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試探性攻擊(2)

三寸炮的轟鳴聲遠遠不像更大的那些火炮的聲音那樣低沉,聲音清脆不少,倒有點更像是大號的火槍。隨着清脆的炮聲,四門三寸炮噴出了數以百計的小鐵珠。這些小鐵珠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越過了前面正在低着頭拔木樁的人羣,然後就像一陣密雨一樣噼噼啪啪的打在那些滿清士兵的隊伍中。

那些滿清士兵原本的任務是在那些炮灰們拔掉了正面的那些木樁,推開了拒馬,並且被消耗光了之後,再投入戰鬥的。所以他們是帶着披甲的。只是鎧甲長時間的穿在身上卻是非常疲勞的。因爲估計衝陣的時間還早,所以不少人的重甲並沒有穿在身上,而是放在馬上。不過就算是穿在身上,滿清的重甲也是擋不住三寸炮發射的霰彈的。那些霰打進滿清士兵的隊列裡,就像是冰雹打進了麥田裡,隨着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音,那些滿清士兵頓時倒下了一片。

托兒漢也在其中,一顆霰彈擊中了他的肩部,將他打翻在地,幾乎是同時,另一顆霰彈打中了他的右臂,將這隻胳膊直接打成了兩段。

這突如其來的一擊不但讓後面的滿清督戰隊一時間陷入了混亂,也讓前面的那些炮灰亂成了一團。就在這個時候,從對面壕溝裡突然冒出來幾個人,一起大喊着:“快,快進壕溝裡來!沿着壕溝跑!”

原本陷入到了混亂中的人羣頓時有了方向,開始向着眼前不遠處的壕溝跑去。在壕溝和他們之間還有一道木製拒馬,不過這拒馬並不高,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翻越它並不困難。不過這畢竟會導致速度的減慢和擁堵。一時間,這些人就被拒馬擋住了。

這時候,那些滿清督戰隊也已經從剛纔的一輪打擊中反應過來了,他們爬起來,看到那些老百姓正在一個接一個的翻過拒馬,跳進壕溝,立刻明白了過來,於是不等人發出命令,就有人開始向着那些平民射箭,更有人拔出刀衝向那些平民。同時,位置更遠一些的清軍也開始向着鄭軍的防線移動。

這個時候,鄭軍的三寸炮又一次開火了。又有一羣清兵被打翻在地。

巴彥混在難民中,向着壕溝跑去。在他身邊還有幾個身份和他差不多的人。在他們的懷裡都藏着尖刀,他們的任務是混進去製造混亂,協助滿清主力攻克這個據點。據說這個據點是一個貿易站,說不定其中就有很多的稀罕貨物。

一轉眼壕溝就在眼前了,巴彥一下子跳了進去,其他的幾個人也跟着跳了進來。

壕溝不寬,也不算深,但是卻剛好比人深一點。巴彥跳進去之後才發現,要再從這裡爬出去,倒似乎是要花一點時間。

人羣在壕溝裡沿着壕溝移動,壕溝有很多的分叉,不過這些分叉都被人用擋板擋住了,留給這些人的也只有一條向前跑的路而已。巴彥發現隨着他們沿着壕溝走的越遠,他們兩邊的壕溝壁就越來越高。或者說,壕溝正在不斷變深,從一人多深,漸漸地變成了差不多兩人深。

這時候,巴彥眼前突然開闊了。眼前是一個類似甕城的大院子,四面都是高牆,牆頭上還有箭塔,顯然所有的難民都會先被關到這裡,等以後再慢慢處理。巴彥知道這個時候如果再不發難,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於是他瞟了旁邊的人,然後一把從懷裡掏出尖刀大喝一聲……

