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

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

“蘇先生的意思我聽明白了,這大明寶鈔得搞,還是要儘快搞起來是不是!”

朱樉朝着蘇璟興奮的說道。

蘇璟說了一連串的紙幣的好處,誰都聽得出來,紙幣是好東西。

蘇璟笑而不語,沒有回答。

“蘇師,紙幣不可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吧。”

朱橚朝着蘇璟說道,他最近一直都在做着豌豆育種的實驗,深刻的感受到了實驗過程中的困難。

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的確,對立和統一是事物的基本屬性,紙幣再好,肯定也存在着弊端,這是無法改變的事情。”

朱標點頭附和道。

在辯證唯物主義這方面,朱標這些日子,感受良多。

ωωω✿Tтkд n✿¢ ○

許多的事情,通過對立統一的角度來看,能明顯的發現並解決一切問題。

“不錯,吳王和太子說的很對,這個世上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一個事物再好,肯定也有其不好的一面,現在我想讓你們想想,紙幣有什麼缺點。”

蘇璟笑着朝衆人說道。

“伯溫,你說說看,這紙幣都有什麼缺陷?”

蘇璟的話音一落,朱元璋當即朝着身邊的劉伯溫問道。

現在大明寶鈔印製的籌備工作已經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了,有問題,現在發現那是最好的,還有改正的機會。

劉伯溫簡單思索之後便回答道:“陛下,這紙幣的缺陷最明顯的就是仿造的問題了,金銀之類的貨幣,哪怕不是官鑄的,只要是金銀,那就有價值,能當錢用,而紙幣的話,若是有造假之人以高超手段造假,原本無用的廢紙也能變成錢幣,假的紙幣一旦過多,那真的紙幣也會變得不值錢了,畢竟誰都不想被騙。”

“嗯。”

朱元璋點點頭:“此事朕也想過,所以在寶鈔防僞的這件事上,朕下了大功夫,特別找人研究了宋元兩朝的寶鈔防僞技術,從紙張到墨印,全部都做了特殊的處理,想做假幣,沒那麼簡單。”

作爲國家財政大事,朱元璋在大明寶鈔的事情上是真的很上心。

工藝問題,他都親自過問了。

劉伯溫繼續道:“陛下考慮周到,應該對於寶鈔的損毀兌換也早就有了對策了吧。”

朱元璋笑道:“伯溫,還是你懂朕啊,這寶鈔不同於金銀,再怎麼製作,還是容易損壞,壞了的寶鈔怎麼兌換,什麼樣的可以換,什麼樣的不可以,什麼樣的可以換部分,這些朕都考慮到了。”

老朱相當興奮的和劉伯溫解釋着,說道理,寶鈔這東西在北宋就開始出現了,歷經宋元兩朝,數百年的發展,無論是印製的技法還是兌換的規矩,都有了比較成熟的體系。

在前人的成果上加以改進,自然是要容易不少的。

“陛下睿智!”

劉伯溫立刻讚歎道:“不過,臣以爲,這些都是術方面的事情,紙幣真正的問題,還得是在道上。”

“術?道?”

老朱微微一愣,但隨即就反應了過來,問道:“伯溫,那伱覺得,紙幣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所謂術,指的是手段方式,而道則是大道和道理,手段只是輔助,只有道理對了,事情才能成功。

劉伯溫回答道:“陛下,紙幣一事,做出來不難,難的是錢莊兌換,紙幣由朝廷發放,那自然也是由朝廷負責兌換,這兌換比率肯定是由朝廷定下的,只是朝廷定的兌換比率,如何能得到百姓的認可,金銀和寶鈔,相比百姓肯定還是更喜歡金銀實物的。”

劉伯溫就是劉伯溫,對於紙幣的理解,也有着自己的獨特理解。

“伯溫,關於兌換的事情,朕也有……”

老朱正要和劉伯溫說,書房內的教學又開始繼續起來。

“蘇先生,我知道,紙幣沒有金銀那麼穩定,容易被損壞,存放的時間長了,也會出問題。”

朱樉率先說道。

不等蘇璟回答道,朱棡已經開口道:“二哥,現在的紙張種類很有,比如元朝的寶鈔用的就是高級紙料‘褚皮’,所以寶鈔又被叫做楮幣或者楮錢,雖然沒有金銀那麼穩定堅固,但也不會輕易的損壞。”

朱樉一愣,雖然最近他變了不少,讀書也多了許多,但和朱棡這種一直都認真讀書的還是有些差距的。

朱棣說道:“蘇先生,紙幣不是金銀,就算是金銀,尚且有人造假,紙幣怕是會更多造假吧,這算是紙幣的一大缺點吧。”

蘇璟點頭道:“不錯,紙幣造假的確是個大問題,比金銀造假還嚴重。”

