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胡大老爺闡述國家經濟

“陛下,首先你們得清楚一個事實。”

“那便是無論是我的華夏國,還是你這幾個兒子將來要建立的藩國,至少在最近的幾十年內,絕對不可能發展成如同大明這般幅員遼闊。”

“不僅僅是面積,還有人口、國力、軍力等各個方面,那是肯定趕不上大明的。”

“這一點,相信你們都應該明白是爲什麼。”

胡大老爺說得很坦然,衆人同樣也坦然的點點頭。

沒錯,這點差距大傢伙都能明白。

畢竟起點完全不一樣嘛。

一邊是漢家傳承、運營了千年的中原腹地,一邊是衆人眼中的不毛之地、番邦小國,兩者怎麼可能短時間內有追上的可能?

甚至哪怕是胡大老爺這樣的‘掛壁’都不覺着自己能追上。

因爲人口這東西,增長起來就得遵循自然規律!

沒有一定的人口基數和充沛的生活物資以及穩定的生存環境,那麼人口絕對不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

這一點,哪怕是有生育政策在,也沒用。

因爲這是自然規律。

“既然你們已經認可了這一前提,那就好辦了。”

“實際上,這就是大明不僅不會虧錢反而會掙錢,最終實現雙贏的原因。”

“說白了,大明的人口太多了!”

“人口多、國力就強,同時人口多,富戶就多,市場也更大。”

“在藩國看來海量的糧食,可對於大明來說,卻是正好填充國庫的儲備糧。”

“畢竟爲了應對災情,大明本就要每年準備大量的糧食。”

“而由於番國一年三熟的環境,可以說,這地方的糧食,賣到大明的價格,會比大明自己在本土收購還要便宜!”

“更何況,這些糧食,前期壓根不用掏錢,只不過是償還內帑的貸款而已。”

“戶部那邊,只需要按照相應的價格把錢劃撥到內帑就行了。”

“嗯?劃撥到內帑?”

朱元璋不愧是大明第一錢串子啊。

這一聽到要往內帑裡送錢,立馬這小耳朵就豎起來了。

胡大老爺看着他這模樣也是哭笑不得。

他怎麼而已沒想到,朱元璋居然在這種時候鬧騰。

“當然得劃撥到內帑啊。”

“戶部的國庫黑皇室的內帑,各有各的規矩,豈能亂了規矩、亂了賬目?”

“藩國之所以要還錢,那是因爲之前從內帑借了錢。”

“這借錢、擔風險的是內帑,那自然的好處的也得是內帑啊。”

“不然的話,以後再由皇子外出建國,內帑從哪兒掏錢?”

“說白了,這借錢建國也好貨物抵債也罷,這都是皇室家事啊!”

“你們自己說,這事兒,難道不應該跟內帑打交道?”

朱元璋聽到這兒才恍然大悟,而後連連點頭。

他這會兒也是關心則亂了。

若是平時,或者說不是這麼直白的提到錢的事兒的話,他是絕對能想明白的。

國庫和內帑,這裡頭的差別可太大了。

眼見着朱元璋這邊的小問題解決了,胡大老爺轉而繼續回答起了之前的問題。

“好,之前我說了,這事兒前期不會影響到大明,那是因爲無論來的是糧食還是其他的,至少在大明這邊,是不虧的。”

“因爲內帑有錢進賬,戶部那邊哪怕掏了錢出來,那價格也比正常採買要低,兩邊都有得賺。”

“而陛下你之所以會爲了這事兒發愁,其實在意的是,過了償還期限或者提前還款之後,藩國的各種物資還是會源源不斷的賣到大明來。”

“在你看來,這就是在從大明掙錢,這對於大明是一種損害!”

“可對?”

朱元璋一臉嚴肅的點點頭。

顯然,這就是癥結所在了。

胡大老爺倒是對於這種擔憂感覺挺正常的。

對於一個不懂經濟學卻又憂國憂民的皇帝來說,遵循的便是最最樸素的價值觀。

送錢送糧來的,就是好人;

從自家掙一兩銀子走的,那都是壞人!

這觀點主打的就是一個樸實無華。

而胡大老爺這是要給他好好上上課,讓他知道,經濟這玩意兒,真不是這麼淺薄的。

胡大老爺端起茶杯抿了一大口,潤了潤喉嚨,這才緩緩說道。

“這種事兒,怎麼說呢,要分開來看。”

“要說藩國有沒有從大明掙錢?”

“那自然是有的!”

“可要說大明是不是虧了,卻不是陛下你所想的那樣!”

