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京津馳道,成!! 天下轟動!

建成,通車!

隨着孫奇逢話音落下,火車頭上響起尖銳刺耳的汽笛聲。

一剷剷煤炭送入鍋爐,燒的通紅正旺的鍋爐代表着這輛鋼鐵鑄就的怪物即將發動。

喀嚓,喀嚓,喀嚓.

火車頭下的動力機輪轉動,一隻只車輪在馳道的鐵軌之上向前行駛,帶動着這足足一丈高下的龐然大物前進。

單單一個車頭,便是七米多長三米多高,加上後面那一節節車廂,連起來宛如俯臥在地上的巨龍一般。

眼下,巨龍動起來了,在汽笛聲中,一隻只車輪開始鐵軌上滾動,帶動着這個龐然大物向前行駛。

一開始火車的速度並不快,但隨後火車開始不斷提速,速度愈來愈快直至與一側的馬匹齊速,隨後火車保持這個速度開始勻速前進。

當整輛火車動起來時,圍觀的京師百姓,官吏商人,番邦使節和遊客們忍不住發出嘰嘰喳喳的驚呼聲,他們不可置信的望着這輛鋼鐵鑄就的龐然大物在馳道上行進,這完全超乎了人們的認知。

“乖乖!這麼大的東西,跑得和馬一樣快,真是不可思議!”

“這個什麼火車,是全鐵打造的啊,從頭到尾這得用了多少鐵錠,花了多少錢?朝廷可真有錢啊!”

“誰說不是呢,這一條三百里的馳道,花費就是百萬兩的銀子,這要是繼續修下去,朝廷沒錢不會向民間攤派吧?”

“自當今聖上登基,張相爺輔政以來,哪裡需要什麼攤派?而且修這條馳道的銀子都是商人們主動出的,這馳道,能賺大錢啊!”

“誰說不是呢,這一條馳道就引來了七百多萬兩銀子,能修七八條馳道呢!”

“你們看這火車,一節節車廂一丈高下三丈長短,能裝多少貨啊,這要是日夜不息的跑起來,不比周王的物流要強多了!”

“這話倒是在理,這貨物出售啊,一個看時辰,一個看消息,有了這馳道和火車,能把一些緊俏貨物送到其他地方去買,這是多少的利潤啊。”

“看着吧,朝廷絕對要繼續修下去的,這馳道這麼賺錢,朝廷怎麼可能不修。”

百姓們議論紛紛,而有識之士則在想其他方面,他們看馳道可不是僅僅看賺不賺錢這麼簡單。

至於商人們。一個個在驚歎於火車的神奇之餘,已經開始盯着那一節節車廂開始盤算起運載能力了。

這火車帶着十幾節車廂,從頭到尾上百米,這每節車廂八米長,兩米多高,能裝載多少貨物啊?

再看看這火車的速度,雖然是與馬匹持平,但這可不是那些拖着沉重貨物的馱馬,而是僅僅馱着一個人的駿馬,能與馬匹持平就足以說明這火車時速極快了。

尤其是當火車勻速行駛時,商人們更是意識到這其中最爲關鍵的地方:火車不需要休息,除非到站否則不會減速,而馬匹需要休息恢復體力,但以此看,火車可不眠不休的日夜疾馳,這是馬匹完全無法做到的事情。

時速和馬匹一樣不算什麼,但能保持這個速度勻速前進不眠不休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僅僅商人們在感慨計算,官吏,番邦使節都意識到了火車的重要性。

但凡能當官的,無論是在大明還是在朝鮮,東籲、大城這些東南亞藩國,或者西域諸國,印度諸邦,能當官就代表你有一定的眼界見識和一定的學識素養。

或許受眼界所限或當前時代所限無法去判斷什麼超前的東西,但當一樣東西擺在這裡時,這些當今時代絕對的精英立刻就能判斷出其重要性。

勻速行駛,不眠不休的火車,可以通過馳道行駛在大明的東西南北各個要地,甚至可以通過馳道鋪設抵達草原,朝鮮,交祉等地,一旦這些地方發生問題,大明的軍隊就能全副武裝帶着足夠的輜重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這些熱點地區並維持大明的權利。

