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

雖然在京師附近吃了兩次敗仗,但李自成和他的臣僚們都覺得,這次的北京之行其實還是賺了的。他們從北京撤退的時候隨軍攜帶的金銀大多都被模範軍搶了回去,但是,在撤退前,李自成就已經將一半左右的金銀珠寶送回了襄京。此外,這趟北京之行,幹掉了明朝皇帝,一路上消滅了大量的明軍。當然,李自成自己的最爲嫡系的部隊也有不少損失,但是,李自成和劉宗敏都覺得,只要有了足夠的軍資,再假以時日,訓練出一批更精銳的軍隊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當然,鄭家軍的戰鬥力的確讓李自成他們很是擔心,但是過往的經驗也告訴他們,其實,這並沒有什麼特別可擔心的,因爲在此之前,他們也遇到過比自己能打的官軍,依照朝廷一貫以來的專門出豬隊友的習慣,李自成和劉宗敏都覺得,這支軍隊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被自己人坑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真的這樣想,不過至少,大家表面上都做出了一副相信是這樣的樣子。對左良玉的軍事行動的準備開始進行,大順的新建立的國家機構爲了這一戰開始努力的運轉了起來。

要說如今最爲忙碌的還是左平章(實際就是丞相)牛金星,如今各種物資的收集、調度,人員的安排,幾乎都要由他來忙碌。相形之下,名義上官位比他更高的右平章惠世揚的事情倒是要少很多。

惠世揚原本是東林黨的重要人物,當年在魏忠賢的《東林點將錄》中,被安上了一個“霹靂火”的外號。因爲黨爭的時候戰鬥力強,甚至和左光斗,楊漣等一起位列“東林五虎將”。後來東林黨被魏忠賢整,“五虎將”基本上都死了,只有這位活了下來。等到九千歲完蛋了,惠世揚可能覺得自己該出頭入閣拜相了,卻不知道爲什麼,他雖然入了內閣,但卻沒能當首輔什麼的了,甚至還有傳言說“五虎將”中除了他別人都死了,他之所以沒有死,那是因爲他暗中和魏忠賢有所勾結。大家沒有像對待阮大鋮那樣清算他,一來是看他資格老,二來也是沒有真憑實據。只是這樣的人,又怎麼能入閣拜相呢?結果別說首輔,甚至閣臣的位置他都沒坐穩,很快就被崇禎皇帝找了個理由革職了。

於是惱怒不已的惠世揚就乾脆回了老家。再後來,李自成打下了西安,開始到處招攬士人,不少不太得志的讀書人便加入了李自成的行列,再後來,李自成到了惠世揚的老家,爲了表示禮賢下士,照例派人送信過去,表示了招攬之意。本來依着李自成的看法,成功招攬到惠世揚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爲這位可是名滿天下的東林黨人,清流領袖。而且這個時候也已經年過八十了,還出來當自己的官的可能並不大。沒想到惠世揚一接到信件,立刻就表示願意輔佐李自成,並說什麼“天生老臣,以遺陛下”。惠世揚明白,雖然他已經老了,事實上也根本做不了什麼幫李自成出謀劃策的事情了,但是他是第一個投靠李自成的高級文官,在他之前,投靠李自成的士人一般也就是個秀才之類,就連李自成的宰相,也就是一個舉人。而他可是正宗的兩榜進士出身,而且還是名滿天下的清流,甚至還入過內閣!他的投靠,可以大大的增加李自成的大順的合法性,所以哪怕僅僅出於千金市馬骨的考慮,李自成也必須厚待自己。而且,飽讀詩書的惠世揚自然也看得明白,大明朝氣數已盡,已經不是藥丸,而是乙烷了,目前不過是尸居餘氣罷了。在他看來,李自成成爲新的一代.開國君主的機會非常大,這個買賣很是做得。

果然,就像惠世揚預計的那樣,李自成立刻就提拔他擔任大順的右平章。按中國一貫的傳統,文官以右爲尊,武將以左爲尊。惠世揚一下子就成爲了大順地位最高的文官,也算是實現了自己的“宰相夢”。