“大明,真的不虧!”

胡大老爺一擡手,擋住了要說話的朱元璋,轉而繼續說道。

“陛下你先別急,等我說完了,你再一起好好琢磨琢磨。”

“我們捋一捋整件事,首先,番邦在還款完了之後,肯定是不會放棄這麼大一個穩定的財源的,自然會源源不斷的往大明賣糧食或者其他產品。”

“那麼,無論是誰來採買這糧食,只要進入大明,按理來說,就得在番邦外交司繳納關稅。”

“這樣一來,大明便得到了第一筆收入。”

“而後,番邦的糧食賣出去了,銀錢也到手了,那麼他們這時候難道就帶着錢回去?”

“當然不會!”

“但凡是個正常的商人,都不會讓自家的船空着回藩國,而是會盡可能的採買一些緊俏、好賣的物資回去。”

“如此一來,他們又得繳納一筆商稅,要是再加上出口的時候的關稅,這等於就給大明繳納了兩筆稅收了。”

“那麼,至少對於大明來說,這藩國絕對不是來拿着錢就走的!”

“可這些,都還不是最關鍵的,最最關鍵的是,隨着番邦在大明採購物資,那麼反過來豈不是也在給大明創造收入?”

“畢竟,若沒有這個藩國的話,大明生產出來的各式物產,那就只有大明自己人能消費了。”

“可憑空多了一個國家的人來消費,那無形之中讓大明的人多掙了一筆外快。”

“雖然這筆錢可能大多落在了大明商賈手裡,但轉幾個圈以後,這錢實際上還是會間接的送進國庫。”

“因爲這商人再怎麼貪婪,他也只是大明的商人,他的人、財都在大明,難不成他還能跑了?”

