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

衆所周知,大明的軍隊一直處於精銳和烏合之衆的薛定諤狀態。

能不能打仗,主要看裝備和餉銀。

發不下銀子來,臨陣放三槍就算對得起皇帝了,可如果發的下餉銀來裝備也還湊合,大明的兵將絕對不弱。

到了天啓朝,朱由校深受邊關之患,加上手頭沒有可靠之兵,於是委任張好古訓練一支可靠地精銳。

這就是大明新軍的由來。

這些家家分了軍功田,領着足額銀子,能吃飽喝足,日日訓練的職業軍士在天啓一朝中表現極爲突出。

徵遼東,徵漠南,徵安南.

身無後顧之憂又有充足的軍餉糧草供給,精良的軍械裝備加成和最先進的軍事素養,大明新軍是朝廷手中最可靠的牌,四十七萬新軍就可以壓得整個大明沒有人敢反抗。

但這支新軍從最初的選拔組織,到後面的訓練成軍,一系列都是由曾經的新黨現在的大同黨負責,這支新軍聽天啓的命令,聽張好古的命令,但絕對不會聽朱由檢的命令。

這也是朱由檢爲何千方百計都想折騰的原因,京師實在是太不安全了。

完成了這些吩咐,張好古又看向工部的官員:“遼東的煤鐵儲備,如今探查出一部分了,如今是到了開始建設遼東工業的時候了。”

朱由檢猛然驚醒,他差點忘了山海關!

若是山海關被張好古攥在手裡,那這大明的北方他可是真的來去自如,整個直隸都在張好古的威脅之下了。

是要留在繁華的南北直隸享福,還是跑到關外繼續去追逐理想。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願意留下來,這些留下來的也都願意繼續給朝廷的賣命。

達成協議後,張好古回到了自己如今在京師的府邸,遼王府中。

張好古示意衆人坐下:“諸位,今日我與皇帝談過了,皇帝允許我開府建制,擁有軍隊,並允許我們遷移百姓,朝廷還會給遼東傾斜資源,加強遼東的建設等等。”

如今有這個機會可以掌握一些兵權,那朱由檢是真的不願意放過。

想當初先帝天啓和張好古決裂,新黨的官員和將領紛紛支持張好古,這讓天啓甚至動了遷都應天的想法,還不是因爲北方都是新黨和新軍,待着沒有安全感嗎?

張好古的話,衆人都明白其意思。

張好古沉默片刻,說道:“又不想走的,可以理解。”

周遇吉點點頭:“我等明白了。”

張瑞圖說道:“嗯,我看,我們還是要留下一些可靠之人,爲將來做準備,如果能在朝廷隱藏部分人手,那是再好不過了。畢竟我們也需要及時知道朝廷的消息。”

他如今一點權力都沒有,哪還有那麼多的底氣和張好古討價還價?

包括遷移百姓,擴充遼東人口;

開發遼東,建設工業基地;

這些願意留下來的人,總數高達三十萬之多。

再此之前,答應張好古一些條件也無妨,反正如今大明還不是自己說了算,送點百姓送點錢張好古就能乖乖滾蛋自然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這就導致大明的新軍,他們的根基實際上還是以各自的家鄉爲主,家鄉的田地,親屬則是由當地衙門負責照顧,讓新軍免除後顧之憂。

若張好古不走,整個大明的權利都和他沒關係,可如果張好古走了,那大明纔是真正屬於他的。

張好古看着周遇吉和韓耀威送過來的這份名單,點了點頭:“嗯,如今還有這麼多人願意跟着我們,這就是好事。”

更何況張好古允許朱由檢重建三大營,只要是新軍中不走的,都可以加入朱由檢的三大營。

朱由檢也聽錢謙益提過,新軍並不全部都是所有人都願意跟着張好古去拼的。

“明公,這關內關外諸鎮,有我、韓兄,還有曹兄,可東瀛、交祉這兩塊地方,又當如何?”

很快,朱由檢就請來張好古,雙方就張好古就藩的事情展開了討論。

“所以沒什麼好可惜的。”

“一家老小安穩度日,就是老百姓眼中最大的事情。將士們把腦袋別在褲子上隨着我們征戰沙場,爲的不也是將來可以安享太平嗎?”

