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

“大同萬歲!”

“大同萬歲!”

揚州城內外,無數百姓商賈主動的歡迎着大同將士的到來。

經歷了天啓與崇禎兩個朝代,百姓和商賈越是懷念天啓朝時新黨執政的好日子,對崇禎朝這些貪官污吏不法勳貴就愈發的深惡痛絕。

自從新黨改爲大同黨迴歸中原後,揚州的富商士紳們就經常得到大同黨的消息,例如東北地區被大同黨建設的如何如何,工業發展已經不比中原地區差;再有就是山東、山西等地的工商業恢復的如何如何,對商賈有什麼政策待遇等等。

越是知道這些,富商士紳們就越是清楚朝廷的失敗,眼下大同黨虎踞北方,整個東北、加上漠南漠北,包括山東、山西、陝西、甘肅、河南、直隸.

近日大同黨又和朝廷在淮北之地廝殺了兩月有餘,成功將整個淮北納入囊中,如今又進軍淮南威逼長江,說句勢不可擋是一點也不過分。

現在有心人都能看出來,明廷眼下就是曾經的南宋,偏安江南一隅之地,兵馬無法與大同相比,偏偏人心天時也都在大同這裡,明廷也就剩下個長江天塹當作地利了。

不少說書人和讀書人都評價如今的大同就是曾經的曹魏,明廷也就是個東吳了。

這一番評價,也不知道到底是在誇大同還是在暗指其他,張好古聽了這些,也就是一笑了之。

倒是有人提議要不要對民間的這些流言蜚語進行一番審查,甄別下有沒有暗懷心思之人,但張好古卻是拒絕了:“民間的流言傳聞不足爲懼,我們行的正坐得直,老百姓自然清楚是非公論。”

“與之相反,若我們真做了錯事還在那裡裝作無事發生甚至去堵悠悠之口,莫不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大同黨本身就注重宣傳方面,明白廣大百姓所蘊含的力量,如果說真發生了什麼有人要陰謀動亂那大同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可僅僅是百姓們的閒言碎語,就沒必要太在乎,百姓生活本就不易,沒必要連百姓說話的權利都不給。

在大同中樞例會上,張好古甚至就此事對衆人開玩笑似的說道:“這件事發生啊,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咱們的工作很有成效,百姓日子過得比之前好了不少;另一方面嘛,就是宣傳部門的工作還有些不到位,百姓對我們大同黨的思想理念啊還不是很清楚,這方面宣傳部門是要重視起來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百姓能對我們進行評價,這是好事。日後我們的工作少不了百姓的監督和評價啊。百姓是當事人,最能清楚我們工作到底有沒有做好,這是最好的鏡子,我們日後要把百姓的評價重視起來啊。”

張瑞圖緩緩說道:“首輔這話說的不差,我們自從拿下直隸,進軍中原後,對宣傳方面的工作的確是懈怠了不少。宣傳,不僅僅是中樞和地方部門的事,我們所有的大同幹部,大同黨人,都應當身體力行的去做啊。”

盧象升說道:“宣傳方面的事,咱們日後都要重視起來啊。當然,咱們也不能忘了今天例會的主要問題,周總長,你來說吧。”

大同中樞農業部總長周進勇起身拿起一份摺子,看了眼衆人,緩緩說道:“首輔,各位,我們大同眼下所面臨的糧食危機,很嚴重啊。”

“甘陝之地本來就因爲乾旱導致田畝絕收,百姓流離失所。僞明無力救濟災民,導致甘陝百萬百姓變成流民。在首輔的領導下,我們先後從東北三次運輸糧食支援甘陝,也僅僅是緩解了甘陝的災情而已。”

“甘陝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田畝絕收,這已經影響到了明年甘陝百姓的口糧了。”

“而除了甘陝的乾旱問題,山西、山東、河南、直隸均有不同程度的乾旱對各省府的糧田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根據我們農業部還有民政部、水利部的三方巡查,僞明所言的所謂百萬流民根本不實!整個北方,甘陝、山西、河南三地加起來流民不下五百萬!”

“而整個北方受災的百姓更是高達數千萬!”