186.第186章 真要回丞相位了第795章 委屈了的朱老四第677章 先去殺殺人再說116.第116章 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60.第60章 收穫時刻!土豆成熟了!第493章 胡大老爺被迫求官第550章 朱元璋的眼裡只有金光380.第380章 用錯了規則的沈萬三第479章 胡惟庸小課堂開課了292.第292章 始終在錦衣衛監視範圍內的人第42章 胡惟庸:朱標這心眼子是真多啊!第672章 刺殺背後的詳情292.第292章 始終在錦衣衛監視範圍內的人第1055章 爲大戰而做的準備第1055章 爲大戰而做的準備第625章 胡大老爺避之不及的大活121.第121章 院試結果出爐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397.第397章 奇書金瓶梅第907章 朱老四幹出的蠢事第690章 上門忽悠人的朱標第754章 朱標看透了二人最大的矛盾第452章 新式織機生產完畢114.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第900章 朱元璋父子很冒昧第537章 胡大老爺幡然醒悟開始閉嘴第823章 朱元璋曝出的隱情第561章 老朱家賠給老胡家的女兒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92.第92章 朱元璋分封敲打衆皇子第626章 朱元璋主動挑起的責任323.第323章 大明版的考公?344.第344章 胡惟庸的新招第491章 攛掇老朱搞殖民貿易447.第447章 胡惟庸:這一幕很尷尬第1020章 以彼之道還治彼身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76.第76章 解縉求錘得錘395.第395章 關於金瓶梅的爭論第884章 上不了正席的解縉第532章 胡大老爺的勸說第929章 教坊司裡的故人142.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該抖抖大明的天威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第528章 舉一反三的道衍和尚368.第368章 朱元璋的嘴角壓不住了第986章 老牌官員對此的看法352.第352章 忽如其來的人選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第622章 胡大老爺緊急返回第855章 胡家莊的人員招募計劃第9章 空印案爆發!老朱震怒!第35章 胡惟庸:教訓混賬兒子也有獎勵?第572章 陪胡府姬妾逛個街第750章 只有朱元璋受傷的世界達成第33章 樑甫:胡公,這還是不是你親兒子了?第547章 蒸蒸日上的會友館第799章 即將開始的空間劇變90.第90章 胡大老爺的謀劃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443.第443章 朱元璋的胡府之旅270.第270章 朱元璋迷上麻將了第816章 胡大老爺準備對空間動手了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385.第385章 再次上課的胡大老爺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第783章 胡大老爺重新提出條件第962章 藍小二徹底躺平任嘲第512章 胡大老爺想要郊遊第1031章 突如其來的第三者69.第69章 胡惟庸主動冒頭打臉190.第190章 胡大老爺又來獎勵了420.第420章 皇家的反轉和安排177.第177章 鄉試考場上的各種怪象第606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興奮268.第268章 胡大老爺的新玩具318.第318章 不要臉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第1018章 原來胡府也有錦衣衛第542章 胡大老爺的商業經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決!胡惟庸終於可以253.第253章 陳近南怎會在此?第594章 揍藍玉第536章 老朱家父子蠢蠢欲動第863章 胡大老爺的野望第544章 即將開業的會友館131.第131章 胡惟庸:有驚喜啊!第688章 父子之間的被迫和解120.第120章 胡惟庸:這世道看不懂了第634章 跟朱標算算誰是爹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第532章 胡大老爺的勸說138.第138章 胡惟庸不理解,並且大受震撼第722章 馬皇后婆媳三人的大買賣第471章 怎麼老是他啊!?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爲你!239.第239章 將計就計的胡大老爺再坑人430.第430章 咬牙切齒的胡大老爺第896章 朱老大給出的建議
186.第186章 真要回丞相位了第795章 委屈了的朱老四第677章 先去殺殺人再說116.第116章 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60.第60章 收穫時刻!土豆成熟了!第493章 胡大老爺被迫求官第550章 朱元璋的眼裡只有金光380.第380章 用錯了規則的沈萬三第479章 胡惟庸小課堂開課了292.第292章 始終在錦衣衛監視範圍內的人第42章 胡惟庸:朱標這心眼子是真多啊!第672章 刺殺背後的詳情292.第292章 始終在錦衣衛監視範圍內的人第1055章 爲大戰而做的準備第1055章 爲大戰而做的準備第625章 胡大老爺避之不及的大活121.第121章 院試結果出爐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397.第397章 奇書金瓶梅第907章 朱老四幹出的蠢事第690章 上門忽悠人的朱標第754章 朱標看透了二人最大的矛盾第452章 新式織機生產完畢114.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第900章 朱元璋父子很冒昧第537章 胡大老爺幡然醒悟開始閉嘴第823章 朱元璋曝出的隱情第561章 老朱家賠給老胡家的女兒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92.第92章 朱元璋分封敲打衆皇子第626章 朱元璋主動挑起的責任323.第323章 大明版的考公?344.第344章 胡惟庸的新招第491章 攛掇老朱搞殖民貿易447.第447章 胡惟庸:這一幕很尷尬第1020章 以彼之道還治彼身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76.第76章 解縉求錘得錘395.第395章 關於金瓶梅的爭論第884章 上不了正席的解縉第532章 胡大老爺的勸說第929章 教坊司裡的故人142.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該抖抖大明的天威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第528章 舉一反三的道衍和尚368.第368章 朱元璋的嘴角壓不住了第986章 老牌官員對此的看法352.第352章 忽如其來的人選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第622章 胡大老爺緊急返回第855章 胡家莊的人員招募計劃第9章 空印案爆發!老朱震怒!第35章 胡惟庸:教訓混賬兒子也有獎勵?第572章 陪胡府姬妾逛個街第750章 只有朱元璋受傷的世界達成第33章 樑甫:胡公,這還是不是你親兒子了?第547章 蒸蒸日上的會友館第799章 即將開始的空間劇變90.第90章 胡大老爺的謀劃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443.第443章 朱元璋的胡府之旅270.第270章 朱元璋迷上麻將了第816章 胡大老爺準備對空間動手了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385.第385章 再次上課的胡大老爺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第783章 胡大老爺重新提出條件第962章 藍小二徹底躺平任嘲第512章 胡大老爺想要郊遊第1031章 突如其來的第三者69.第69章 胡惟庸主動冒頭打臉190.第190章 胡大老爺又來獎勵了420.第420章 皇家的反轉和安排177.第177章 鄉試考場上的各種怪象第606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興奮268.第268章 胡大老爺的新玩具318.第318章 不要臉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第1018章 原來胡府也有錦衣衛第542章 胡大老爺的商業經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決!胡惟庸終於可以253.第253章 陳近南怎會在此?第594章 揍藍玉第536章 老朱家父子蠢蠢欲動第863章 胡大老爺的野望第544章 即將開業的會友館131.第131章 胡惟庸:有驚喜啊!第688章 父子之間的被迫和解120.第120章 胡惟庸:這世道看不懂了第634章 跟朱標算算誰是爹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第532章 胡大老爺的勸說138.第138章 胡惟庸不理解,並且大受震撼第722章 馬皇后婆媳三人的大買賣第471章 怎麼老是他啊!?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爲你!239.第239章 將計就計的胡大老爺再坑人430.第430章 咬牙切齒的胡大老爺第896章 朱老大給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