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

倘若會武不會文,那也是不行的,所以楊士奇才有此一問。

朱辰聞言,不由笑道:“我雖是一個獵戶,但卻也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啊。”

來到大明,不可能只當一輩子的屠夫吧?

即便自己是孤兒,朱辰也想靠自己幹出一番事業來啊。

楊士奇聞言,頓時心中一震,皇家的血脈就是不一樣啊,居然能以獵戶的眼光,說出修身齊家這樣一番話來。

要知道,哪怕是朝堂上的袞袞諸公,也沒有他這番覺悟啊。

這話,朱辰沒有誇大。

他也向往爲生民立命,爲天地立心的豪氣,只是一時間難以施展罷了。

楊士奇呵呵一笑:“說得好,但你要想治國平天下,那可得做官啊,小哥兒,你這是準備科舉了?”

提起科舉,朱辰倒是來了興趣,他點了點頭道:“我已經報名了院試,再有兩月就開考了。”

大明的科舉,並不是上來就考取進士,而是要先考取秀才,再中舉人,最後纔是進士。

院試過後,朱辰就是秀才,擁有了繼續科考的資格。

楊士奇聽聞朱辰報名了院試,不由滿臉欣慰:“我平生最喜歡你們這些上進的少年,從今往後你便不用打獵,安心讀四書五經,我全力出錢資助你科考如何?”

大明時,許多商賈也會資助寒門學子科考,一旦考上了,那就是投資成功了。

朱辰也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並未覺得奇怪。

而放在楊士奇的思想,他沒有想過要投資太孫,更不會站在商賈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因爲他是大明的內閣輔臣,更是曾經的太子府屬官,他做這些不求回報,只想幫幫朱辰,讓他不至於過得這般艱難。

不僅是他,就是滿朝文官在得知了朱辰的身份後,只怕砸鍋賣鐵都要幫助朱辰,文官集團,是堅定站在太子這邊的。

要是他們得知太孫想科舉,那肯定是一路放水的!

豈料朱辰卻搖頭,拱手作揖道:“多謝老先生,我怎能拿您的資助,我自己有手有腳,可以靠自己的。”

自力更生,好啊。

楊士奇滿臉欣慰,這就是太孫啊,不驕不躁,品德良好。

本想借此機會,看看太孫缺什麼,楊士奇就給補上,可朱辰卻什麼都不要,非要靠自己。

如此一來,楊士奇也不好多說了,他頷首道:“那也行,我便不打擾你了,但你往後若有困難,可來此地找我。”

話罷,楊士奇遞給朱辰一張紙條,那上面寫着一個地址,是楊士奇的私宅。

朱辰接過,拱手道:“那就多謝老先生了。”

楊士奇笑着頷首,與車伕一起,轉而上了馬車。

朱辰看着那輛馬車離開,將手中的紙條收起來後,他纔看向地上的書,啞然失笑:“這老先生倒也是個講究人。”

都到山腳下了,朱辰肯定不能帶着書回家了,索性將書帶在身邊打獵吧。

……

馬車轉向後。

楊士奇又詢問外面的車伕道:“今年院試的主考官是誰?”

“好像是上元知縣吧。”車伕回憶道。

上元知縣,官職雖小,但卻是進士身份,楊士奇頷首,忽然有些期待起來:“我倒是很期待兩月後,太孫的考卷啊。”

太孫,未來是極有可能繼承皇位的。

就算路上有人阻攔,滿朝文官也會爲他掃清一些障礙,極力推他登上帝位的。

所以,關於太孫的學業問題,楊士奇也是十分關心的。

“回去告訴上元知縣一聲,讓他今年院試給我加個位置。”楊士奇笑道。

“是。”車伕忙不迭點頭。

馬車回去的路上,忽然有一位官員匆忙趕來,連聲道:“楊大人,那名叫朱辰的少年,這十一年來的經歷全查清了,我已彙集成冊,還請楊大人過目。”

太孫的身份是絕密,所以楊士奇沒有說出去。

朱辰四歲前的事情很難查到,但這十一年來的經歷,卻並未被人抹去,想查還不是輕而易舉?

