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士林(1)

當然,有方以智在,鬥毆的事情倒是沒有發生,不過顧絳和侯方域都是高傲的人,雖然經過方以智的調解,雙方都答應,不和對方計較,但兩人之間相互的鄙視或者敵視卻並沒有什麼改善。在顧絳看來,侯方域不過是仗着老爹的身份,以及會寫點言不及義的文章就沾沾自喜的淺薄之徒,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學問,更缺乏認認真真做學問誠意,甚至乾脆就是心術不正。因爲《大學》有言:“欲正其心者,必先誠其意。”侯方域討論學問的心意都不誠懇,夾雜的私念頗多,這自然就會導致心術不正。

而在侯方域看來,顧絳的言論遠遠的偏離了夫子之教,卻偏偏能自圓其說,讓人很難挑出問題來。而這個很難挑出問題來,也正是他最可恨之處,真可以說是“心達而險,行闢而堅,言僞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這是荀子記載的孔子誅少正卯的理由)實在是斯文敗類,大奸大惡。只是可惜方密之,竟然也受了他的不少蠱惑。當然這不怪方密之,全是這顧絳太奸猾,太能迷惑人,一如當年的少正卯一樣,就連夫子的學生,除了顏回之外,都能被他迷惑。如今自己雖然能識其奸惡,可惜卻比不得孔子身爲魯國代相,可以行“君子之誅”。

而他們兩人也都有不少的支持者,顧絳這段時間以來,舌戰羣儒,學問方面的確讓很多人爲之折服,其中也包括方家的一些子弟;而侯方域則是名門之後,道德文章也是天下知名,粉絲什麼的也不少,其中一樣有一些方家的子弟。他倆相互間的看法自然也會影響到他們的支持者的看法,結果……自然是方以智覺得自己竟然比以前更爲忙亂了。

不過今天,方以智在接到一封信之後,心情便大好了起來。放下信件,竟然忍不住喜形於色的道:“這個害人精,總算是來了!”

方以智口中的“害人精”自然指的就是鄭森。鄭森的信中說,如今自己正在常熟探望居家的老師錢謙益,不久之後就準備動身到桐城來。方以智知道這消息當然很高興,這一來是故友重逢之喜:二來也是因爲,相比顧絳,鄭森在數學和天授格物方面的水平明顯更高,更能和他進行學術方面的討論: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方以智覺得,在和別人打交道方面,鄭森比自己和顧絳都強,如今這亂七八糟的局面,倒是正需要他來幫着收拾收拾。

……

蘇州府,常熟。

幾年前,錢謙益在太監曹化淳的幫助下,擺脫了牢獄之災,但也被削籍回家居住。回到老家常熟之後,短時間內仕進無望的錢謙益便暫時在老家呆了下來,不過他並不絕望,因爲他知道,東林黨的大敵周延儒已經倒了下來,自己的復出只是遲早的事情。

這幾年鄭森雖然忙亂,卻也經常寫信問候他,甚至還託人給錢謙益帶去了不少的禮物,而錢謙益也知道,如今已經是亂世,在這樣的亂世中,他在政治上要有所作爲,一定要找個可以作爲後援的武將。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略全盤崩解帶來的後果,尤其是各路將領全面軍閥化的後果,雖然大家都不說,但是飽讀詩書,對歷代的歷史都很熟悉的錢謙益卻也不是看不出來。只不過,雖然看在眼裡,想在心裡,錢謙益卻也明白,有些事情卻是不太好在嘴裡說出來的。這就是老人家比那些毛頭小夥子強的地方了。因爲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對於鄭森的來訪自然是非常熱情。不但親自拉着鄭森的手帶着他在自己家裡轉了轉,還帶着他去拜見了師母,又讓自己的兒子錢孫愛出來見鄭森,還讓他要好好向鄭森學習。刻着這個瘦小的孩子,鄭森倒是一下子想起了在原先的時空裡,和他相關的一個故事了。

卻說當年,錢謙益因爲水太涼沒有殉國,又因爲頭皮癢去剃了頭,然後就當上了滿清的官。他離開家去京城當官之後,柳如是怒曰:“男人不肯爲國家守節,難道我還要在家裡爲他守節嗎?”便找了個姓孫的書生,給錢謙益帶上了一頂綠油油的大帽子。錢孫愛發現這事情之後大怒,便帶着人把那個姓孫的打死了,還去告了官。然後,得知此事的錢謙益勃然大怒,寫信回來痛罵兒子說:“柳如是不可一日無孫,我不可一日無柳如是!你打死了孫書生,那就等於是在謀殺你老子我,老子我不認你這個兒子了!”於是錢孫愛只好乖乖的去撤訴,然後老老實實的看着柳如是以葬夫之禮埋葬了孫書生。

“老師,師弟的身體好像有些瘦弱……”等錢孫愛下去了,鄭森便這樣對錢謙益說。

“唉!”錢謙益聽了這話,忍不住長長的嘆了口氣道,“老夫無福,生了幾個兒子,卻都先後夭折了,如今也只有這一子,但自幼便身體瘦弱,唉……”

