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封鎖

鎮遠港的碼頭上也跟着忙亂了起來,火船開始升風帆出航,以對付可能冒着炮火衝過來的西班牙軍艦。鎮遠港除了在出口處的三個炮臺之外,在碼頭附近也還有一個規模略小一點的炮臺,炮臺上裝備着兩門從“奮進號”上退下來的18磅炮和兩門12磅炮,以及四門更小的六磅炮。這些炮再配合上火船,也已經足以對付任何闖入到港區的敵艦了。

駐守在碼頭上的陸戰隊已經做好了抗擊西班牙人的準備。雖然西班牙人的步兵不太可能在沒解決前面的那三座炮臺之前就出現在碼頭區附近,(碼頭區周圍都是茂密的原始叢林,可不是那麼好過來的,即使能過來,也不會有任何的重武器。這樣的輕步兵在面對碼頭區的城牆的時候幾乎是毫無辦法的)但是士兵們還是都做好了防禦的準備。

楊朝棟這時候也已經走到了港口附近最高的瞭望臺上,從這裡,天氣好的時候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對面的中央炮臺上的守軍的旗語。今天早上雖然有些海霧,但是隨着太陽越升越高,能見度也越來越好,在這裡已經可以看到那邊的旗語了。這自然比從那邊派交通艇過來的效率要高得多了。

楊朝棟看了看旁邊的那個模範軍士兵遞上來的記錄下來的旗語,道:“這些西班牙人想幹什麼呢?”

“團長,你說這些西班牙人就堵在港口外面亂轉,既不衝過來也不走,他們是想幹什麼呢?”在中央炮臺,18磅炮營營長莫懷遠對團長張好古說。

“我又不是西班牙人,我怎麼知道,也許是在試探我軍的炮火射程吧?”張好古道。

張好古是當初在護廠隊學校裡畢業的第一批學員。在上次對西班牙人的戰爭中立過功,便被提拔了起來,擔任了鎮遠港的衛戍司令,莫懷遠則比張好古要晚兩屆,當他離開學校的時候,那所學校已經改名爲北港軍官學校了。

“團長,你看那後面的那一隊西班牙商船好像很奇怪。”莫懷遠舉着望遠鏡看了一下,放下望遠鏡說道,“團長你看,那些商船吃水都很深,好像是裝滿了東西。他們到我們這裡來又不是來做買賣的,船隻上能裝滿了什麼呢?最可能的就是士兵了。可是團長,那麼多的船,都裝得這麼滿,他們那裡能有這麼多的士兵?”

莫懷遠提到的那支由商船組成的船隊的確很奇怪,那是一隻由四十多條商船組成的船隊,其中有一些西式帆船,但是更多的卻是中國式的福船。這麼多的船,都裝滿了東西,如果裝的都是,不,如果有一半裝的是人,那就是多達千人以上的軍隊了。如果動用這樣多的陸軍,那西班牙人的目標就應該只有一個了——攻克鎮遠港。然而,另一支由軍艦組成的西班牙艦隊卻相對太弱了,他們只有不過四條巡防艦而已,那些戰列艦一條都沒有來。這樣的海上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是中央炮臺或是兩翼炮臺中的任何一個的對手。

張好古還記得當初在學校裡,少將軍給自己等學員講過的這樣的一句話:“一座設計良好的,只有一門炮的炮臺,就足以對抗一條有哪怕一百門炮的軍艦。”

