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大明京師,還有以京師爲中心,朝着其餘地方而去的諸多地方。

最近鬧的是羣情洶涌。

不過雙水村那邊,梅殷依舊淡然。

還在這裡做着屬於他自己的事情。

絲毫沒有受到這些影響。

就彷彿,這諸多的事情都和他無關,根本就不是他所弄的這些新學問所引起的一樣。

像是一個局外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梅殷知道,別看這些人這個時候鬧騰的利害,但是都無關大局,無傷大雅了。

有朱元璋在,這些人鬧騰不起來。

所有的鬧騰,都不過是徒勞無功。

到了後面,勝利的只能是朱元璋,是自己所弄的新學!

wWW◆тTk ān◆Сo

這些人把老朱給當成什麼了?

莫非真以爲老朱軟弱好欺,以爲老朱的刀子不利?

敢在這個時候彙集起來,幹這等事情,當真是不要命了。

這個時候鬧騰的越大,牽扯進去的人越多才是最好。

老朱從來都不怕人多,反而還會覺得人多省事兒,一併給解決了乾淨利落。

這個時候,這些人反撲的越強,那麼在接下來老朱解決的時候,就能夠省下很多的麻煩。

能一次性的對付很多的人。

經過這一次的事後,絕對能夠給儒家這些看不清形勢,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或者不是蠢就是壞的人,一個很好的教訓。

讓他們都老實一點,也能夠藉此讓天下人都好好的看一下局勢,趁機爲的新學,多多的宣傳宣傳。

讓更多的人,投入到新學的懷抱之中。

對於這些人接下來會被老朱用什麼樣的手法來對待,梅殷沒有多想。

反正他們落不了好。

對於老朱在這方面的能力,梅殷那是無條件的相信。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爲這些人一向自以爲是慣了,需要老朱好好敲打敲打他們,讓他們清醒清醒。

在這種情況之下,梅殷怎麼可能會把寶貝的時間,和精力過多的投注到這些人身上去?

過於去看這個他早就已經知道結果的事?

這些人現在越鬧越兇,可一直到了現在,皇帝那邊都沒有做什麼限制之後,梅殷就越發肯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想。

老朱絕對是在那裡憋個大的。

準備讓更多的人主動的露頭腦,然後他這裡,在接下來給一窩給端了。

而絕對不像是那些自以爲是的很多人想的那樣,覺得他們鬧出來的聲勢大,動靜大,嚇到了朱元璋這個當皇帝的。

覺得他們讀書人的身份尊貴,地位不同,這麼多人聯合起來,就算是皇帝也不敢真的對他們怎麼樣。

這些人,也該好好的清理清理了!

是該讓他們長長記性了!

之前元朝之時,被外族和尚給壓的那麼狠,也沒見這些人一個二個有多有志氣的,站出來進行拼命反抗,說這說那。

怎麼現在老朱當了皇帝,就立刻跳出來了,一個個要爲了儒家開始奮不顧身了。

開始做這般想,這般做了?

這不是純粹的欺負老實人嗎?

但可惜,老朱可不是老實人,可不會任由他們欺辱!

這些人,只能說找死不找地方!

那麼接下來,斷然沒有什麼太好的結果!

只管等着看老朱表演也就是!

……

朱元璋已經知道了劉三吾這些人的計劃,明白了這些人要幹什麼。

對此,他不僅僅沒有憤怒,反而有的只是欣喜。

並且,也不準備有絲毫的阻攔,只等着這些人在那裡幹這些事兒。

這些傢伙們真以爲把衍聖公。還有孔家,孟家的人,顏家的後人這些都給請過來,彙集天下讀書。

並將孔子孟子這些人的塑像,從廟中給請出來,擡着前來見自己,就能夠迫使自己讓步,讓自己低頭嘛?

當真是想多了!

這世上,能夠威脅他朱元璋的人還沒有出生!

當然,妹子不算,妹子是自己人,和那些人不同。

因此上,朱元璋並沒有加以理會,只坐等局勢變化,等着這些人在接下來接着鬧騰兒。

從而給他們一個極其深刻的教訓。

……

“你們一定要記住了!

這事兒我們孔家不摻和。

孔家任何人,都不要摻合。

誰若是敢違反命令,便將其逐出我孔家!”