不需要軍隊長途奔襲,不需要輕車簡從,擁有足夠運力的火車就能爲大軍提供足夠的後勤,這是大明穩定地方,鎮壓邊疆的利器,是始皇帝時期秦馳道在當今的翻版體現。

朱由校看着馳道上疾馳的火車也是帶着滿意的笑容,爲了這火車和馳道,他花費的精力不知多少,單單一個火車的動力系統,他就和工科院那些大明最出色的匠人,學士們研究了數年,每年大筆大筆銀子扔進去,完全是用錢砸出了如今的火車。

值得嗎?

當然值得!

在朱由校看來這是再划算不過的買賣了,花點錢就能得到鎮國利器,可以維持大明江山穩固乃至開疆拓土,還有比這個更划算的事嗎?

“這馳道,今年要繼續修下去,多修,多建,朕不怕花錢,讓馳道衙門去各地實地考察計算,朕要看着這馳道鋪滿大明的大江南北。”朱由校說道。

一旁的黃立極撫須笑道:“有此馳道,大明江山足可千秋萬代。”

張好古笑着點了點頭,他倒是很想說一句能維持大明千秋萬代的是君聖臣賢,新法不變,只要百姓還能活得下去,新法還在繼續推行繼續變革,大明就是一團活水可以長治久安。而若是出了個昏君,朝堂上滿是貪腐之臣,新法變舊法,百姓生活困難民不聊生,莫說有馳道,你就是有什麼也白搭。

張好古雖然沒說,但朱由校卻是開口了:“大明的長治久安不能只看這馳道,大明的根基不在這裡,在天下,在民心。”

衆人齊齊俯首說道:“聖明無過陛下。”

馳道的建成通車給直隸的百姓帶來了許多的談資,尤其是當天親眼見到那一丈高兩丈多長的火車頭拖着十幾節車廂一路疾馳模樣的人,那更是大談特談講的滔滔不絕,彷彿那火車真成了什麼地龍一樣,能託載山嶽前行。

而火車到了天津府時更得引得萬人空巷,天津府的各大家族,商人,百姓乃至各地趕來的商賈們看着那火車放緩速度入站,隨後一節節車廂打開將數不清的貨物放下來,這一幕看的商人們是徹底紅了眼,火車運載貨物的數量和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這一來一回纔多少時辰啊?

第一輛火車抵達天津府沒半個時辰,第二輛火車又開過來了,同樣十幾節車廂,同樣是滿載貨物。

這兩輛火車所運載的貨物堆積如山,把火車站的倉庫都給堆滿了。

在京津馳道上投資了的商人和在天津府購買了商鋪倉庫的商人那是一個個眉開眼笑,這馳道建成,投進去的錢就開始回本了!

商人們甚至開始盤算,如今只不過是京師和天津府之間的馳道,當後續太原府和直隸連接,天津府和濟南府連接,而直隸又和大同府連接

那會是個什麼情景?

通過馳道將北方一座座重鎮連接,形成一張覆蓋大明北方的馳道網絡,火車奔馳不休,日夜兼程,將數不清的貨物運載到各地.

這是什麼?

這就是金山銀山,是一座挖不盡的寶藏啊!