朱標沉思一會說道:“蘇師,你剛纔說,官鑄的金銀能被百姓認可,除了金銀本身的價值外,還有來自對於朝廷的信任,紙幣並不是金銀,其價值應該完全來自於朝廷吧,這乍一看是個優點,但其實也是巨大的缺點,一旦朝廷失去了百姓的信任,那麼紙幣怕是立馬會變成廢紙一張。”

“畢竟金銀可以囤積,什麼時候都能花,但紙幣的話,若是花不出去,存再久那都是廢紙一張。”

朱標的話語讓他的幾個弟弟們都愣了下神,即便是門外的老朱還有劉伯溫,都是呆住了。

沒錯,紙幣的價值,並不來於貨幣本身,一張紙再好能值多少錢?又不是上面畫了什麼稀世名畫。

說到底,是朝廷說紙幣值錢,紙幣才值錢的。

但朝廷能這麼說的根本,那就是朝廷本身的權威,朝廷的權威又來自於百姓。

“太子當真是聰慧,這一點說的極對,老臣也不如太子。”

劉伯溫朝着朱元璋讚歎道。

朱元璋嗯了一聲道:“的確,標兒說的是很有道理。”

現在的老朱,也不由的考慮起自己現在發行寶鈔的必要性了。

蘇璟看着朱標,眼神中止不住的讚賞,他笑道:“太子說的很好,紙幣的價值,不來源於紙幣本身,這也是我剛纔所說,爲什麼從鑄幣到紙幣,是一次巨大飛躍的原因。”

“紙幣的價值,是依託於一個權威的發行機構身上的,一旦這個機構的權威出現問題,那麼紙幣便會迅速的貶值。”

“這是優點,亦是缺點。”

蘇璟頓了頓,繼續道:“至於你們先前所說的紙幣容易損壞,易仿造,這些確實是紙幣固有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技術改進之中,不斷的解決,或者說緩解了。”

“唯獨紙幣的價值來源這事,是無法改變的,也是其最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

朱樉舉手道:“蘇先生,那到底紙幣會出現什麼的問題呢?紙幣的價值來源於朝廷,咱大明不是剛剛建立,正是好時候,安安穩穩的,難道蘇先生的意思是,大明會出問題嗎?”

“老二說的不錯,這大明現在剛建立,朕根本就毫無對手,這會,能有什麼問題!”

朱元璋頗有些霸氣道。

蘇璟說的道理他明白,但他對現在大明的狀況更加的自信。

即使現在的大明有着內憂外患,但都是小問題,根本動搖不了大明的根基,絲毫不用擔心。

蘇璟笑道:“秦王,大明的地位自然是不可撼動的,但具體到紙幣這一件事上的時候,那可不一定了。”

“還請蘇先生解惑!”

朱樉當即拱手道。

蘇璟說道:“好,那現在我繼續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爲什麼要發行紙幣?僅僅是爲了方便嗎?”

這話可把眼前的朱標幾人問懵了,紙幣的好處說了一大通,最核心的不就是方便麼。

鑄幣太重,大宗的交易裡,錢太重,不方便帶,這才產生了紙幣。

現在怎麼又問爲什麼發行紙幣?

不過既然是蘇璟的問題,那他們就會認真的思考。

“伯溫,你說蘇璟這小子,到底想說什麼?紙幣不就方便才發行的嗎?”

朱元璋也有些不解的問向劉伯溫。

劉伯溫沉默不語,並未回答。

老朱眉頭一蹙道:“伯溫,朕和你說話呢,你的看法呢?總不至於沒有看法吧。”

劉伯溫這纔開口道:“這倒不是,老臣只是覺得,這事陛下最清楚,何必問老臣呢。”

嗯?

朱元璋眼神詫異道:“伯溫,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別和朕打啞謎。”

劉伯溫說道:“陛下,這寶鈔發行,是您一言決之,爲什麼要發行寶鈔,您不應該是最清楚的嗎?”

現在大明要發行紙幣,其實就是老朱的個人想法。

他是皇帝,只有他點頭,這大明寶鈔才能印製。

就算不是他的想法,那也得是旁人言明利弊,老朱思量之後才能確定實施下去。

因此無論朱元璋是如何點頭要發行大明寶鈔,這其中緣由,他應該都是清楚的。

“朕爲什麼要發行寶鈔,自然是爲了方便。”

朱元璋不假思索道:“寶鈔輕便是一方面,另外,大明開支日益增加,有寶鈔的話,自然也能緩解一部分的財政壓力,印寶鈔,總是要比開掘金銀礦來的簡單些。”

劉伯溫不語,而老朱也明白過來了。

此時,書房內。

朱標開口道:“蘇師,學生以爲,這寶鈔的發行,或許也有爲了緩解大明財政壓力的考量,畢竟現在大明輕賦稅,又經常需要北伐,這錢糧消耗巨大,有了寶鈔,這財政上便能輕鬆一些了。”