“東北的糧食,根本不夠救災。”

周進勇說完將摺子合上,其餘的各部總長默默看着自己面前的一份數據,神情都很是凝重。

張好古嘆了口氣,揉了揉眉心:“哎,咱們剛剛拿下中原,就面臨這樣的糧食短缺問題,現今還有這麼多百姓受災,很對不起老百姓對我們的期盼啊。”

盧象升緩緩說道:“直隸、山東的情況相對來說要好一些,山東和直隸的水利工程當初是最完善的,而山西、甘陝受限於當地的實際情況,遇到這樣的乾旱就無能爲力了。至於河南,遭遇了洪澇之後休養生息沒幾年又遭遇旱災,能維持本省情況已經是不易了。”

“更別提這幾年那些貪官污吏和不法勳貴藉着權勢和災禍強佔百姓田畝,眼下百姓一是手裡沒糧,二是手裡沒田;加上僞明的各種苛捐雜稅和重稅,以及這兩年不斷從百姓手裡徵糧徵餉,百姓連勉強度日都難。”

這就是爲什麼大同要暫停戰事,不僅僅是將士們需要休整,不僅僅是軍需不夠,更因爲大同中樞眼下面臨重大的糧食危機,這是大同中樞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張好古沉吟着,手指在桌面上輕敲着:“首先,肯定是要給老百姓分田來安撫人心的,這是我們首先要做的事;這其二,就是以工代賑,眼下中樞佈置了關於北方各省馳道、直道的恢復工程和對工業區的恢復,這方面需要大量勞動力,由地方提供糧食僱傭百姓做工,避免百姓再度成爲流民。”

“其三,中樞的糧食儲備儘量下發各地,先儘量保證受災嚴重的地方,如今淮南之地已經在我們掌控之中,可以先從淮南、湖廣調一部分糧食北上。”

“其四嘛,建鬥,咱們眼下是不缺錢了吧?”

盧象升盤算了下,說道:“我們在東北時有銀兩萬萬,回到直隸後接收了國庫的金庫,金庫底下有金銀十八萬萬,眼下我們手頭有充足的銀兩,咱們的大同寶鈔如今很堅挺。”

張好古點了點頭:“眼下我們的大同寶鈔在外面的流通還不夠,派人去朝鮮、倭國、南洋再度購糧吧,尤其是南洋之地,這方面要委託黃老總了。”

盧象升很敏銳的指出:“如果要指望南洋和東南亞的糧食,那麼西南和西北之地的通道就必須打通,海上的小琉球被鄭氏佔着,走水路並不安全,我們接下來的軍事重心就要放在漢中、成都一線了。”

張好古沉吟片刻說道:“這方面,後面的軍委會上,我會和各位老總討論的。”

“各位,我們眼下的任務很艱鉅,連接各省的道路要修復,工商業要重建,百姓的口糧問題更要解決。”

“這方面的事,中樞要儘快把我們的會議決定通知到各省、府,讓各省府的幹部領悟並貫徹中樞會議精神決定。”

“馳道、直道修復方面,袁總長、孫總長你們帶頭主持;工商業重建方面,崔總長你和汪總長帶頭主持;各省救災和維穩,黃總長,周總長,左總長你們帶頭主持;張總長會提供宣傳方面的配合,錢財方面盧總長提供支持。”

“諸君,這是我們主政中原的第一道難題,希望我們大同上下發揮艱苦奮鬥的精神,戰勝天災人禍。”

“什麼是天道,天道就是人心,只要我們萬衆一心,那人必可勝天!”

如今的大同,在原有的十二部基礎上,新增了兩個部,分別是工業部和組織部,由原江南總督汪文言和遼寧總督袁崇煥來擔任,十四部分別承擔起各方面的工作,張好古就有更多精力統籌全局負責總體。

結束了中樞例會,張好古馬不停蹄又開始了軍事例會。

大同中樞軍事總部內,曹文昭、史可法、周遇吉、韓耀威、方雲出、趙玉琪幾位大將軍都在,除了在交祉的黃得功趕不過來外,各方大將軍已經到齊了。

“大傢伙坐吧。”

張好古看着這些大將軍,笑着說道:“戰事,到現在爲止就暫且告一段落了,將士們需要休整,不能讓將士們一直緊繃着弦;另一方面嘛,對我們目前已經結束的戰事,也需要覆盤並對我們的戰術進行深層次的檢驗並進行適當性調整。”

