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這是個奸計

御街一大早才清掃過,一到下午磚地上便飄來了落葉。陰雲密佈的京師,光看天色、分不清是上午還是下午。

陸續有大臣向奉天門走去。黃子澄順手整理了一下桌案,雙手正了正烏紗帽,也起身出門,往奉天門而去。

今天下午聖上召集大臣,是爲了商議平定燕逆之事,最重要的是決定新的掌兵大帥,以接替陣亡在真定的耿炳文。

究竟會選誰,黃子澄到現在也無法確定。

這幾天聖上也在等待衆臣的意見,黃子澄一直是想舉薦李景隆的,兵部尚書齊泰反對,極力推舉郭英;徐輝祖則再次推舉盛庸……提出主張的人各執己見,難以說攏。

黃子澄正走到御街上,忽然身後傳來喊聲:“黃大人,黃大人……”

黃子澄止步,轉過身來。來人疾步跑了過來,在黃子澄耳邊說了一通話。

“當真?”黃子澄瞪眼道。

來人急忙從懷裡拿出一本奏章道:“真定將帥的奏報,剛到通政司。”

“好,本官先去面聖了。”黃子澄點頭道。

及至御門,朝中重要的大臣都到了,不一會兒等皇帝坐上寶座,衆人便行禮拜見。禮罷,大夥兒便按秩序在地磚上站好。

明顯這次御前議事將有很多爭執,可是一時間卻沒人說話,彷彿都在各自準備大幹一場!大殿上竟然安靜了好一會兒。

黃子澄不慌不忙地回顧左右,終於第一個站出來了,執禮道:“臣有事稟奏。”

“說。”上位傳來一個聲音。

黃子澄道:“通政司剛接到前方奏報,燕逆派使者王復,正與真定的武定侯郭英議和。郭英當衆謝絕後,那王復又私見了郭英!中軍內有將士密報,王復與郭英談起了親戚關係……”

“啊!”好幾個人驚訝地發出聲音來。

那郭英與燕王之間沾親,關係實在太麻煩了,好多朝臣壓根不知道!

黃子澄繼續道:“武定侯郭英次子郭銘,娶徐氏;徐氏之父,乃中山王(追封徐達)之叔父。燕王之妻徐王妃,乃中山王(徐達)之女。燕王與武定侯同與徐家聯姻……”

徐輝祖一臉惱怒道:“燕王本就是太祖之子,與朝中諸勳貴沾親帶故,不是很尋常麼?那燕王還是俺妹夫,俺不忠於朝廷嗎?這都扯的啥,那使者見了郭英能說啥,光說這親戚怎麼親起來的,要說明白也要老半天罷!”

黃子澄正面徐輝祖道:“既然親戚靠不住,那郭英爲何要私見燕使王復?長興侯方殆,真定內外兩軍便相安無事,還議起和來,又是怎麼回事?”

“唉……”忽然傳來了齊泰一聲嘆息。

果然上位開口了,皇帝的聲音依舊,不過口氣心急火燎,“重新調兵遣將北上,不能再拖延了。”

www ☢тt kán ☢C○

齊泰舉薦的郭英沒戲了,徐輝祖舉薦的人更不行……

這時黃子澄便馬上拜道:“臣舉薦曹國公李景隆,曹國公忠心耿耿,力主削藩,絕不會與燕逆媾和。曹國公出身大將勳貴之門,將門虎子兵法傳家,聲威極高。其治周王不法,善勇善謀,奇兵一舉拿下,此乃大將之才!”

皇帝的聲音道:“准奏。”

……

真定城外,燕王及其心腹衆人正在中軍大帳議事。

這時謀士金忠走到了帳門外,通報罷,金忠便風塵僕僕地走了進來,衆人紛紛側目。金忠雖然一身塵土,卻面帶笑容,從容地抱拳道:“王爺,朝廷要派新帥了,是李景隆。”

“哈哈哈……”燕王突然一掌拍在大腿上,仰頭大笑起來。

燕王一向持重,除了裝瘋那會兒,幾乎不會如此失態;起兵以來就算有笑,也笑得勉強,很久沒有如此開懷過了。

衆將大多不明所以,只得陪笑了一陣。

燕王笑得前俯後仰,捂着肚子道:“好皇侄!派誰不好、派李景隆,哎哎,俺估摸着這是個計!”

衆將忙問:“王爺說說,什麼計策?”

燕王笑道:“便是想用這個奸計,把俺笑死!那靖難不是就不用靖了?”

