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

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

“運輸方式?”

朱棣眉頭一蹙,沒理解到。

蘇璟淡淡道:“沒錯,就是運輸方式,人力和畜力在未來的戰爭中,將不再是主流。”

“一切的原因,便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新的運輸工具,讓交通變得更加迅捷便利,從而大大提升了運輸的效率。”

“如果有一輛車不需要馬拉,只需要燒煤就能走,燕王你覺得可能嗎?”

蘇璟的話緩緩說出,而朱棣則是陷入了越發的震撼之中。

“不需要馬拉,只要燒煤就能走的車?”

朱棣仔細思考着蘇璟說的話,或者說應該是想象着。

但他終究只是一個明朝人,連蒸汽機都沒見過,又怎麼可能想象出火車的樣子呢。

“學生不知道,但既然是蘇先生說的,那肯定是會有的。”

朱棣朝着蘇璟如實道。

對待蘇璟的問題,最好的回答,就是自己知道什麼就回答什麼。

蘇璟笑道:“燕王,接下來的話,你可以當成是我隨口說的故事,不必當真。”

話都到這裡了,蘇璟也說開了,反正就是瞎聊,他也沒想着多注意是不是明朝的東西了。

“學生知道了。”

朱棣點頭,但神色卻沒有半點隨意,反倒是非常的認真。

蘇璟看了一眼朱棣,也沒管他到底是怎麼想的,淡淡道:“只需要燒煤就能走的車,名字叫火車,不過火車不是在普通的路面上行駛,而是在鐵軌上,就是用鐵條鋪好的軌道,不是陷入路面之下,而是架在地面之上。”

“火車的構造要說起來的話,我也說不太好,但核心的部件是蒸汽機,就是能夠將燒煤產生的能量轉換成火車前進動能的機器。”

☢тт κan ☢¢ ○ “火車的速度比起騎馬差不多,而且只要一直燒煤便能一直前進,同時載重量非常多,我估摸着一次起碼也能運送上萬石的糧食。日行百里,不知疲倦應該算得上。”

“有了這樣的交通工具,戰爭之中的後勤補給還有軍隊輸送效率就大大的提升了,當然,主要還是後方往前方的運輸,真到了兩軍對壘,主要靠的還是士兵本人的腳程。”

“畢竟火車的行進需要鐵軌,只有鐵軌鋪到的地方,火車才能開到。”

朱棣已經聽傻了,火車這樣的運輸工具,若是真如蘇璟所說,那對於戰爭來說,就是徹底的改變。

後勤的補給可以如此的運輸,前線的戰法也能做出巨大的改變。

若是大明有了火車,那疆域再擴大個一倍恐怕也很簡單。

少年朱棣已經有了相當大的雄心壯志了,也難怪成了永樂大帝之後要先後五次御駕親征,一直打到了斡難河。

開疆拓土,那就是刻在朱棣骨子裡的東西。

“蘇先生,不知道這火車,您什麼時候才能發明?”

朱棣看向蘇璟,眼神裡充滿了渴望。

蘇璟一愣,搖頭笑道:“燕王,我剛纔不是說了,把我說的當成是故事,不必當真麼。發明火車,你可真是太高看我了。”

朱棣神色板正道:“學生相信蘇先生一定可以,只希望到時候不要忘記學生,火車,以火爲車,真是太厲害了,日行百里不知疲倦,有了火車,區區北元餘孽,還能逃到什麼地方呢?”

“燕王倒是想的很美好。”

蘇璟笑笑道:“但真要造出火車,恐怕我是沒這個能力的。”

朱棣蹙眉道:“爲什麼?造火車和難嗎?蘇先生可是造出瞭望遠鏡、改進了那麼多火器的人。”

在朱棣這裡,蘇璟雖然不能說是無所不能,但也差的不多。

“哈哈哈。”

蘇璟大笑道:“燕王,這可不是一個級別的難度,也不是我一個人可以搞定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始關鍵,但任何技術的更迭,都是一步步來的,這條路還長着呢。”

“我怎麼又扯到這個上面了,科學的發展和糧草的保障還是相差甚遠的。”

朱棣認真的聽着蘇璟的話,本還想詢問更多,但聽到蘇璟這麼說,便將問題藏在了心裡。

“蘇先生,既然火車都能出現,那麼前線的糧食會發生變化嗎?”

朱棣也將問題轉移到了糧草之上。

蘇璟看向朱棣回答道:“肯定有變化,糧食作物的變化,自然會造成軍糧的變化。”

“最早的軍糧應該是粟米,大概在商周的時期,粟米便已經開始種植了,種植範圍也非常的廣,是那個時期百姓的主糧,也被用作軍糧。同時,粟米還能用作戰馬的口糧,從商朝到漢朝的軍糧基本都是粟米爲王。”

“而戰馬的口糧,在漢武帝時期,出現了一個重大的變化,燕王可知道是什麼?”

