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

東林書院。

大儒吳晗從京師回來了。

回來之後,他便開始閉關。

將朱辰的心學理解,全部都謄抄了下來,隨後一句一句的進行鑽研。

別的不說,光理學是空中樓閣一事,他就意識到心學的實用性。

這纔是能真正改變民生,爲國爲民的學說啊。

所以,他不惜傾注一切心血和時間去研讀它。

甚至,研究到廢寢忘食,飯都不想吃了。

三日後,等到大儒吳晗再出關,整個人彷彿得到了昇華。

他立刻召集了東林書院所有學生,當着他們的面宣佈道:“從今往後,心學爲主,理學爲輔兼修,要活靈活用,不可陷入古板腐朽的誤區。”

東林書院名聲很大,貫穿了明朝兩百多年。

後世的東林黨,也是以此命名的。

吳晗宣佈後,這也成爲了第一家以心學爲主的書院!

……

山東大儒郭慶。

在回到山東後,立刻召集了郭家所有子弟。

“從今往後,理學要修,心學更要修,心理兼修,才能推上一個更高的層次,明白嗎?”

“我會親自將這次朱秀才辨法的理論寫下來,你們每人謄抄一遍,掛到你們的牆上,日日研讀。”

“望你們能成爲心學大家。”

郭家,也就成爲了第一家主修心學的世家。

……

其他各大書院,也紛紛效仿之。

江西的王之境回去後,也號召江西各大書院紛紛學習心學,不可一味研讀理學。

故此,九江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吉安的白鷺洲書院、上繞鉛山的鵝湖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合稱爲江西四大書院,在江西久負盛名,名氣極大。

這四大書院,紛紛響應王之境的號召,在大講堂上,除了理學名言之外,又掛上了另外一副字畫。

字畫上寫着四個大字:知行合一!

這便是心學正式堂堂入室了。

未來的一段時間,心學也將會逐漸的取代理學,成爲江西首要的學說。

四大書院的決策,幾乎能夠影響整個江西的學子,故此這個決策,是十分重大的!

……

各地也都掀起了心學之勢。

心學之火,彷彿是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

而至於應天府,也是如此。

皇城內,翰林院。

這座腐朽的翰林院,佔地極廣,裡面住着的都是腐儒。

可今日,徐老親自走進祭拜孔孟,朱熹亞聖的文廟中,在那裡掛上了一副字畫。

字畫上寫着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知行合一!

這是徐老親自掛上去的,字也是徐老親自提的,代表了他對心學的認同。

翰林院的大儒們,並未反對,反而還在幫助徐老搭着梯子,生怕徐老從梯子上掉下來。

……

另外一邊。

國子監。

這座全國的最高學府,也有了動作。

徐邈身爲大師兄,大祭酒和教習們不在,他就承擔起了徐老交代的任務,將心學理念,掛在國子監的大講堂上。

大講堂內,有着數百名監生,正在注目着徐邈將字畫掛上去。

徐邈心中不願,遲遲未掛。

“徐師兄,您怎麼手抖呀,要不要我來幫您?”

“是啊,這是老師交代的事情,我們國子監雖然與您一樣痛恨那狗賊,但心學還是要掛的。”

“對,師兄,掛吧。”

徐邈顫抖着,欲哭無淚的將字畫,給掛了上去。

知行合一四個字,在大講堂內閃閃發亮。

就因爲他這一句話,各大書院就要將它掛起來供着。

哎,這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人前顯聖啊。

那狗賊,光宗耀祖了啊!

徐邈又學到一招,掏出小冊子記錄:朱氏人前顯聖第六招:身雖不在,意念仍可顯聖……

……

辨法結束的這幾天,朱辰倒也閒來無事,外面的情況他也清楚。

他達成他想要的了。

心學,已經成勢了。

自己,也徹底成名了。

還有,姑姑的肺疾已經有些好轉了,甚至她之前留下的沉痾舊病也在漸漸的消除。

只不過,這藥不能斷,按照太醫們的推測,這藥還需再喝三月,身體方能徹底痊癒,不再遭受肺疾折磨。

“按照推測,姑姑先前只是小毛病,可現在的醫術檢查不到,故此纔會越來越嚴重,直到最後險些丟了性命。”

“不過所幸,是救回來了。”

朱辰喃喃着,臉上揚起笑意。

便在這時,翠花跑來:“東家,翰林院那些之乎者也來了。”

“之乎者也?”

朱辰詫異,朝門外看去。

只見門外,徐老首當其衝,身後還跟着六七個翰林院大儒,正在門外恭拜。

沒得到主家允許,不得進入,翰林院的大儒們很守規矩。

朱辰忙站起身,快步走去,徐老就要作揖,朱辰忙將他扶住:“徐老,一大把年紀了,這個就免了。”

徐老慈善一笑:“我們今日冒昧前來,是想向小兄弟請教的。”

朱辰咧嘴一笑,這羣腐儒到底還是迫不及待的上門來了。

不過,朱辰也樂得將心學理念傳授給他們,畢竟要想心學遍地開花,自己可沒那麼多閒工夫,讓這些大儒打前鋒豈不更好?

他們瞭解越多,就越會賣命!