山東曲阜這邊,當代衍聖公直接面色嚴肅的下了這麼一個命令。

這些話說出來之後,直接就讓孔家當中的一些比較激進的人,還有那前來見衍聖公,準備和衍聖公好好的說道說道,讓衍聖公來召集天下讀書人,一同來做這件事的人,全部都驚住了。

說實話,衍聖公說出來的這個話,以及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出來的態度,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所料

按照他們之所想,在這種情況之下,事關儒家之安危,他們來到這邊後,只要把這事情一說,知道了皇帝是如何倒行逆施的。

而天下的衆多仁人志士,爲了維護儒家正統又是準備怎麼做的。

那麼在接下來,肯衍聖公的絕對不會有任何的遲疑,將會在第一時間裡就站出來。

按照他們所想來做,扛起大旗。

以至聖先師後人的身份來號召天下人做事。

那這事情,就不知道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而且,他們所做的對於衍聖公而言,也絕對很有利。

可以說是雙贏。

儒家大興了,他們孔家的地位也會隨之提高。

哪能想到,這在他們看來,簡直就是理所應當的事兒,這個時候見到了衍聖公。

居然會出現這麼大的意外。

懵了,他們是真的懵了!

這情況,比他們所想的最壞的情況還要壞!

“衍聖公,您……您不能這麼做!

這可是事關我儒家興亡,你若是不站出來,那將會讓天下士人寒心。

而且也會大大影響至聖先師的正統!”

來人愣了一下之後,立刻望着衍聖公說出來這樣的話,顯得很是着急。

“胡說!景濂先生說的纔對!

這新學並不是邪說,乃是再好不過的學問。

也並非要取代我儒家,而是和我儒家相輔相成。

我儒家發展到現在,不少的東西都已經不適應了,需要加以改正。

最好的時機!

身爲至聖先師後人,更應該看到這裡面的危機,更應該扛起大旗,來主動的擔起責任!

吾意已決,這件事兒誰來說都不可能有任何的改變!

你先去吧,把我的意思轉告給劉三吾他們,讓他們懸崖勒馬。迷途知返。

別在那裡做這等倒行逆施之事!

還有,更不許打着至聖先師的口號,來做事兒。

我不允許!”

衍聖公望着前來的人如此說道,直接下達了逐客令。

這人腦袋暈暈乎乎,整個人都是懵的。

想要再說些什麼,卻已經被孔家的人給趕了出去。

最終只能是帶着滿心的懵逼,滿腦子的接受不了,與極度的憤恨。

飛快的從曲阜這邊往京師那邊趕。

要把這又一個驚天的壞消息,告訴劉三吾他們這些人。

讓他們早做準備。

而衍聖公這邊,也立刻收拾起來,準備從這裡離去,動身前往京師。

這一次的事兒,着實是太大了!

他們孔家更是遭受了無妄之災,什麼都沒做,就被這些人給架到火上烤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絕對不能沒有任何的表示。

要在第一時間裡,就往京師那邊趕。

要給皇帝說明情況,把他們給摘出來。

絕對不能因爲這事兒,而影響了他們孔家。

“父親,您爲什麼要這麼做?

這……劉三吾他們所做的那些事,對於咱們孔家不是特別好的嗎?

他說的很對,只有儒家強盛了,那麼我們孔家的地位纔會越高。

對於我們越有利。”

等到衆人散去,當代衍聖公的兒子,前來望着衍聖公出聲如此。詢問。

滿心都是不解。

這不僅僅是他心中的疑惑,也是很多孔府之人心中的疑惑。

他們很多人都不明白,爲什麼衍聖公在這等時刻裡,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這等選擇。

自己父親的這個作爲,豈不是在挖他們孔家自己的牆角?

衍聖公嘆了口氣道:“你們是看不清形勢,都被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也給迷惑住了。

你們根本沒有看清楚,具體是一個什麼情況。

是我不想嗎?而是不能?

你們把當今陛下給當成什麼樣的人了?

真以爲通過這些手段,就能讓陛下低頭?

能讓當今的皇帝認錯嗎?

不可能的!

如今的皇帝,是少有的雄主,心志極其堅定。

很多事,只要他一旦下定了決心,那就斷無更改的可能。

而且,遇到的越強,那麼他反抗的也就越厲害。

劉三吾這些人不可能贏,就算加上了我們孔家,也沒有任何勝利的可能。

皇帝不會輸的,輸的只有是我們。

依照我們孔家的地位,就算是因爲推行新學,而讓儒家有一定的影響。

我們孔家也多少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又有多大?

而且,孔家並不止只有我們,南面那邊還有一支。

還是當年正兒八經的衍聖公一脈。

你說說,如果是接下來,皇帝那裡動用一些手段。

讓南孔去取代咱們這邊又該如何?