戰馬的口糧變化?

朱棣直接被蘇璟問懵了,遲疑了一下搖頭道:“學生不知道。”

朱棣自己是喜歡騎馬的,也有着自己的寶馬,不過餵馬養馬這種事,他肯定都是不需要自己動手的。

當然,朱棣是知道給馬匹喂的是草料,但這和漢武帝時期的變化有什麼關係,他是絲毫不清楚。

蘇璟說道:“是張騫,張騫爲漢武帝出使西域,開闢了大名鼎鼎的絲綢之路,而他從西域也帶來了許多新的作物,其中就有紫花苜蓿,一種非常重要的可以替代粟米作爲戰馬口糧的牧草。”

“這也直接導致了之後的粟米都可以全部作爲軍隊士兵的口糧,大大的緩解了軍糧的壓力,提高了戰鬥力。”

這個小知識,蘇璟那也是上輩子偶然看見的。

朱棣驚訝道:“原來如此,想不到張騫出使西域,竟然還讓戰馬的口糧發生了這般變化,學生真是受教了。”

之前從未研究過這方面知識的朱棣,此刻就像是一塊海綿,瘋狂的吸收着。

蘇璟淡淡道:“漢朝之後,馬匹的口糧變了,但軍糧還是粟米,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唐朝的前期,然後就是另外兩種糧食作物的大規模種植了,水稻和小麥。”

“很快,粟米的統治地位被打破,水稻和小麥逐漸取代了粟米,不僅僅是軍糧,也包括普通百姓的口糧。”

“燕王,伱可知道,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唐朝中期,發生了什麼?”

說着說着,這就轉到了歷史,也算是蘇璟的考校。

這次朱棣倒是沒有回答不知道了,而是說道:“天寶之亂?”

蘇璟點頭道:“不錯,正是唐玄宗天寶年間的天寶之亂,或者叫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之前,大唐盛世,主要的經濟重心都在北方地區,這裡地域寒冷,水稻和小麥的種植並不是很適合,粟米是主流。”

“而安史之亂之後,唐朝開始衰敗,北方戰亂不斷,經濟重心被迫南移,人口也大量南遷,新的土地被開墾,小麥的種植範圍由東向西,向南迅速的增長,水稻種植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唐中後期的水稻小麥輪作,一季水稻一季小麥,一年兩次糧食作物成熟,大大提升了糧食的總產量,在江南地區甚至還有雙季稻,同時曲轅犁發明,糧食產量的增速那是越來越快。”

“水稻小麥的產量增多,相對應的接受度也提升,人們用自己的智慧開發出更多的烹飪方式,自然而然,水稻小麥進入了軍糧的選擇範圍。”

“這便是軍糧的變化過程了。”

蘇璟一口氣說了不少,感覺腳盆裡的泡腳水冷了,直接起身站在腳盆裡抄起一旁的水瓢從鍋裡舀了一瓢熱水加了進去。

“燕王,你的水也冷了吧,起腳我加點熱水。”

蘇璟又舀了一瓢熱水,直接讓朱棣擡起腳。

“額……哦,多謝蘇先生。”

朱棣愣神了一下,反應過來就立馬將腳擡了起來。

“呼……舒服!”

加完熱水,蘇璟輕吐了一口氣。

朱棣看向蘇璟道:“蘇先生,學生聽完了這軍糧的變化,受益匪淺,但蘇先生說的這些好像都是過去到現在的軍糧變化吧,這火車出現肯定是將來之事,軍糧又會如何的變化?”

雖然是聽了不少,但朱棣更想知道的,還是將來的軍糧會變成啥樣。

戰爭麼,肯定是越先進越好,不能總是看過去吧。

蘇璟拍拍腦袋道:“我的我的,一時間倒是沒注意燕王你問的是之後的軍糧變化了。”

“不過其實從之前的變化裡,應該也能看出些痕跡來,軍糧其實就是主要糧食作物,因爲軍糧消耗巨大,若是一些產量不高的糧食,肯定是不行的。”

“而水稻小麥目前的主食地位,應該是撼動不了的,哦,也不對,大明現在也種上土豆和紅薯了,倒也不是不能當做軍糧。”

“不過大體的軍糧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了,硬要說變化,可能就是軍糧輔食了。”

“燕王,大明的軍隊,除了主糧之外,都有什麼輔食吃啊?”

大明軍隊的輔食?

