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

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

“真有這麼重要?”

看着蘇璟的表情,這朱元璋也有些重視起來了。

他這可是馬上就要準備重開科舉,考什麼都已經定好了,八股取仕。

蘇璟看着朱元璋道:“當然是真的,其實咱們老祖宗挺重視數學的,周朝便有君子六藝,這六藝的最後一科便是數。”

“只可惜,自孔子之後,世人便皆鑽研儒學,孔孟之道成了主流,再不見百家爭鳴之盛世。”

“到了宋朝,科舉連算學考試都沒了,實在是大大的退步。”

蘇璟說的也是頗爲感慨,因爲他找到了許多前人的數學典籍。

那可是都是無比瑰麗的數學桂冠,比西方不知道早了多少年。

唐朝更是在科舉中加入了算學的科目,但宋朝出了那句經典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之後,又被取消了。

可惜是真的可惜。

朱元璋聽着蘇璟的話,說道:“算學一道固然重要,但鑽研此道,需要耗費的精力太多,讀書的時間太少,也沒有處理政務的能力,於國家無益。”

別看老朱早年是個大老粗,但他後來可是下了苦功讀書的。

這科舉的事情,他也是親自參與制定的全過程。

畢竟,爲大明,爲自己甄選人才這事,也沒有什麼比之更重要了。

算學老朱懂的不多,但劉伯溫懂。

想要在算學上有所成就,需要耗費大精力,大功夫。

這樣一來,那些孔孟先賢的書可以研讀的時間就少了。

同時埋頭於算學之道的讀書人,大多死板,政務能力低下,不是每個人都是劉伯溫那樣的天才。

老朱甚至查過唐朝的算學考試情況,當時叫明算科,後來到了唐朝末年報考的人越來越少,就直接取消了。

當然,真正徹底完全的取消還是宋朝,自宋朝取消之後,科舉再無算學。

“可笑,真是可笑!”

蘇璟毫不客氣的說道:“大叔,你此言真是荒謬可笑之極!”

竟然說數學對國家無益,這是蘇璟聽到的最好笑的笑話。

朱元璋聽到這話,臉色也浮現出一抹異色,他壓着火氣道:

“蘇璟,那你倒是說說看,我說的哪裡有問題?”

竟然說自己荒謬可笑,朱元璋真是被氣的不輕。

這自從登上帝位以來,還從未有人敢如此說過他。

蘇璟淡淡道:“大叔,數學無用就是最大的問題。”

“先說近的,我這開店算賬,要不要用數學?再說遠的,大明田畝測算,賦稅收繳,要不要用數學?”

“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又有哪樣能離開數學?”

對於數學,蘇璟可能沒有精研到很高深的地步。

但就在他的老本行做生意上,這數學也是非常好用的工具。

數學無用?

蘇璟真想扇老朱兩個大耳刮子!

這他孃的就是因爲有這種思想的人太多,才讓咱們的科學開始落後於西方!

雖然蘇璟說的好像很重要的樣子,但對於朱元璋的觸動,卻不是很大。

“蘇璟,這些不過是小道爾,不值一提。”

朱元璋淡淡搖頭,並不認同蘇璟的說法。

蘇璟所言數學之應用,在朱元璋看來,是對的,但也僅僅只需要少數人而已。

科舉那是什麼?那是爲了國家選拔忠於大明的管理人才。

讀書人要是都學這個了,怎麼好好讀書呢?

沒有了儒學的教導,他們又怎麼能好好的爲大明服務呢?

“哼。”

蘇璟冷哼一聲,倒也沒有太過意外。

因爲孔孟之道的理念,太過契合於統治者的需求。

老朱在大明,那是妥妥的上層階級,是剝削別人的存在。

推行數學,那不是擠壓了儒學了。

這可不行。

“那數學能算出大明亡國大叔怎麼不說了,難道這也不重要?”

蘇璟帶着一絲譏諷道。

這可是蘇璟老早之前就和老朱提過的,大明皇室供奉的問題。

果然,聽到這話,老朱的臉色霎時間驟變,但只是一瞬間,他又恢復了正常的神色。

誠然,或許蘇璟說的不錯,但現在他已經對此作出了相應的改變。

這皇室供奉的事情,老朱早就解決了。

“蘇璟,你或許說的對,但僅此一點,依舊不夠,算學,還是隻能算小道。”

朱元璋平靜的說道。

那皇室供奉的事情,在老朱看來,只是自己的小小失誤,並不能歸結到數學的功勞上去。

大明當前最重要的,還是選拔管理人才。

“呵,伱還真是嘴硬啊大叔。”

蘇璟看向朱元璋說道:“真以爲數學就僅此一點了,大明用得上數學的地方,還有很多呢。”

“哦,還有什麼?”