南孔那邊的一些人可不老實,一直都在謀求着衍聖公的地位。

和咱們爭奪正統。

在這個時候,咱們和皇帝站到了對立面上,事情又會如何?”

聽到衍聖公的話,他兒子爲之恍然大悟。

繼而又顯得很是苦澀,知道了他爹的良苦用心。

他爹纔是真正的思慮得當……

接下來,衍聖公沒有再多做別的事。

沒有任何的遲疑,儘可能快的朝着京城那邊而去。

要在第一時間裡,就把這事情向皇帝說明,不給劉三吾那些人有任何的機會。

儘可能保住,屬於他們孔家的地位。

或許,皇帝會拿整個天下的士林沒有辦法,但只針對他們一個孔家動手的話,還是有很有辦法的。

別的不說,僅僅只是把南孔給拎出來,讓他們繼承衍聖公的地位,這就足夠讓人難受的了。

他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麼可能和那些人跟着劉三吾那些人瞎胡鬧?

不僅僅不會,還要極力的反對,並支持宋濂做弄出來的那種說法。

……

京師這邊,各種事情已經鋪展開,如火如荼。

很多人都在那裡等着衍聖公那邊傳來的消息。

可是誰能想,在他們看來這種事是十拿九穩的事,居然也會出意外!

一番等待後,居然是衍聖公不會摻合這件事情。

並且還嚴禁他們這些人,打着至聖先師的名頭,好來做這等事情的消息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一下子就讓劉三吾等衆多的人都懵了。

如遭雷擊!

繼而有着無盡的憤怒,隨之涌起。

有人忍不住出聲大罵起來,覺得這衍聖公功着實過分。

孔家都是軟蛋!

不知道自己等人所幹的這些事,也是爲了他們孔家好嗎?

身爲孔家的後裔,不僅僅不爲這件事情出力,反而還是在那裡各種的扯後腿,說出這種話來,當真令人憤恨!

當真是欺師滅祖!

沒有了半分的良知!

孔家,孟家,顏家這幾家,影響最大的自然就是孔家。

另外兩家,隱隱以孔家爲首。

其中這顏家,更是不摻和事情。

這個時候,孔家都直接了當的傳達出來這樣的態度。

那麼孟家還有顏家那裡,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了什麼指望……

在這等情況下,又有一個極其嚴峻的問題,出現在他們面前。

面對這種情況,他們這裡又該怎麼辦纔好?

“這些人,一個個都是無恥之輩,都是叛徒!

但我儒家能夠發展至今,豈不正是靠着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迎難而上,方纔造就了儒家現在的地位?

那些人只顧享樂,完全不顧儒家死活。

但是咱們這些人不能這樣?

越是如此,我們越是需要迎難而上!

我們這些人要是都退縮了,都不敢再做事。

那麼儒家也就徹底的沒了希望,將會被那妖言惑衆的新學欺壓。

這等事情,斷然不能接受!

他們不幹,咱們自己幹!

明日便會集所有來到京師這邊的良心未泯之人,把孔聖和亞聖他們的塑像都給請出來。

帶着他們和咱們一起做這事!

至聖先師,是天下人的至聖先師,而並非只是他們孔家的至聖先師!

這件事情上,他們說的不算!”

