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想走的,便各自散去。
你們,包括這些侍衛,宮人們都可以離開。
本王不會怪罪你們,還可以讓你們帶着一些金銀細軟離開。
你們來些人,到那邊的草廬中去。
在裡面多佈置上一些引火之物,把窗戶給封死。
等會兒本王進去之後,把門也給封死了。
而後點上一把火。
本王不走,本王就在這裡與西南共存亡!
這裡是本王的封地,西南這邊到處都是本王的子民。
如今大戰當頭,本王不能就此離去。
不逃了!
逃走也沒什麼意義。
也不走了,走着太累。
我就留在這裡,永遠的和這片土地在一起!”
樑王情緒穩的望着衆人,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
在聽到樑王所說出來的這話之後,這些人一時之間盡皆爲之色變。
他們誰都沒有想到,樑王所說出來的辦法,居然會是這個。
不是……這樑王到底是怎麼了?
怎麼突然之間,性情就有了這樣大的變化?
明明在此之前,他是一心想要逃走的。
爲此還不惜擺了很多人一道。
表面上是要與西南這裡共存亡。
實際上卻是要用這樣的辦法來穩定人心,自己好撇開衆人偷偷的跑路。
從現在來看,他所做出來的這個決定是非常明智的,而且也成功了。
他們先一步的來到了這邊,帶的金銀細軟也不少。
有極大的可能,能順利的來到朝廷那邊,逃出生天。
明明都已經做了這麼多了,明明樑王並不是一個多勇敢的人。
明明他也很想活。
明明都已經開始跑路了。
可怎麼突然間來到了這裡,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大王……還請三思啊!”
達德沉默之後,連忙望着樑王出聲說道。
聲音之中,帶着諸多的急切。
其餘的人也都紛紛勸說。
樑王搖搖頭,神色顯得很是堅決。
“本王已經很三思了。
這裡是本王的封地,這裡有着我的子民。
我不能真的離這邊而去,就算是走了,又能到哪裡?
就在這裡停留下來了。
達德,綠爾,你們兩個人都可以走。
不管去哪裡,本王都不會怪你們。”
如此說着,目光落在了樑王妃的身上。
“王妃,你不能走,你得陪着本王。
你當了這麼多年的王妃,享受了多年的榮華富貴。
這個時候遇到事兒了,你不能離去。
你若是離去了,我大元的體面就沒了。
你要在這裡陪着本王。”
聽到樑王所說的話,樑王妃的面色,一下子變得蒼白。
身子也止不住的顫抖。
她想要說些什麼,卻一時之間又什麼都說不出來。
“被火燒死,實在是太痛苦了。
既然這樣,我便給你選一個比較體面的辦法。”
他說着伸手一指不遠處,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滇池。
“你便到滇池當中,做個水下女神吧!
本王會在不遠處守着你。
咱們生生世世都相伴在一起。”
不得不說,這樑王還挺貼心挺溫柔,竟是連這些都給考慮到了。
樑王妃身子都在顫抖。
“王爺,咱們……咱們不如繼續走。
情況還沒有壞到這一步。
西南沒有了,但有這麼多忠心耿耿之人相隨。
憑藉着王爺您的本事,還有這麼多的忠心之人。
還有咱們所攜帶的諸多金銀財寶。
今後必然能夠重新闖出一片天地來……”
樑王妃望着樑王勸說,帶着哭腔。
她想要通過自己的勸說,讓樑王能夠冷靜一下。
別真做這些傻事。
她的丈夫發了瘋,下定了決心要死在這裡。
可她不想!
死多麼可怕,哪裡有活着好?