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趣,忙問道。

雖然瞧不上數學,但老朱對於蘇璟還是認可的,他說話從不是無的放矢。

蘇璟雙手一攤,聳聳肩道:“小道而已,大叔何必多問。”

別看蘇璟平日裡脾氣都挺好的,但現在,被老朱如此貶低數學,又想到華夏的科學發展被西方趕超就是因爲老朱這樣想法的人太多。

蘇璟這心裡啊,也窩着一團火。

你不是覺得沒用麼,那我就不說。

朱元璋的臉皮微跳,蘇璟這反擊來的真是太快了。

老朱本想就這麼算了,不說就不說唄。

但看着蘇璟這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這心裡啊又癢癢。

到底是啥呢?

難不成還是皇室供養的那種大問題?

但要老朱就這麼向蘇璟服軟,他還是不太願意的。

兩人一時間就這麼僵持住了。

此時的溧水縣外,一輛馬車已經趕來,車上有着兩人。

李善長和胡惟庸。

“丞相大人,這陛下就在溧水縣內過中秋?”

胡惟庸朝着李善長問道,顯然他是震驚的。

因爲大明的皇帝,在中秋節的時候,竟然沒在皇宮,而是在溧水縣。

“沒錯,待會到了之後,你不要說話。”

李善長閉目養神,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的波動。

“是,丞相大人,下官知道。”

胡惟庸立刻回答道。

他不傻,李善長帶他來到這裡並告訴他現在朱元璋在這裡過中秋的時候,他就已經猜到了。

那位神秘的蘇先生,此時就應該在溧水縣內。

他的內心是震撼的,哪怕之前李善長已經三番五次的告訴他,朱元璋對於蘇璟十分的看重,不可招惹。

但真正知道連中秋這般節日,朱元璋都能攜着一家人來蘇璟這裡過,他是真被震住了。

這樣的寵信程度,怕是連李善長都不一定有吧。

這蘇璟到底何德何能,能讓朱元璋如此的看重。

若不是此次這空印一事,怕是自己也沒機會知道此事了。

此事,相當緊急。

這空印之事,沿襲元朝制度,時間甚久。

原本不是什麼上臺面的事情,但現在因爲朱標的反腐政令,已經到了不得不拿上臺面的程度了。

關鍵是這事,朱元璋自始至終都不清楚。

這皇帝不知道的事情,一旦上臺面,就是千斤的秤砣它也壓不住。

所以,胡惟庸給的建議是,即刻上報朱元璋,不拖延半點時間。

至少,要讓朱元璋看到他們的態度。

這纔有了兩人馬不停蹄的朝着溧水縣趕來。

至於之後有多少人人頭滾滾,那也只能是他們的命運了。

蘇璟家中。

晚飯已經做好,一桌人吃着。

雖然只有蘇璟這麼一個外人,但除了老朱之外,其他人對蘇璟那都是無比的尊重尊敬。

聞名不見面,蘇璟簡單的幾堂課,已經深深的折服了這些皇子們。

吃飽之後,自然也就到了中秋最盛大的節目,遊燈會了。

“走吧,也該讓我略盡地主之誼了,我們溧水縣的中秋燈會,還是很好玩的。”

蘇璟笑着朝衆人說道。

夜晚的溧水縣,還是相當熱鬧的。

“好耶好耶!”

“燈會好玩嗎?”

“大哥,燈會是什麼樣的啊?”

皇子們興奮的討論了起來,他們最大的朱標也不過就十五歲,全是孩子。

對於這種熱鬧的集會,自然是無比的喜悅。

在蘇璟的帶領下,老朱一家人也是來到了街道之上。

雖然是夜晚,但此時的溧水縣燈火通明,到處都是人流。

街道的兩邊,各種販賣花燈的小販。

一個個精巧的紙燈掛在貨架之上,任由着來往的的行人們挑選。

有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各式各樣,琳琅滿目。

“大哥,我想要這兔子燈。”

“二哥,那個我想要!”

年歲最小的朱楨和朱榑最爲興奮,看見這些花燈就有些走不動道了。

“前面有燈謎!”

