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

“皇爺可要去打一會木匠活?”乾清宮東暖閣內,魏忠賢一臉殷勤的建議。

天啓搖頭嘆氣,說道:“現在哪有這般心思!”

天啓二年對這個不滿二十的皇帝真的是十分不順利的一年,剛一開年就是東虜大舉進攻,廣寧被攻克,十餘萬大軍被全殲,總兵副將到遊擊的勇將又死了一批,遼鎮只留有遼西一地,其餘土地盡失,遼西殘餘兵馬只有五萬餘人,舉朝震動,人心惶惶,宮中也是十分不安,當時天啓也害怕東虜趁勢直薄關城,如果山海關不保,那京師就真的危險了。

好在東虜只留下少量兵馬在圍攻十三山,大半八旗主力撤回遼東,這也叫天啓鬆了口氣,接着便是調整遼西的文武官員和調配兵馬糧餉,孫承宗就是天啓最中意的遼東經略人選……以閣部之尊任經略,天啓相信最少在數年之內,遼事將不復爲憂,至於何時能收復遼東全境,天啓很務實,對這個問題暫時還沒有想過。

剛過五月,遼西的局面漸漸安穩,天啓掛心的就是十三山的十餘萬軍民,他每日都會令太監到大高皇殿祈禱,自己也素服齋戒祈禱,希望上天能夠垂憐大明,能叫邊關的文武官員實心任事,將士能夠激發血誠,將這十餘萬人從十三山救回,而就在此時,王心一的奏摺自大同而來,直接把天啓給打懵了!

魏忠賢剛要再勸慰,卻是見司禮監的人將幾份奏稿拿了進來,放在最上頭的,自然便是孫承宗的。

“哦,孫先生來奏了。”天啓至案前坐下,展開孫承宗的奏稿閱讀。

年輕的皇帝神色十分專注,甚至可以說是聚精會神,與後世人想象的不同,天啓確實愛打木匠活,但正如後世很多人也有業餘愛好一樣,天啓的這種愛好和後世宅男喜歡做模型是一樣的道理,只是萬幾之餘的一種消遣而已。

在天啓短短的幾年皇帝時光裡,皇帝御文華殿學習經義的紀錄很多,批閱邊關事情的御批也並不少,在天啓中期之後,皇帝見事越發明白,處理事情也越發成熟,最少在天啓七年左右,大明的整體戰略態式不僅沒有惡化,反而有所好轉,很多人的感覺就是天啓如果能活到崇禎十七年,皇帝絕不大可能吊死在景山,大明也可能不會亡國,建虜也不大可能得到天下。

至於後來東林黨人所謂的明實亡於萬曆,天啓,那就是絲毫不要臉皮的造謠了。

魏忠賢站在皇帝身側,在這種時候,他很知趣的並不說話,皇帝對他有信任,但魏忠賢知道這種信任並不能任意揮霍。

“孫先生畢竟是孫先生。”天啓舒展眉宇,他剛看了一半,便是一臉笑容的對魏忠賢道:“大伴,孫先生說王在晉只逞口舌之利,其餘並無真實才幹,他的修築八里鋪新城之事,叫孫先生給否了。”

魏忠賢趕緊道:“孫先生就是高明,出京之前奴婢也是這般說,王在晉看似能節省國帑,其實人心不安,所耗費的更加厲害,他看不出這一點,比孫先生差遠了。”

天啓最爲重視的就是孫承宗和魏忠賢,一內一外,被他視爲朝廷的定海神針,聽到魏忠賢誇孫承宗,天啓也極爲開心,笑了一笑,繼續觀看孫承宗的奏摺。

“咦……”天啓看了幾行,臉色一變。

魏忠賢不敢出聲,心裡一下子七上八下。

“大伴,”天啓道:“孫先生又自請巡視宣大,你怎看?”

魏忠賢道:“孫先生可是擔心宣大不穩,影響遼鎮?”

天啓首肯道:“大伴心思動的快,朕亦是這般想的。”

主奴二人一時都沉默,孫承宗是既定的遼東經略,日後可能裁撤薊遼總督,由經略專任遼事,天啓對孫承宗的學識,人品,才幹,操守,無不信任,他這個老師是天啓皇帝心中最佳的穩定遼西局面,甚至收復失土的最佳經略人選,雄渾大氣,資歷威望權柄都足夠,有孫承宗在遼東,天啓感覺可以高枕無憂。

如果宣大再出問題,自然也不是件小事,現任的宣大總督力不能勝任,當然一定得換人,然而朝中現在並無合適人選,總不能將孫承宗調任宣大?那遼東那裡又是誰去?總不能還是王在晉,或是王象乾,甚至是張鶴鳴那老滑頭?