憑藉着她們的身份地位,離開了西南這邊,縱然日子比不上從前。
但是,也絕對不會特別的差。
還是能夠超過很多人的。
在樑王妃看來,她們完全沒有必要做的這麼極端。
然而,樑王妃的勸說,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樑王不爲所動。
“王妃,夫妻一場,到了最後,咱們都給彼此一個體面。
你陪伴我再走這一遭吧。”
樑王的聲音變得異常的堅決。拔出了腰間的佩劍,指着樑王妃。
很顯然,他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若是樑王妃不自己體面,那他就要幫助她體面了。
樑王妃見此灑下淚來。
她哭着跪下來:“王爺,妾身會陪着王爺。
但妾身想要體面的走,想要裝扮一番。
帶着屬於我王妃的體面離去。”
聽到她的話,樑王點了點頭,當下就喚人前來。
從隨行的物品當中,取出裝樑王妃服飾的箱子。
幫助樑王妃一起進進行梳妝打扮……
一番的忙碌之後,樑王妃身上已經是穿上了屬於她樑王妃的盛裝。
在這盛裝的裝扮之下,她看起來雍容華貴。
又一次成爲了那個在西南這邊,最是尊貴不過的王妃。
她流淚對着樑王深深的行禮,隨後便在拿着劍的樑王的注視之下,一步一步走向了滇池。
滇池水平如鏡,倒映着天上的月亮,還有幾顆星星,看上去像是一顆大寶石。
隨着樑王妃的入水,破碎的波紋,朝着湖中層層迭迭而去,打破了這片安靜。
她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去,水越來越深。
逐漸打溼了她的衣衫。
水逐漸到了她的齊腰深處。
當水淹到胸膛時,她停下了腳步,緩緩的轉過頭。
看着岸上的樑王,眼中帶着萬分的不捨與祈求。
而樑王這個時候,眼中同樣帶着不忍,已然落淚。
但是卻緊緊的握着劍,沒有半分反悔的意思。
見到這樣的一幕之後,樑王妃終於是徹底的死了心。
長長的嘆息一聲後,繼續朝着前面走去。
水淹沒了她的脖子,淹沒了她的鼻腔。
淹沒了她的頭頂。
最終消失不見。
身上綁着的石頭,讓她到了水中後,不會漂浮起來……
如此靜靜的等待了一會兒之後,滇池又一次回覆了平靜。
宛若一顆巨大的寶石,倒應着天空的星月,還是那麼的美麗。
就彷彿之前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樑王在這裡靜靜的待了一陣之後,收劍歸鞘,轉身朝着不遠處的草廬走了過去……
草廬之中,這個時候已經是佈置好了諸多的引火之物。
連窗子也都已經被牢牢的從外面給封了起來。
完全照樑王之前的要求進行做的。
樑王看了看,對此很是滿意。
他出聲吩咐道:“把門也從外面給封死了,然後點火。
你們在放火之後,自行離去。
外面的那些金銀錢財等東西,你們各自去分,我不管。”
說完這些後,就揮揮手讓陪他一同進來的達德,綠爾以及其餘一些人離去。
別人走了,但是達德和綠爾卻沒有走。
“你們怎麼不走?”
樑王看着他二人,顯得有些奇怪的出聲詢問。
這兩人在此之前一直想着要趕快到北面找朝廷,一直想要離去的。
現在爲何不走?
聽了他所說的話,達德道:“大王,臣不走了,臣便在這裡陪着大王。
大王您都留在了這裡,臣離去沒有道理。
臣到了地下,今後還好服侍大王您。
繼續給大王您做丞相。”
綠爾也道:“臣也不走了,臣也在這裡陪着大王。
臣要是走了,肯定會有很多人說臣壞話,臣纔不受這個窩囊氣!”
他話說的很是硬氣,但是他說的話時,聲音中卻帶着顫抖。
從這裡就能夠看得出來,做出這麼一個決定,對於他而言並不是沒有任何壓力的。
見到他們二人都不走,樑王嘆了口氣。
“你們是何苦呢?”
說完之後,臉上又露出了笑容。
“行,不走就不走了。
咱們就一起留在這裡好了!”
說完後,轉身望着外面下令:“把門從外面封死,然後點火!”