張好古腳步匆匆到了正廳,很快衆人齊至:“明公。”

畢竟朝廷分發土地,給軍餉,而且很多人在家鄉地位也不同了,因此他們也不想隨着大同黨人繼續前進了,他們覺得自己的目標已經達成了。

“明公回來了。”

張好古可不想發生到時候大同黨人和朱由檢起了戰事,外面那些洋人發現有機可乘,趁火打劫的事情。

畢竟將來大同黨人要做的,是改天換地的大事,這等大事需要的是堅定不移的跟隨者,因此無論是大同黨的官員,還是將領,還是將士,學子,都需要這一場考驗。

“記得不要強迫將士,將士們都是出生入死走過來的,有各自的選擇很正常。”

因此如果有人願意留下,張好古自然是願意的,能讓新軍自己篩選出來可靠之人,也是一件好事。

而總數已經達到五十四萬的新軍,也分成了兩部分。

而且畢竟犧牲的不是自己和自身利益,那麼也就更無所謂了。

張好古說道:“原本我打算是拜託魏公公的,但我們如果離開了,留下魏公公獨木難支,倒是對不起他了。”

達成了軍隊和封地之後,就到了重頭戲,百姓遷移和遼東之地的發展。

“遼王,朕直言了吧,你到底怎麼樣才肯就藩,有什麼要求,提出來大家議一議。”朱由檢說道。

“可惜,好多人都滿足於目前所得,不想動彈了。”周遇吉還是感覺有些可惜,畢竟他有些老部下也不想繼續拼了。

“回來了,去叫大家來開個會。”

張好古笑着安撫道:“人各有志,何須勉強?對我們來說,天下大同是目標,可對更多的普通人來說,老婆孩子熱炕頭不才是人生幸事嗎?”

所以幾乎每一夜,朱由檢都在對自己的哥哥羨慕嫉妒恨,羨慕朱由校能輕輕鬆鬆掌握天下大權,羨慕朱由校可以遊山玩水巡視各地,羨慕朱由校手裡有兵馬有官員可以不鳥反對勢力,更羨慕朱由校幾乎啥也沒做,白撈一個天啓中興的美名,還成了中宗。

至於什麼新軍,他壓根就不提這個名字,日後大明的崇禎朝,也再也沒有什麼新軍的稱呼了,有的只有他崇禎皇帝的三大營。

允許張好古調人離開等等。

“陛下願意封臣遼王,臣感激不盡,可臣這個遼王若無開府之權,若無遼東之地,若無兵馬,那臣怕是要睡不着了。”

對此衆人都是表示認可,交祉、東瀛、南洋,這些地方可都是大同黨人辛苦得來的土地,更是保護大明的防禦要地,這些地方一旦有失,大明很容易又會面對外部的窺探。

“而他們不打算退出,只是單純想留下來的,就讓他們暫且隱姓埋名,隱藏起來,這對他們來說更安全一些。畢竟我們一旦走了,這朝中力量空虛,皇帝必然要大肆安插自己的人手,對我們大同党進行一次清洗打擊的。”

而朱由檢是想自己處理天下大事,可他沒有對應的權利。

張好古看向周遇吉和韓耀威:“聯繫各鎮,問一問他們,有多少人願意留下來,有多少人願意跟我們走。”

“願意留下來的,自動退出新軍序列,如果想繼續從軍,可以加入朝廷的三大營,如果不想從軍,就此退出行伍,朝廷也有補貼。”

雖說日後大同黨人要的是改天換地,但也絕不想讓漢家百姓受到外面那些洋人夷人的威脅,自家的問題自家解決,洋人和夷人就不要來亂摻和了。

隨後朱由檢主動的配合下,大明各地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浪潮。

張好古說道:“也是照舊,願意繼續追隨我們的,統一將家眷遷移,中原之地短時間內是難有什麼安身之地了,但東瀛交祉如今都在朝廷治下,我們接手也自無不可。”

“明公,這是願意跟我們走的將士和軍官名單。”

張好古自無不可:“當然,山海關自然是要交給朝廷。”

張好古微微一笑:“臣沒有什麼要求,無非是想確定一些臣的基本權利而已。”

“工人、匠人、器械等等朝廷都會提供,但也不能全指望朝廷,看看各地原本那些屬於我們的工廠,能遷移的都開始遷移。”

“至於去向,遼東、交祉、東瀛、乃至南洋皆可,這些地方日後必然還是要在我大同黨人的掌控之中,確保我等的苦功不會白費。”

溫體仁補充道:“兵馬方面,若是軍士自願跟遼王走,朝廷絕不阻攔,但將士不願意離開故土,這遼王是不是也應該讓軍士留下和家人團圓呢?”

