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試探性的攻擊

滿清偵騎離去後,護廠隊將滿清破關後的橙色警戒水平提升到了紅色。依照鄭森的分析,靜海的貿易點絕對會是滿清的打擊目標。別的不說,就憑着鄭家以及荷蘭東印度公司對於滿清表現出來的不友好的態度,滿清就沒有放過這個據點的道理。

滿清偵騎的出現也引起了王知縣的注意,直到一個月前,靜海縣的最後的那段殘破的城牆纔算是被重新修了起來,(其實只是用土勉強的堆了個樣子,堅固程度根本就沒有保證)但是王知縣知道,靠這個擋住滿清的攻擊,幾乎就是笑話。所以滿清的偵騎剛一離開,他就急匆匆的帶着家眷和一幫子其他人跑到鄭家的營壘附近,要求進入營地,和郭參將討論一下如何加強靜海的防禦的問題。

而有了王知縣帶的這個頭,靜海城裡的居民自然也有樣學樣。原本靜海縣裡面本來倒也沒多少的人口,只是自從商路開通之後,城裡的人口倒是多了不少,尤其是一些商人,爲了便於和鄭家以及荷蘭人做買賣,在靜海城中都建立了商鋪。雖然在十幾天之前,當滿清軍隊破關而入的消息傳來之後,鄭家和真的以及假的荷蘭人就立刻停止了一切的交易活動,並向那些和他們交易的商戶提出了關於此地很快會淪爲戰地的警告。但是這些商人也並沒有完全撤走。因爲時間太緊迫,無法及時運走他們帶來的用於交易的貨物,還有不少的客商還滯留在靜海。而當王知縣都直接跑進鄭家的據點裡去了之後,這些人也立刻就慌了神,紛紛拋下貨物,跑到鄭家的據點旁邊,請求鄭家收留。

鄭家在靜海海邊的那個據點其實很小,根本就不可能容納那麼多的人。而且那裡馬上就是戰地,也不可能讓那麼多的亂七八糟的人進去,否則,萬一裡面混進了建胬的探子,說不得就會出問題。

所以這些人都被擋在了據點外面。鄭家的士兵們高聲喊着要求他們立刻自行南下避難,並警告他們,如果有過激行動,就會遭到打擊。但是人羣依舊不肯離開。

“郭參將,你看能不能……”王知縣似乎有點不忍心。

“大人。”郭懷一回答說,“末將聽說建胬最擅長在難民中夾雜奸細,有不少的城池就是因此而失陷的。末將也不敢不防呀!萬一……”

王知縣聽了,想了想又說:“我看這碼頭上還有些小船,再加上你們的大船,應該也能裝得下這些人。何不將這些人都臨時裝到船上去?這樣就是這些人裡面有建胬的奸細,他們也不能直接進這裡來,只是上船而已,這些建胬,到了船上,還能翻得起什麼浪花來嗎?”

爲了協助防禦,“荷蘭人”將一條巡航艦派到附近,那上面的18磅炮可以用來掩護陣地的側翼方向。除了那條巡防艦,還有好幾條鄭家的老式戰船也都停靠在這裡。鄭森打算在陣地難以堅守的情況下,用這些船儘可能的撤走自己的部隊。除了這些大船,還有一些工作用的小船。畢竟,這是第一次和滿清遭遇,對於自己和滿清的戰鬥力的對比,鄭森並沒有什麼實實在在的瞭解。除了這幾條船,如今王知縣說到的就是這些船。

郭懷一知道他並沒有時間多猶豫,他略想了想,考慮到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和鄭家有生意上的關係,如果讓這些人損失了,對於鄭家也是種損失。再考慮到如果擠一擠,再加上荷蘭人的巡航艦,也能臨時裝上一批士兵,於是他就回答道:“荷蘭人的那條船我管不了,怕是動不了。至於我手裡的船,要留下一條大的,其他的倒是可以借給大人用用。”

於是就有人指揮着這些商人們到海邊上船。因爲登船的行動是在灘塗上進行的,缺乏港口設施,所以只能使用小船轉運,這當然就帶來了登船速度緩慢的問題,雖然避難的人數只有一千多,但是花了很多的時間,但是還是有不少人沒來得及登上船。

這時候,遠處的天空中出現了高高揚起的黃塵,這正是大軍迫近的預兆。剩下的人頓時亂成一團。一些人也顧不得秩序就往小船上亂擠,還有人乾脆跳進海里向着大船的方向遊了過去。

滿清的隊伍距離這裡其實還很有一些距離,足足過了三刻鐘,清軍的先頭部隊纔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裡。

這個時候,海灘上的那些人勉強倒是都上了船,只是大船上都已經裝滿了人,最後的一些人都只能擠在那些小舢板上面了。好在海上沒什麼風,要不然怕是不少人都要掉到海里淹死。

滿清派來的軍隊人數其實並不算多,大概也就一千多人。但是怎個隊伍的人數卻不少,除了士兵,還有數千名被裹挾的平民,裹挾逼迫平民攻城正是滿清常用的手段。

對於滿清裹挾平民攻擊,在護廠隊集體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也有過考慮,並制定了相關的計劃。不過這計劃到底能不能成功,能有什麼樣的效果,大家卻都沒有多少把握。