……

這時候,清軍的大部隊已經開始向着鄭軍的陣地前進了。走在前面的是推着盾車的包衣。

盾車是清軍作戰時候常用的武器,它就是一種手推車,手推車上豎立着兩寸厚的木板,然後再包上一層鐵皮,再包上一層牛皮,再在外面搭上一層澆了水的棉被。包衣們推着這種盾車前進,八旗兵跟在後面,一輛盾車一般可以掩護二十名左右的士兵。

這些盾車上的盾牌相當的厚實,一般火槍射出的彈丸,強弩射出的弩箭,甚至是火炮射出的霰彈都無法擊穿這種東西。當然,火炮射出的實心炮彈,可以輕鬆的擊穿這東西,但是我大明的操炮技術就是個笑話,在使用實心炮彈的時候,他們要準確的擊中盾車這樣的移動目標,基本上就全靠運氣。

在盾車的掩護下,滿清軍隊可以一直逼近到足以使用滿清的重箭發起攻擊的位置。這個時代的八旗兵往往習慣使用重箭射擊目標。和明朝軍隊習慣使用的輕箭不同,重箭的有效射程相當有限,往往只有十幾二十步而已。但是重箭的殺傷力卻是射程遠得多的輕箭所不能比的。加上八旗兵射術精湛,在這樣的距離上往往能準確的攻擊諸如門面等致命的位置。所以這樣的射擊往往更容易導致明軍軍陣的動搖。而明軍軍陣一旦動搖,出現混亂,八旗兵就立刻發起衝鋒,然後結果往往就是明軍全面潰敗。在此前的多次戰鬥,比如大淩河打援的戰鬥中,滿清都是靠着這種手段獲得勝利的。

王知縣如今和郭懷一一起在海邊的城寨上眺望前面的戰鬥,看到滿清軍隊推着盾車逼近,王知縣的臉都白了。

“郭將軍,兒郎們擋得住吧?”雖然這個問題他已經問過好幾次了,但是這會兒他又問出來了。

郭懷一不由得皺了皺眉,他很有些看不起這個膽小鬼,但是他還是回答說:“大人不用擔心,建胬醜類,何堪一擊?大人只管看兒郎們如何破賊便是了。”

這時候清軍的盾車已經進入了靠前佈置的三磅炮的射程了(其實也早就進入了六磅炮的射程,只是爲了不讓清軍知道六磅炮的射程,護廠隊的這些六磅炮被嚴禁在最大射程上開火。)依照事先測量劃出的區域,護廠隊的三磅炮開始了射擊。

這次射擊使用的是實心炮彈,相比霰彈,實心炮彈的打擊面要小得多,命中難度自然也就要大不少。但是單個的球形炮彈存速能力更好,能量更集中,自然射程更遠,擊中之後的破壞力也更大。

一般的明朝軍隊,因爲缺乏正確的指導和訓練,在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炮擊的時候,命中率相當感人,基本也就聽個響聲而已。所以我大明的炮兵在作戰的時候,基本上是以使用霰彈爲主的。

但是護廠隊的炮兵卻完全不同,他們在使用實心炮彈進行遠距離攻擊的時候,水平已經不在歐洲炮兵之下了。他們的射擊要精準得多,遠不是我大明其他軍隊能比的。

從三磅炮中射出的三磅重的鐵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然後一頭撞在一輛盾車上,滿清的盾車上的兩寸厚的木板根本就擋不住這樣的一擊,在三磅炮的炮彈面前,它們就像是一張紙一樣被輕鬆的捅穿了,炮彈穿過盾車,頓時將躲在後面的好幾個清兵打成了碎片。

格博科也算是一名老戰士了,這一次他帶着自己的弟弟吉勒佔也跟在一輛盾車後面。吉勒佔是第一次上戰場,很有點緊張,所以做哥哥的一直都在寬慰他。

“其實明軍就是一羣兩腳羊而已,看着羊角大大的,好像很厲害,但是其實呢,除了跑,啥都不會。就是一個十多歲的小毛孩子,拿把刀子,都可以一口氣宰他十個八個的。”