老三朱棡雙眼一亮,發現了不遠處的街道上,一羣讀書人匯聚,正是在猜燈謎。

他喜歡讀書,這種猜謎的活動還是很有趣的,很對味的。

“那就去看看。”

朱元璋笑着說道。

看到百姓的中秋節如此歡樂,他作爲皇帝,自然也是開心的。

一排排的紙燈被懸掛在街道上空,每個紙燈下都掛着一張紙條,這就是燈謎的謎面了。

行人只需伸手便能夠到,猜完之後若是不確定,打開紙燈的底座,裡面有着一張寫着謎底的紙條。

“有洞不見蟲,有巢不見峰,有絲不見蠶,撐傘不見人。”

朱棡隨口拿下一張紙條,看着謎面唸了出來:“打一物。”

“藕。”

朱棡剛唸完,蘇璟便直接回答道。

“真是妙!蘇先生才思敏捷。”

朱棡聽到這個答案,連連點頭,他剛剛還在思索呢,蘇璟已經說出正確答案了。

“我也就是喜歡這猜謎而已,算不了什麼。”

蘇璟笑道。

在猜謎這件事上,他還是比較有自信的。

其他皇子見狀也開始玩了起來,那叫一個歡樂。

此時,一名下人來到了朱元璋的身旁,靠着他的耳朵小聲的說了幾句。

朱元璋的臉色驟變,隨即朝着馬皇后道:“妹子,我先離開一會。”

“知道了,老爺,你去吧。”

馬皇后點點頭,她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事,但清楚肯定是重要的事情。

此等中秋佳節,能讓朱元璋都凝眉色變,事情怕是不會簡單。

“兔子請老虎。”

“寅吃卯糧。”

“啞巴打手勢。”

“不言而喻。”

“快刀斬亂麻。”

“迎刃而解。”

燈謎還在歡快的猜着,蘇璟此時亦是注意到了老朱的身形不在原地了。

“夫人,怎麼只有你一個人了。”

蘇璟朝着馬皇后問道。

“老爺有點事,過一會就回來了。”

馬皇后回答道,臉上沒有半點異色。

蘇璟點點頭道:“行吧,看來大叔也挺忙的,這大過節的還有事,恐怕不是小事。”

就算蘇璟啥都不知道,但猜能猜出來。

這都休假過節了,還能被call,決計是有要緊的事情。

馬皇后面色如常道:“蘇先生多慮了,大概是些家長裡短的事情。”

蘇璟笑笑,也沒糾結這事,只是說道:“那我帶着孩子們再往前看看了。”

老朱不在了,但總不能因爲在這等他而不玩了吧。

蘇璟看得出來,朱元璋家家教破嚴,這些皇子們也是玩的十分開心。

帶他們玩玩,也算是滿足一下孩子的好玩心。

“那就有勞蘇先生了。”

馬皇后微微欠身感謝道。

蘇璟點點頭,便帶着皇子們繼續朝着前方進發,燈謎之後是燒紙塔,也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圍觀。

更有表演雜耍雜技,相當的火爆熱鬧。

這一邊。

老朱已經來到了一處小院之中,李善長和胡惟庸早已等候多時。

“拜見陛下!”

“拜見陛下!”

見只有朱元璋一人,李善長當即朝着他跪下行禮,而胡惟庸也是立刻跟上。

朱元璋一甩手道:“不必行禮了,說說,如此着急的來找朕,到底是什麼事?”

中秋都追到了溧水縣來了,老朱知道,李善長必然是有大事彙報。

“多謝陛下。”

李善長起身謝過,然後便將空印一事,原原本本的說與了朱元璋聽。

沒有任何的偏袒,也沒有任何的解釋。

只是將事情的經過描述了一遍。

當然,他這個丞相,肯定是一直都被矇在鼓裡的。

這突然驚聞此事,便馬不停蹄的趕來了。

朱元璋的臉色,也隨着李善長的描述,而越發的難看起來。

他怒道:“誰給的他們膽子!”

(本章完)

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308章 天相易算,人心難測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149章 前三往往有四個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423章 又是夢中授課?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273章 皇子們的兄弟情,恍惚的蘇璟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246章 與一代二代大明戰神的會面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315章 哪有什麼真相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346章 欲言又止的孫平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41章 蘇師乃天人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503章 李世民與魏徵,君臣相合還是君臣相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481章 劉半仙的伙食費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28章 因爲人太多了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339章 經濟發展的上中下三策第181章 未來太子妃和未來皇后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449章 遲來的賞賜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388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339章 經濟發展的上中下三策第507章 人定勝天,盡力足以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25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181章 未來太子妃和未來皇后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260章 有錢人的特點是有錢
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308章 天相易算,人心難測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149章 前三往往有四個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423章 又是夢中授課?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273章 皇子們的兄弟情,恍惚的蘇璟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246章 與一代二代大明戰神的會面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315章 哪有什麼真相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346章 欲言又止的孫平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41章 蘇師乃天人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503章 李世民與魏徵,君臣相合還是君臣相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481章 劉半仙的伙食費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28章 因爲人太多了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339章 經濟發展的上中下三策第181章 未來太子妃和未來皇后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449章 遲來的賞賜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388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339章 經濟發展的上中下三策第507章 人定勝天,盡力足以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25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181章 未來太子妃和未來皇后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260章 有錢人的特點是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