說話間,朱辰將他們都請了進來。

待大家都坐定,小白小青兩個丫鬟紛紛給大儒們上了杯茶,談話這纔開始。

徐老坐在凳子上,脊背躬着,他需要將頭完全擡起,才能正視朱辰。

“小兄弟,那日辨法之後,我還有許多疑問。”

“比如你說的土地兼併,這個情況我也略知一二,但是並沒有意識到這麼嚴重,你能具體講講嗎?”

朱辰頷首,他很欣賞徐老的求知慾。

“土地兼併,就是地主階級對農民的一種剝削,每到災年,農民沒了糧,就只能賣地獲得糧食,以度過災年,自己沒了地之後,便只能作爲佃農,給地主賣力了。”

徐老頷首道:“明白。”

朱辰一笑,就喜歡和聰明人說話,一說就通了。

這老頭雖然腐朽,但不傻。

“所以每到災年,就是地主大量買地擴建的時候,大量的農民變成佃農,朝廷大概率就收不到他們地的稅了。”

徐老詫異:“爲何?”

朱辰分析道:“咱們大明朝有個規定,讀書人考取功名後可以免稅, 皇親國戚可以免稅。”

“免稅的人太多了,一旦他們買地到自己名下,憑着特權,就不需要交稅了。”

此話一出,徐老明白了。

“於是,朝廷的自耕農,就變成了爲他們勞作的佃戶,還不用交稅?”徐老深深皺眉。

朱辰笑着頷首:“是啊。”

徐老也感慨萬千,嘆息道:“這羣人仗着國朝給的免稅特權,有錢之後大量買地,也導致大明朝收上來的稅越來越少了。”

“沒有錢,這泱泱大國如何運轉?”

“沒有錢,大明拿什麼來賑災百姓。”

“如此,豈不陷入死衚衕,大明沒錢賑災,百姓只能賣地求生,土地兼併的情況更加嚴重?”

徐老說到這,眼中略有灰暗。

他的心情,陡然變得有些差勁了。

身後,翰林院的大儒們,個個臉色也都不好看起來了。

朱辰呵呵一笑。

他要的,就是先感染這羣大儒,讓他們意識到土地兼併的危害性!

大明朝走到末期的時候,崇禎帝收上來的稅,只有區區幾百萬,越來越少。

沒有錢,發不起軍餉,那自然就亡國咯。

這是明朝滅亡最關鍵的地方,朱辰定要將它扭轉!

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510章 火拼第276章 步入黃泉第623章 死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23章 挑選鎧甲第559章 關心第301章 老子要造反!第543章 震怒第507章 變故第544章 搶奪糧食第315章 和太子的談話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328章 淮王一身孤勇,殺入皇宮第七章 誰敢動我太孫?第484章 徐州危機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着,你惹不起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273章 退出長城,保爾全屍第281章 代價第29章 一切爲了瞻基第242章 大明將士,榮耀加身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454章 朱瞻基的手段第515章 御駕親征!!第80章 韋妃獻身第150章 開宰第324章 密謀造反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279章 震撼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475章 心寒第56章 使臣的震撼第443章 禍及家人第428章 一切爲了天下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46章 錦衣衛詔獄滿員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139章 回家第54章 參觀大明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628章 割讓第366章 捨生取義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237章 好兄弟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315章 和太子的談話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341章 再發動靖難第222章 滿級茶藝夏玉珏第149章 漢王無法無天第467章 天策衛第23章 挑選鎧甲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582章 朝會第139章 回家第652章 皇爺,國庫空虛啊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231章 小紅裙的拯救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307章 神蹟出現第57章 皇位非你不可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321章 瓦剌威脅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18章 引水分流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壓人間!第264章 部署第350章 追回她第528章 逆子第183章 國士無雙第543章 震怒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81章 韋妃瘋狂輸出第195章 好主意第493章 叔侄扭打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537章 絕路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12章 大明風華第593章 衝殺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39章 朱辰的怒火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491章 漢王總攻第489章 漢王增兵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304章 守護
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510章 火拼第276章 步入黃泉第623章 死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23章 挑選鎧甲第559章 關心第301章 老子要造反!第543章 震怒第507章 變故第544章 搶奪糧食第315章 和太子的談話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328章 淮王一身孤勇,殺入皇宮第七章 誰敢動我太孫?第484章 徐州危機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着,你惹不起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273章 退出長城,保爾全屍第281章 代價第29章 一切爲了瞻基第242章 大明將士,榮耀加身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454章 朱瞻基的手段第515章 御駕親征!!第80章 韋妃獻身第150章 開宰第324章 密謀造反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279章 震撼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475章 心寒第56章 使臣的震撼第443章 禍及家人第428章 一切爲了天下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46章 錦衣衛詔獄滿員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139章 回家第54章 參觀大明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628章 割讓第366章 捨生取義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237章 好兄弟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315章 和太子的談話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341章 再發動靖難第222章 滿級茶藝夏玉珏第149章 漢王無法無天第467章 天策衛第23章 挑選鎧甲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582章 朝會第139章 回家第652章 皇爺,國庫空虛啊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231章 小紅裙的拯救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307章 神蹟出現第57章 皇位非你不可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321章 瓦剌威脅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18章 引水分流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壓人間!第264章 部署第350章 追回她第528章 逆子第183章 國士無雙第543章 震怒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81章 韋妃瘋狂輸出第195章 好主意第493章 叔侄扭打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537章 絕路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12章 大明風華第593章 衝殺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39章 朱辰的怒火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491章 漢王總攻第489章 漢王增兵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304章 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