這句話是鄭森從後來的納爾遜勳爵那裡剽竊過來的。張好古當初剛聽到這話的時候還覺得這話未免有些誇張,但是隨着經驗的增多,他越來越覺得這話確實是有道理的。比如如今他所在的中央炮臺。最高的幾門大炮的炮位要比海面高出兩百來尺,這使得大炮的射程被大大的增加了。而且炮臺是穩定不動的,不比軍艦會因爲海浪而晃動。再加上對於附近的海域,炮兵早就進行過試射,射擊的精度也遠遠不是那些軍艦能比的。再加上炮臺和軍艦的抗打擊能力的差別更是天上地下。比如中央炮臺,主體結構都是用堅固的火山岩構築,然後用糯米和石灰粘接起來的,不要說西班牙人的巡防艦上的12磅炮,就是他們的戰列艦上最大的炮,甚至於就是鄭家自己最強的火炮,打在這些花崗岩的工事上,也就不過和撓癢癢一樣。要想在炮戰中幹掉炮臺的火炮,軍艦就必須讓自己射出的炮彈準確的直接命中對方的大炮。而炮臺這邊呢,卻只需要能擊中軍艦就行了。因爲軍艦如果沉沒了,上面的大炮再完好也沒用了。軍艦上的大炮的精度本來就遠遠不如炮臺,加上炮臺又高,艦炮射擊炮臺需要仰射,射程大大縮水,遠距離對射肯定是死路一條。若是不怕死的衝上前來,近距離對射,本來倒是能提高精度,但是卻又會出現仰角不夠的問題。所以在張好古看來,這些軍艦根本就不夠看的。

如果軍艦不能壓制炮臺,那單靠輕步兵攻擊炮臺,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會非常大。張好古知道西班牙本國遠在萬里之外的泰西,在呂宋這邊能夠支持的兵力是非常有限的,他們死不起人。所以只要西班牙指揮官還有一丁點的腦子,就不會這樣做。而且西班牙人也不可能對鎮遠港的防禦一無所知,鎮遠港是重要的鳥糞石貿易港口,西班牙人也到這裡進行過貿易,幾座炮臺都擺在明處,他們不可能看不到。所以這種帶着大批的步兵過來,支持作戰的艦隊卻這樣的薄弱的情況怎麼看都是非常不正常的。

這時候隨着太陽的高度的變化,風向開始有了改變。從由港灣吹向大海變成了由大海吹向港灣。一般來說在晚上的時候海洋降溫慢而陸地降溫快,較熱的空氣會上升而較冷的空氣會流過來補充。所以在晚上,一般來說風總是從陸地吹向海洋的。但是到了白天,陸地升溫更快,海洋升溫較慢,陸地上熱空氣上升,海洋上的較冷的空氣就流過來補充,於是風向就會變成從海洋到陸地。

這時候隨着風向的變化,西班牙的兩隻船隊都開始動起來了,那四條巡防艦編成了一個縱隊向着炮臺靠近,做出了一副要炮擊炮臺的樣子。

“讓其他的火炮都不要動,李營長,你的12磅炮營負責打擊這些敵艦,其它火炮待命!”張好古下令道。

在中央炮臺上有一個18磅炮營,一個12磅炮營,以及一個六磅炮營,各有六門炮,這個規模本來算作連更爲合適,但是考慮到將來擴編時候的需要,所以就被扣上了一個營的頭銜。

“傳令給兩翼炮臺,讓他們的18磅炮暫時不要開火,注意敵人的商船隊的動向。”張好古又吩咐道。

這時候西班牙人的巡防艦已經進入了中央炮臺的12磅炮的射程,中央炮臺開始對着這些西班牙軍艦開炮了。因爲事先對附近的海域都畫過格子,進行過試射,所以中央炮臺的炮擊的效果相當不錯,第一次炮擊就形成了對領頭的那條西班牙巡防艦的跨射。而在這個距離上,西班牙人的軍艦還完全無法對炮臺開火。

不過西班牙人倒也沒有被這一輪炮擊嚇到,他們繼續靠近。

中央炮臺的第二輪炮擊運氣不錯,有兩枚炮彈擊中了西班牙人的戰艦。炮彈在領頭的西班牙巡防艦的炮艙內摧毀了一門大炮,並造成了一片血雨腥風。不過運氣這東西也是要遵守基本法的,那就是人品守恆定律,所以炮臺的第三輪炮擊無一命中。