當天,馳道建成通車的消息就傳遍了北方各地,畢竟有心人都在關注着這馳道的進程。

而在隨後的短短三天之內,馳道通車的消息更是傳遍了大江南北,人們紛紛談論着北直隸那條馳道,談論着那能載着萬斤貨物日夜奔馳的火車,談論着馳道多麼賺錢。

這幾天京津馳道的運載量和利潤也被一些有心人計算出來,得到那個驚人數字後,他們驚喜不已,紛紛想要加購京津馳道的股票。

一時間,京津馳道的股票又漲了。

而與此同時,朝廷開工的連接太原、大同和開封府的這三條已經開始施工的馳道,也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一時間各方勢力紛紛出手,希望能在這幾條馳道上分一杯羹。

大同府連接關外,如果能有一條馳道將關內的貨物以更快的速度運往大同府,那就相當於能多賺更多的錢,這條馳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太原的煤鐵更是北直隸所需的重要物資,連接太原的馳道也不用多提,至於開封府,身爲河南省的中樞,中原重鎮,商業發達,人口稠密,一條馳道連接必然也是獲利不菲。

這些馳道都意味着利益,意味着家族的長遠發展和地位。

但馳道不是伱想參加就能參加的,如今能修馳道的只有朝廷,而朝廷修建馳道也不是每一條都要民間出資的,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馳道,更不可能輕易交給民間去投資,那直隸與大同的馳道來說,這條馳道軍用性質大於商用,其主要作用乃至爲了朝廷能將京師三大營的兵馬以最快速度運往關外。

實際上如今朝廷主要修建的幾條馳道,都是爲了穩定地方,將京師和地方重鎮連接,形成一體,因此政治軍事作用比商業更大。

而民間的世家豪族則更看重其利潤,商賈們渴望着投資其他馳道的機會,於是紛紛找上各自認識的官員,這些同鄉或者同窗又或者有親族聯繫的官員,就成了他們向上溝通的渠道。

一時間這修建馳道的呼聲是此起彼伏,大傢伙全部叫着喊着要多修馳道,最好能連接大江南北所有重鎮,省的當地的豪族仗着是本地人把控地利影響大傢伙做生意。

例如武漢、開封這些數省通衢,水系陸路連接,貫通南北的交通要地,地方家族對各地商人來說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當地的生意想做起來也不容易。

但如果要是修建馳道,那麼賽道都不一樣了,地方的士紳豪族想要再和以前一樣死死守着利益不分出來那就沒那麼容易了。

至於他們會不會阻撓朝廷修建馳道,天津府楊家就是個例子。

自己倒了不提,連帶內閣一位閣老都被趁機給打下去了,誰不知道馳道是當今聖上和首輔力推的,你阻撓馳道不是打皇帝和張相爺的臉麼。

因此一份份各地請求修建馳道和商人們聯名請求爲朝廷分憂的摺子在內閣是堆積如山。

不提內閣,朱由校的耳邊都多了不少耳旁風。

雖然對天下人如此看好馳道感到欣慰,但這些東西還是弄得朱由校煩不勝煩。

“最近這民間要求爲朕分憂,願意掏錢修馳道的消息,師父怎麼看?”朱由校坐在御花園的小亭內,一手拿着瓷碗,一手捏着一些魚食投喂着亭邊那圍聚過來的五顏六色的錦鯉。

張好古坐在石凳上喝着宮裡的好茶,神情很是悠閒:“臣以爲,既然民間有這個孝心願意爲陛下,爲朝廷分憂,不妨給他們個機會,畢竟他們願意投資,朝廷也能節約不少款子。”

張好古的意思朱由校聽出來了,他將瓷碗遞給一旁的宮女,看着一臉悠哉的張好古笑道:“師父這是要用天下人的錢,來給朝廷辦事啊。”

“朝廷辦的事也非是爲了陛下或臣這一己私慾,既然朝廷辦事是爲了天下,天下人不願出錢另說,這願意出錢,自然是最好的。”張好古笑着將茶盞放下。

朱由校點了點頭:“這話倒是沒錯,師父覺得可以讓民間這些商賈參一股?”