天啓捏着眉心,感覺是左右爲難。

魏忠賢在這事上不打算多說話,這件事他已經交代人調查的很清楚,張瀚這個商人出身的武職官在大同地方有些實力,因爲小事得罪了汪文言,正好王心一受貶,汪文言順道將王心一放在大同巡按任上,着其解決張瀚。

在魏忠賢看來,汪文言這個東林智囊果然是和人說的一樣,心機智略都是一等,然而心胸有些狹隘,並非政爭原故就憑白開罪人,張瀚這事,看着只是一個衛所指揮和商人身份,然而魏忠賢知道,在張瀚身邊是近乎整個宣大的官場,隱隱然有當年晉黨在西北地方的勢力,當年晉黨盛時和陝黨聯盟,幾乎把持了整個西北地方,朝中也有相當強悍的勢力,只是在萬曆中期之後,晉黨缺乏旗幟人物,漸漸衰微,被東林黨和浙黨取而代之。

這等事,簡直是雞毛鴨血,亂七八糟,魏忠賢不打算涉身其中,他近來在落子佈局,擴大自己在外朝的勢力範圍,與東林黨的決戰還沒到時候,否則倒是出招的好時機。

天啓一時難以決斷,司禮監和內閣當然也是一樣沒有看法,孫承宗的這本奏疏並沒有票擬也未貼紅,當然是留着給天啓親自決斷。

再下一本,便是張瀚的自辯奏疏。

天啓對張瀚的印象原本不壞,一個小小武官能叫皇帝留下印象原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皇帝對張瀚的感覺還算不錯。

在天啓心中,張瀚應該是一個頗具進取心的世家子弟,爲商成功,也能治軍,是那種精明強幹,精力充沛,雄心勃勃的年輕人。

王心一的彈劾,叫天啓感覺震驚,如果是真的,張瀚就是梟雄般的人物,這等人當然留不得。

張瀚的自辯,天啓當然極有興趣,當即就展開閱讀。

魏忠賢見狀悄悄轉身,到暖閣的門口吩咐人上一碗銀耳蓮子湯,再上一點細巧宮點。

皇帝對吃食上沒有特別的講究,不象幾年前萬曆皇爺在時,宮中的大太監輪流包辦皇帝的飲食,務求精巧,今上最愛吃的就是大雜燴,就是一些蝦,燕菜,灼蛤燴在一處,皇帝吃起來便是讚不絕口。

“大伴,”天啓擡頭叫道:“張瀚自請入京申辯。”

皇帝臉上有一些迷茫之色,張瀚的辯解方法是來自鄭國昌和麻承恩的建議,並沒有逐條反駁,有一些事駁也駁不了,張瀚坦承團練和商會之事,也承認自己掌握了靈丘礦山的開採,但他堅決反駁了對自己魚肉鄉里和兼併田畝的指控,天成衛和鎮虜衛一帶的中小軍官和士紳生員的田畝他都沒有動過,這一條很易駁,張瀚請求朝廷派員徹查,另外便是他在地方是否有不法情事,也請皇帝派員徹查,至於團練之事,當然是爲了備邊防虜,張瀚語氣十分老實誠懇,坦言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武力,此時他便是從自己的家世出發,鳳磐公之後,百年之下世代效忠大明,雖不是世代將門,論起忠誠來絕不比那些將門差,各地的將門均可掌握一定實力的私丁,爲何官紳世家便不可以?

天啓道:“團練一事,看來最爲犯忌,不過張瀚所言似乎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備邊防虜,邊軍崩壞,地方守備不嚴,他這等行商之人最忌邊境不穩,馬市關閉後北虜又開始騷動,是以張瀚自出家資備辦團練,還北上築堡防邊,此事亦是朝廷允的……”

魏忠賢說道:“見行方見心,張瀚以忠心來說,朝廷又無法查察,還是得從其行跡來說,朝廷一定要查出他是否有諸多不法情事,地方是否受其壓迫,官員是否受其挾制,前巡撫韓畦是否爲其刺殺,查清這些,其餘諸事就很清楚了。”

天啓頷首道:“大伴所言很對,查,當然是要徹查。張瀚這折司禮先批下去,朝廷要派員查,他在家待着,查清楚後再說。”

魏忠賢心裡也有些佩服,皇帝的心機手腕越發純熟了。

張瀚的事,若是實跡,自請入京可能是試探,同意他來,張瀚反不來了,甚至可能直接扯旗造反,這對朝廷的大局自然不利。

若是查明是實,朝廷或逮拿,或佈局用兵,總是能將禍患災害減到最輕程度。

若是查明是王心一虛奏,則張瀚無事,或是放在大同不動,或是召來京師見一見,也是一道詔旨的事情,不必在此時急着叫此人進京。

以和裕升在京師的消息渠道的能量,孫承宗自請巡視宣大之事的奏摺抄稿,到大內後隔了兩日就到了張瀚的案頭。

“這老孫頭……”

張瀚無奈的苦笑搖頭,他沒想到,這一次居然把這孫承宗給招了來!-

今天是下走生日,晚上出去小飲幾杯,提前了。

...

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三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千九十七章 走路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五百六十七章 銅礦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九百七十章 和記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三十九章 獎賞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槍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出發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十七章 打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八百三十四章 西域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六百九十六 套索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一百五十五章 葉赫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六百五十四章 撕碎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九百二十八章 急報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二百三十四章 縮頭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
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三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千九十七章 走路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五百六十七章 銅礦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九百七十章 和記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三十九章 獎賞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槍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出發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十七章 打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八百三十四章 西域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六百九十六 套索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一百五十五章 葉赫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六百五十四章 撕碎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九百二十八章 急報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二百三十四章 縮頭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