的挽回天傾?

張瀚轉過頭,問負責中軍的趙世武:“立營之後,可有什麼困難?”

張瀚沒有想太多,可能是他細胞裡沒有太多的哲學因子,也可能他已經習慣了真如商人一樣,看到大勢,從容布子,默默着手一件一件的去做事,經營遼東,布子在皮島和寬甸,還有十三山,布子在臺灣,遠到俄羅斯,他的商業帝國已經初顯雛形,草原上的實力無可動搖,不管未來如何,先一件事一件事的努力去做。

(本章完)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六百四十七章 說字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一百一十九章 鼓動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三百二十八章 開火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八百零六章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處置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命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縮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九百三十七章 對峙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六百四十七章 說字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一百一十九章 鼓動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三百二十八章 開火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八百零六章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處置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命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縮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九百三十七章 對峙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