“說起來,眼下咱們大同的軍隊,原先有二十八個鎮,現在已經增長到了四十個鎮,總兵力也從原來的四十萬到了如今的六十多萬。”

“這次軍事會議,第一嘛,是根據中樞對全局的部署和對未來戰略的考量進行下一階段的部署和調整。”

“第二,則是在完成調整之後,軍隊會進入一段時間的休整期,這個休整期,軍隊不能閒着,維持訓練是一方面,而協助中樞和地方進行救災是另一方面。”

“其三嗎,則是對我們下一階段戰事重點進行討論。”

“先說第一,諸位,根據中樞對目前我軍各方面的綜合考量,是時候正式確立各個軍區了。”

成立各個軍區統籌一個大方向的戰略戰事,是張好古和軍方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從一開始的讓各位大將軍負責一方面,再到後面的進一步調整,終於在完成了淮北戰役後,大同軍方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真正成立各個軍區。

“根據日後我們所面臨的各方面有可能出現的軍事問題及未來的戰略考量,中樞本部現決定成立東北、西北、漠北、中原、東南、西南及直隸共七個軍區,統籌現有大同各鎮。”

“曹文昭,擔任東北軍區總指揮;史可法擔任西北軍區總指揮,周遇吉擔任漠北軍區總指揮,方雲出擔任東南軍區總指揮,趙玉琪擔任中原軍區總指揮,韓耀威擔任直隸軍區總指揮,黃得功擔任西南軍區總指揮。”

這方面調整的主要是各個軍區所負責的區域和對各鎮進行調整,而負責人張好古並沒有調整,這些大將們各自負責一個方面已經很久了,他們對此有充足且豐富的經驗可以去應對各種問題,例如史可法、黃得功這兩位,深耕西北西南十數年,還有誰比他們更適合這兩個大方向麼?

而方雲出本來就是南直隸的指揮,由他負責日後的東南軍區再合適不過,同樣對曹文昭、周遇吉和趙玉琪的任命也是如此,而韓耀威負責直隸地區,正好是拱衛京畿,主要戰事由外圍各軍區負責,直隸和中原兩個軍區在作爲京畿的護衛之餘還是承擔預備任務可以隨時支援各個方向。

這方面的選擇和調配也都是張好古和各位大將軍反覆討論協商過的,爲的就是穩定的渡過各軍區調整,不會對大同的軍事力量造成什麼影響。

這方面各位大將軍也都提前清楚,是有默契的。

說完這方面的事,張好古繼續說道:“中樞目前壓力很大,軍方要給地方提供協助,協助地方賑濟災民,尤其是一些遭受了戰火的地方,軍方更要承擔起一部分戰後重建的擔子來。”

“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在我們扛過這天災之前,是很難對僞明發起大規模的戰事了,糧草軍需方面,支撐不起我們再像淮北、東北一樣,調動幾十萬大軍配合作戰了。”

“南方的百姓也是我華夏百姓,百姓不是我們的敵人,就食於敵是不現實的,而一路南下一路劫掠殘害百姓也不是我們大同軍隊的作風,所以我們目前要緩一緩,起碼要在江南之地緩一緩。”

對於這一方面,各位大將軍也是早就知道了,目前中樞所面臨的困境大家都是清楚的,如今在想組織十幾個鎮進行大範圍的決戰,根本不現實。

目前軍方就是修整軍隊,調整戰術,加強訓練。

張好古看着各位大將軍,大同各個軍區的總指揮,忽然笑了笑:“說起來,中樞下一階段,重點是在外購糧。朝鮮和倭國本來就國小地寡,沒有多少糧食。短暫購糧應急還好說,想要應對未來幾年內中樞所面臨的朝廷壓力,除了我們自己努力去興修水利應對天災,另一方面也只能是從南洋購糧。”

“而南洋購糧,就面臨兩個問題,糧食怎麼運到我們這來。無論是走陸路還是走水路,都會面對僞明的攔截。”

“水路方面,自從咱們之前撤離中原,那小琉球就被崇禎交給了鄭氏,南洋鄭氏兵強馬壯,有戰船數百,如今把控小琉球操控航道,可是一個大問題啊。”

“而陸路方面,我們和西南至今還沒有打通,雲貴川裡,雲南和四川二省對我們來說,眼下和天塹也沒什麼區別。”