張好古說道:“陛下啊,馳道這件事,不着急,先讓他們急一會兒去吧。朝廷又不是沒有銀子,又不是缺了這些商賈豪族就不行。眼下的情況是朝廷有錢有人有技術,完全可以自己單幹,是他們求着朝廷要參一股,求着朝廷要他們的銀子,那朝廷急什麼呢,且看他們有多大能耐吧。”

“更何況,這馳道一事,還可以和別的掛鉤,例如眼下一些朝廷新的政策,工業方面的標準和用人要求,南方的新政推行,均分田地和一體納糧等等,想要購買馳道的股份,不僅要看他們有多少銀子,還要看他們的誠意。”

朱由校笑的更開心了:“這件事交給師父,朕放心,師父去辦吧。朕倒要看看這些地方的家族有多少銀子。”

顯然,朱由校也是抱着這個想法,想投資馳道,可以,但朝廷不缺錢,你想投資除了多投銀子,還得看看別的方面的誠意。

至於馳道是不是商賈投資了就會變了性質,根本不會!

馳道是朝廷建設的,商賈投資也不過是佔了點股份罷了,朝廷握着超過五成的股份,這些商賈聯合起來又能怎麼樣?

說句更不要臉的,他們就算佔據了九成股份,又能怎麼樣?

真要是遇到情況,朝廷還會和這些商賈專門開個會討論要不要徵用?

直接一道批文下去就徵用起來了。

當然,該給的錢還是會給的,畢竟馳道也是朝廷的產業。

因此雖然有些人嚷嚷着不能讓商賈參與馳道,工業等發展,避免這些商人影響朝廷政策運轉,但無論是朱由校還是張好古都是壓根不在意的。

這可是大明,是封建時代,皇帝的話就代表一切。

王朝末年,君弱臣強的情況不提,如今的大明朱由校的意志足以代表一切。

更何況無論朱由校還是張好古明顯都是強人執政,朝廷的政策不會被資本所左右。

說到底,這還是東方和西方的不同,在東方朝廷就是一切,你家財萬貫能影響一方在朝廷面前也不過是大隻點的螻蟻罷了。

東方的資本是要向政治屈服的,而不是西方那樣資本可以影響政治。

張好古眼下很輕鬆,眼下這工業的進展也好,新政的推行也好,各方各面都是好消息,大明正按照設計好的既定路線穩步前進,還有比這更讓人開心的事情嗎?

回到內閣後,張好古讓人悄悄透出去個風聲,表示朝廷會修建更多的馳道也在考慮民間投資的情況,但還因爲一些原因正在遲疑。

剩下的,張好古就看那些地方的豪紳,那些身價鉅億的商賈有什麼誠意了。

當這個消息在京師內流傳開來後,京師的那些大商人,那些豪族們立刻意識到了,這是朝廷流出來的一些信息。

很快這些商人就通過各自的渠道來確認這些消息的真假,同時南方的商人和豪族在得到這個消息後,也開始摩拳擦掌的準備着。

一條馳道,代表着一個家族長盛不衰,甚至家族其他產業出了問題,只要馳道還在,家族就能依靠馳道生存,家族子弟不至於失去活路。

朝廷修建的每一條馳道,其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能在上面參一股,不僅僅是財力的象徵,更是身份的象徵。

能參與馳道的修建,代表你在地方有一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朝廷這纔會考慮讓你參股。

畢竟無論是太原的馳道,大同的馳道,還是河南的馳道亦或者那籌備的濟南馳道,這些馳道都是連接地方,起着運轉樞紐作用的,而這些北方重鎮的家族在這裡盤踞上百年,各個有着極深的人脈圈子和深厚的家底,他們要想保住自己這一切,就必須和朝廷掛上關係。

畢竟背後沒有幾個靠山,你的生意做不做下去不提,你的家財都不一定能保住。

如今,一個新的機會擺在他們面前,爲了利益,爲了家族長久的未來,他們必須拿下馳道股份!