“哈哈哈……”大夥兒也跟着大笑起來。朱高煦也忍不住笑了,沒想到便宜老爹還有幾分幽默氣質。

大夥兒鬨堂大笑了好一陣,燕王才道:“這李景隆俺知道,京營將士不少也知道他,將士根本不會服,到時候他的身邊、肯定全是溜鬚拍馬的奸吝小人。

此人毫無謀略,又無統兵之能,更無率軍作戰之經驗……偏偏又剛愎自用,從來聽不進話,對人善妒刻薄。他若不是剛愎自用,毫無自知之明,又怎會欣然受此大任?”

衆將聽罷,紛紛拜服道,“李景隆哪是王爺的對手?!”

燕王心情大好,又鼓舞衆將道,“李景隆半個算是俺們的人,一起對付朝廷奸臣的。諸位且勉力,俺們殺奸臣清君側,已成了一半!”

就在這時,金忠拜道:“道衍大師還叫下官帶了幾句話。”

朱高煦聽着這口話,頓時覺得金忠是姚廣孝的人。

燕王道:“都不是外人,說罷。”

金忠道:“道衍大師言,大明開國方三十餘載,風調雨順子民無飢寒之憂;今奸臣當道興起兵戈,朝廷只得軍戶可戰,百姓避之也。天下軍戶有限數,各地須屯田守備、可徵調成伍之軍戶更有限數。燕王先不必計較一城一池之得失,宜抓住南軍主帥無能之良機,以剪滅削弱官軍實力爲要……”

朱高煦一直聽着,聽到這裡頓時覺得姚廣孝頗有見識,思想不守舊、還比較超前。雖然姚廣孝一向傾向於世子,與朱高煦私下不怎麼和睦,但朱高煦聽到他的見識、也不得不懷起了欣賞尊重之心。

金忠繼續道:“昔日宋太宗北伐幽雲之地,被遼軍誘敵深入,聚而殲之,宋軍至此軍力大衰一蹶不振。今李景隆比宋太宗更不如,燕王可循遼軍之法,引其至燕地,尋機聚殲!”

“善!”燕王很快便贊同道,“傳令全軍,明日班師回北平。”

衆將拜道:“末將等得令!”

金忠走上前兩步,又道:“王爺真乃天助!本來長興侯死後,也可能輪不到李景隆。朝中兵部尚書齊泰是舉薦郭英的,他知道黃子澄要舉薦李景隆,十分反對。

又因黃子澄乃帝師、極得寵信,齊泰竟然密奏黃子澄勾結後宮、干涉皇帝私事,欲離間皇帝和黃子澄,藉此阻止李景隆爲帥。

不料真定又有人密告郭英與燕軍議和,還私見使者攀親。那齊泰本來就是舉薦郭英的,這下皇帝震怒,猜忌郭英連同齊泰……於是黃子澄重新勝出,李景隆將掛帥北伐!”

“哈!”燕王聽罷頓時轉頭,看向朱高煦,笑道,“高煦出的那主意,雖未拉攏到郭英,卻有意外之功!”

朱高煦也愣了一下,他真的沒想到還有這種操作!那南京朝廷十分複雜,就像個大糞坑,朱高煦怎麼知道里面複雜關係的來龍去脈?這事兒完全是“瞎貓碰到死耗子”。

他趕緊說道:“真定官軍死守不出,兒臣見父王憂心,一心只想爲父分憂,可是實在沒有好法子,只得出了個歪主意、姑且去試試,不想竟有此功效。恭喜父王,此乃人算不如天算,天也助父王!”

燕王笑道:“高煦乃俺的福兒,爲俺帶來了好運福氣啊。”

衆人紛紛恭賀附和。

朱高煦一不小心,看到了旁邊的袁珙……前幾天袁珙竟然說,出那計策的人還不如三歲小孩!這下袁珙不吭聲了,眼神躲躲閃閃的,生怕別人注意到他。

就在這時,袁珙也投來了目光,不慎與朱高煦面面相覷。袁珙的神色頓時尷尬極了,青一陣白一陣,十分難看。若是不知道內情的,還以爲他剛吃了一坨什麼髒東西,纔會那樣的表情!

袁珙肯定是很不爽的……朱高煦猛然意識到,老子這算是得罪他了麼?

朱高煦頓時在心裡大呼冤枉,他就出了一個不算高明的計謀,別的什麼都沒幹,這就得罪人了?那袁珙也是奇葩,自己湊上來評頭論足幹什麼,他若不服自己也出個計策不成了?

袁珙是相士出身,和姚廣孝這個和尚一樣、都不是科舉正路出仕,就是不能確定他和姚廣孝啥關係。

朱高煦琢磨着,少得罪點人總歸是好事,得先瞧瞧情況、再找個機會與他消除一下誤會。

大夥兒在大帳中說完了話,燕王便說散了,衆將紛紛抱拳道:“末將等告辭!”