第314章 梅殷: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326章 秀翻天的崇禎募響。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第269章 梅殷肯定不會再死諫了!第438章 羣臣震驚:誰給皇帝出的主意?這還是朱元璋嗎?!第192章 朱元璋崩潰了第9章 餵豬就能變強第221章 得知真相,劉伯溫眼淚流下來第341章 梅殷:小婿死諫!第70章 梅殷帶來的大驚喜第408章 馬皇后的決定第372章 梅殷:那就斬草除根吧!第215章 朱元璋:還遠遠不夠!接着上強度!第346章 得知真相,胡惟庸又驚又怒:這一切都是梅殷弄的?他不是棋子?第413章 梅殷:老朱的反應怎麼不太對?第156章 朱元璋要殺人了!掀桌子的洪武帝!第449章 梅殷隨手瓜分世界!第278章 梅殷死諫,百官集體被整懵逼!第139章 確認梅殷說的真相,朱元璋氣瘋了!第452章 真正的龍興之地!第356章 皇后娘娘烙大餅!梅殷:什麼叫做排面啊!第258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344章 被梅殷給碾壓了!第340章 梅殷是謫仙人?!第246章 呂氏,剝皮萱草!!第25章 梅先生的這等行爲,竟還符合聖賢之道第401章 梅殷居然可以長生不老?!!第103章 啥?梅殷娶了公主?!第208章 原來梅殷纔是最狠的人!第200章 完了!壞事了!第40章 梅殷真的是神了!!第2章 臣死諫!第443章 梅殷:這事不是請客吃飯!第357章 模擬齊王朱榑,朱元璋炸毛了!暴怒拔刀!第24章 朱元璋:哈哈哈,咱這次拿捏住梅殷那第51章 大明寶鈔到手趕緊花!第481章 金殿鞭死朱亮祖,朱暹!朱元璋:咱不嗜殺!第333章 功成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485章 驚殺樑王!大明有神助不成?第409章 被斬的是真正的胡天賜?自己殺了自己兒子?胡惟庸懵了第56章 朱元璋?不過是個臭要飯的罷了!第224章 呂氏上門送人頭第487章 痛心疾首,大王他糊塗啊!第101章 梅殷喜抱佳人歸(四合一)第472章 屬於梅殷的獵殺時刻!第497章 朱標的爆發第376章 梅殷的殺手鐗!把天捅個窟窿120.第120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是梅殷!第179章 斬!可以模擬太子側妃呂氏的人生了105.第105章 妹子,咱閨女有容哪去了?!第25章 梅先生的這等行爲,竟還符合聖賢之道第181章 朱元璋:不是老四他怎麼第448章 梅殷取代道衍在朱棣這裡的位置第87章 原來梅殷纔是忠良!他說的纔是真的!第259章 新的死諫任務!第224章 呂氏上門送人頭第449章 梅殷隨手瓜分世界!第14章 抓魚被小瞧?超級捕魚術給你們開開眼112.第112章 朱元璋暴跳如雷!第143章 梅殷改變朱標命運第483章 父皇,你不對勁!第83章 李善長:別怕,勝利必然屬於我們!第451章 歐陽倫現身模擬器,朱元璋再次模擬第151章 朱雄英身死,朱元璋崩潰,呂氏膽寒第358章 得知齊王朱榑下毒要害梅殷,朱元璋氣瘋了!這兒子不能要了第148章 可以模擬朱雄英了!又是梅殷!第40章 梅殷真的是神了!!第271章 必須封梅殷爲國公!第249章 【宿主可模擬觀看朱祁鎮的人生】第358章 得知齊王朱榑下毒要害梅殷,朱元璋氣瘋了!這兒子不能要了第278章 梅殷死諫,百官集體被整懵逼!第198章 梅殷:小婿,死諫!第451章 歐陽倫現身模擬器,朱元璋再次模擬第402章 電燈,電話都被梅殷整出來了?!!梅殷是神仙吧!第296章 倭國爲不徵之國?朱元璋:笑話咱這就把它滅了!金銀?拿來吧你!第75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22章 找到觸發餵豬就能變強規律,梅殷接連第310章 梅殷寧國公主成最靚的仔!大手筆震驚馬皇后!第225章 呂氏露馬腳,懵逼了第98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332章 梅殷:我真的只是略微出手而已!第395章 萬有引力?這是什麼力?怎麼越來越看不懂了?朱元璋茫然第322章 朱元璋懵了:朱由檢如此勤政,大明怎麼就亡他手裡了?第24章 朱元璋:哈哈哈,咱這次拿捏住梅殷那第430章 梅殷:哈哈哈,爺成了第4章 史上最穩太子第493章 欲滅其國,先滅其使第309章 梅殷爲帝師!第470章 梅殷期待的大好事來臨!第179章 斬!可以模擬太子側妃呂氏的人生了116.第116章 朱元璋:我就是跳下去,也絕對請假一天第135章 梅殷:小婿死諫!第190章 朱元璋懵了第407章 朱元璋:咱給梅殷攤牌了!第55章 起新房,建大別墅!梅殷日子越過越紅第233章 朱元璋人麻了!第414章 梅殷死諫,火力全開!第73章 真的嗎?我不信第117章 真香!朱元璋不得已向梅殷低頭