朱標畢竟是太子,對於大明的情況,比他的弟弟們要清楚許多。

朱元璋之所以要發行寶鈔的心思,他也能猜到一些。

蘇璟看向朱標道:“太子說的有些道理,現在的大明,國力是強盛,但是這財力麼,說是捉襟見肘有些過了,但肯定算不上富裕。”

“沒辦法,你們的父皇,也就是陛下,畢竟還是體恤百姓的,對於農民的賦稅不高,爲的就是休養生息。”

“可惜,大明現在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少,若是有了大明寶鈔,缺錢的時候,多印上一些,那麼財政問題,自然就可以緩解了。”

蘇璟這一通分析,頓時讓在場的幾位皇子都覺得寶鈔真好了,大明的現狀,他們還真沒過想過是這樣的。

“蘇璟這小子,還是很懂朕的嘛,不錯不錯。”

朱元璋微微點頭,對於蘇璟的這番言論,相當的滿意。

能從蘇璟嘴裡聽見誇讚的話語,這可是相當難得的。

一旁的劉伯溫臉色卻不好看,他輕聲道:“陛下,這寶鈔不是金銀,印的越多,消耗的只是大明的朝廷的信譽而已,此事臣以爲並不可取。”

對於經濟學原理,劉伯溫不甚瞭解,但沒錢就印錢這檔子事,劉伯溫本能就覺得不對勁。

朱元璋瞥了一眼劉伯溫道:“伯溫,你放心,這寶鈔,朕不會隨意亂印的,不是國家大事,朕也不會輕易印製的。”

朱元璋的保證,似乎是有些用處,但劉伯溫總覺得還是不對勁,只是他說不上來。

劉伯溫側耳,將耳朵的更近了一些,他覺得,蘇璟應該會知道。

“既然這麼好,那應該儘快啊!”

朱樉興奮的說道:“咱們大明這麼缺錢,有了寶鈔,真是太好了!”

自從上次的肥皂生意之後,朱樉對商業一道產生了興趣,學了不少,也迫切的想要實踐一下。

紙幣對於商業的促進,讓他對寶鈔的發行,分外的支持。

蘇璟搖頭道:“秦王,我的課還沒講完呢,寶鈔是好,但你覺得寶鈔的價值是怎麼定的呢?”

朱樉當即回答道:“自然是和朝廷定下的金銀兌換比例了,或者說寶鈔上表明的價值。”

朱樉回答的很果斷,他也的的確確是這麼想的。

“真的是這樣嗎?”

蘇璟笑着說道:“你們真的覺得,寶鈔的價值,是朝廷定的嗎?”

這……

書房內的衆人頓時呆住,他們有些不太理解蘇璟這話的意思。

既然寶鈔是朝廷印的,那價值自然是朝廷定下的,這有什麼問題嗎?

不僅僅書房內的衆人,書房外的老朱,也是陷入了思考之中。

“伯溫,蘇璟這話的意思,你明白嗎?”

老朱想不明白,直接求助劉伯溫。

劉伯溫亦是搖頭道:“回稟陛下,臣也不是很明白蘇先生的意思,陛下還是挺蘇先生如何解答吧。”

(本章完)

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300章 大勝!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480章 彝族都這麼開放嗎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310章 物盡其用的老朱第315章 哪有什麼真相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第280章 朱樉揭謎底,兩弟齊震撼第357章 錢莊 銀號和銀行第362章 從經濟弱勢到經濟優勢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166章 臣不如蘇先生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3章 你覺得他們不配吃嗎!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309章 楊憲出手,死亡倒計時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77章 有何不可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34章 再世神農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76章 信任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8章 惱怒的老朱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375章 作壁上觀?等等再說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215章 瘟疫瘟疫!臨危不懼!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232章 摳搜老朱,在線夸人第480章 彝族都這麼開放嗎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524章 公審孟鬆第310章 物盡其用的老朱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
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300章 大勝!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480章 彝族都這麼開放嗎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310章 物盡其用的老朱第315章 哪有什麼真相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第280章 朱樉揭謎底,兩弟齊震撼第357章 錢莊 銀號和銀行第362章 從經濟弱勢到經濟優勢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166章 臣不如蘇先生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3章 你覺得他們不配吃嗎!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309章 楊憲出手,死亡倒計時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77章 有何不可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34章 再世神農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76章 信任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8章 惱怒的老朱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375章 作壁上觀?等等再說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215章 瘟疫瘟疫!臨危不懼!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232章 摳搜老朱,在線夸人第480章 彝族都這麼開放嗎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524章 公審孟鬆第310章 物盡其用的老朱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