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招安(2)

因爲模範軍的大炮的不停的轟擊,黃臺吉只能在堡壘的城牆根下露天的進行朝會。侍衛們清理出一片空地,控制住周圍,又在靠着城牆的地方擺上一把交椅,旁邊再撐上一柄黃羅傘,這便是黃臺吉的御座了,其他的貝勒貝子們在靠近點的地方站着,然後是滿洲的文武官員,再然後,就是那些漢臣了。他們排的很靠後,快要出了城牆的遮蔽範圍了,所以每一次大炮聲響起的時候,他們都忍不住的要縮一下他們的脖子,似乎恨不得能把腦袋縮進身軀裡面去一樣。

此時的朝會上討論的是鄭家給出的初步的回覆。

“傅勒赫,你和大家說說,你這次出使明軍的情況。”黃臺吉輕聲道。

傅勒赫是阿濟格的兒子,是個二十來歲的青年,此次爲了表明誠意,便是由他出使到模範軍中。聽到黃臺吉動問,他便走出來跪下磕頭道:“稟告皇上,奴才這次出使明軍,雖然沒能見到安平王世子,但是安平王世子卻讓奴才傳些話過來。”

“你把他要你說的話說說給大家聽聽。”黃臺吉道。

“嗻,”傅勒赫應道,“奴才去了明軍中,將皇上的聖諭告知他們,便被他們關進了一個帳篷裡。過了半日,纔有一個自稱是安平王世子的參謀軍官來到帳篷中,對奴才說了些話,這些話頗爲狂悖,奴才不敢說。”

黃臺吉笑道:“明國之人,一向如此。這話是他說的,不是你說的,有什麼不敢的?難道朕是無端遷怒他人的無道之君嗎?你只管把他的原話說出來,一個字也不要改。”

傅勒赫便又磕了個頭道:“皇上聖明,那人說看皇上的書信……”

黃臺吉卻皺起眉頭來道:“讓你說他的原話。難道那明軍參謀會稱朕爲皇上?”

傅勒赫便道:“皇上恕罪,那人說:‘看那逆酋的信,卻也有兩分招安的誠意,只是這逆酋在信中自稱‘大清國皇帝’真是不知死活,這乃是對大明皇帝大大的不敬,僅僅這個稱呼,他就該誅九族。這世間也沒有什麼狗屁的大清國,只有犯上作亂的建州衛。所以逆酋要是真的要想招安,想要保住性命,這稱呼上就萬萬錯不得。只能自稱罪人,不能弄出什麼大清國什麼的來。’”

這話音一落,周圍的一些滿清官員們便憤憤的議論了起來。尤其是那些漢臣,更是各個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紛紛大罵明國的那些尼堪不識擡舉。倒是黃臺吉安坐在御座上,似乎一點都不生氣。

其他的幾個貝勒,比如代善,比如阿濟格和多鐸也都沒什麼反應,顯然,這些話他們早就知道了,甚至於應該採取什麼態度,他們也早就相互溝通過了。

“那人還說,皇上如今派人送來這東西,多半是頂不住了,想要玩緩兵之計。只是到底是戰是和,那得大明皇帝說的算。安平王世子接到的聖諭是要將……將我建州部犁庭掃穴,殺得一個不留。沒有得到新的聖旨之前,他可不敢停下來。要是我們動作慢了,就算大明皇帝寬厚,願意饒了我們,只怕他們就已經把我們殺光了。”傅勒赫接着道。

“哼,大言不慚!”黃臺吉冷笑道,“他還說了些什麼?”

