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

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

奉先殿。

朱標快步而來,十分的迅速。

蘇璟的吩咐,他一向是做的極爲迅速的。

“父皇。”

沒有任何的阻攔,朱標徑直的來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而此刻的老朱,臉色正異常的憤怒。

“可惡,好你個汪廣洋,竟然連家中老母都不奉養了,虧咱還給封爵,賞賜了不少東西。”

朱元璋看着劉炳彈劾汪廣洋的摺子,那是怒火滔天。

工作能力不行,態度不夠端正這些問題,他都可以忍耐和接受,無非就是找些幫手幫忙處理一下。

怎麼說也是當年一起起義的老班底了,這點人情老朱還是願意給的。

但這孝順的問題,老朱是真的忍不了。

“嗯?”

聽到朱標的話語,朱元璋循聲看向了眼前的朱標道:“怎麼了,標兒?”

朱標立刻回答道:“啓稟父皇,蘇師特命兒臣來告知父皇,這幾日蘇師與宋師忙着科舉改制的事情,着實有些疲累,要讓宋師休息一天。”

???

請假休息?

聽着這話,朱元璋頓時眉頭一蹙,他纔看了汪廣洋不孝順的摺子,這蘇璟竟然就要來請假了,還要帶着宋濂。

“蘇璟就是這麼說的?沒說點別的什麼了嗎?”

朱元璋看着朱標問完,又補充了一句:“他倒是悠閒,想休息就休息。”

其實蘇璟這休息還真沒啥問題,因爲他只是空有仁遠伯的爵位,並未在大明朝廷之中擔任任何的職位。

沒有職位,本身也不能算官員,幹活的事情也就沒有了強制,休息什麼的自己定倒也正常。

但蘇璟幫宋濂請假這事吧,就顯得蘇璟的手伸的有些太長了。

當然,朱元璋並沒有怪罪蘇璟,他的內心倒是希望蘇璟能多管管朝廷的事情。

“回父皇,蘇師說這科舉改制非一朝一夕之事,急不來,宋師事務繁忙,休息一天也是爲了更好的工作。”

朱標回答道。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顯然因爲汪廣洋的事情火氣還沒消。

“父皇,兒臣以爲蘇師所言極是,宋師在翰林院要復修《元史》,又要噢陪着蘇師討論科舉改制的事情,大明今年的科舉又是宋師主持,宋師的年紀也很大,實在是有些吃不消了。”

朱標立刻開始解釋蘇璟請假的原因。

當然,這些原因全都是說的宋濂的客觀情況。

“標兒,你急什麼,我有說過不準嗎?”

朱元璋淡淡道:“你待會回去告訴宋濂,準他休息三天,好好的把精氣神養足了,同時先着重把今年科舉的事情辦好,至於修《元史》,交給翰林院裡其他大學士即可,最後這科舉改制的事情,先讓蘇璟一個人忙活就成。”

要說老朱也不是那種一點道理不講的皇帝,現在宋濂身上的擔子的確是不小的。

這麼大年紀一個老頭,還要在翰林院牛府和家裡三個地方來回跑,着實是有些爲難他了。

“多謝父皇恩准。”

朱標臉上露出了喜色,十分的高興。

“好了,還有其他事情嗎?”

朱元璋看向朱標詢問道。

朱標回答道:“父皇,兒臣剛和蘇師提了山東沿海倭寇被擊退的事情,蘇師說,現在只是剛開始,倭寇對狼憲和鴛鴦陣的戰法並不熟悉,這才吃了虧,之後不會如此簡單的。”

“嗯。”

朱元璋點頭道:“蘇璟說的不錯,不過倒也不必太過緊張,狼憲和鴛鴦陣並不是那麼容易破的,倭寇的特點就是人少機動,正是因爲如此,他們纔能有精良的武器裝備。”

軍事上,老朱那是門清的。

倭寇的優缺點他也全都知道,蘇璟的擔憂,他早就想到了。

“父皇,蘇師說,對付倭寇,還需要一個武器。”

朱標開口道。

朱元璋立刻問道:“什麼武器?”

“小型火炮。”

“小型火炮?”

朱標和朱元璋一問一答,直接讓朱元璋疑惑了起來。

朱標解釋道:“父皇可以想成是紅衣大炮的縮小版,威力小一些,射程也小一些,但便宜攜帶和轉移,對付倭寇正好。”

朱元璋的眉頭一下子就舒展了開來。

火器他一直都很重視,火炮的威力他也清楚,攻城守城都是利器。

“有意思!蘇璟這小子,倒是很有想法,那他能造嗎?”

朱元璋立刻詢問道。

小型的火炮,之前不是沒人嘗試過改造,但火炮一旦變小,炮管的厚度就會變低,即便是火藥量減少了,依舊有着炸膛的風險。

這可和火銃的炸膛不一樣,火炮一旦炸膛,對己方那就是巨大的殺傷。

戰場上人員一般都比較密集,這要是出現了火炮炸膛,那問題就大了,所以小型火炮一直沒出現。

朱標立刻點頭道:“蘇師說可以。”

“好!很好!”