“我們接下來應對的重點,就是這兩個方向,是打通漢中、成都、昆明一線,連接東南亞的交祉;還是先訓練水師力量,拿下小琉球打通南洋航道。”

這是涉及未來大方向的問題,各位大將軍都陷入了思考,就目前大同的情況來看,無論應對哪個方面,都有些勉強。

西南是面積太大,地域太廣又地勢複雜,道路艱難,山路崎嶇,四川和雲南很難讓大軍通行,而想要打通西南這條道,大同不僅要投入相當一部分精銳,還要做好陷在西南泥沼的準備。

一旦陷入西南地區,那中樞就要源源不斷的投入錢糧軍需和軍隊,不斷往這個泥沼里加碼,直至填平這個泥沼打通西南爲之。

而想適應西南的崇山峻嶺和泥沼毒瘴,也是一個問題,中樞如今習慣西南的軍隊,也只有黃得功手下那三個鎮了。

至於水路方面,鄭家的船隊有數百條大小戰船,有好幾萬水軍,盤踞小琉球,還有周圍不少海匪爲助力,想要蕩平鄭家,中樞也要集中水師力量。

如今大同那些鐵甲船,還都在遼東進行修繕呢,而除了那些鐵甲船外,其餘的戰船力量,大同和鄭家對比還真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勢,因爲鄭家所有的和繼承的實際上就是天啓年間新黨在南方的水師力量,這些被崇禎交給了鄭家後,鄭家就成了真正的軍閥。

應對鄭家,相當於和天啓年間的大明南洋水師進行戰鬥,除了沒有鐵甲船外,鄭家其他方面真的不差,尤其是這幾年鄭家還在不斷膨脹着,這股力量不容小覷。

大將軍們對打通西南眼下沒有什麼希望,不是說大同軍隊不行,是後勤支撐不住,哪怕是指派三個鎮的兵力過去,後勤的壓力和支撐平原地區十個鎮的壓力也沒什麼區別。

而應對南洋的鄭家

似乎比打通西南來說,更適合目前的大同?

張好古看着這些大將軍們,忍不住笑道:“怎麼,你們這些老總,拿不出個主意麼?三個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這麼多身經百戰的大將軍,怎麼眼下還猶豫起來了。”

曹文昭苦笑起來:“首席啊,說破大天,我們這些人是旱鴨子啊,您要說在陸地上的大軍團作戰,遊擊作戰,炮戰、騎戰.那我們肯定熟悉,甚至對南方的戰略戰術,我們也能說出一大堆來。”

“可這海上戰事,我們是真的抓瞎啊。”

張好古笑着說道:“你們啊,看來是不考慮打通西南了。”