滿清軍隊在距離第一道壕溝大約一千步左右的地方停了下來,又過了一段時間,第一批的平民開始在滿清軍隊的逼迫下向着壕溝靠近。他們首先進入了木樁區域,並在那裡停了下來,開始拔除那些木樁。

爲了防備可能的反抗,清軍並沒有給那些平民任何工具,他們必須用雙手將這些木樁拔出來,而那些清軍則呆在距離他們大概二十步左右的地方監視他們的行動。在這個距離上,一般來說,壕溝附近發射的箭矢或是火槍都不足以威脅他們。當然,那些平民們拔除木樁的速度很慢,但清軍並不在乎,反正附近根本不存在有威脅的明軍機動力量,他們有的時間。

……

在第一道壕溝的一個拐角處,有一個略微高一點的土堆,好像是明軍挖壕溝的時候,將挖出來的土堆在那裡造成的。但事實上,那並不是一個土堆,而是一個隱蔽良好的火炮掩體。在土堆的外表下面,是一個用木料搭建出來的戰鬥室,裡面佈置了一門小巧的三磅炮,這種火炮在鄭森的護廠隊初建的時候,對於訓練炮兵和步兵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如今已經逐步的被六磅炮替代。所以如今被拿來安置在非常靠前的前沿,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敵人的方位在2-12區域,炮組做好三分之二裝藥霰彈射擊準備。”就在滿清裹挾的平民靠近了外圍的木樁的時候,炮組長張朝就接到了這樣的指令。

如今躲藏在火炮掩體中的張朝根本就看不到外面的情況,火炮掩體的射擊口還被幹草堵着在,他什麼都看不見。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和他的隊員們將那門3磅炮瞄準了建胬所在的位置——在這個炮位上,他已經不止一次的訓練過在不能向外看的情況下,將炮口對準預定區域,並打出精準的一炮了。三磅炮的威力本身就有限,三分之二裝藥又進一步降低了威力,這就使得它所發射出去霰彈的初速進一步的下降,從而讓彈道變得更爲彎曲,再加上火炮陣地的位置本來就要比那邊略高一點,以至於他們發射的霰彈可以正好越過前面的那些平民,打在後面督戰的建胬身上。

“建胬在2-12區域,一共有四門3磅炮的射程能夠覆蓋到這一區域。我們等到他們驅趕的平民接近當面的拒馬的時候,再進行一輪急速射,打亂後面的督戰的韃子。傳令給侯國強,炮兵打響後立刻行動,控制那幫老百姓進壕溝。沿着那條壕溝往我們這邊跑,一直跑進隔離區。接着我們就將他們暫時控制在那裡,等打退了建胬之後,再對這些人進行甄別。各個部門依照這一計劃做好準備!”呂西安對自己的傳令兵說。

傳令兵聽完,迅速的將命令複述了一遍,然後在呂西安的示意下,離開了指揮部,沿着交通壕奔向前沿。

在接到了新的命令後,張朝小心的從觀察孔中觀察起了建胬那邊的行動。這時候那些平民已經接近了拒馬。

“準備開炮!”張朝大喝道。

一個炮兵用推彈杆一下子推開了射擊口上覆蓋着的乾草,同時,幾個炮兵將3磅炮沿着地面上的導軌一推,就讓黑洞洞的炮口從射擊口中伸了出去。然後“轟”的一聲,大炮就打響了。

火炮射擊的後坐力推着這門炮沿着滑軌後退了兩米多,張朝等人顧不得看射擊的結果,趕緊衝了過去,開始清膛,裝藥……

在大炮打響之前,負責帶隊督戰的托爾漢就隱隱的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因爲對方的反應實在是太安靜了。一般來說,這個時候,守軍要麼已經開始用遠程火力消滅那些正在清理木樁的炮灰,要麼就該出來反衝擊,以救援那些百姓,但是對面卻如此的安靜,這讓他的心中忍不住一陣陣的發毛。