“老師,華佗有言,人體欲得勞動。我觀師弟情態,怕是除了讀書,很少有運動的時候。”鄭森道,“其實,經常動一動,對身體確實是有好處的。學生家裡的規矩是,每日清晨,小孩子們都需要起來,沿着校場跑上一兩圈的。所以學生還有學生的幾個弟弟,身體倒還都不錯的。老師也可以讓師弟試試,只是要循序漸進,也不可太過。”

錢謙益聽了,點點頭道:“讓他動動也好。”

他頓了頓,又道:“阿森,你近來的那書,爲師也認真的看了。的確是頗有道理,但很多地方的言辭太過激烈,有失聖人敦厚之意呀。”

鄭森聽了,知道錢謙益是真的認真看了那《物種起源》以及他們附帶的解說,而且必然是要有所教誨了,便道:“學生狂悖,還請老師教導。”

“嗯,”錢謙益點了點頭,道,“你這書,自‘天授’而推演之,雖然還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楚,但大體而言,已經算得上很是嚴密了。單靠這書,將來你在學問上的成就地位,就不是老夫能比的了。”

“老師如此誇獎,學生愧不敢當。”鄭森趕忙抱拳道。

“別來這些虛的。”錢謙益笑道,“阿森,我聽人說,你是立志要當聖人的。老夫卻遠遠不是聖人,你要是不能遠超老夫,還當個什麼聖人?只是你們的這個解說,卻有些言辭不妥的地方,老夫認真的看了看,然後批註了一番,你可以拿回去看看。”

說到這裡,錢謙益便叫來一個僕人,讓他去自己書房裡將那份《物種起源》以及它的解說一併取來。

僕人答應了一聲便去了,不一會兒,就端着厚厚的一套書回來了。

錢謙益又道:“阿森,孔子曰:‘言而無文,行而不遠。’又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你這書呀,質樸有餘,文采頗有不足,倒有點墨子文章的味道。只是墨子雖然是大賢,卻不是聖人。你要真心要當聖人,這文辭也不可完全偏廢。”

鄭森忙行禮道:“學生受教了。”

錢謙益點頭笑道:“如此甚好,甚好……”

……

當日,錢謙益便安排鄭森在自家住下,到了夜間,鄭森在案頭點起鯨油燈,明亮的黃光就將整個屋子都照亮了。如今這鯨油燈卻在長江中下游一代已經很是流行,只要夜裡點的起燈的人家,邊都是點這種燈了。原本的菜油燈或者蠟燭除了在寺廟裡,基本上已經很難見到了。(寺廟裡因爲鯨油是殺生而得,所以不用。)

鄭森在燈光下將錢謙益批註過的《物種起源》並其解說都翻開來,看到在書頁間,錢謙益都用硃筆,用蠅頭小楷細細密密的改動了很多地方。尤其是後面的解說部分,改動尤多,很多地方,改動的文字甚至比原文還多。鄭森一一看過去,發現錢謙益基本上沒有改變這書的本意,但文辭在經過他改動後確實是既準確,又漂亮。尤其是解說部分,錢謙益將其中很多內容加以發揮之後,於孔孟聖人之道相印證,做得比自己和顧絳方以智都要好出不少。也更有說服力一些。鄭森由此知道,錢謙益在這本書上面確實是花了大力氣的。而且論及學問,至少現在,鄭森也好,顧絳方以智也好都還比不過這位探花郎。

鄭森更知道,錢謙益幫自己的可不僅僅是文字,他這樣做,更是在給自己背書。自己的這些文字中,可能引發爭議和麻煩的地方絕對不少。它固然可以幫自己刷聲望,但也可以給自己帶來不少的反對者,帶來諸如“狂生”之類的名聲。到時候刷出一個李贄式的名聲來了,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有了錢謙益的批註,整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卻不說錢謙益的文字有效的柔化了那些太刺激的地方,而且引用聖人之言與之印證的時候,也做得更好更有說服力,單就錢謙益此時身負海內重望數十年的東林領袖的身份,就能讓很多人改變態度了。

“錢老師的這筆投資可不小呀。”鄭森想道,“看在這份投資的份上,將來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讓他落下個‘水太涼’‘頭皮癢’的名聲了。”