朱高煦也走出了大帳,先回去準備傳達燕王的軍令,明天一早就帶着大夥兒閃人。

他回到帳篷裡先喝了一盅涼開水,歇口氣後,冷靜下來一想,忽然又覺得有點蹊蹺……李景隆還沒出京,消息已經傳到了真定,這個並不奇怪,四舅徐增壽就可能是個內鬼!但是,連齊泰和黃子澄私下裡的小九九,姚廣孝都能知道?

朱高煦猛然意識到,姚廣孝這和尚的底細超乎想象,搞奸細情報,也很有一手,簡直是無孔不入!

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是不捨得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恃寵而驕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雞肉下飯第八百八十六章 完美第一百九十章 大喜第十九章 初試中鼓吏第四百五十章 綠肥紅瘦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貴第一百四十二章 櫻珞第七百三十六章 失我諒山第七百七十一章 戲裡戲外第七百一十一章 多慮第七百四十九章 乂安第二十七章 可悲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一百零三章 薄荷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八百五十三章 白臉紅臉第九十二章 高陽王自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雞肉下飯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作之合第一百五十章 活獅第六百四十六章 黨羽第五百四十九章 難辨敵我第二百二十六章 稍縱即逝第二百一十二章 杜鵑似血第七百八十五章 變法第八百五十三章 白臉紅臉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逢解解元第八十一章 離間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萬民表第四百二十三章 空口承諾第四百二十六章 山間的迷霧第一百八十章 說容易做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四百一十七章 勇猛地活着第四百一十章 知進知退第九十二章 高陽王自重第二百三十二章 沒有區別第四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五百七十三章 柳池之畔第八百一十九章 陷落的城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一百二十九章 嵐(6)第九十一章 誅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嵐(2)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朝上邦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五百九十一章 嗓門大第三十三章 忠誠最重要第五百零三章 後來者第六百章 有那般重要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二百三十四章 空了又沒空第七百七十章 內情第四百六十一章 決意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一百八十八章 從送禮談起第四十四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零九章 馬公第四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二十章 虎嗅綢絹第五百五十四章 臘月十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二百零七章 義兄第十六章 池中月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五百八十章 江山間的白霧第八百九十九章 坎坷之路第六百一十五章 哪裡見過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五百六十四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第五百三十章 誰主沉浮(3)第五百一十一章 同心協力第四十七章 角度與結果第四百四十七章 開山銃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一百六十一章 周公成王論第七百一十七章 殘忍的快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做錯了甚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第四百三十二章 圓大的禮物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下局面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
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是不捨得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恃寵而驕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雞肉下飯第八百八十六章 完美第一百九十章 大喜第十九章 初試中鼓吏第四百五十章 綠肥紅瘦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貴第一百四十二章 櫻珞第七百三十六章 失我諒山第七百七十一章 戲裡戲外第七百一十一章 多慮第七百四十九章 乂安第二十七章 可悲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一百零三章 薄荷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八百五十三章 白臉紅臉第九十二章 高陽王自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雞肉下飯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作之合第一百五十章 活獅第六百四十六章 黨羽第五百四十九章 難辨敵我第二百二十六章 稍縱即逝第二百一十二章 杜鵑似血第七百八十五章 變法第八百五十三章 白臉紅臉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逢解解元第八十一章 離間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萬民表第四百二十三章 空口承諾第四百二十六章 山間的迷霧第一百八十章 說容易做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四百一十七章 勇猛地活着第四百一十章 知進知退第九十二章 高陽王自重第二百三十二章 沒有區別第四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五百七十三章 柳池之畔第八百一十九章 陷落的城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一百二十九章 嵐(6)第九十一章 誅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嵐(2)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朝上邦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五百九十一章 嗓門大第三十三章 忠誠最重要第五百零三章 後來者第六百章 有那般重要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二百三十四章 空了又沒空第七百七十章 內情第四百六十一章 決意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一百八十八章 從送禮談起第四十四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零九章 馬公第四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二十章 虎嗅綢絹第五百五十四章 臘月十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二百零七章 義兄第十六章 池中月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五百八十章 江山間的白霧第八百九十九章 坎坷之路第六百一十五章 哪裡見過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五百六十四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第五百三十章 誰主沉浮(3)第五百一十一章 同心協力第四十七章 角度與結果第四百四十七章 開山銃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一百六十一章 周公成王論第七百一十七章 殘忍的快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做錯了甚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第四百三十二章 圓大的禮物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下局面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