西班牙人在頂住了三次炮擊之後,終於也開火還擊。不過他們射出的炮彈準確性太差,大部分的炮彈都不知道打到哪裡去了,偶爾打在炮臺的花崗岩的牆壁上的激發炮彈,也都反彈了回去,造成的破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對,西班牙人的艦隊即使在炮擊我們的時候,也沒有減速,他們這樣做肯定是無法保證射擊精度的。他們這樣做肯定就是爲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那些商船肯定有鬼!”張好古想道。

這時候那些商船也分成兩隊,分別駛入了進港和出港的航道。

“你去通知莫營長,用18磅炮射擊敵人的運輸船隊!通知李營長,不要管西班牙軍艦了,集中火力打擊他們的運輸船!”張好古對傳令兵道,說完他又舉起望遠鏡向着那些運輸船隊望過去,然後他的發現了一個此前沒注意到的細節——那些商船上面的桅杆似乎多了點,那些原本只應該有三根桅杆的泰西式商船如今居然都有了五根桅杆。而且本來使用硬帆,因爲硬帆太重,無法掛的太高(掛高了會嚴重影響船隻的重心和穩定度),因而也沒有太高的桅杆的中式帆船上的桅杆居然也長了不少,而且和那些泰西船一樣,他們的甲板上都多了好幾根桅杆。