朱元璋立刻興奮的說道。

蘇璟在改造火器上的水平,那是有目共睹的,蘇璟說可以,那就是真可以。

至於小型火炮的優點,朱元璋這種火器戰略大師,也不需要過多的贅述了。

“蘇璟這小子,真該一直在寶源局呆着的。”

朱元璋不由的感慨道。

光是之前改造的那些火銃,已經讓大明軍隊的戰力成倍的提升了。

朱標此刻適時開口道:“父皇,兒臣以爲,現在寶源局再兼任大明火器製造已經稍顯不足,畢竟寶源局主要的作用還是爲大明鑄造銅錢,現在大明越發的穩定,市場上流通的錢幣數量也要增加,寶源局還是專門用來製造錢幣比較好。”

一個國家的發展,貨幣有着重要的作用。

朝代的更迭,往往也代表着貨幣的更迭。

大明剛剛建立那會,事情很多,雖然有了新幣鑄造流通,但當時元朝的舊幣依然很多。

直接廢除肯定是不合適的,只能是逐步的替換。

而替換舊幣肯定需要大量的新幣,這樣一來的話,朱元璋便順勢成立了寶源局。

寶源局的主要作用就是鑄幣,同時兼任着火器製造的責任。

沒辦法,大明剛剛建立,各方面都不富裕,只能將就着這麼搞了。

現在因爲蘇璟的改進,火器的變化可太大了,寶源局的地方,就顯得有些小了。

“不錯,標兒,你這個提議很好!”

朱元璋點頭道:“現在大明的火器的確不應該還和寶源局摻在一起了,得分出去,成立一個火器局,專門製作火器,這事很重要,標兒,就由你來負責吧。”

火器乃是國之重器,一般人老朱是真的不放心。

雖然不少軍中武將都是比較合適的人選,但現在大明用兵很多,將領的調動也很多,這火器局肯定得在金陵城附近修建,朱標作爲太子再合適不過了。

“是,父皇!”

朱標立刻點頭應下。

這事他提起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要自己負責的打算了。

“嗯,標兒,還有什麼事嗎?”

朱元璋看朱標依舊沒有要走的意思,隨即問道。

朱標微微躊躇了一下,擡頭看向朱元璋道:“父皇,兒臣與蘇師提起了宋國公侄子案子的事情。”

馮勝的侄子,也就是馬致遠案子背後的隱情。

朱元璋微微一愣,說道:“蘇璟怎麼說?他不會也說朕做錯了吧。”

在這件事上,朱元璋自認自己做的是最正確的處理。

雖然別人可能不理解,但爲了大明,他只能這麼做。

“沒有。”

朱標搖頭道:“蘇師說此事只能這樣,改變不了。”

朱元璋面色微漾,說道:“蘇璟看的清,也明白,既然如此,你還和朕提這事做什麼呢?”

蘇璟都支持自己,朱元璋想不通朱標還有什麼不滿了?

總不至於還要和自己大吵一架吧。

“回父皇,蘇師給學生提了一個暫時緩解的辦法。”

朱標朝着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先是一愣,眉頭蹙起,問道:“什麼辦法?”

朱標輕吐一口氣道:“讓誠意伯重新擔任御史中丞之位。”

劉伯溫重回朝堂,重歸御史中丞!

朱標此言一出,朱元璋的臉色驟變!

他直勾勾的看向朱標說道:“標兒,你老實說,這是蘇璟說的,還是你的想法?”

劉伯溫對於朱元璋來說,是一個無比複雜的存在。

劉伯溫的才能,要說誰最清楚,那非朱元璋莫屬。

但偏偏劉伯溫不是朱元璋起義的老班子成員,而是半路加入的,功勞雖然多,卻始終都不能讓朱元璋完全徹底的信任。

或者說,朱元璋看在淮西集團的面子上,不能完全的信任劉伯溫。

現在朱標提起重新啓用劉伯溫,朱元璋自然就會格外的關注了。

“是蘇師對兒臣說的,但兒臣思考過後,也覺得十分的有道理,畢竟當初誠意伯的擔任御史中丞……”

“好了,不用說這麼多,你以爲朕不清楚嗎?”

朱標還想解釋一下劉伯溫重新擔任御史中丞的好處,但朱元璋直接打斷了他。

是的,正如朱元璋所言,劉伯溫擔任御史中丞的位置,那一開始就是他定的,這有多少好處朱元璋最清楚。

但他依舊是准許了劉伯溫的請辭,讓他暫時在誠意伯府呆着。

名爲養老,實爲軟禁。

朱標看着朱元璋,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現在說什麼好像都是錯的。

朱元璋淡淡道:“既然是蘇璟說的,那就還好。”

蘇璟和朱標不同,現在爲止,蘇璟都是遠離朝堂的一個閒人,與朝中文武百官都沒有任何的利益關係和往來。

朱元璋最喜歡蘇璟的一點也就是純粹,不僅僅是思想上純粹,還有身份上的純粹。

這樣的蘇璟,不管說什麼,都不是因爲利益使然。

如此一來,他所說的話,便顯得尤爲的客觀公正。

在皇帝這個位置上,無可避免的會聽到手底下的臣子無限度的恭維,他們恨不得說所有的好話給皇帝聽。

哪怕是有一些說不好聽的話的臣子,朱元璋都得擔心他們是別有所圖。

沒辦法,朝堂之上便是如此。

但蘇璟不一樣,他不在朝堂,也無親眷在朝堂,更是和大部分的官員都不認識,也沒有任何的往來。

蘇璟說啓用劉伯溫,朱元璋這裡就不會想太多。

“父皇,難道蘇師說的不對嗎?”