楊士奇接過小冊子,對那官員道謝一聲,那官員受寵若驚:“不敢不敢,屬下先走了。”

шωш☢ TTkan☢ ¢O

楊士奇點頭,對朱辰這十一年來的遭遇也有些好奇,不由翻看了起來。

小冊子不大,頁數也不多,只不過楊士奇翻着翻着,眼眶卻是逐漸的紅了。

這小冊子中記載的事情,比起一般的農家少年還要辛苦,可憐,甚至一些事情,讓楊士奇看了,只剩下滿肚子的心酸。

楊士奇並非貴族出生,相反他是寒門子弟,所以他能體會這其中的心酸,孤獨,辛苦。

“太孫啊太孫,你本皇族血脈,何至於此啊,過得這般辛苦,比起那普通百姓都不如啊。”

“這……這若是太子看了,只怕心都得碎了吧?”

楊士奇不由想起了朱辰臉上的笑容,若是換了別的少年,遭遇這般悽慘的身世,只怕都要輕生了吧。

但他卻仍舊笑得出來,還能說出自力更生的話來,足以說明他內心的強大。

楊士奇心中又是心酸,又是欣慰,連忙道:“去太子府。”

這是太子要看的東西,瞞也瞞不住的。

很快,車伕擺道太子府,等到了太子府後,楊士奇這才被太監們迎接進去。

“太子爺,楊大人來了。”老太監朝書房內喊了一聲。

“哦,楊大人來了?快進來快進來。”書房的門被打開了,朱高熾的肥臉上帶着笑意。

楊士奇朝着太子深深拱手作揖,而後走進了太子書房。

朱高熾迫不及待的詢問道:“楊大人,讓你打聽的事情,打聽得如何了?”

楊士奇眼眶微紅,從袖子中拿出一本小冊子,雙手遞給了太子:“還請太子過目,十一年的經歷都在這裡了。”

“效率不錯,呵呵,辛苦你了。”朱高熾拍了拍楊士奇的肩膀,而後專注的拿過小冊子,翻看了起來。

楊士奇深深嘆息一聲,不忍再看太子表情。

朱高熾翻開第一頁,仔細的看着,一邊看,一邊念:“永樂元年,餓了三天三夜,餓得骨瘦如柴,才被養父母從亂葬崗發現。”

這是查探的人,去詢問朱辰的鄰居得到的消息。

“六歲,跟隨養父母下地幹活,買不起牛,養父母又老邁,他就自己揹着耕地的犁在地裡走。”

“八歲,養父母大病,他每日上山砍柴,換錢給養父母買雞蛋吃。”

“同年,沒錢買藥,爲了救下養父母,跪在藥店門外苦苦哀求大夫,被藥童將其趕走。”

“九歲,養父母雙雙病死,爲了生活,他上山砍柴,卻不慎從山上摔下來,骨折一條腿,自己拖着斷腿回家。”

“十歲,鄉親想霸佔他的房子,他抵死反抗,用石頭將那鄉親砸得頭破血流。”

當太子將這些一一念出來的時候,太子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他一句一句的讀着,一頁一頁的翻着,淚水卻止不住的掉下,沾溼了小冊子,翻不開頁了,太子便沾着唾沫,繼續翻頁看下去。

一邊讀,太子的眼眶早就模糊了。

朱高熾難以想象,一個人到底怎麼生活,沒有朋友,沒有親人,沒有愛他的人,他就這麼靠自己一個人,頑強的活了十一年啊。

好不容易有個養父母,卻是老邁多病,不說他們幫朱辰,反倒是拖累朱辰許多。

等到那老兩口死了之後,朱辰就徹底一個人了,哪怕從山上摔斷了腿,他也得一個人爬起來,頑強的走回家。

這個中心酸,辛苦,又道與誰人說?