在原來的歷史上,惠世揚剛當上宰相不多久,李自成就拿下了北京。正當惠世揚一心以爲自己投資成功,能成爲開國宰相的時候,卻不想“我大清”殺了進來,並且在一片石大敗順軍。看到自己投資失敗,惠世揚趕忙割肉止損,離開李自成,又去投奔了多爾袞,也算是成爲了“三朝元老”了。但是,多爾袞可不像李自成,急着要用千金來買一段馬骨頭,不要說宰相,就連一個正式的官職都一直不肯給他。惠世揚便以告老回家試探,誰知道多爾袞也毫不挽留……於是惠世揚只能憤憤的回了老家。回去之後不久,又有副總兵王永強起兵反清,惠世揚又跟着反清復明。王永強失敗後,惠世揚便不知所之了。

而在這個時空裡,李自成雖然也吃了敗仗,但是退出京城的時候遠比原本的歷史上更加從容,所以惠世揚也一直跟着李自成撤到了襄陽,依舊擔任着大順朝的右平章。而且和別人相比,惠世揚表現得對於大順朝的前景似乎更看好一些。做起事情來也格外的認真,每每一研究起政務便到深夜,大多數的事情,只要問到他,他居然都能說出個道道來。以至於李自成都忍不住讚歎他的能力和努力,和人說:“若是老平章年輕十歲就好了!”

這天晚上,惠世揚在自己的官邸中照例又忙到了半夜,才總算將各種相關的文案看完。他的小兒子將這些文件都收拾好,便來服侍惠世揚泡腳睡覺,父子兩個也就藉着這個時間談起政局。

“爲父原以爲這亂世快要結束了,誰知道這亂世纔剛剛開始;爲父也以爲皇上是漢高,如今看來,只怕更像是張角、李密和黃巢。你知道我爲什麼這樣說嗎?”惠世揚低聲道。

張角是漢朝黃巾軍的領袖,李密是隋朝瓦崗軍的領袖,黃巢則是唐朝後期的起義軍領袖,他們統帥的義軍都給了當時的朝廷極爲沉重的打擊,但是最終神器卻沒能落到他們的手中。惠世揚這樣說,他對李自成集團的前途的看法自然算不上好。

“孩兒不知,還請爹爹教誨。”他的小兒子朝着四面望了望回答道。

“愚鈍!”惠世揚搖了搖頭道,“歷朝歷代,若是藩鎮或者諸侯割據的局面一旦出現,可有人能成功的造反的?以前大明那邊,雖然已經有些軍鎮多少有點藩鎮的味道了,但他們還不是真正的藩鎮諸侯,但是如今你看看這個皇帝下的那些詔書,只怕這天下用不了多久,就滿地都是諸侯藩鎮了。”