很快,朱由檢和張好古達成了一系列協議:

“這一點,各鎮將士都要詢問清楚,包括現在正在遼東的,要確保將士們的情緒不會出現問題,畢竟現在說清楚了,總比以後鬧矛盾要好得多。”

新軍這支職業軍隊建立的初衷,乃是爲了建立一支精銳的可戰之兵供朝廷使用,當時張好古提出的很多政策也都是爲了這支新軍的忠誠度。

畢竟是跟着張相爺,張相爺還能虧待了百姓嗎?

然後就是新軍內部的意見調查,願意繼續跟隨大同黨的,和願意留下來爲大明效忠的很快就分裂開來,加上新黨內部本來就分爲很多派系,有不少人都以忠誠於大明爲第一目標,如今大同黨和朝廷發生了分歧,這些人自然選擇忠誠於朝廷。

有這一個條件,朱由檢就非常滿足了。

武英殿中,朱由檢、張好古、張瑞圖、盧象升、錢謙益、溫體仁六人分兩側而坐,顯然朱由檢也是想明白了,他也不玩什麼虛的了。

很多有了官爵,有了地位的新黨將領和官員捨不得如今的一切,他們選擇向朝廷效忠,而朱由檢也是非常欣喜的接納了這些將領和官員。

這些條件堪稱喪權辱國,但朱由檢都一一答應下來,在朱由檢和溫體仁他們看來,眼前一切都沒有比掌握權力更重要,在此過程中有些犧牲是在所難免的。

張好古點了點頭:“自是如此,願意跟我走的,朝廷不的阻攔,但想要留下來的,我也不會勉強。”

確定了新軍日後的情況,張好古又說道:“長公和建鬥負責統計我大同黨人的骨幹名單,那些已經被皇帝和舊黨記住的,日後可能有危險的,必須要離開,這是爲了他們的安全。”

而如今的新軍,還有多少能聽指揮,張好古自己心裡都不敢確定。

因此針對遷移百姓這一點,朱由檢也是點頭答應了,哪怕他知道這樣會增強張好古在關外的實力,但朱由檢也顧不得了。

“遼東苦寒,地廣人稀,需遷移百姓填充遼東,當然,此事依舊本着自願,願意來遼東的,朝廷不得阻攔,若不願意來的,依舊是不勉強其遷移。”張好古說道。

“那些不想走的,他們退出也好,辭官也好,都隨他們,不要阻攔他們。”

對於錢謙益提出的這個計劃,朱由檢還是很認可的,他又不是真的傻子,雖然文青了一點,也的確被儒家書給坑過,但當了皇帝,又是老朱家的血脈,朱由檢正常起來腦子思路還是很清晰的,他就非常清楚的意識到,他和他哥哥天啓帝最大的差距是什麼。

對此錢謙益甚至給朱由檢提出了計劃:“陛下,新軍以地方田地和家眷爲羈絆,有朝廷保證其一家老小,所以無後顧之憂,可安心訓練作戰。如今大同黨人北遷,陛下完全可趁此機會籠絡部分將領,畢竟故土難離啊。”

畢竟朱由校都死了,朱由檢還能比朱由校更離譜不成?

而且大家的田地家眷都在這裡,總不能拖家帶口跑去遼東吧?

包括選拔各地良家子,在各地分發軍功永業田,提高軍隊的榮譽和地位,進行崇軍優軍政策等等。

朱由檢有些煩躁,但他還是忍住了怒意,點頭表示同意。

早在將張好古他們叫來商議之前,錢謙益和溫體仁就勸過朱由檢了,就算張好古想要遷移百姓,也要看有多少百姓願意去遼東那個苦寒之地啊。

“雲南之地的工廠和器械匠人都遷到河內去,北方的工廠遷移到遼東,把我們的工業基地給建起來。”