“轟轟!”18磅炮開始開火了,炮彈如雨點一般落在這些商船的附近。突然有一條船在航道上停了下來,然後幾個水手從這條船上跳下了海,接着,這條船上就突然地開始了下沉

第四百一十四章,奪寶(5)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二百一十八章,暴雨(1)第三百六十三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1)第一章,吾家千里駒第九十四章,黨棍第四十九章,移民(5)第六十六章,滅蚊運動(3)第四百五十三章,巷戰(7)第五百零二章,李自成的決斷(4)第一百二十四章,“荷蘭人”的新訂單(3)第四百二十六章,炮擊第三百六十六章,日本(2)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三百九十二章,生意第五百四十九章,曼古歹第五百四十九章,曼古歹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二百九十四章,海戰(4)第四百三十八章,大敵(1)第四百八十七章,登基(3)二百七十二章,撤退(1)第一百五十八章,土司的味道第二百一十九章,暴雨(2)第三百三十六章,會戰(4)第五百六十四章,烈焰第五百二十三章,牛莊堡(7)第三百六十九章,日本(5)第四百三十八章,大敵(1)第三百八十九章,移兵第三百五十一章,教化(5)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二百五十二章,呆仗第二百零六章,士林(2)第四百零二章,跡象第三百八十七章,練兵(4)第五百五十五章,攻防(4)第五百八十九章,追擊(3)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十七章,愛護第一百二十六章,進取號巡航艦(上)第一百二十七章,進取號巡航艦(下)第一百五十六章,物種起源(4)第三百九十一章,大戰第五百六十八章,接觸戰(2)第十八章,學習第五十九章,捕鯨船(2)第五百二十一章,牛莊堡(5)第四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四百五十一章,巷戰(5)第五百五十一章,掘進第二百四十一章,澳洲海寇(6)第四百零二章,跡象第六十九章,藍鯨第三百四十九章,教化(3)第二百六十六章,巡視(6)第四百五十八章,棄城第一百九十八章,武裝的華人(3)第三百四十五章,解圍(2)第一百一十一章,離開(2)第四百六十九章,遭遇戰(3)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四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三百三十七章,會戰(5)第四百八十八章,登基(4)第五百四十三章,末路(5)第三百三十六章,會戰(4)第九十四章,黨棍第八章,天主教和西學第八十章,掠奪和貿易第一百四十七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1)第五百五十三章,攻防(2)第一百二十四章,“荷蘭人”的新訂單(3)第三十二章,賣隊友和追窮寇(3)第八十六章,炮廠和護廠隊第四百二十四章,判斷第三百九十四章,戴罪立功第四百四十九章,巷戰(3)第二百六十八章,潰敗第二百九十三章,海戰(3)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七十九章,劫掠(1)第五百三十五章,撤退第二百七十四章,撤退(3)第二百三十六章,僱傭兵第一百三十四章,準備(2)第十三章,西學泰斗鄭芝龍(2)第五百三十九章,末路第四百八十一章,夜襲(2)第二百五十六章,相持(3)第六十八章,經濟作物種植園(2)第二百八十六章,鎮遠港第五百六十八章,接觸戰(2)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三百三十二章,突襲(3)第二百一十章,士林(6)第五百七十一章,攻堅(3)第四百二十三章,風起第一百七十三章,勇氣和絕望
第四百一十四章,奪寶(5)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二百一十八章,暴雨(1)第三百六十三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1)第一章,吾家千里駒第九十四章,黨棍第四十九章,移民(5)第六十六章,滅蚊運動(3)第四百五十三章,巷戰(7)第五百零二章,李自成的決斷(4)第一百二十四章,“荷蘭人”的新訂單(3)第四百二十六章,炮擊第三百六十六章,日本(2)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三百九十二章,生意第五百四十九章,曼古歹第五百四十九章,曼古歹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二百九十四章,海戰(4)第四百三十八章,大敵(1)第四百八十七章,登基(3)二百七十二章,撤退(1)第一百五十八章,土司的味道第二百一十九章,暴雨(2)第三百三十六章,會戰(4)第五百六十四章,烈焰第五百二十三章,牛莊堡(7)第三百六十九章,日本(5)第四百三十八章,大敵(1)第三百八十九章,移兵第三百五十一章,教化(5)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二百五十二章,呆仗第二百零六章,士林(2)第四百零二章,跡象第三百八十七章,練兵(4)第五百五十五章,攻防(4)第五百八十九章,追擊(3)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十七章,愛護第一百二十六章,進取號巡航艦(上)第一百二十七章,進取號巡航艦(下)第一百五十六章,物種起源(4)第三百九十一章,大戰第五百六十八章,接觸戰(2)第十八章,學習第五十九章,捕鯨船(2)第五百二十一章,牛莊堡(5)第四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四百五十一章,巷戰(5)第五百五十一章,掘進第二百四十一章,澳洲海寇(6)第四百零二章,跡象第六十九章,藍鯨第三百四十九章,教化(3)第二百六十六章,巡視(6)第四百五十八章,棄城第一百九十八章,武裝的華人(3)第三百四十五章,解圍(2)第一百一十一章,離開(2)第四百六十九章,遭遇戰(3)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四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三百三十七章,會戰(5)第四百八十八章,登基(4)第五百四十三章,末路(5)第三百三十六章,會戰(4)第九十四章,黨棍第八章,天主教和西學第八十章,掠奪和貿易第一百四十七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1)第五百五十三章,攻防(2)第一百二十四章,“荷蘭人”的新訂單(3)第三十二章,賣隊友和追窮寇(3)第八十六章,炮廠和護廠隊第四百二十四章,判斷第三百九十四章,戴罪立功第四百四十九章,巷戰(3)第二百六十八章,潰敗第二百九十三章,海戰(3)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七十九章,劫掠(1)第五百三十五章,撤退第二百七十四章,撤退(3)第二百三十六章,僱傭兵第一百三十四章,準備(2)第十三章,西學泰斗鄭芝龍(2)第五百三十九章,末路第四百八十一章,夜襲(2)第二百五十六章,相持(3)第六十八章,經濟作物種植園(2)第二百八十六章,鎮遠港第五百六十八章,接觸戰(2)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三百三十二章,突襲(3)第二百一十章,士林(6)第五百七十一章,攻堅(3)第四百二十三章,風起第一百七十三章,勇氣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