第314章 梅殷: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326章 秀翻天的崇禎募響。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第269章 梅殷肯定不會再死諫了!第438章 羣臣震驚:誰給皇帝出的主意?這還是朱元璋嗎?!第192章 朱元璋崩潰了第9章 餵豬就能變強第221章 得知真相,劉伯溫眼淚流下來第341章 梅殷:小婿死諫!第70章 梅殷帶來的大驚喜第408章 馬皇后的決定第372章 梅殷:那就斬草除根吧!第215章 朱元璋:還遠遠不夠!接着上強度!第346章 得知真相,胡惟庸又驚又怒:這一切都是梅殷弄的?他不是棋子?第413章 梅殷:老朱的反應怎麼不太對?第156章 朱元璋要殺人了!掀桌子的洪武帝!第449章 梅殷隨手瓜分世界!第278章 梅殷死諫,百官集體被整懵逼!第139章 確認梅殷說的真相,朱元璋氣瘋了!第452章 真正的龍興之地!第356章 皇后娘娘烙大餅!梅殷:什麼叫做排面啊!第258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344章 被梅殷給碾壓了!第340章 梅殷是謫仙人?!第246章 呂氏,剝皮萱草!!第25章 梅先生的這等行爲,竟還符合聖賢之道第401章 梅殷居然可以長生不老?!!第103章 啥?梅殷娶了公主?!第208章 原來梅殷纔是最狠的人!第200章 完了!壞事了!第40章 梅殷真的是神了!!第2章 臣死諫!第443章 梅殷:這事不是請客吃飯!第357章 模擬齊王朱榑,朱元璋炸毛了!暴怒拔刀!第24章 朱元璋:哈哈哈,咱這次拿捏住梅殷那第51章 大明寶鈔到手趕緊花!第481章 金殿鞭死朱亮祖,朱暹!朱元璋:咱不嗜殺!第333章 功成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485章 驚殺樑王!大明有神助不成?第409章 被斬的是真正的胡天賜?自己殺了自己兒子?胡惟庸懵了第56章 朱元璋?不過是個臭要飯的罷了!第224章 呂氏上門送人頭第487章 痛心疾首,大王他糊塗啊!第101章 梅殷喜抱佳人歸(四合一)第472章 屬於梅殷的獵殺時刻!第497章 朱標的爆發第376章 梅殷的殺手鐗!把天捅個窟窿120.第120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是梅殷!第179章 斬!可以模擬太子側妃呂氏的人生了105.第105章 妹子,咱閨女有容哪去了?!第25章 梅先生的這等行爲,竟還符合聖賢之道第181章 朱元璋:不是老四他怎麼第448章 梅殷取代道衍在朱棣這裡的位置第87章 原來梅殷纔是忠良!他說的纔是真的!第259章 新的死諫任務!第224章 呂氏上門送人頭第449章 梅殷隨手瓜分世界!第14章 抓魚被小瞧?超級捕魚術給你們開開眼112.第112章 朱元璋暴跳如雷!第143章 梅殷改變朱標命運第483章 父皇,你不對勁!第83章 李善長:別怕,勝利必然屬於我們!第451章 歐陽倫現身模擬器,朱元璋再次模擬第151章 朱雄英身死,朱元璋崩潰,呂氏膽寒第358章 得知齊王朱榑下毒要害梅殷,朱元璋氣瘋了!這兒子不能要了第148章 可以模擬朱雄英了!又是梅殷!第40章 梅殷真的是神了!!第271章 必須封梅殷爲國公!第249章 【宿主可模擬觀看朱祁鎮的人生】第358章 得知齊王朱榑下毒要害梅殷,朱元璋氣瘋了!這兒子不能要了第278章 梅殷死諫,百官集體被整懵逼!第198章 梅殷:小婿,死諫!第451章 歐陽倫現身模擬器,朱元璋再次模擬第402章 電燈,電話都被梅殷整出來了?!!梅殷是神仙吧!第296章 倭國爲不徵之國?朱元璋:笑話咱這就把它滅了!金銀?拿來吧你!第75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22章 找到觸發餵豬就能變強規律,梅殷接連第310章 梅殷寧國公主成最靚的仔!大手筆震驚馬皇后!第225章 呂氏露馬腳,懵逼了第98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332章 梅殷:我真的只是略微出手而已!第395章 萬有引力?這是什麼力?怎麼越來越看不懂了?朱元璋茫然第322章 朱元璋懵了:朱由檢如此勤政,大明怎麼就亡他手裡了?第24章 朱元璋:哈哈哈,咱這次拿捏住梅殷那第430章 梅殷:哈哈哈,爺成了第4章 史上最穩太子第493章 欲滅其國,先滅其使第309章 梅殷爲帝師!第470章 梅殷期待的大好事來臨!第179章 斬!可以模擬太子側妃呂氏的人生了116.第116章 朱元璋:我就是跳下去,也絕對請假一天第135章 梅殷:小婿死諫!第190章 朱元璋懵了第407章 朱元璋:咱給梅殷攤牌了!第55章 起新房,建大別墅!梅殷日子越過越紅第233章 朱元璋人麻了!第414章 梅殷死諫,火力全開!第73章 真的嗎?我不信第117章 真香!朱元璋不得已向梅殷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