朱標朝着朱元璋問道。

在劉伯溫的問題上,朱標一直都秉持着和朱元璋相反的看法。

他認爲就應該重用劉伯溫,劉伯溫的才能,可以大大的幫助大明治國。

他知道一些朱元璋的擔憂或者說芥蒂,但他認爲這不應該是埋沒人才的理由。

只可惜,老朱認定的事情,誰也更改不了。

“標兒,朝堂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蘇璟說的固然不錯,但他又不是朝中的官員,又怎麼能知道我的考慮?”

朱元璋耐心和朱標解釋了一句,雖然沒有說太明白就是了。

朱標無奈,只能說道:“正是因爲蘇師不在朝堂,所以他才說的纔有道理,真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聽到這話,朱元璋屬實有些惱火了。

好傢伙,朱標可是自己欽定的太子,未來的大明繼承人,怎麼又被蘇璟帶跑偏了。

以前是些小事也就算了,現在可是大明內政了,這蘇璟還要摻和!還把朱標帶着和自己犟!實在是太過分了!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既然他蘇璟旁觀者清,那現在大明左丞相到底給誰做?他能給出點好建議嗎?”

汪廣洋能力不行,以右丞相代左丞相都做不好,現在還不孝順父母,朱元璋的心裡已經升起了貶謫他的想法。

但大明沒有左丞相,對於他這個皇帝來說,着實有些太累了。

老朱很想知道,大明這文武百官到底有誰能夠當左丞相的。

“兒臣明白了,兒臣回去之後這就問蘇師。”

朱標也沒客氣,立刻便回答要回去問蘇璟,反正不問白不問。

朱元璋看向朱標,面色有些怒氣道:“好,那你回去之後好好問問,咱倒是很想知道,蘇璟對這大明左丞相的位置到底有什麼高見!”

老朱也火了,自己正因爲汪廣洋的事情撓頭呢,蘇璟在這蠱惑自己的兒子朱標重新啓用劉伯溫。

要不是知道蘇璟和劉伯溫沒什麼利益往來,他當真要懷疑蘇璟的用心了!

(本章完)

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37章 開海?暴怒的老朱!第11章 怎麼樣,有沒有興趣跟我幹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103章 公信力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244章 朱標的回答,蘇璟日遊秦淮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409章 再遇劉半仙,給木頭算命?第490章 都是神醫惹的禍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217章 傳染病防治,古法肥皂!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279章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33章 好你個蘇璟!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3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345章 人的影,樹的名第273章 皇子們的兄弟情,恍惚的蘇璟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517章 孟鬆眼中‘佳婿’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427章 老朱和蘇璟的默契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185章 信息的傳播,朱標明悟!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25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289章 科舉之弊,人才之論第137章 真是白學了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43章 改寫歷史?第520章 孫兆祥是個辦法第459章 先生真乃非常人也第43章 改寫歷史?第473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250章 老朱置氣,朱橚求學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171章 封建社會的本質,剝削!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451章 蘇璟的歉意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127章 梭哈!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300章 大勝!第206章 UC震驚體!矛盾的老朱!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42章 多事之人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88章 閉門羹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232章 摳搜老朱,在線夸人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19章 概率論
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37章 開海?暴怒的老朱!第11章 怎麼樣,有沒有興趣跟我幹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103章 公信力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244章 朱標的回答,蘇璟日遊秦淮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409章 再遇劉半仙,給木頭算命?第490章 都是神醫惹的禍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217章 傳染病防治,古法肥皂!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279章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33章 好你個蘇璟!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3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345章 人的影,樹的名第273章 皇子們的兄弟情,恍惚的蘇璟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517章 孟鬆眼中‘佳婿’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427章 老朱和蘇璟的默契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185章 信息的傳播,朱標明悟!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25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289章 科舉之弊,人才之論第137章 真是白學了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43章 改寫歷史?第520章 孫兆祥是個辦法第459章 先生真乃非常人也第43章 改寫歷史?第473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250章 老朱置氣,朱橚求學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171章 封建社會的本質,剝削!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451章 蘇璟的歉意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127章 梭哈!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300章 大勝!第206章 UC震驚體!矛盾的老朱!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42章 多事之人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88章 閉門羹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232章 摳搜老朱,在線夸人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19章 概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