傅勒赫趕忙道:“他說,若是我們真有誠意,便先將人質送過去,然後每天還給他們一千個漢人,他們就休兵一天。”

“哼!”黃臺吉又冷哼了一聲,然後朝着衆人道,“你們有什麼想法?都給朕說說。”

周圍的大臣們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沒有誰首先開口。這其實也正常,因爲大家其實都知道,如今滿清節節敗退,實在是需要緩一緩,那邊提出的條件雖然帶着一些屈辱性,但其實也是符合滿清如今的需要的。所以這個時候站出去反對,當然是沒眼色的。但是這件事無論如何,總是一件屈辱的事情,站出來贊同,只怕也會讓人覺得自己的立場有問題。所以最好還是不要開口,先看看那些大人物怎麼說。

大家沉默了一會兒,最後還是代善首先開口了:“皇上,要說我軍這個時候確實是需要時間重整防禦,他們的條件,我覺得也不是不能考慮。算起來,在如今,用一千個漢人換一天的時間,其實也還合得來。只是這些漢人如今都是分屬於各旗的包衣,都分到各家各戶名下,如今要收回來,只怕不好處理呀。不過不管皇上做出什麼決定,我兩紅旗一定不會拖皇上的後腿。”

黃臺吉點點頭道:“二哥如此公忠體國,實在是大家的表率。朕也承諾,絕不會讓大家吃虧。今日爲我大清做出了貢獻的,將來我大清必定十倍百倍的回報他們。”

“還有人質的事情。”代善又道,“不知道皇上打算讓哪個皇子……”

“皇上。”黃臺吉還沒有開口,傅勒赫卻搶先開口說道,“安平王世子要求人質必須由他指定,他要求讓……”

“他想讓誰做人質?”黃臺吉問道。

“他們想讓福臨去做人質。”傅勒赫回答道,“那人還說,福臨如今還小,一個人做人質也不方便,所以可以讓他的額娘也過去照顧他。”

這話實際上就是要求將福臨和海蘭珠一起去做人質了。因爲滿清提出招安求和,本質上就是緩兵之計,所以送去做人質的,可以預見多半也不會有好下場。而這兩個人,在情感上卻是黃臺吉最爲看重的人。別看此時黃臺吉臉上什麼表情都沒有,但是昨天晚上,他從傅勒赫那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可是摔了杯子的,並且還咬牙切齒的把多爾袞痛罵了一頓,在他看來,明軍那邊提出這個人選,多半是問了多爾袞的。

不過在摔了杯子,罵了多爾袞之後,黃臺吉還是平靜了下來,並意識到,這個條件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黃臺吉並不是清宮劇中的那種黃臺吉,兒子和女人固然重要,但是和江山大業一比,孰輕孰重卻也是很明顯的。