第九十五章,神童(1)第四百七十五章,追擊(3)第五百二十七章,選擇(4)第五百六十三章,蛋白質第一百七十七章,西班牙人的反擊(2)第四百七十二章,撤退第四百五十二章,巷戰(6)第五百二十章,牛莊堡(4)第四百二十三章,風起第四百七十五章,追擊(3)第四百二十章,押寶第一百零九章,條件第二百五十二章,呆仗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四百五十章,巷戰(4)第四百九十九章,李自成的決斷(1)第四百二十四章,判斷第三百三十一章,突襲(2)第二百六十三章,巡視第二百一十七章,何爲王道第一百二十四章,“荷蘭人”的新訂單(3)第一百零六章,實學(2)第三百四十六章,解圍(3)第三十七章,三窟第二百二十七章,澳洲海寇(1)第三百二十六章,立威(7)第一百九十六章,武裝的華人(1)第五百五十七章,反正第四百二十三章,風起第三百一十九章,婚姻(3)第五百二十一章,牛莊堡(5)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三十二章,賣隊友和追窮寇(3)第一百三十七章,試探性攻擊(2)第七十七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5)第四百三十九章,大敵(2)第八十四章,泰西大炮第二百六十四章,巡視(2)第二十三章,兄弟們的榜樣第二百五十一章,“荷蘭”僱傭軍第五百八十九章,追擊(3)第五百三十五章,撤退第五百七十章,攻堅(2)第一百五十八章,土司的味道第九十章,護廠隊(3)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一百六十九章,搜索(2)第四百零四章,李自成的策略第四十五章,移民(一)第二百六十七章,巡視(7)第七十九章,劫掠(1)第一百零四章,集會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三百五十八章,教化(12)第四十六章,移民(2)第四百八十七章,登基(3)第五百二十八章,穿刺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三百二十章,立威(1)四百六十三章,戰功第三百一十四章,大事(3)第一百一十四章,陷阱(1)第五十二章,造艦的準備(2)第四百二十四章,判斷第三百四十九章,教化(3)第三百零八章,攻城(1)第十二章,西學泰斗鄭芝龍(1)第四百九十七章,周伯符的大買賣(5)第十五章 ,無心之言第三百一十一章,攻城(4)第二百八十八章,封鎖(2)第八十三章,泰西商人和神藥(3)第一百零三章,東林黨也可以勾結太監第二百零六章,士林(2)第二百四十八章,糧道第一百零六章,實學(2)第一百二十六章,進取號巡航艦(上)第三百六十一章,海尾港第一百六十八章,搜索(1)第二百一十章,士林(6)第一百零八章,實學(4)第二十一章,重任(1)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四百九十九章,李自成的決斷(1)第三百四十四章,解圍第二百二十四章,王大力歷險記(4)第一百二十八章,鍛銅(上)第六十六章,滅蚊運動(3)第一百三十二章,警覺第四百七十六章,追擊(4)第二百九十八章,風暴(2)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三百一十七章,婚姻(2)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一百八十一章,出擊(2)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五百一十三章,北方的異動第四百九十七章,周伯符的大買賣(5)第四百零六章,危城第二百二十六章,分贓
第九十五章,神童(1)第四百七十五章,追擊(3)第五百二十七章,選擇(4)第五百六十三章,蛋白質第一百七十七章,西班牙人的反擊(2)第四百七十二章,撤退第四百五十二章,巷戰(6)第五百二十章,牛莊堡(4)第四百二十三章,風起第四百七十五章,追擊(3)第四百二十章,押寶第一百零九章,條件第二百五十二章,呆仗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四百五十章,巷戰(4)第四百九十九章,李自成的決斷(1)第四百二十四章,判斷第三百三十一章,突襲(2)第二百六十三章,巡視第二百一十七章,何爲王道第一百二十四章,“荷蘭人”的新訂單(3)第一百零六章,實學(2)第三百四十六章,解圍(3)第三十七章,三窟第二百二十七章,澳洲海寇(1)第三百二十六章,立威(7)第一百九十六章,武裝的華人(1)第五百五十七章,反正第四百二十三章,風起第三百一十九章,婚姻(3)第五百二十一章,牛莊堡(5)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三十二章,賣隊友和追窮寇(3)第一百三十七章,試探性攻擊(2)第七十七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5)第四百三十九章,大敵(2)第八十四章,泰西大炮第二百六十四章,巡視(2)第二十三章,兄弟們的榜樣第二百五十一章,“荷蘭”僱傭軍第五百八十九章,追擊(3)第五百三十五章,撤退第五百七十章,攻堅(2)第一百五十八章,土司的味道第九十章,護廠隊(3)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一百六十九章,搜索(2)第四百零四章,李自成的策略第四十五章,移民(一)第二百六十七章,巡視(7)第七十九章,劫掠(1)第一百零四章,集會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三百五十八章,教化(12)第四十六章,移民(2)第四百八十七章,登基(3)第五百二十八章,穿刺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三百二十章,立威(1)四百六十三章,戰功第三百一十四章,大事(3)第一百一十四章,陷阱(1)第五十二章,造艦的準備(2)第四百二十四章,判斷第三百四十九章,教化(3)第三百零八章,攻城(1)第十二章,西學泰斗鄭芝龍(1)第四百九十七章,周伯符的大買賣(5)第十五章 ,無心之言第三百一十一章,攻城(4)第二百八十八章,封鎖(2)第八十三章,泰西商人和神藥(3)第一百零三章,東林黨也可以勾結太監第二百零六章,士林(2)第二百四十八章,糧道第一百零六章,實學(2)第一百二十六章,進取號巡航艦(上)第三百六十一章,海尾港第一百六十八章,搜索(1)第二百一十章,士林(6)第一百零八章,實學(4)第二十一章,重任(1)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四百九十九章,李自成的決斷(1)第三百四十四章,解圍第二百二十四章,王大力歷險記(4)第一百二十八章,鍛銅(上)第六十六章,滅蚊運動(3)第一百三十二章,警覺第四百七十六章,追擊(4)第二百九十八章,風暴(2)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三百一十七章,婚姻(2)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一百八十一章,出擊(2)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五百一十三章,北方的異動第四百九十七章,周伯符的大買賣(5)第四百零六章,危城第二百二十六章,分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