如此多的新軍願意留下來,朱由檢既然是喜不自禁,他很快宣佈將這三十萬新軍分成兩部分,其中二十萬編入順天府的三大營中,另外十萬編入應天府的三大營中。

朱由校是有天下大權,但他懶得用,把這些交給了張好古,讓張好古代替他處理軍國大事。

首先就是關於移民遼東的浪潮,遼王府給出了極其優厚的待遇,只要移民遼東,分發土地,分配房屋,並保證其工作,爲此不少工人和百姓都願意到遼東試一試。

“願意跟我們走的,統計其家眷和田畝,到了遼東發雙倍的田畝,同時給其安家費和遷移費。”

“更何況陛下是天子,是至尊,佔據法理,有聖旨在,新軍總能安穩下來,即時陛下也有一支可用之兵。”

允許張好古開府建制;

允許張好古擁有自己的軍隊;

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些將領和官員對朱由檢來說正好可以擴充其黨羽,成爲其在朝堂之中的助力。

送走了周遇吉和韓耀威,張瑞圖又來了:“我統計了下我們大同黨的名單,這些都是核心和中堅,願意跟我們走的有八成,剩下的不打算離開。”

而如今這些新軍將士有土地有家眷,在地方也都有着羈絆,他們有多少人願意跟着張好古去遼東那苦寒之地呢?

更何況如今最主要的就是將張好古給送走,等他走了,後續的約定完全可以慢慢無視嘛。

如今幾十萬新軍,張好古寧願留下十萬堅定不移的追隨者,也不要幾十萬搖擺不定的大軍。

朱由檢臉一黑,說道:“要開府之權,朕給你,遼東之地,朕也給你,兵馬朕都可以給你,這些都給你,遼王可滿意了?”

朱由校的每一種優勢,都是朱由檢羨慕而不可得的,他是真的羨慕啊。

至於眼下,先答應張好古的條件,把他趕快送走是關鍵。

張好古很清楚,如今的新軍可不是全聽自己的,新軍最強的時刻,是朱由校在背後支持,張好古大權在握的時刻。

黃宗羲笑道:“好啊,如此一來,我們的底氣就更足了。”

“不錯,山海關必須掌握在朝廷手裡,這是朕的底線。”朱由檢連忙補救。

錢謙益連忙說道:“山海關以外,歸遼王所有,山海關以內包括山海關,依舊要在朝廷的掌控之下。”

“這方面,我和田指揮使商議一下,錦衣衛的人才多,埋下一些探子倒不是什麼難事。”

張瑞圖點點頭:“那些留下來的,我也儘量勸他們離開直隸。”

張好古對此自然是認可的:“不錯,甘陝、西南等地都是不錯的選擇,在這些地方起碼能保證安穩,日後的直隸絕對不會太平,我們在遼東尚可看戲,可留在直隸的同仁就要遭殃了。”

說着,張好古輕輕嘆了口氣:“辛苦十載,終是到了這一步,今日分開,日後我們再回來,也不知還有多少熟面孔。”