朱棣又被蘇璟給問住了,他並未去過軍營,之前研究各種軍陣戰法,自然也不會了解軍隊裡普通士兵吃什麼。

“學生不知。”

朱棣低下了頭,臉上有些羞愧。

其他的事情不知道還好,但這軍隊裡的東西不知道,他覺得自己之前就是瞎學了。

“燕王不必如此,等你將來帶兵,應該就知道了。”

蘇璟安慰了一句,繼續道:“我所知道的軍糧輔食,有肉醬,不過肉醬需要大量的鹽醃漬,很珍貴,普通士兵吃不起,同時肉醬也容易腐敗變質,時間久了會臭,一些士兵會自己攜帶臘肉,鹹菜之類的,大明的軍隊估計也差不多。”

“這裡我就要說了,鹽對於人體來說很重要,尤其是大量的運動出汗之後,一定要及時的補充鹽分,大明的軍隊輔食裡不知道有沒有鹹菜,沒有的話,得想辦法加上,可以大大提升士兵的戰鬥力。”

雖然上輩子有很多人因爲吃鹽太多生出了各種病,但蘇璟卻清楚,明朝時期,鹽還是比較珍貴的。

同時,鹽也是國家經濟產業,一直都是官營的,鹽業保密制度嚴格。

朱棣認真點頭道:“學生記住了。”

蘇璟繼續道:“不過若是有了火車,新鮮的肉類和蔬菜倒也是能迅速大量的運往前線了。”

只要速度夠快,新鮮的肉和蔬菜就不用擔心腐敗和糜爛的下場。

“蘇先生說的是,若是有了火車,運糧簡單了,前線的將士能吃好些,戰鬥力必然也能大增。”

朱棣深感贊同,現在他的腦子裡全是火車。

這東西若是有了,大明的軍事實力必然要大大的提升。

至於火車能在民生之中發揮的作用,朱棣倒是壓根沒有想過。

沒辦法,朱棣長的就是個戰爭腦。

“差不多了,再泡腳要水腫了。”

蘇璟擡腳出了腳盆,擦乾雙腳之後將布遞給了朱棣。

對於蘇璟用過的擦腳布,朱棣神色如常的接過,並沒有任何的異樣。

“多謝蘇先生。”

朱棣擦完,又趕忙將兩盆洗腳水端出去給倒了。

兩人來到院中,藉着月光,蘇璟瞥了一下院子裡的木頭架子。

“燕王,這火車我估摸着我是沒可能造出來了,不過倒是能造自行車,只可惜三天的時間,怕是不夠。”

蘇璟微微感慨道。

朱棣好奇道:“蘇先生,這自行車又是什麼?”

蘇璟回答道:“就是一種不需要畜力,全憑雙腳前進的車,在平坦的路面上,要比走路省力,速度也快不少。”

“竟然有這樣的車嗎?學生真是好奇。”

朱棣又被勾起了興趣。

蘇璟笑道:“我也是最近纔開始搞,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估計起碼得十天半個月才能搞出個大概吧,也不知道能不能用。”

“蘇先生做的東西,肯定能用。”

朱棣十分堅定的說道,他甚至連自行車是啥都不知道,但就是信任。

“哈哈,那就借燕王你的吉言了。”

蘇璟笑着說道:“到時候若是真做出來了,一定叫燕王來試試,自行車還是挺好玩的,雖然沒騎馬快,但不需要餵養,體積也更小,攜帶起來方便多了。”

朱棣一聽這話,當即道:“學生在此先謝過蘇先生了!”

(本章完)

第440章 手雷的幾個問題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55章 爛在肚子裡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92章 三大產業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8章 劉伯溫的試探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316章 老朱不是嘉靖,蘇璟也不是海瑞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503章 李世民與魏徵,君臣相合還是君臣相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說個小故事就行了第34章 再世神農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429章 時來運轉的劉半仙第399章 空城計?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486章 鬱金香泡沫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爲事情就這樣了嗎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第356章 要不咱們搭個夥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64章 震驚的李善長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第85章 科學育苗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說個小故事就行了第413章 反正我不懂,我就胡咧咧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78章 您是仙宮來的吧第135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508章 超越時代半步是天才,超越時代一步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131章 狗急也會跳牆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185章 信息的傳播,朱標明悟!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59章 先生真乃非常人也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467章 好話要說,狠話也要說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228章 當官如坐牢,殺人如殺雞第158章 老朱的心思真難猜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55章 爛在肚子裡
第440章 手雷的幾個問題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55章 爛在肚子裡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92章 三大產業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8章 劉伯溫的試探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316章 老朱不是嘉靖,蘇璟也不是海瑞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503章 李世民與魏徵,君臣相合還是君臣相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說個小故事就行了第34章 再世神農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429章 時來運轉的劉半仙第399章 空城計?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486章 鬱金香泡沫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爲事情就這樣了嗎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第356章 要不咱們搭個夥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64章 震驚的李善長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第85章 科學育苗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說個小故事就行了第413章 反正我不懂,我就胡咧咧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78章 您是仙宮來的吧第135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508章 超越時代半步是天才,超越時代一步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131章 狗急也會跳牆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185章 信息的傳播,朱標明悟!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59章 先生真乃非常人也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467章 好話要說,狠話也要說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228章 當官如坐牢,殺人如殺雞第158章 老朱的心思真難猜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55章 爛在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