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127章 退稅!大明百姓喜笑顏開!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405章 就地槍斃,血流成河!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330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太子少師,吏部尚第614章 北方狼族,衲都那顏的野望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477章 山東之富裕,教化之道之盛興,縱然第890章 造反?不是解放大明!第590章 皇太極大戰袁崇煥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137章 那可是朝廷命官啊,得加錢!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216章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第558章 還俗狂潮!第809章 先北再南,解決完遼東再解決藩王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173章 糧價雪崩,血本無歸!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501章 捨命一死爲君王!第166章 糧價暴漲,瘋狂!第718章 融資上市,直隸最大民營鋼鐵廠成立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576章 廢賤籍!第240章 震撼的朱由校:沃日,錢都是這麼好第33章 神奇的蛤蟆!第163章 錦衣衛——天子親兵(×)人民公僕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580章 潤了潤了,投後金去了第107章 觸目驚心,不殺個血流成河,朕如何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910章 太陽照常升起(大結局)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29章 光宗耀祖!第507章 利益往來盤根錯節?那就全都清理一第61章 爭權!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633章 爲了銀子,爲了大清!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595章 從良?範大人,你也不想你盜取皇上第305章 張好古的政務員升遷體系,陝西驚變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98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557章 佛祖也得給大明繳稅!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351章 狠狠挖,挖出百萬頃土地!第465章 顧炎武的大震撼,山東見聞,大治之第502章 張好古的欣慰,大同的學員也可以獨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687章 遠邁漢唐,資本極速發展的大明!第13章 魏公公震驚了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249章 喬遷新居,張氏榮耀,風頭無兩!第714章 爲了馳道!各顯神通的八方商人們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191章 震撼的朱由校,天啓三年,兩千八百第669章 遼東大儒:飛球能燒城?真的嗎?我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719章 大明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只有一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說一下更新!第907章 百萬大軍過大江!第886章 不替狗朝廷賣命了,跟着大同社過日第660章 王師入滇,平亂西南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877章 暴怒的崇禎:羣臣誤朕!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436章 易牙殺子,好古賣父!第212章 請聖旨,動孔家!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
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127章 退稅!大明百姓喜笑顏開!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405章 就地槍斃,血流成河!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330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太子少師,吏部尚第614章 北方狼族,衲都那顏的野望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477章 山東之富裕,教化之道之盛興,縱然第890章 造反?不是解放大明!第590章 皇太極大戰袁崇煥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137章 那可是朝廷命官啊,得加錢!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216章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第558章 還俗狂潮!第809章 先北再南,解決完遼東再解決藩王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173章 糧價雪崩,血本無歸!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501章 捨命一死爲君王!第166章 糧價暴漲,瘋狂!第718章 融資上市,直隸最大民營鋼鐵廠成立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576章 廢賤籍!第240章 震撼的朱由校:沃日,錢都是這麼好第33章 神奇的蛤蟆!第163章 錦衣衛——天子親兵(×)人民公僕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580章 潤了潤了,投後金去了第107章 觸目驚心,不殺個血流成河,朕如何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910章 太陽照常升起(大結局)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29章 光宗耀祖!第507章 利益往來盤根錯節?那就全都清理一第61章 爭權!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633章 爲了銀子,爲了大清!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595章 從良?範大人,你也不想你盜取皇上第305章 張好古的政務員升遷體系,陝西驚變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98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557章 佛祖也得給大明繳稅!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351章 狠狠挖,挖出百萬頃土地!第465章 顧炎武的大震撼,山東見聞,大治之第502章 張好古的欣慰,大同的學員也可以獨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687章 遠邁漢唐,資本極速發展的大明!第13章 魏公公震驚了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249章 喬遷新居,張氏榮耀,風頭無兩!第714章 爲了馳道!各顯神通的八方商人們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191章 震撼的朱由校,天啓三年,兩千八百第669章 遼東大儒:飛球能燒城?真的嗎?我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719章 大明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只有一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說一下更新!第907章 百萬大軍過大江!第886章 不替狗朝廷賣命了,跟着大同社過日第660章 王師入滇,平亂西南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877章 暴怒的崇禎:羣臣誤朕!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436章 易牙殺子,好古賣父!第212章 請聖旨,動孔家!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