這時候,從明軍那邊傳來了炮聲。

聽到炮聲,吉勒佔忍不住縮了一下脖子。格博科忍不住一笑,正打算跟弟弟說“明軍的大炮也就是聽個響聲而已,根本就沒什麼用”。卻突然看到,旁邊的一輛盾車轟的一聲變成了碎片,那些大大小小的碎片直飛過來,其中一根木刺直刺過來,一下子扎進了格博科的左胳膊,血一下子就流了出來。

格博科齜了一下牙,然後又對嚇得臉都白了的弟弟笑道:“狗日的今天運氣不錯,居然就讓……”

話還沒說完,遠處就再次傳來一片炮聲。吉勒佔就覺得有個什麼東西狠狠地砸在自己的腦袋上,一下子就把他打翻在地。緊接着又有一個什麼東西壓在了他的背上。同時一股溫熱的液體澆了他一身。

吉勒佔過了好一陣子才換過了一口氣,他很勉強的推開了壓在自己背上的那團東西,坐起身來,茫然的向四面張望。

他前面的那輛盾車已經變成了碎片,其中的一塊很大的碎片正插在一個推車的包衣的腦門子上面。那個包衣倒在地上,眼睛睜的大大的,但是一動也不動顯然已經死了。

在他的周圍還橫七豎八的躺着很多的屍體,還有更多的人正推着盾車從他的身邊衝過去,他們的速度明顯比剛纔更快。

“哥哥呢?哥哥到哪裡去了?”這個時候吉勒佔纔算是稍微清醒了一點,開始東張西望的找起了哥哥。很快,他就如願的找到了格博科——雖然只是半個。格博科的上半截身子就躺在他的身邊,那就是剛纔壓在他背上的那團東西。顯然,剛纔那顆炮彈在擊穿了盾車之後,又擊中了格博科,然後輕鬆的將他撕成了兩半。