“真是打得仗越多,膽子越小了。”看着那些平民已經逼近對面的壕溝了,對面還是毫無反應,托爾漢忍不住這樣想道。

第四百七十三章,追擊第三百三十三章,會戰(1)第三百七十八章,回家第九十二章,自保之術第四百五十章,巷戰(4)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第三百八十六章,練兵(3)第二百六十九章,潰敗(2)第三百二十四章,立威(5)第一百二十七章,進取號巡航艦(下)第一百九十九章,武裝的華人(4)第三百三十章,突襲(1)第四百九十九章,李自成的決斷(1)第五百八十七章,追擊(1)第四百五十七章,長跑第五百二十七章,選擇(4)第四百五十一章,巷戰(5)第九十八章,南曲第一顧橫波(上)第二百六十二章,大事(4)第二百五十六章,相持(3)第三百零七章,圍困(8)第三百四十四章,解圍第三百七十五章,鎖國和艦隊(2)第一百六十四章,攔截第一百一十五章,陷阱(2)第二百七十三章,撤退(2)第三百二十六章,立威(7)第五百五十八章,反正(2)第二百零五章,士林(1)第六十二章,北港集訓(1)第十八章,學習第四百四十章,大敵(3)第五百零六章,左家軍的未來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四百七十二章,撤退第三百三十章,突襲(1)第一百七十一章,優勢第五百五十九章,罵陣第五百三十章,鐵壁(2)第一百零二章,水太涼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4)第五百一十八章,牛莊堡(2)第一百九十二章,安平條約(1)第三百九十章,剿官安民第三百三十八章,會戰(6)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2)第一百三十一章,福臨第二百二十八章,澳洲海寇(2)第一百三十九章,模範軍第三百二十六章,立威(7)第二百三十九章,僱傭兵(4)第二百零四章,新移民的需求(3)第五百一十八章,牛莊堡(2)第一百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上)第四十三章,築城安平第一百二十九章,鍛銅(下)第三百九十六章,買賣和情報(1)第二百二十六章,分贓第二十章,專業戰艦(2)第三十九章,備考第四百六十五章,撤退(2)第三百九十三章,生意(2)第二百零四章,新移民的需求(3)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三百六十三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1)第四百二十四章,判斷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四百八十六章,登基(2)第四百九十七章,周伯符的大買賣(5)第一百一十一章,離開(2)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二百五十四章,假貨第四百八十六章,登基(2)第二百八十八章,封鎖(2)第六十七章,經濟作物種植園(1)第一百零一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下)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五十六章,神木(3)第一百八十一章,出擊(2)第四百四十七章,巷戰(1)第二百九十四章,海戰(4)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五百八十八章,追擊(2)第二百一十章,士林(6)第三百四十八章,教化(2)第一百七十三章,勇氣和絕望第三十九章,備考第五十六章,神木(3)第一百八十一章,出擊(2)第一百八十一章,出擊(2)第五百八十章,招安第一百六十八章,搜索(1)二百九十章,封鎖(4)第二百二十三章,王大力歷險記五百七十八章,強攻第五百五十三章,攻防(2)第三百七十章,夜談第三百一十四章,大事(3)第四百二十章,押寶第九十七章,秦淮
第四百七十三章,追擊第三百三十三章,會戰(1)第三百七十八章,回家第九十二章,自保之術第四百五十章,巷戰(4)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第三百八十六章,練兵(3)第二百六十九章,潰敗(2)第三百二十四章,立威(5)第一百二十七章,進取號巡航艦(下)第一百九十九章,武裝的華人(4)第三百三十章,突襲(1)第四百九十九章,李自成的決斷(1)第五百八十七章,追擊(1)第四百五十七章,長跑第五百二十七章,選擇(4)第四百五十一章,巷戰(5)第九十八章,南曲第一顧橫波(上)第二百六十二章,大事(4)第二百五十六章,相持(3)第三百零七章,圍困(8)第三百四十四章,解圍第三百七十五章,鎖國和艦隊(2)第一百六十四章,攔截第一百一十五章,陷阱(2)第二百七十三章,撤退(2)第三百二十六章,立威(7)第五百五十八章,反正(2)第二百零五章,士林(1)第六十二章,北港集訓(1)第十八章,學習第四百四十章,大敵(3)第五百零六章,左家軍的未來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四百七十二章,撤退第三百三十章,突襲(1)第一百七十一章,優勢第五百五十九章,罵陣第五百三十章,鐵壁(2)第一百零二章,水太涼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4)第五百一十八章,牛莊堡(2)第一百九十二章,安平條約(1)第三百九十章,剿官安民第三百三十八章,會戰(6)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2)第一百三十一章,福臨第二百二十八章,澳洲海寇(2)第一百三十九章,模範軍第三百二十六章,立威(7)第二百三十九章,僱傭兵(4)第二百零四章,新移民的需求(3)第五百一十八章,牛莊堡(2)第一百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上)第四十三章,築城安平第一百二十九章,鍛銅(下)第三百九十六章,買賣和情報(1)第二百二十六章,分贓第二十章,專業戰艦(2)第三十九章,備考第四百六十五章,撤退(2)第三百九十三章,生意(2)第二百零四章,新移民的需求(3)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三百六十三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1)第四百二十四章,判斷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四百八十六章,登基(2)第四百九十七章,周伯符的大買賣(5)第一百一十一章,離開(2)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二百五十四章,假貨第四百八十六章,登基(2)第二百八十八章,封鎖(2)第六十七章,經濟作物種植園(1)第一百零一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下)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五十六章,神木(3)第一百八十一章,出擊(2)第四百四十七章,巷戰(1)第二百九十四章,海戰(4)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五百八十八章,追擊(2)第二百一十章,士林(6)第三百四十八章,教化(2)第一百七十三章,勇氣和絕望第三十九章,備考第五十六章,神木(3)第一百八十一章,出擊(2)第一百八十一章,出擊(2)第五百八十章,招安第一百六十八章,搜索(1)二百九十章,封鎖(4)第二百二十三章,王大力歷險記五百七十八章,強攻第五百五十三章,攻防(2)第三百七十章,夜談第三百一十四章,大事(3)第四百二十章,押寶第九十七章,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