外面的侍衛,聽到樑王的吩咐,就把門封死,而後點起了火。
很快,這裡就燃燒起了熊熊大火。
當火勢越來越大後,裡面傳來不住的咳嗽聲。
以及一些慘叫聲。
沒過多久便沒了動靜。
等到火熄滅後,一切都沒了。
留下來的這些侍衛,宮人,有人選擇了拔劍自刎,死在了這邊。
但是更多的人則是哄搶財寶,而後如同衆多鴉雀一般,四散而飛……
當天色大亮之時,這裡已經恢復了平靜。
只剩下了一些死掉的侍衛,宮人的屍體,以及燃燒過的痕跡。
許多人都想不到,那統治了西南這邊很多年的樑王,就這般死在了這裡。
……
兩天後,沐英帶領大軍,率先來到了來到了昆明城這邊。
還沒等他這裡,派人打探消息並試探攻城。
昆明城就已經打開了。
有人直接獻城投降。
這讓沐英很是意外。
隨後他就得到了消息,說是樑王,王妃等人先一步的逃走了。
沐英一邊安排人駐守昆明城,一邊安排人前去追擊樑王。
隨後,抓到了一些跟着樑王一起跑的人。
知道了樑王在最後,做出了什麼選擇。
得到了這麼一個結果之後,沐英一時間爲之沉默。
樑王做出來的這個選擇,他是真的沒有想到。
對於樑王最終做出來的這個選擇,多少是有些意外,還有一些敬佩的。
但是也僅僅只是有一點而已。
更多的是對樑王的不解。
這傢伙連死都不怕,那爲什麼不留在這裡,和自己這邊的人死拼到底?
戰死在沙場上,也絕對要比他這種逃離之後再自殺來的更加的痛快,更加的讓人歎服。
只能說,有些人的想法就是讓人琢磨不透。
隨着樑王夫婦的身死,昆明城被破。
接下來,西南這邊的戰鬥,已經沒有了太多的懸念。
雖然還有着不少的地方,沒有收伏。
大理段氏那裡,也同樣還有着不少的兵馬。
但是,這些都已經是疥癬之疾,構成什麼威脅。
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大明兵馬四處出動。
平定各處的叛軍,並且把段氏那邊也一道給平了。
西南那邊,已經在名義上全部歸了大明。
而接下來,西南這邊也按照梅殷和朱元璋等人一開始的計劃,開始源源不斷的在後方,往這裡運送糧草等物資。
並召集人往西南那邊進行移民。
並在西南這裡建立大量的軍屯衛所。
來讓兵馬在各個關鍵位置就地防守。
同時,還把一些官吏,教書先生等人,也給一併弄了過去。
來到西南這邊進行治理。
並迅速的修建,從大明內地通往這裡的寬敞道路。
各種事情,正在如同之前梅殷他們所設想的那樣進行。
而沐英,也被朱元璋留在了西南這裡,讓其鎮守西南。
這個任命,讓藍玉看的眼珠子都紅了。
那叫一個羨慕,那叫一個嫉妒。
WWW. ttκǎ n. c ○
但偏偏他又不好多說什麼。
只能是不住的在那裡暗歎沐英的運氣好。
畢竟這一次攻打西南,真的說起來的話,沐英的立下的功勞是真的大!
最關鍵的白石江之戰,是沐英打出來的。
也是沐英率先帶兵拿下的昆明城。
他沒什麼好說的。
但是,心裡面就是不服氣。
同時,也暗自發狠,今後再遇到戰事了,必然要打的漂漂亮亮,必然要超過沐英!
他還就不信了,憑藉着他的才能,在軍功上面超不過沐英!
……
“你們帶着他一同迴應天,記住,在路上一定要照顧好他。
絕對不能讓他有什麼閃失!
這是陛下點名要見的人!”
五個月後,沐英對手下的人出聲進行交代。
而他手所指的,是一個顯得畏畏縮縮,看到了他的目光望過來後,卻又努力擠出一個笑臉的少年人。
這少年人名字叫做馬和。
是西南這邊的人。
沐英鬧不明白,爲什麼陛下那邊,會專門傳來旨意,說是在西南這裡尋找一個叫做馬和的少年人。
找到之後,要將他給送到宮中去。
並且,專門囑咐不要進行閹割。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面對敵對方的孩童,是有閹割習慣在的。
一方面,這是對敵對族羣進行的一個巨大打擊。
另外一方面,也是宮中等地方需要宦官。
對這些戰敗的異族之人下刀子,總比對自己同族之人下刀子來的好。
雖然他不明白,陛下那邊爲什麼要專門下達這麼一個命令。
他也沒有看出來,馬和這個黑黑瘦瘦的少年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但是沐英還是把能做的一切,都給做到了極致。
他就這點好,絕對聽話。
皇帝讓幹什麼就幹什麼。
絕對不打折扣!
……
雙水村,梅殷的臉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