曹文昭這話說出來,就是隱約表示不支持接下來對西南的戰事了,大同接下來的軍事方向,將會針對海上。

第51章 祖制不徹底,就是徹底不祖制!第791章 哭瞎了的崇禎,幕府鎖國第209章 凌遲朱國禎,讓皇親國戚,勳貴百官第562章 自新政始,糧食產量暴漲!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522章 周王:我只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第128章 民心所向,龍顏大悅!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493章 大同書院的見聞,寒門讀書人的震撼第598章 秦始皇摸電線杆,大家集體贏麻了!第21章 殿試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289章 潞王反了(破音),潞王倒了(哭腔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671章 狗皇帝要出巡,巡視這萬里江山!第282章 廢王爵!第878章 二十萬打四萬,優勢在我啊!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320章 大合圍,插翅難逃!第632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519章 河南大治!第507章 利益往來盤根錯節?那就全都清理一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163章 錦衣衛——天子親兵(×)人民公僕第707章 京津馳道計劃第894章 下克上,孫傳庭被部下綁架投靠大同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192章 脫胎換骨,掃黑除惡錦衣衛!第422章 羞憤欲絕,當朝撞死!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516章 周王捐地!第259章 抄家,抄出了八百萬兩銀子!第358章 趕緊投降,投降給分地!第155章 朕之肱骨,豈可受凍於酷寒?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840章 朱由校病危,張相爺回京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第763章 大明奉行王道,友善和尊重,比刀劍第459章 一路哭何如一家哭? 滅了孔老爺全家第585章 秣馬厲兵,開戰!第299章 金山銀山擺出來,大明震撼!第27章 狀元及第!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46章 廠衛在行動!第91章 大手筆,把皇帝的地給分了?第380章 殺人誅心,社會性死亡!第870章 逼反張好古?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855章 百倍加印大明寶鈔,瘋狂通脹!第759章 大明版,張好古計劃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364章 一邊血流成河,一邊歡天喜地!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11章 張好古的後臺不是魏公公是皇帝?第398章 人頭進京,威懾蒙古特使!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668章 安南國主,真·千刀萬剮!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735章 三百億的大出血!江浙富商誓死報效第358章 趕緊投降,投降給分地!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829章 彈指鎮壓遼東軍閥,擔驚受怕的朱由第491章 打死魏大中,朱由校:活該,打的好第376章 批倒批臭,萬劫不復!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499章 河南百姓,渴求新政!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763章 大明奉行王道,友善和尊重,比刀劍第545章 事情鬧大了,扯到張好古身上了!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877章 暴怒的崇禎:羣臣誤朕!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779章 法不責衆?你太小看元輔了!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477章 山東之富裕,教化之道之盛興,縱然第834章 悲憤欲絕的皇太極:大明的狗官把大第127章 退稅!大明百姓喜笑顏開!第5章 賣木雕的皇帝第420章 大明震動!第834章 悲憤欲絕的皇太極:大明的狗官把大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346章 兩百年了,你的祖先吞了多少,朕要
第51章 祖制不徹底,就是徹底不祖制!第791章 哭瞎了的崇禎,幕府鎖國第209章 凌遲朱國禎,讓皇親國戚,勳貴百官第562章 自新政始,糧食產量暴漲!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522章 周王:我只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第128章 民心所向,龍顏大悅!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493章 大同書院的見聞,寒門讀書人的震撼第598章 秦始皇摸電線杆,大家集體贏麻了!第21章 殿試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289章 潞王反了(破音),潞王倒了(哭腔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671章 狗皇帝要出巡,巡視這萬里江山!第282章 廢王爵!第878章 二十萬打四萬,優勢在我啊!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320章 大合圍,插翅難逃!第632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519章 河南大治!第507章 利益往來盤根錯節?那就全都清理一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163章 錦衣衛——天子親兵(×)人民公僕第707章 京津馳道計劃第894章 下克上,孫傳庭被部下綁架投靠大同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192章 脫胎換骨,掃黑除惡錦衣衛!第422章 羞憤欲絕,當朝撞死!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516章 周王捐地!第259章 抄家,抄出了八百萬兩銀子!第358章 趕緊投降,投降給分地!第155章 朕之肱骨,豈可受凍於酷寒?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840章 朱由校病危,張相爺回京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第763章 大明奉行王道,友善和尊重,比刀劍第459章 一路哭何如一家哭? 滅了孔老爺全家第585章 秣馬厲兵,開戰!第299章 金山銀山擺出來,大明震撼!第27章 狀元及第!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46章 廠衛在行動!第91章 大手筆,把皇帝的地給分了?第380章 殺人誅心,社會性死亡!第870章 逼反張好古?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855章 百倍加印大明寶鈔,瘋狂通脹!第759章 大明版,張好古計劃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364章 一邊血流成河,一邊歡天喜地!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11章 張好古的後臺不是魏公公是皇帝?第398章 人頭進京,威懾蒙古特使!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668章 安南國主,真·千刀萬剮!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735章 三百億的大出血!江浙富商誓死報效第358章 趕緊投降,投降給分地!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829章 彈指鎮壓遼東軍閥,擔驚受怕的朱由第491章 打死魏大中,朱由校:活該,打的好第376章 批倒批臭,萬劫不復!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499章 河南百姓,渴求新政!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763章 大明奉行王道,友善和尊重,比刀劍第545章 事情鬧大了,扯到張好古身上了!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877章 暴怒的崇禎:羣臣誤朕!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779章 法不責衆?你太小看元輔了!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477章 山東之富裕,教化之道之盛興,縱然第834章 悲憤欲絕的皇太極:大明的狗官把大第127章 退稅!大明百姓喜笑顏開!第5章 賣木雕的皇帝第420章 大明震動!第834章 悲憤欲絕的皇太極:大明的狗官把大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346章 兩百年了,你的祖先吞了多少,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