第五百六十二章,雪橇第二百八十五章,事變(2)第四百四十九章,巷戰(3)第二百四十九章,洪承疇第一百零四章,集會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六十四章,滅蚊運動(1)第二百二十七章,澳洲海寇(1)第一百五十七章,物種起源(7)第二百四十三章,決斷第一百八十四章,決戰(2)第四十七章,移民(3)第七十三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第四百四十二章,登陸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四百零四章,李自成的策略第七章,洪氏族學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四百五十四章,巷戰(8)第四百九十四章,周伯符的大買賣(2)第二百八十九章,封鎖(3)第二百七十五章,撤退(4)第七十六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4)第四百六十六章,撤退(3)第二百二十七章,澳洲海寇(1)第二百一十四章,檮杌(4)第五百三十八章,追擊(2)第二百零三章,新移民的需求(2)第二百八十六章,鎮遠港第一百四十八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2)第二百三十章,澳洲海寇(4)第三百四十五章,解圍(2)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五百六十九章,攻堅第二百八十二章,突圍(5)第一百二十四章,“荷蘭人”的新訂單(3)第五百一十五章,北方的異動(3)第四百零四章,李自成的策略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二十七章,雙贏的和平第四十一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第一百四十四章,截擊(1)第一百五十五章,物種起源(3)第五百六十章,罵陣(2)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二百五十三章,糧道第一百八十六章,決戰(4)第二百二十七章,澳洲海寇(1)第四百九十四章,周伯符的大買賣(2)第五百一十章,左家軍的未來(5)第五百二十章,牛莊堡(4)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三百四十四章,解圍第六十二章,北港集訓(1)第三百七十五章,鎖國和艦隊(2)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3)第五百五十三章,攻防(2)第四百六十二章,騎兵(3)第二百四十三章,謀劃(2)第四百四十二章,登陸第三百七十七章,鎖國和艦隊(4)第四百三十八章,大敵(1)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四十三章,築城安平第一百二十三章,“荷蘭人”的新訂單(2)第三百六十八章,日本(4)第一百四十七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1)第四百四十八章,巷戰(2)第三百二十七章,立威(8)第四百八十七章,登基(3)第四百二十三章,風起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二百五十七章,相持(3)第四百九十章,登基(6)第四百九十二章,登基(8)第二百三十六章,僱傭兵第一百六十一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2)第二百四十一章,澳洲海寇(6)第五百一十二章,進軍第四百六十七章,遭遇戰(1)第四百九十九章,李自成的決斷(1)第三百九十一章,大戰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一百七十七章,西班牙人的反擊(2)第十八章,學習第一百七十一章,優勢第五百四十九章,曼古歹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四百七十六章,追擊(4)第三百七十二章,前往江戶第四百零一章,後路第三百三十七章,會戰(5)第二百六十一章,大事(3)第四百三十一章,監國第五百二十八章,穿刺第四百八十四章,追擊第二百六十四章,巡視(2)第四百二十五章,接觸
第五百六十二章,雪橇第二百八十五章,事變(2)第四百四十九章,巷戰(3)第二百四十九章,洪承疇第一百零四章,集會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六十四章,滅蚊運動(1)第二百二十七章,澳洲海寇(1)第一百五十七章,物種起源(7)第二百四十三章,決斷第一百八十四章,決戰(2)第四十七章,移民(3)第七十三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第四百四十二章,登陸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四百零四章,李自成的策略第七章,洪氏族學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四百五十四章,巷戰(8)第四百九十四章,周伯符的大買賣(2)第二百八十九章,封鎖(3)第二百七十五章,撤退(4)第七十六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4)第四百六十六章,撤退(3)第二百二十七章,澳洲海寇(1)第二百一十四章,檮杌(4)第五百三十八章,追擊(2)第二百零三章,新移民的需求(2)第二百八十六章,鎮遠港第一百四十八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2)第二百三十章,澳洲海寇(4)第三百四十五章,解圍(2)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五百六十九章,攻堅第二百八十二章,突圍(5)第一百二十四章,“荷蘭人”的新訂單(3)第五百一十五章,北方的異動(3)第四百零四章,李自成的策略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二十七章,雙贏的和平第四十一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第一百四十四章,截擊(1)第一百五十五章,物種起源(3)第五百六十章,罵陣(2)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二百五十三章,糧道第一百八十六章,決戰(4)第二百二十七章,澳洲海寇(1)第四百九十四章,周伯符的大買賣(2)第五百一十章,左家軍的未來(5)第五百二十章,牛莊堡(4)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三百四十四章,解圍第六十二章,北港集訓(1)第三百七十五章,鎖國和艦隊(2)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3)第五百五十三章,攻防(2)第四百六十二章,騎兵(3)第二百四十三章,謀劃(2)第四百四十二章,登陸第三百七十七章,鎖國和艦隊(4)第四百三十八章,大敵(1)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四十三章,築城安平第一百二十三章,“荷蘭人”的新訂單(2)第三百六十八章,日本(4)第一百四十七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1)第四百四十八章,巷戰(2)第三百二十七章,立威(8)第四百八十七章,登基(3)第四百二十三章,風起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二百五十七章,相持(3)第四百九十章,登基(6)第四百九十二章,登基(8)第二百三十六章,僱傭兵第一百六十一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2)第二百四十一章,澳洲海寇(6)第五百一十二章,進軍第四百六十七章,遭遇戰(1)第四百九十九章,李自成的決斷(1)第三百九十一章,大戰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一百七十七章,西班牙人的反擊(2)第十八章,學習第一百七十一章,優勢第五百四十九章,曼古歹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四百七十六章,追擊(4)第三百七十二章,前往江戶第四百零一章,後路第三百三十七章,會戰(5)第二百六十一章,大事(3)第四百三十一章,監國第五百二十八章,穿刺第四百八十四章,追擊第二百六十四章,巡視(2)第四百二十五章,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