第三百四十八章,教化(2)第四百三十四章,監國(4)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二百八十八章,封鎖(2)第三百四十一章,會戰(9)第三百七十六章,鎖國和艦隊(3)第十六章,重視第五百一十一章,左家軍的未來(6)第一百六十六章,攔截(3)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四百五十二章,巷戰(6)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三百五十四章,教化(8)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四百章,小福王二百七十二章,撤退(1)第二百四十三章,決斷第三百五十七章,教化(11)第四百七十五章,追擊(3)第一百八十四章,決戰(2)第二百六十七章,巡視(7)第一百八十一章,出擊(2)第五百二十章,牛莊堡(4)第三百九十章,剿官安民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三百五十一章,教化(5)第五百一十一章,左家軍的未來(6)第三百四十章,會戰(8)第八十八章,護廠隊(1)第三百八十章,圍城(2)第二百五十五章,相持(2)第五百五十二章,攻防第五十七章,神木(4)第四百三十一章,監國第四百七十三章,追擊第五百三十二章,鐵壁(4)第四百五十六章,追逐第三百六十三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1)第一章,吾家千里駒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2)第一百零一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下)第八章,天主教和西學第一百零六章,實學(2)第五百九十一章,崩潰(2)第一百三十四章,準備(2)第七十七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5)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四百一十一章,奪寶(2)第五百三十六,撤退(2)第一百六十六章,攔截(3)第五百五十八章,反正(2)第五百五十六章,攻防(5)第二百四十五章,打算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二百二十五章,鋼鐵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五百三十五章,撤退第三百一十六,婚姻第二百零四章,新移民的需求(3)第四百六十六章,撤退(3)第四百一十九章,去留四百六十三章,戰功第三百四十二章,會戰(10)第三百零九章,攻城(2)第二十章,專業戰艦(2)第五百五十一章,掘進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四百五十二章,巷戰(6)第三百零二章,圍困(3)第三百三十四章,會戰(2)第二百二十四章,王大力歷險記(4)第一百三十四章,準備(2)第三百六十一章,海尾港第一百二十八章,鍛銅(上)第五百三十三章,誰家朝廷第五百三十八章,追擊(2)第七十七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5)第一百六十一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2)第十二章,西學泰斗鄭芝龍(1)第四百二十六章,炮擊第二百五十二章,呆仗第十三章,西學泰斗鄭芝龍(2)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一百三十一章,福臨四百六十一章,騎兵(2)第五百九十章,崩潰第三百零二章,圍困(3)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一百二十章,陷阱(7)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八十六章,炮廠和護廠隊第五百三十七章,追擊第一百四十九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3)第十一章,論各種三角形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六十五章,滅蚊運動(2)第二百二十九章,澳洲海寇(3)
第三百四十八章,教化(2)第四百三十四章,監國(4)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二百八十八章,封鎖(2)第三百四十一章,會戰(9)第三百七十六章,鎖國和艦隊(3)第十六章,重視第五百一十一章,左家軍的未來(6)第一百六十六章,攔截(3)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四百五十二章,巷戰(6)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三百五十四章,教化(8)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四百章,小福王二百七十二章,撤退(1)第二百四十三章,決斷第三百五十七章,教化(11)第四百七十五章,追擊(3)第一百八十四章,決戰(2)第二百六十七章,巡視(7)第一百八十一章,出擊(2)第五百二十章,牛莊堡(4)第三百九十章,剿官安民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三百五十一章,教化(5)第五百一十一章,左家軍的未來(6)第三百四十章,會戰(8)第八十八章,護廠隊(1)第三百八十章,圍城(2)第二百五十五章,相持(2)第五百五十二章,攻防第五十七章,神木(4)第四百三十一章,監國第四百七十三章,追擊第五百三十二章,鐵壁(4)第四百五十六章,追逐第三百六十三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1)第一章,吾家千里駒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2)第一百零一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下)第八章,天主教和西學第一百零六章,實學(2)第五百九十一章,崩潰(2)第一百三十四章,準備(2)第七十七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5)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四百一十一章,奪寶(2)第五百三十六,撤退(2)第一百六十六章,攔截(3)第五百五十八章,反正(2)第五百五十六章,攻防(5)第二百四十五章,打算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二百二十五章,鋼鐵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五百三十五章,撤退第三百一十六,婚姻第二百零四章,新移民的需求(3)第四百六十六章,撤退(3)第四百一十九章,去留四百六十三章,戰功第三百四十二章,會戰(10)第三百零九章,攻城(2)第二十章,專業戰艦(2)第五百五十一章,掘進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四百五十二章,巷戰(6)第三百零二章,圍困(3)第三百三十四章,會戰(2)第二百二十四章,王大力歷險記(4)第一百三十四章,準備(2)第三百六十一章,海尾港第一百二十八章,鍛銅(上)第五百三十三章,誰家朝廷第五百三十八章,追擊(2)第七十七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5)第一百六十一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2)第十二章,西學泰斗鄭芝龍(1)第四百二十六章,炮擊第二百五十二章,呆仗第十三章,西學泰斗鄭芝龍(2)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一百三十一章,福臨四百六十一章,騎兵(2)第五百九十章,崩潰第三百零二章,圍困(3)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一百二十章,陷阱(7)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八十六章,炮廠和護廠隊第五百三十七章,追擊第一百四十九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3)第十一章,論各種三角形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六十五章,滅蚊運動(2)第二百二十九章,澳洲海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