第十五章 ,無心之言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五百五十八章,反正(2)第一章,吾家千里駒第一百三十七章,試探性攻擊(2)第二百八十八章,封鎖(2)四百六十三章,戰功第五百七十五章,巨炮(4)第五十九章,捕鯨船(2)第三百九十二章,生意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三百五十一章,教化(5)四百六十一章,騎兵(2)第四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三百四十九章,教化(3)第二百八十章,突圍(4)第三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4)第一百七十二章,巡航艦殺手第三百零一章,圍困(2)第五百五十七章,反正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五百七十九章,動搖第一百三十七章,試探性攻擊(2)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二百零五章,士林(1)第二百二十六章,分贓第四百零四章,李自成的策略第三百八十章,圍城(2)第三百六十九章,日本(5)第五十九章,捕鯨船(2)第一百零五章,實學(1)第五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6)第六章,神童(2)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五百一十八章,牛莊堡(2)第一百七十七章,西班牙人的反擊(2)第九十七章,秦淮第二百四十三章,決斷第一百八十六章,決戰(4)第一百九十章,鎮遠要塞(2)第兩百章,武裝的華人(5)第三百五十章,教化(4)第二百九十八章,風暴(2)第二百零六章,士林(2)第三百八十八章,爆破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三百九十三章,生意(2)第五百二十六章,選擇(3)第二百七十九章,突圍(3)第二百六十四章,巡視(2)第三百二十八章,立威(9)第四百零五章,掃蕩第二十九章,雙贏的和平(3)第七十二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一十四章,檮杌(4)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4)第二百二十九章,澳洲海寇(3)第四百零三章,備戰第三十四章,賣隊友和追窮寇(5)第一百一十六章,陷阱(3)第七十六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4)第五百零五章,捆綁(3)第四百五十二章,巷戰(6)第四百一十章,奪寶(1)第七十二章,借刀殺人第三百八十章,圍城(2)第五百零八章,左家軍的未來(3)第一百四十四章,截擊(1)二百七十二章,撤退(1)第九十六章,神童(2)第五百零三章,捆綁(1)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平條約(3)第二百四十四章,襲擾第四百六十章,騎兵第三百六十七章,日本(3)第一百三十七章,試探性攻擊(2)第三百四十一章,會戰(9)第七十三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二百九十章,封鎖(4)第四百七十一章,遭遇戰(5)第二十二章,重任(2)第一百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上)二百七十二章,撤退(1)第十八章,學習第八十三章,泰西商人和神藥(3)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三百八十五章,練兵(2)第二百九十八章,風暴(2)第一百八十四章,決戰(2)第四百一十一章,奪寶(2)第三百四十五章,解圍(2)第一百九十章,鎮遠要塞(2)第五百五十四章,攻防(3)第一百二十七章,進取號巡航艦(下)第三百五十一章,教化(5)第一百四十一章,赴死(2)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三百四十八章,教化(2)第三百二十四章,立威(5)
第十五章 ,無心之言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五百五十八章,反正(2)第一章,吾家千里駒第一百三十七章,試探性攻擊(2)第二百八十八章,封鎖(2)四百六十三章,戰功第五百七十五章,巨炮(4)第五十九章,捕鯨船(2)第三百九十二章,生意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三百五十一章,教化(5)四百六十一章,騎兵(2)第四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三百四十九章,教化(3)第二百八十章,突圍(4)第三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4)第一百七十二章,巡航艦殺手第三百零一章,圍困(2)第五百五十七章,反正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五百七十九章,動搖第一百三十七章,試探性攻擊(2)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二百零五章,士林(1)第二百二十六章,分贓第四百零四章,李自成的策略第三百八十章,圍城(2)第三百六十九章,日本(5)第五十九章,捕鯨船(2)第一百零五章,實學(1)第五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6)第六章,神童(2)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五百一十八章,牛莊堡(2)第一百七十七章,西班牙人的反擊(2)第九十七章,秦淮第二百四十三章,決斷第一百八十六章,決戰(4)第一百九十章,鎮遠要塞(2)第兩百章,武裝的華人(5)第三百五十章,教化(4)第二百九十八章,風暴(2)第二百零六章,士林(2)第三百八十八章,爆破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三百九十三章,生意(2)第五百二十六章,選擇(3)第二百七十九章,突圍(3)第二百六十四章,巡視(2)第三百二十八章,立威(9)第四百零五章,掃蕩第二十九章,雙贏的和平(3)第七十二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一十四章,檮杌(4)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4)第二百二十九章,澳洲海寇(3)第四百零三章,備戰第三十四章,賣隊友和追窮寇(5)第一百一十六章,陷阱(3)第七十六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4)第五百零五章,捆綁(3)第四百五十二章,巷戰(6)第四百一十章,奪寶(1)第七十二章,借刀殺人第三百八十章,圍城(2)第五百零八章,左家軍的未來(3)第一百四十四章,截擊(1)二百七十二章,撤退(1)第九十六章,神童(2)第五百零三章,捆綁(1)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平條約(3)第二百四十四章,襲擾第四百六十章,騎兵第三百六十七章,日本(3)第一百三十七章,試探性攻擊(2)第三百四十一章,會戰(9)第七十三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二百九十章,封鎖(4)第四百七十一章,遭遇戰(5)第二十二章,重任(2)第一百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上)二百七十二章,撤退(1)第十八章,學習第八十三章,泰西商人和神藥(3)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三百八十五章,練兵(2)第二百九十八章,風暴(2)第一百八十四章,決戰(2)第四百一十一章,奪寶(2)第三百四十五章,解圍(2)第一百九十章,鎮遠要塞(2)第五百五十四章,攻防(3)第一百二十七章,進取號巡航艦(下)第三百五十一章,教化(5)第一百四十一章,赴死(2)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三百四十八章,教化(2)第三百二十四章,立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