太子看完之後,眼眶早已通紅,那雙眼睛怔怔的盯着手中的小冊子,那裡面的字,彷彿在狠狠的戳他的心吶。

“這孩子孝,大孝啊,養父母病了,卻還能堅持照顧這麼多年。”

“我就是後悔,當初怎麼就把他搞丟了,他是太孫,老爺子最喜歡這孩子,可是皇家的富貴,他愣是半點沒享受到啊。”

“這麼多年,他一個人在外,怎麼遭這種罪啊。”

朱高熾扶着桌子,雙眼失神:“千錯萬錯,都是爹的錯啊,是爹不厚道,害了你啊,這些年的苦頭,爹看了都心寒,這輩子都彌補不了了啊。”

楊士奇早知道會這樣。

太子心善,平時看到哪個文官受點酷刑就心疼,現在可是換成太孫了,他看了這些,豈能不心疼,不難過?

能穩住情緒,就已經算太子城府很深了。

“太子爺,您也不要太難過了。”楊士奇寬慰道:“太孫很懂事,今日我與他見過面了,我問他要什麼,我可以資助,他卻說什麼都不要。”

“不難過是假的,這事兒要是讓太子妃知道,他娘怕是要哭得成宿成宿睡不着覺了。”朱高熾心酸道。

話音未落,書房外忽然傳來太子妃的聲音:“裡面說什麼呢?瞞着什麼事不讓我知道?”

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324章 密謀造反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518章 再見孫若微第618章 威脅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582章 朝會第462章 爺爺的偏愛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344章 叫什麼太子爺,叫爹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434章 再見青衣女子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73章 老爺子高光時刻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536章 陷阱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649章 上朝第129章 小紅裙又表白了第95章 一夜暴富第556章 天下一統第505章 冶鐵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145章 宰附屬國,反向朝貢第570章 萬兩黃金第625章 進城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177章 朱氏人前顯聖法第548章 較量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334章 趙王瑟瑟發抖第158章 萬里煙雲照的後代第54章 參觀大明第368章 餘學夔入黃泉第126章 赴宴第596章 被發現了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555章 塵埃落定(修改版)第577章 父女相見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548章 較量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89章 餘學夔崩潰了第58章 科考開始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560章 火銃製造成功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532章 進攻第521章 謠言四起第547章 報仇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604章 殺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390章 被漢王活捉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529章 漢王的用意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530章 領兵來了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376章 朝廷出兵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590章 情況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壓人間!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457章 開海禁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181章 天佑我大明昌盛啊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595章 出發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370章 萬人唾棄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227章 三天後的期待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42章 鄭和回來了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
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324章 密謀造反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518章 再見孫若微第618章 威脅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582章 朝會第462章 爺爺的偏愛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344章 叫什麼太子爺,叫爹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434章 再見青衣女子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73章 老爺子高光時刻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536章 陷阱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649章 上朝第129章 小紅裙又表白了第95章 一夜暴富第556章 天下一統第505章 冶鐵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145章 宰附屬國,反向朝貢第570章 萬兩黃金第625章 進城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177章 朱氏人前顯聖法第548章 較量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334章 趙王瑟瑟發抖第158章 萬里煙雲照的後代第54章 參觀大明第368章 餘學夔入黃泉第126章 赴宴第596章 被發現了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555章 塵埃落定(修改版)第577章 父女相見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548章 較量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89章 餘學夔崩潰了第58章 科考開始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560章 火銃製造成功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532章 進攻第521章 謠言四起第547章 報仇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604章 殺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390章 被漢王活捉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529章 漢王的用意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530章 領兵來了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376章 朝廷出兵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590章 情況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壓人間!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457章 開海禁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181章 天佑我大明昌盛啊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595章 出發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370章 萬人唾棄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227章 三天後的期待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42章 鄭和回來了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