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590章 皇太極大戰袁崇煥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488章 《東林報》的腦殘行爲, 好一個只會說明一下情況!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27章 狀元及第!第819章 千古荒唐,朱至澍竟然死在了野狗嘴第569章 哭宮門?又要殺人誅心!第735章 三百億的大出血!江浙富商誓死報效第781章 臥槽,漕運真給你廢了?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809章 先北再南,解決完遼東再解決藩王第414章 捷報頻頻,朱由校的大驚喜!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352章 這一天,大明終於回想起了,曾經被第250章 舉報,張好古的大危機!第193章 權貴交稅,清理惡性犯罪,京師的治第175章 揚州瘦馬,守株待兔!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286章 真廢了,怎麼樣,刺不刺激,意不意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276章 炮轟洛陽,兵圍福王府!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49章 朕,要殺人!第828章 是時候了,徹底解決遼東軍閥!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736章 蒸汽船下水,大明重下西洋的曙光!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128章 民心所向,龍顏大悅!第680章 造反?沒錯!是朕造的反!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21章 殿試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第342章 血流成河,慘劇!第221章 除佞臣,殺好古!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143章 新政不能停,否則,萬劫不復!第506章 張世門生,一脈相承的狠!第544章 信仰崩塌,公審積香禪師!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414章 捷報頻頻,朱由校的大驚喜!第604章 有臥龍鳳雛在滿清,我大明無憂也!第630章 大汗開戰了,大汗跑路了!第676章 造反頭子朱由校!第315章 正面敗敵,生擒阿敏!第130章 趙老爺家分地嘍!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375章 意識形態很重要,一網打盡引章書院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602章 賊酋遊街,民間的輿論又轉了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784章 朱由檢炒期貨,不就是做生意麼,本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512章 一邊是閻羅王,一邊是財神爺!第904章 西北中原大旱,大同和百姓的軍民魚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111章 朕要給你升官!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732章 蒙古人的大震撼,大明的怎麼就這麼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696章 一個妓女的新生活!第150章 宣判趙南星,貪腐,通匪,犯上作亂第47章 拉狗皇帝下水!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832章 誅滅多鐸,盡覆遼陽韃虜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730章 京津馳道,成!! 天下轟動!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759章 大明版,張好古計劃第562章 自新政始,糧食產量暴漲!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326章 朱由校回到了他忠實的皇城!第126章 嚇破膽的狗官們,掛你的竹竿多一根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第684章 絕大手筆,萬世計劃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570章 畝產四百斤,全場震驚!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399章 京觀,震撼!第865章 關內關外具是一家,四海之內親如兄第491章 打死魏大中,朱由校:活該,打的好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393章 震撼的戰損比,0:2000第279章 諸王震怒,諸王惶恐!第299章 金山銀山擺出來,大明震撼!第202章 朕餓了!第528章 年初預算,馬力全開大明朝!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
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590章 皇太極大戰袁崇煥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488章 《東林報》的腦殘行爲, 好一個只會說明一下情況!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27章 狀元及第!第819章 千古荒唐,朱至澍竟然死在了野狗嘴第569章 哭宮門?又要殺人誅心!第735章 三百億的大出血!江浙富商誓死報效第781章 臥槽,漕運真給你廢了?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809章 先北再南,解決完遼東再解決藩王第414章 捷報頻頻,朱由校的大驚喜!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352章 這一天,大明終於回想起了,曾經被第250章 舉報,張好古的大危機!第193章 權貴交稅,清理惡性犯罪,京師的治第175章 揚州瘦馬,守株待兔!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286章 真廢了,怎麼樣,刺不刺激,意不意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276章 炮轟洛陽,兵圍福王府!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49章 朕,要殺人!第828章 是時候了,徹底解決遼東軍閥!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736章 蒸汽船下水,大明重下西洋的曙光!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128章 民心所向,龍顏大悅!第680章 造反?沒錯!是朕造的反!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21章 殿試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第342章 血流成河,慘劇!第221章 除佞臣,殺好古!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143章 新政不能停,否則,萬劫不復!第506章 張世門生,一脈相承的狠!第544章 信仰崩塌,公審積香禪師!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414章 捷報頻頻,朱由校的大驚喜!第604章 有臥龍鳳雛在滿清,我大明無憂也!第630章 大汗開戰了,大汗跑路了!第676章 造反頭子朱由校!第315章 正面敗敵,生擒阿敏!第130章 趙老爺家分地嘍!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375章 意識形態很重要,一網打盡引章書院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602章 賊酋遊街,民間的輿論又轉了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784章 朱由檢炒期貨,不就是做生意麼,本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512章 一邊是閻羅王,一邊是財神爺!第904章 西北中原大旱,大同和百姓的軍民魚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111章 朕要給你升官!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732章 蒙古人的大震撼,大明的怎麼就這麼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696章 一個妓女的新生活!第150章 宣判趙南星,貪腐,通匪,犯上作亂第47章 拉狗皇帝下水!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832章 誅滅多鐸,盡覆遼陽韃虜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730章 京津馳道,成!! 天下轟動!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759章 大明版,張好古計劃第562章 自新政始,糧食產量暴漲!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326章 朱由校回到了他忠實的皇城!第126章 嚇破膽的狗官們,掛你的竹竿多一根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第684章 絕大手筆,萬世計劃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570章 畝產四百斤,全場震驚!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399章 京觀,震撼!第865章 關內關外具是一家,四海之內親如兄第491章 打死魏大中,朱由校:活該,打的好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393章 震撼的戰損比,0:2000第279章 諸王震怒,諸王惶恐!第299章 金山銀山擺出來,大明震撼!第202章 朕餓了!第528章 年初預算,馬力全開大明朝!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